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脏神经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心脏表面神经节丛内神经元(简称心脏神经元),一般认为是节后副交感神经元或胆碱能神经元。近来研究发现,其它类型或化学性质的神经元也存在心脏表面,并对心脏的变时性和变力性功能产生十分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人的心脏十分娇嫩,受不得一点伤害、碰撞,它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尤其是在电影中,看到警察在和匪徒在进行激烈的枪战时,警察往往都穿着防弹衣,因为那防弹衣真是起了护了心脏保了命的作用。但是,在世间竟然也有一些奇事,它表明心脏并非那么娇嫩,你信不信?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脏淀粉样变的心脏超声与心电图特点。方法 15例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对其心脏超声与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心脏超声特点:15例患者心脏超声检查均表现为室间隔、左心室后壁向心性增厚以及左心室容积正常,舒张功能不全;有93.3%患者有左心房增大,80.0%患者心内膜下心肌有颗粒样反光增强,53.3%患者有中、大量心包积液。心电图特点:15例患者中,肢体导联低电压发生率为53.3%,假性梗死Q波发生率为46.7%。结论原因不明的心力衰竭患者,若心脏超声显示其心室肌肥厚且心室容积正常,伴有心内膜下心肌有颗粒样反光增强,且其心电图表现为肢体导联低电压或假性梗死Q波,该患者可能为心脏淀粉样变,需进行进一步病理活检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快通道心脏麻醉用于心脏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脏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用快通道方法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麻醉,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中显效32例,所占比例为64%;有效12例,所占比例为12%;无效5例,所占比例为5%;死亡1例,所占比例为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中显效20例,所占比例为40%;有效15例,所占比例为30%;无效12例,所占比例为24%;死亡3例,所占比例为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术后拔管时间,快通道组较对照组时间短,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ICU时间,快通道组也较对照组时间短,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快通道心脏麻醉用于心脏手术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临床推广价值和使用价值都较高。  相似文献   

5.
丁立 《江苏医药》1992,18(9):504-505
一、糖尿病与心衰胰岛素发现前,糖尿病昏迷、感染和心衰是糖尿病的三大死亡原因。胰岛素发现后,心血管合并症显著上升,死于心衰者从23%增加到51%,冠心病发生率从8%增加到28%。糖尿病心肌梗塞(心梗)的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2~5倍。患心梗的糖尿病患者,40%在1~2个月内死亡,1年后50%死亡,5年生存率仅38%。研究人员发现糖尿病心梗患病率增加和存活率低与梗塞发生前和发生时的血糖情况有关。以下几个因素与病死率有关:(1)梗塞范  相似文献   

6.
心脏与妊娠     
牛然明 《河北医药》1992,14(1):36-37
正常孕期心血管的变化:氧气通过弥散运送到胚胎,两个月的胎儿动脉血氧不能超过胎盘的静脉血氧,胚胎必须有足够的静脉血氧来维持生长和发育。因此,胎盘静脉血含氧量差距不大,氧气才能送到胎盘。人类孕期子宫血流量约1.2L/min,如胚胎有3.5kg大小,孕妇其余的血流量,可能于5倍子宫的血流量,才能够供给一个胚胎20倍的血流量。子宫血流量过多:孕妇心排血量增加出现在子宫血流量明显增加之前,通过较多的排血量,子宫才增加血流量。胎盘建立在  相似文献   

7.
谢扬  饶邦复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10):779-780
心脏性猝死 (suddencardiacdeath,SCD)系由于心脏原因 ,在急性症状出现之后1小时内骤然意识丧失 ,引起意外的自然死亡。目前已确定一些遗传性心脏疾病与SCD密切相关 ,或其主要临床表现为SCD ,或有很高的SCD危险性。迄今尚无特异的药物能预防患者的致命性恶性心律失常 ,安置植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 (ICD)是有效的防治措施。1特发性长 QT综合征特发性长QT综合征 (LQTS)系调控心室肌细胞膜复极化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 ,导致心肌复极延迟的遗传性疾病 ,是不同的基因突变引起具有相同表现的一组病变。突…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心脏介入手术并急性心脏压塞的防治体会。方法:分析5例心脏介入手术并急性心脏压塞的原因及诊治情况。结果:3例为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PBMV)术中房间隔穿刺位置过高致右心房穿孔,经X线透视证实后立即心包穿刺引流,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行急诊二尖瓣置换术;1例PBMV术中房间隔穿刺反复操作,手术结束1小时后出现心脏压塞,1例左主干分叉病变双支架置人术后4小时出现心脏压塞。均经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确诊.行心包穿刺置管分别引流24及48dx时痊愈。结论:心脏压塞是心脏介入手术的严重并发症,积极预防、及时发现、立即行心包穿刺引流是重要的防治措旌。  相似文献   

