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障碍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谷氨酸能系统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作用于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NMDAR)的抗抑郁药能产生快速持久强效的抗抑郁作用,是开发新型抗抑郁药的重要靶点之一.本文将围绕NMDA...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及宣武医院2013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3例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人口学资料、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效果等多方面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在疾病初期、发展过程以及病程后期的临床表现不一,且逐步严重,疾病初期以精神行为异常尤为常见、发展过程则以癫痫发作较为常见、病程后期则是以运动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尤为常见;多数患者的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异常,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蛋白升高等;53例中48例患者脑电图检查异常,主要发生在颞、额、顶部。结论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脑炎早期并无特异性表现,容易出现误诊,诊断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和脑脊液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抗体检测等结果综合分析,以减少早期误诊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细胞水平探讨组胺对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诱发的神经元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采用原代新生大鼠皮层培养的方法,以形态学和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染色为指标观察神经元的损伤和药物的改善作用。结果:组胺在10^-9~10^-3M浓度对正常细胞生长无影响,而在10^-8、10^-7、10^-6、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γ羟丁酸钠(GHB Na)对缺氧缺血后脑损伤新生大鼠有无保护作用及N 甲基 D 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R2B)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180只7日龄SD乳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6只) ,分别为假手术(Sham)对照组、生理盐水(NS)对照组、GHB Na 5 0 ,10 0和2 0 0mg·kg- 1组。按Rice法制备缺氧缺血模型。Sham组仅分离颈总动脉,不结扎,不缺氧。GHB Na组动物于缺氧缺血后立即腹腔注射GHB Na。Sham组和NS组动物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以后每8h一次。在术后2 ,6 ,12 ,2 4h ,3和7d每组处死6只乳大鼠。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左侧海马组织中NR2BmRNA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Sham组相比,NS组术后2h ,NR2B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约2 0 % ) ;在术后6 ,12 ,2 4h和3d ,NR2BmRNA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术后7d ,NR2B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约94 % )。与NS组相比,GHB Na 10 0mg·kg- 1组在术后6 ,12 ,2 4h ,3和7d ,NR2B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分别减少约2 7% ,4 5 % ,19% ,31%和37% ) ;而GHB Na 5 0 ,2 0 0mg·kg- 1组的NR2BmRNA在这些时间点虽然也较NS组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差异多无显著意义。结论 GHB Na能有效抑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海马NR2BmRNA的表达,特别是10 0mg·kg- 1组的抑制作用好于5 0和2 0 0mg·kg- 1组  相似文献   

5.
曹茂红  李秀明 《江苏医药》2013,39(13):1501-1504
目的 研究美金刚对缺血性血管性痴呆(VD)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VD组、美金刚5 mg·kg-1 ·d-1组(M1组)、美金刚10 rng· kg-1 ·d-1组(M2组)、美金刚20 mg·kg1 ·d-1组(M3组)和假手术组(C组).术后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尼氏染色法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法检测谷氨酸2B受体(NR2B)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生化法检测海马组织匀浆的谷氨酸、一氧化氮含量及总一氧化氮合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结果 与C组相比,VD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CA3区椎体细胞数及CA1、CA3区NR2B细胞表达减少,谷氨酸含量增高,一氧化氮含量减少(P<0.05或P<0.01);而美金刚能改善VD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其中M3组最为显著(P<0.05).结论 美金刚通过调节VD大鼠神经元谷氨酸能信号通路,从而改善慢性缺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血糖波动对糖尿病GK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方法 5只 Wistar大鼠作为正常组,10只 GK大鼠按体质量、血糖值随机分为糖尿病组、血糖波动组,每组5只。血糖波动组每日错时腹腔注射葡萄糖及皮下注射胰岛素造成日间血糖波动模型,正常组和糖尿病组每日错时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连续6周。每日观察大鼠一般体征;每周称大鼠体质量;第6周末检测全天9个时间点的血糖值;第3,6周末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值(glycosylated hemoglobin,GHb);收集第6周末24 h尿液,生化法检测尿肌酐(urine creatinine,U-CREA)、尿白蛋白总量(total urine albumin,U-ALB),计算24 h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protein excretion rate,UAER);6周末,麻醉处死大鼠,心脏取血,生化法检测血清中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手工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取双肾,称重,计算肾肥大指数,将肾脏置中性甲醛,PAS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与糖尿病组相比,血糖波动组大鼠GHb、U-CREA、UAER、血清BUN及MDA、肾肥大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体质量增长速度、血清SOD及GSH-Px均显著降低(P<0.05),大鼠肾脏组织形态出现的肾小球损伤及结构改变更加明显。结论 血糖波动会加重糖尿病GK大鼠肾脏病变,其机制可能与升高MDA水平,降低SOD、GSH-Px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控制不满意时加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变化,探讨其降糖作用。方法 46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控制不满意时,加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6个月,观察其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等的变化。结果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后空腹血糖(7.7±0.3与10.9±0.3mmol/l,P〈0.01)、餐后2h血糖(9.9±1.2与15.6±2.4mmol/l,P〈0.05)、糖化血红蛋白(7.08±0.57与9.04±0.78%,P〈0.05)、甘油三脂(102.3±7.6与127.1±9.8mg/dl,P〈0.05)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存在统计学差异。但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6.1±10.7与115.8±12.4mg/dl,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1.7±4.1与55.9±3.7mg/dl,P〉0.05)水平治疗前后,未见统计学差异。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7%(45.7与6.5%,P〈0.01)及≤6.5%(34.8与4.3%,P〈0.05)者所占比例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血脂代谢,可能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采用一次性被动回避性条件反射方法,给小鼠icvN-甲基-D-门冬氨酸(NMDA)10,1和0.1 ng。