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上海市供水管网特点,遵循供水管网分区的基本规律,通过对上海市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的管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分区计量原则、分区计量管理实施步骤、一、二级分区漏损水平评估及对策和DMA小区管理模式,对降低产销差和管网漏损控制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节点流量分配对于供水管网建模过程至关重要,随着国内各城市和地区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管网分区计量管理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管网分区计量体系下,供水管网建模节点水量可以被更加准确地计算并分配至管网中相应节点.文中首先对于节点流量基本分配方法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对于分区计量体系下供水管网建模节点流量分配流程做了详细的阐述,最后通过上海市奉贤区供水管网建模工程案例说明了该分配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上海供水分公司的产销差现状以及目前所采取降低产销差相对有效的措施,包括分级分区计量、管网更新改造、搭建智慧管网平台、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等。未来希望通过持续完善管网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网评估指导管网改造、引入多元检测技术提高漏损检测能力等措施进一步控制并降低产销差。  相似文献   

4.
彭丽娜 《净水技术》2012,31(6):73-76
分区水量计量(DMA)是控制供水管网漏损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技术,该文通过分析上海南大地区的自然地理、交通及供水区位等特征,对其分区供水方案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环网供水模式进行了比较,最后指出在规划阶段进行DMA划分可以有效地保证分区管网的独立性,建设成本较低,可提高分区供水系统的技术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施烨 《净水技术》2021,40(z2):1-5
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江苏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推进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的通知》以及苏州市有关管网漏损率控制的相关要求,并针对供水企业实际问题,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已经成为供水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为管网状态评估、管网规划设计、优化运行及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等提供科学依据.文中阐述了供水管网分区及漏损控制、区域流量计的安装及应用的区域.实践证明,昆山水司所建立的分区计量试点对整个昆山城区供水管网的运营和管理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实现供水系统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综合考虑供水管网压力管理和分区管理的需求,提出了一种便于实行压力管理,同时兼顾区域计量的多目标供水管网分区方法。该分区算法考虑的目标包括管网局部压力均匀性、管网水质安全性以及分区改造工程经济性,结合了图论中的最短路径算法以及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获得分区方案的Pareto前沿。算例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获得局部压力均匀性优于分区前的分区方案,且在优化管网水龄和改善管网低压情况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对管网分区改造工程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向东 《净水技术》2021,40(z1):231-235
城市的供水管网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正常运行和有效工作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重要的前提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供水区域不断扩展、供水管网不断增加,以满足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求.随着管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城市给水管网的漏损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在此背景下,供水企业通过水量平衡分析,确定漏损率和产销差水平,通过分区计量、加强管网管理、提升抄表质量、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检漏修漏效率等措施降低漏损和产销差.但在数据的分析有效利用及搭建预警平台方面,仍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文中主要介绍数据分析在供水企业目前阶段的主要实际应用和数据的量化分析,以及预警对供水企业未来控漏发展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应用CiteSpace软件,对1990年~2018年有关供水管网计算分区方法的研究发展进程进行综合分析。对该领域的高峰发文时间、主要发文国家等信息进行统计,从共被引频次和中介中心性两个维度对所统计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同时,根据统计结果对供水管网计算分区方法的重要文献和作者进行追踪,并归纳主要方法和评价指标。最后,分析我国供水管网分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现状,展望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针对供水管网现状,提出计量分区(DMA)的主动漏损控制模式,利用计量分区(DMA),通过准确地夜间流量统计分析,快速定位漏水点并且维修,从而有效控制供水管网漏损,逐步降低产销差率。  相似文献   

10.
分区供水模式可有效解决我国供水系统管理难、漏失大等问题。阐述供水专项规划中管网分区方法,包括建立管网微观模型、设定分区级数、设置区域边界和进水点、区域规整以及分区方案评估等。以哈尔滨市供水专项规划为例,以供水管网微观模型为基础,建立两级供水分区。结果表明:供水管网分区是降低管网漏损的有效手段;供水管网分区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用地布局、配水格局及现有营收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袁君  王瑞  笪跃武 《净水技术》2020,39(3):140-144
一级分区稳定运行是后续分区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但一级分区无法进行零压测试判断闭合性。为确保其可靠可信,文中介绍了W市供水管网一级分区的建立与完善工作。在拓扑结构方面,运行中需关注分区数据的稳定性,跟踪分析非正常管网运行工况下的分区情况,对存疑处构建包含局部一级分界线的小分区进行逐一排查;在计量管理方面,除有计划巡检与适时校验外,可以通过构建多表计量关系、双表在线比对等措施对异常及缺失数据进行修复,确保数据完整准确。  相似文献   