9.
心脏填塞     
李汉康 《江苏医药》1990,16(11):627-630
心脏填塞指的是心包腔内存在有过量的液体,以致使心脏受压,限制了心室的舒张期充盈。如果心包腔内液体的增长很快,心包不及充份的伸展,心包腔内压力的增高显著,从而出现急性填塞症状,如静脉血同流受阻,中心静脉压增高,由于心室充盈受阻,使心排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和心率加快。如心包腔内压力高达15cm H_2O以上,可出现休克甚或危及生  相似文献   

10.
11.
涂鉴森 《云南医药》1989,10(5):285-288
心脏猝死(SCD)概况和发生率冠心病(CHD)是二十世纪世界性的流行病,近20年来患病率上升了50—100%,我国CHD的平均发病率已上升到6%左右。据统计大约10—20%的自然死亡是以猝死形式发生的,心性猝死占各种引起猝死原因之首位,CHD猝死又占心脏猝死之首位。据统计:(1) 在北京每年CHD猝死平均占13/万;(2) 中国:猝死占CHD死亡的  相似文献   

12.
过去20年中,我国大中城市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肺癌已分别跃居男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1位和第2位,日益更新的技术及药品可以延长肺癌患者的无疾病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当面对具体患者时,总能遇到某些特殊情况,例如:肺癌心脏转移。目前,对于肺癌心脏转移依然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肺癌心脏转移的诊断中,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不能及时对肺癌心脏转移做出明确的判断,从而导致治疗的延误。目前虽无有效的诊断方法,但临床医师可根据心电图、CT、MRI、超声心动图等方法推断肺癌患者是否存在心脏转移。  相似文献   

13.
王健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140-141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治疗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术前护理救治方法.方法 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重点进行术前病情观察、药物治疗护理及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脏压塞及时发现率与救治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与医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脏压塞及时发现率与救治成功率、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医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更加及时地发现急性心脏压塞情况,并第一时间进行医学干预,提高患者预后,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中,遵医嘱服药的只有12.2%,正确服药使血压能达标的仅2.9%。有些高血压患者症状不明显,便认为没有必要坚持服药,殊不知,就在不知不觉中,心、脑、肾、眼等重要脏器的损害已经在进行了。为此,我们特邀请多位专家,谈谈如何减少和延缓高血压对重要脏器的损害。相关文章将于近期陆续刊登在本栏目,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6.
患儿男,10岁8个月,因非霍奇金淋巴瘤入院化疗。于化疗第8、15、22天静脉推注长春新碱2mg,1次/d,并同时静脉泵入柔红霉素50mg。第3次使用柔红霉素后42h,患儿突然神志不清,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呼吸停止,血压测不出,心室颤动。心电图示心脏停搏。急行抢救措施,2min后出现窦性心律,意识逐渐恢复。之后又出现2次类似发作,每次持续约10min。3d后24h心电图示单发房性早搏9次、室性早搏1次,全程ST段改变。随诊2年,患者未再用柔红霉素,长春新碱继续使用,未再出现类似发作。  相似文献   

17.
不同起搏方式对心脏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起搏可改善心动过缓患者症状 ,防止心脏停搏 ,延长寿命 ,被广泛运用于临床 ,然而不同的起搏方式对心脏的影响并不相同 ,为了解不同起搏方式对长期心脏起搏患者心脏结构的影响 ,我们比较了起搏治疗对左心结构的影响 ,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患者 63例 ,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双束支传导阻滞 ,并伴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 ,心脏功能衰竭。 3 8例行VVI起搏 ,2 5例行DDD起搏 ,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起搏器。住院期间行体表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Holter检查 ,起搏器置入后定期…  相似文献   

18.
1990年10月至2004年4月,我们收治12例心脏穿透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氧化氮与心脏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启明  陈日新 《江苏医药》1999,25(10):765-766
一氧化氮(NO)是内皮衍生的血管舒张因子,除了具有舒张血管作用外,近来还发现其对心脏功能有影响。NO是由一氧化氮合酶(NOS)所合成的,心肌组织本身也存在有NOS,它们所合成的NO在心脏中也起着许多重要的病理和生理作用,已经有许多体内外实验对NO与心脏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心脏组织中的NOS与NO及其作用。NO是一种性质非常活泼的物质,它主要是由NOS在O。与NADPH存在下催化L一精氨酸转化成L一肌氨酸而产生的。至今为止,共发现三种NOS即NOSI(神经组织中发现的NOSsllnNOS),NOSZ(诱导型NOS即i…  相似文献   

20.
结节病的心脏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华成 《江苏医药》1994,20(4):202-2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