结果表明:对正常小鼠,在跳台法中NMDA 10 ng能明显增强记忆巩固过程,在避暗法中NMDA 1 ng能显著增强记忆再现过程;在两种方法中,NMDA 1 ng均能显著改善乙醇及亚硝酸钠所致记忆障碍;而NMDA对记忆获得过程无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NMDA改善记忆的作用可被其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P5所拮抗。结合以前报道和电生理研究结果提示,谷氨酸受体NMDA亚型在记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脑室给药作用的环节主要是影响记忆巩固和再现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大鼠伏隔核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是由NR1、N R2和N R3三种亚基组成的异四聚体)N R2亚基在海洛因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及戒断状态下的表达.方法 按照体重将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只)和海洛因诱导组(16只).海洛因诱导组分为成瘾状态和戒断状态(各8只).用剂量递增法建立大鼠海洛...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分析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感染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问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感染患者4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4例,采用中效胰岛素联合三餐前注射诺和灵R治疗;观察组24例,在治疗组基础上加用甘精胰岛素;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波动程度、HbA1c、血糖控制达标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标准差(SD)、极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波动幅度较小;观察组血糖这标率明显较对照组高,低血糖发生率、病死率低护〈0.05)。结论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血糖波动幅度较小,血糖水平控制较好,低血糖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血糖控制情况对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波动状况。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58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72 h的连续动态血糖监测(CGMS),依据血糖谱分析其血糖波动情况。结果本研究组中有28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在每餐后出现显著的血糖升高现象,特别是在早餐后更为明显,患者的血糖峰值出现在早餐后的1.6 h;且血糖>14.0、11.2、7.9 mmol/L所占的时间百分比分别为7%、15%、26%;患者的72 h CGMS中血糖>7.9 mmol/L曲线下的面积与糖化血红蛋白值呈正相关。另有20例患者出现低血糖,且多发生于凌晨3点左右,多为无症状性低血糖,只有2例患者出现了低血糖反应。结论血糖情况控制较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会出现较明显的高血糖情况,72 h的连续动态血糖监测血糖谱能够比较直观的反映患者的总体血糖控制情况和动态血糖波动细节的信息,对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关键信息。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泵对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该院60例初发T2DM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比较2组血糖水平、胰岛素敏感性、血糖波动指标、临床治疗参数、低血糖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胶囊联合参芪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法对78例格列美脲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参芪降糖胶囊治疗2周前后进行连续空腹及餐前、餐后血糖监测,比较治疗前后血糖的波动变化。结果:加用参芪降糖胶囊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有所下降(P〈0.05)。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的波动幅度明显降低(P〈0.01)。治疗前后比较,低血糖的发生率减少。结论:格列美脲胶囊联合参芪降糖胶囊可以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血糖的波动,使血糖调整得更平稳,同时也能使低血糖的发生率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前来我院住院的200例患者进行进行连续72 h的动态血糖监测。结果性别、糖尿病病程和Hb A1c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结论本次研究得到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三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拜阿司匹林片)、和(或)抗凝(法安明)、和(或)降脂(辛伐他汀)和(或)溶栓(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同时观察血清死亡蛋白激酶1(death-associatedproteinkinasel,DAPKI)含量的变化,进一步探讨NMDA受体和死亡蛋白激酶(DAPKI)在脑梗死的相互作用,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发病在72h以内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溶栓组11例、常规治疗组56例,并选择我科因后循环缺血住院患者46例做为对照组。溶栓组除了给予rt—PA溶栓外,与常规治疗组均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qd)、和(或)抗凝(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日2次)、和(或)降脂(辛伐他汀片20mgqN)及活血化瘀(奥扎格雷钠40mgqd)、清除自由基(依迭拉奉30mgbid)等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0d后患者的血清死亡蛋白激酶1(DAPK1)含量的变化,以及肝功能、血小板、凝血机制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定,进一步探讨NMDA受体和死亡蛋白激酶1(DAPK1)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溶栓组及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死亡蛋白激酶1(DAPK1)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治疗10天后溶栓组及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死亡蛋白激酶1(DAPKl)含量均降低,常规治疗组更明显(P〈0.05),溶栓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明显降低(P〈0.0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肝功能、血小板、凝血功能、血脂的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死亡蛋白激酶1(DAPK1)通过与NMDA受体的NR2B亚型结合激活神经细胞死亡通路,激发神经细胞死亡,形成卒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9.
豆渣膳食纤维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豆渣膳食纤维对实验大鼠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和链佐霉素静脉注射制备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试剂盒法测量大鼠血糖和血脂。结果豆渣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糖水平(P<0.05),且可溶性膳食纤维比不溶性膳食纤维作用效果更显著(P<0.05),但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对糖尿病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豆渣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具有降低血糖及血脂的作用,可溶性膳食纤维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拉鲁肽治疗后对其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波动的影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7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37例在此基础上予以利拉鲁肽治疗,就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以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DDD)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lc、HOMA-β、MAGE以及MDDD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12周后体重、BMI相比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可以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稳定血糖,降低血糖波动幅度,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胰岛素用量,大幅改善胰岛G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