12.
实施独立计量分区(district metered area,DMA)是辅助供水管网管理和漏损识别的重要手段.图划分算法是进行DMA分区的方法之一,常规图划分算法应用中,存在解空间受限、分区后原水流状态易发生较大改变、形成较多串联分区(对流量计算不利)的缺点.在常规图划分算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粗化阶段按照特定规则匹配、合并非输水干管两端的节点,形成简化的管网拓扑结构;分区阶段得到管网初步分区方案;细化阶段提出基于贪心算法、枚举算法、蒙特卡洛算法的分区调整方法,结合改进的仪表安置方法、水力模拟、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对分区方案进行调整.将该方法应用于YX市供水管网,成功进行了分区.  相似文献   

13.
实施独立计量分区(district metered area,DMA)是辅助供水管网管理和漏损识别的重要手段.图划分算法是进行DMA分区的方法之一,常规图划分算法应用中,存在解空间受限、分区后原水流状态易发生较大改变、形成较多串联分区(对流量计算不利)的缺点.在常规图划分算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粗化阶段按照特定规则匹配、合并非输水干管两端的节点,形成简化的管网拓扑结构;分区阶段得到管网初步分区方案;细化阶段提出基于贪心算法、枚举算法、蒙特卡洛算法的分区调整方法,结合改进的仪表安置方法、水力模拟、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对分区方案进行调整.将该方法应用于YX市供水管网,成功进行了分区.  相似文献   

14.
国内许多的供水企业花费大量的资金不断地完善供水管网,主要是为了解决供水能力不足、供水厂供水质量差、供水产销差大等影响供水企业发展的难题。随着国务院"水十条"、《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的颁布,明确规定:城镇供水管网基本漏损率分为两级,一级为10%,二级为12%,到2017年,全国公共供水管网基本漏损率达到二级标准,到2020年达到一级标准。分区计量(DMA)是通过安装计量仪表将供水管网分为若干独立供水区块,对独立供水区块入口进行连续的流量和压力监测,供水企业实施DMA将提升供水系统管理水平,减小供水管网漏失、降低供水产销差、增加供水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供水管网产销差,虹口供水管理所2015年至今逐步建立了385个独立计量区,并通过监控独立计量区的夜间最小流量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物理漏损。经过近一年半的实践,在这些独立计量区内,总计降低了物理漏损水量约2.7万m~3/d。独立计量区的成功运用达到了降低区域物理漏损、减少产销差的结果,是一个值得在城市供水管网运行中推广的方法。但同时,独立计量区的管理也会遇到一些问题,需结合实际,完善与独立计量区相关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邵茁  邵蓊  张婷 《辽宁化工》2010,39(1):93-95
通过选择独立计量区现场测试以及供水管网漏失监测系统的应用,探求适合于小区控制供水管网漏损的研究方法,实现供水管网有效控制,减少管网漏损率。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管网动态管理,保障城市供水管网安全运行,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小城镇供水管网规划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根据云南小城镇地形高差大的特点,提出了风庆县的供水管网按高程分区供水的两个方案,其中方案1的供水可靠性和投资节约通过了可行性认证。  相似文献   

18.
周有德 《净水技术》2012,31(3):1-4,9
供水企业可以通过分区计量法(DMA)与夜间最小流量法(MNF)来减少无收益水量(NRW),提高供水收益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此外,还可以分析划分地区的用水规律,为今后优化供水调度,降低能耗,保障供水管网高效运行及供水管网维修检漏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9.
二次供水系统现阶段已经成为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二次供水系统的广泛应用,系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对这些问题,从供水水箱设计、管网分区划分、供水方式及管材和计量设备的选择等方面提出二次供水设计优化建议,希望能够改善现阶段二次供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晔明 《净水技术》2014,(2):98-104
供水管网的压力管理对实现按需供水、减少漏损和降低能耗具有重要的意义,实现压力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对供水管网进行数学建模和数值仿真。但是,供水管网是非常复杂的大型非线性系统,按照传统的微观建模方法建立的供水管网模型往往精度不够,其数值求解效率也低,不适合基于这样的模型进行压力管理。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供水管网压力管理的方法,即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在供水管网的压力和流量之间建立非线性模型,并利用该非线性模型进行供水管网压力管理,而供水管网的压力管理则通过最优化问题的数值求解来实现。试验表明在不降低流量的情况下,供水的水压可降低1%。这对于减少供水管网的漏损、降低产销差率以及减少能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