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新 《中国实用医药》2014,(16):257-258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小儿动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效果观察。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小儿动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为活动主题,对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实施,做好护理质量管理。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小儿动静脉置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得到了明显降低,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了护士对于护理管理工作的参与意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心外ICU患者在动脉置管之后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研究品管圈对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确定以"减少动脉置管的非计划性拔管"为品管圈活动主题,全体圈员按计划按程序各尽其责开展活动。结果动脉置管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10.3%降低到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2.99%。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能够显著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3.
报告192例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对各种导管、静脉途径及置管方法的用途及不足做了详细的讨论。认为居管以目前商品聚酯导管较理想,血营以锁骨下静脉为首选.失败后改用其它途径。本组并发症19例.主要为导管阻塞,对各种穿刺法介绍简明实用.同时对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提出自己的体会,并将动脉搏动,超声检查应用于反复穿刺失败的病人.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常规建立动脉测压管和3~4条静脉输液通道(其中包括一条中心留置针)。术后合理准确地分配与控制各种静脉通路的输液种类和速度是保证治疗效果,提高监护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就术后如何对动脉测压管的护理以及静脉输液的管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锁骨下静脉置管与PICC置管的观察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5月~2004年7月,我科对60例肿瘤病人应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或PICC置管的方式进行了治疗,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两种置管方式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对PICC置管的化疗患者实施细节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45例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置管护理,实验组23例采用细节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PICC对日常生活影响评分情况。结果实施细节性护理的实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导管堵塞率及非计划拔管率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对照组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7%,对照组为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日常生活的影响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ICC置管化疗患者实施细节性护理干预,提高了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了生活质量,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7.
吴建罡 《北方药学》2012,(12):74-74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方法及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13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内静脉置管的成功率为93%,锁骨下静脉置管成功率为95%;平均置留时间为85d;56例颈内静脉置管者中并发症24例,74例锁骨下静脉置管者中并发症42例。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方法用于建立血管通路具有使用效果可靠、置管成功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掌握好深静脉置管的临床适应症,总结经验,提高穿刺技术及护理技术,减少并发症。方法对我院33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的所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30例病例成功328例,发生气胸1例,置管37天后发生折管1例,并发症10例,无感染发生。结论熟练的穿刺技术和术后认真护理是保证深静脉置管应用安全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治疗胆道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入院的60例胆道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实验组则采用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与术后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TBIL为(170.25±39.72)μmol/L、DBIL为(74.99±29.04)μmol/L、AST为(62.12±20.35) U/L、ALT为(58.11±25.14) U/L、GGT为(221.88±80.72) U/L、ALP为(253.36±81.21)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43.08±46.55)μmol/L,(90.73±31.27)μ mol/L,(84.28±22.27)U/L,(99.25±35.09) U/L,(316.45±86.66)U/L,(320.02±83.94)U/L];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33%)显著低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胆道梗阻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方法在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对60例PICC置管患者按人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方法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感染、静脉炎、导管阻塞、导管脱出等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方法在PICC置管患者中能有效降低穿刺点感染、静脉炎、导管阻塞等发生率,延长了患者安全置管的时间,对保证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鼻饲置管在为神经内科患者供给营养、水分,给予口服药物等方面应用广泛,但部分置管患者会发生意外拔管现象,重新置管既增加患者痛苦,又增加护士工作量。为了防止意外拔管情况的发生,我院神经内科对2006年4月至2009年5月鼻饲置管患者发生意外拔管的情况作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股静脉置管期间的各种并发症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有效控制股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的目的。方法查阅股静脉置管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股静脉置管患者48例中穿刺点渗血、渗液13例(27.08%)、导管阻塞4例(8.33%)、导管感染3例(6.25%)、下肢静脉血栓4例(8.33%)、肺栓塞1例(2.08%),无患者拔管及导管滑脱事件发生;导管阻塞4例患者均需拔除股静脉置管,导管感染3例患者拔除股静脉置管后体温下降正常,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治愈,肺栓塞患者症状缓解后转院康复治疗。结论神经外科危重症者病程长,卧床时间长,肢体需要被动活动,股静脉置管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尽早拔管,或改用其他部位中心静脉置管术。  相似文献   

13.
陈宁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8):1056-1056
我院于2002年11月28日出现球囊尿管拔管困难1例实为罕见。笔者采用了细钢丝通入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方法 操作过程:1例多发性骨折病人长期留置尿管,采用1次性球囊性乳胶导尿管,无菌导尿,球囊端注入生理盐水15ml,常规接一次性引流于床沿下20cm左右,夹闭尿管2~3小时  相似文献   

14.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9月~2004年10月,我科对706例病人施行了深静脉穿刺,我们根据观察的结果,进行预见性护理,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以该方法的治疗与护理作以回顾总结,目的是为了预防并发症;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深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降低病人的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股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并发股动静脉瘘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行股静脉插管并留置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血液透析并发股动静脉瘘管护理,涵盖患肢护理、局部加压、生命体征监护、皮肤护理、减轻腹压及心理护理等,观察股动静脉瘘发生状况。结果经由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后,加压包扎时间持续3~7 d,所有患者动静脉瘘均处于闭合状态,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强化股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致动静脉瘘患者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证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PICC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种新的静脉护理技术,在肘前静脉穿刺,导管末端放于中心静脉处,经其输入的高渗性或刺激性药物浓度可迅速降低保护外周血管不受损害,明显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化疗药物渗出所致的静脉炎等,同时患者可以自由活动,导管维护方便,提高患者生活质  相似文献   

17.
股静脉置管因置管风险小,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但是置管时和置管后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并发症,现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行股静脉置管术中和术后出现的并发症153例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PICC不同置管部位的选择对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2种PICC置管部位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将130例PICC患者根据置管部位不同分为2组,肘上置管组65例,采用肘关节2指以上部位置管,肘下置管组65例,采用肘关节2指以下部位置管。观察比较不同置管部位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何不同。结果 2种PICC置管部位并发症的发生率,肘下置管组静脉炎、感染、导管脱出及断裂管发生率显著高于肘上置管组(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尽量采用肘关节上部行PICC置管,以降低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得到更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张海燕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6):101-101
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由于具有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适用于长期输液而周围静脉不易穿刺、测量中心静脉压、以及长期输入刺激性药物的患者,必要时还可以从穿刺处采血,抢救时加压输液。在危重患者救治及重大手术围手术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静脉切开术,是保证危重患者抢救。治疗及重大手术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在重大手术围手术期及危重患者抢救治疗中应用深静脉置管术256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别对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进行探讨,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清宫术是妇产科常用的基础手术操作,对一些子宫出血性疾病,清宫不仅有助于诊断,还有止血效果,但对一些疾病,如过期流产、葡萄胎、宫颈妊娠等,清宫术中有大出血可能,如处理不及时会严重危及患者健康甚至生命,这是清官术中的棘手问题,我院自2001年3月以来,采用一次性双腔气囊尿管水囊压迫法来控制清宫术中的大出血1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