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对目前湖北武汉航运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难以满足航运业现实需要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多家港航企事业单位,分析了武汉市航运科教资源现状、航运人才现状及需求,提出建设武汉市航运复合型人才教育培养体系的具体方案,以有效整合武汉航运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武汉市航运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能力和综合水平,为行业创新发展输送更多的高端航运复合型人才,助力武汉航运中心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 武汉位居长江经济带的中心位置,是兼具经济腹地和中转型的长江港口城市。在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中,下游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龙头已经先行起飞,上游重庆市政府也提出了建设重庆长江航运中心的发展规划,不失时机地把九省通衢的重镇武汉建设成为长江中游的航运中心应该是大势所趋。这既是历史的必然,更是发展的需要。 一、建设武汉航运中心的条件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运》2015,(3):52-55
国家级航运中心地位的确立使得武汉新港既承受着武汉城市圈乃至全省区域一体化的压力,又面临着资源整合、港区建设、航运服务业发展等问题,处在城市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职能转变、区域经济竞争优势提升的关键时期。此时,推进城市"实"、"新"的文化向度、培育和打造航运文化品牌和精品、建立高新技术手段的文化传播体系以及对外协调机制,推进文化"走出去"等策略是培育和发展武汉航运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3月8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国务院正式批复,批复中首次正式明确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地位,赋予了武汉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新的内涵。武汉港是长江流域华中第一大港,也是长江“黄金水道”的中转站,确定武汉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是推进长江航运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湖北省、武汉市“十一五”规划的落实,武汉航运中心建设将会很快步入实质性阶段,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不辱使命,为武汉航运中心建设作贡献,既是武汉港人肩负的历史责任,也是武汉港人乘势发展、做大做强的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6.
“武汉位居长江经济带的中心位置,是兼具经济腹地和中转型的长江港口城市。在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中,下游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龙头已经先行起飞,上游重庆市政府也提出了建设重庆长江航运中心的发展规划。不失时机地把九省通衢的重镇武汉建设成为长江中游的航运中心应该是大势所  相似文献   

7.
<正>2月14日,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并提出"重庆要加快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究竟是什么来头?为何会如此受重视?与我们又有何关系?长江航运中心是什么?长江航运中心的目的是以航运经济发展辐射周边省区。事实上,重庆只是国家确定的长江三大航运中心之一,另两个是上海和武汉。不过,武汉、重庆和上海三大航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发改委发表文章表示,将做大做强航运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继续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对长江经济带的服务能力,启动编制重庆、武汉航运中心总体规划,推进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浙江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上海、宁波舟山、南京、武汉、重庆等枢纽港口和马鞍山、九江等重点港口集疏运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面对日益壮大的航运市场,航运业发展正面临着现代航运创新能力不足和航运人才严重匮乏的局面,航运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为解决人才供需关系的突出矛盾,从企业、高校、行业三方面入手,提出加强长江航运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开发的总体思路,建立适应武汉航运中心发展需要的航运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聚集环境。  相似文献   

10.
《水上消防》2019,(1):45-45
2018年12月21日,由武汉航运交易所和大连海事大学联合组建的“大连海事大学海事司法鉴定中心武汉办事处(长江海事司法鉴定中心(筹))”和“大连海事大学海法研究院武汉分院(长江海法研究院)”在汉挂牌成立,这是我国内河首次成立专业海事司法鉴定机构和海法研究机构,标志着武汉航运中心对标国际,开始提供高端航运法律服务。长江海事司法鉴定中心的成立填补了长江专业海事司法鉴定服务的空白,借助大连海事大学的专业优势,为海事纠纷提供权威的技术鉴定和评估服务。  相似文献   

11.
今年年初,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快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打造服务全国、面向国际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现代航运服务业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形成天津、大连、厦门等区域航运中心;加快武汉、重庆长江区域航运中心的形成,更好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虽然蓝图已经绘就,但目前我国现代航运服务业总体规模、服务能力和发展水平仍相对落后,尤其是在航运金融、保险、交易、法律服务等行业发展相对不够完善。如何发展完善,从目前来看。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从武汉新港管委会获悉,2016年7月22日,由武汉新港管委会主办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发展报告》白皮书发布,报告提出,"十三五"期间,武汉将实施"2411"工程,基本建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2411"工程,即重点建设两大枢纽、四大功能平台、一个航运市场主体集群和一批临港示范区。  相似文献   

13.
长江沿岸29个城市10月30日签署了《黄金水道开发促进产业合作的多边协议》。第14届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市长联席会议10月30日在汉闭幕。此间签署的《黄金水道开发促进产业合作的多边协议》,支持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下游航运中心建设,以重庆为牵头方的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和以武汉为牵头方的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联合推进武汉新港与九江、岳阳、长沙、黄石、黄冈、鄂州、宜昌、襄樊等港口的资产重组与整合。  相似文献   

14.
<正>2月18日,547标箱的江海直达集装箱船"海川6号",从阳逻港解缆鸣笛,满载驶往上海洋山港,标志着目前武汉本港最大吨级的"江海直达"班轮从武汉首航成功,填补了武汉本港无500标箱江海船的空白。同一天,武汉市市长万勇召集召开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武汉市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及打造长江黄金水道等一系列讲话和指示精神,部署加快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5.
资讯     
《中国水运》2010,(4):64-64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作表率,今年航海日主题突出海洋、海员、海峡,武汉加速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五大重点项目开工,  相似文献   

16.
航运复合型人才是武汉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随着科技的进步,航运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走访调研多家航运企事业单位,从企业、院校、行业三个角度梳理目前航运业人才现状,分析目前航运业对航运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定位,提出加强长江航运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发掘的总体思路及相关对策,以此提高武汉市航运复合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促进长江航运产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何跃明 《中国港口》2007,(11):48-50
<正>进入21世纪以来,开发长江黄金水道,加快沿江经济发展的呼声渐起,相伴而来的建设武汉航运中心构想已经从探讨、论证、规划进入到了如火如荼的实战阶段,而要加快推进航运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8.
熊晓亮 《中国港口》2011,(5):16-17,19
<正>一、武汉航运产业集群发展现状1.促进航运业发展的优势(1)武汉航运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其腹地经济的发展武汉地处长江中游航运重地,上通西部大开发的龙头重庆,下连国际大都市上海,经济腹地广阔。长江沿线大型企业原材料运输80%通过水上运输完成,在长江水系水、铁、公三种运输方式中,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对比现有市场上的航运交易平台(宁波港、太仓港、武汉航交所等)和其他单位软件系统的优缺点,提炼符合南京港区域业务特色的航运交易中心货运交易平台的业务需求,建设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中心,6大应用平台(口岸协作服务平台、船舶交易服务平台、货运交易服务平台、航运人才服务平台、航运信息服务平台、航运金融服务平台)和2个门户平台(门户网站平台和移动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20.
长江航运既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也面临一些不确定的安全挑战。分析长江航运面临的形势,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长江航运安全发展对策是我们的新课题。长江干线横跨东西,众多支流沟通南北,沿江资源丰富,产业密集,汇集了全国约41%的经济总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为主体的密集港口群、自东向西20个对外国籍船舶开放的一类口岸群及集装箱、汽车滚装、液货危险品等专业化运输系统。2010年长江水系省际内河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