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一种溶酶体依赖性的降解途径,细胞质内形成空泡为其特征.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细胞面对自身新陈代谢或外部人为干预诱导的应激反应时,自噬表达升高并对细胞有保护作用,这可能有助于发现新的肿瘤治疗方法.本文对自噬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惟一有效的根治方法 ,但其早期诊断十分困难 ,多数病人来就诊时其肿瘤已属中晚期 ,手术切除率仅 15 %~ 2 0 % ,预后不佳 ,因此有必要开展胰腺癌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 ,其中化疗有术前辅助化疗 (又称新辅助化疗 )和术后辅助化疗 (简称辅助化疗 )之分 ,前者是近几年开展的新项目 ,值得进一步探讨疗是有益的。 (2 )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源自其基因的自发突变 ,耐药细胞的数量随肿瘤总体细胞的增多而不断增加。如能尽早地应用化疗 ,在机体的肿瘤负荷最小时即给予化疗 ,可使肿瘤细胞发生耐药的机会降至最低限度。耐药细胞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调控自噬以影响肿瘤耐药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就LncRNA调控自噬以影响肿瘤耐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耐药是抗肿瘤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自噬作为重要的维持细胞稳态的机制,在肿瘤耐药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LncRNA的调控异常可促成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也可以通过促进或者抑制自噬而介导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结论 LncRNA可以正向或者负向介导肿瘤自噬,而自噬对于肿瘤耐药是一把"双刃剑"。LncRNA可能通过调控自噬来改善肿瘤对药物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自噬作用被认为具有高度复杂性及环境依赖性,在有些肿瘤中表现为肿瘤抑制和促进相对立两方面影响,比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本文综述了自噬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突出自噬调节在雄激素剥夺期间的影响,讨论了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细胞自噬作用所产生的调节效应。通过对一些研究的报道结果进行评价、分析,我们认为:自噬抑制并结合抗雄激素治疗对于前列腺癌是非常有前景的新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淋巴转移是食管癌转移扩散的主要渠道之一,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局部化疗相较于全身给药,对正常组织的毒性作用、系统性的副作用影响更小。纳米炭是目前术中淋巴化疗最常用安全有效的载体。在许多肿瘤淋巴化疗中,纳米炭起到很好的示踪和靶向作用。淋巴化疗应用于肿瘤的治疗之中,可诱导肿瘤变性坏死、促进肿瘤凋亡。在食管癌治疗中,活性炭靶向淋巴化疗可提高淋巴清扫数目及转移检出率,减小肿瘤体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淋巴化疗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杀伤在淋巴结中的肿瘤细胞及微转移癌灶。本文就食管癌转移特点、纳米炭载体淋巴化疗的意义、机制以及临床应用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6.
自噬为一种细胞的自我消耗过程,其具有潜在的抗肿瘤生物学活性,亦与肿瘤耐药有关。该文从自噬的调节机制入手,综述自噬参与肿瘤发生的机制,自噬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以期为自噬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赵阳  周林  贺强 《器官移植》2021,12(1):109-114
互噬作用是指细胞通过直接接触发生的部分细胞膜片段或细胞浆内容交换的过程,是存在于细胞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机制.免疫细胞可通过互噬作用获得对方细胞的部分特性,通过互噬作用产生的新细胞在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细胞互噬作用研究的起源和发展、细胞互噬作用的机制及免疫细胞互噬作用的生物学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转移和复发占肿瘤相关死亡的绝大多数。原发肿瘤治愈后或于数月、数年、数十年内出现复发转移。常用的抗癌药物通常作用于增殖活跃的癌细胞,肿瘤细胞在休眠状态下出现耐药并逃避常规治疗,导致近期或远期肿瘤复发,但相关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自噬在休眠的肿瘤细胞中高度活跃,多项研究初步表明自噬在肿瘤细胞休眠状态的启动和维持以及从休眠状态到增殖状态的转换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缺氧时肝癌细胞HepG2增殖率及自噬的变化,探讨自噬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Western印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ed factor-1,HIF-1)表达并确定体外模拟模型的可靠性;吖啶橙染色后采用荧光显微镜定性观察自噬;以自噬特异性蛋白LC3及P62(P62/SQSTM1)信号蛋白的变化表明自噬的诱导和可能的调控机制;以CCK8检测3-甲基腺嘌呤(3-MA)抑制自噬前后急性缺血/缺氧下HepG2细胞的增殖率变化。结果:急性缺血/缺氧2 h后,HepG2细胞显著表达HIF-1α蛋白,表明体外急性缺血/缺氧模型的可靠性。急性缺血/缺氧可快速诱导肝癌细胞HepG2产生自噬,继而出现HepG2细胞显著增殖活跃;3-MA抑制自噬后,可特异性抑制急性缺血/缺氧所诱导的HepG2细胞增殖;急性缺血/缺氧条件下HepG2细胞P62信号蛋白表达显著下调,自噬抑制后逐渐恢复正常表达水平。结论:自噬在肝癌体外急性缺血/缺氧过程中对肿瘤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62蛋白的清除有关;抑制自噬可显著降低肝癌细胞增殖率。自噬可能成为肝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病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六安市人民医院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经妇科收治的36例采用新辅助化疗后行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病例.结果:接受新辅助化疗后的晚期卵巢癌病例手术难度降低,大部分病例可达到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结论:新辅助化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手术切除率,降低了手术风险,为无法手术的晚期病例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膀胱癌是我国男性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其中20%~30%的患者初诊时即诊断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既往,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是MIBC的一线治疗方案。现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对于MIBC患者选择新辅助化疗联合RC,相比于仅行RC,可提高肿瘤完全反应率并延长患者总生存期,已成为治疗MIBC的1类推荐标准方案,而且有保留膀胱的可能性。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以顺铂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在MIBC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仍存在化疗无效或肿瘤进展的可能,因此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敏感性一直是泌尿肿瘤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膀胱尿路上皮癌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问题作一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急性胰腺炎(AP)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所以其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研究显示,自噬在AP的发病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导致胰腺腺泡细胞中胰蛋白酶原的激活以及引起炎症反应的发生和进一步加剧。笔者就自噬的基本分子机制以及自噬在AP中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exosomes是一些长30~100nm的膜性小囊泡,目前发现T细胞、B细胞、上皮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肿瘤细胞等均可分泌exosomes;其中肿瘤细胞来源的exosornes在肿瘤免疫中可以起到抗原呈递作用,一直是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并被认为是生产肿瘤疫苗的最佳来源之一。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有些肿瘤细胞分泌的exosornes对免疫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给其用于肿瘤治疗带来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骨肉瘤是骨骼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其治疗以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术为主。顺铂是骨肉瘤化疗的常用药物之一。本文综述了增强顺铂疗效的体内外研究新进展,包括自噬相关的化疗耐药、抑制DNA损伤修复、抑制原癌基因表达、增强细胞凋亡、热休克蛋白HSP90相关化疗敏感性、多药联合化疗等。这些新进展将有助于骨肉瘤新药的研发。  相似文献   

15.
自噬是真核细胞对胞内受损的大分子蛋白质及细胞器进行自我降解的过程,被称作II型程序化细胞死亡。近来的研究发现细胞自噬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细胞自噬与胰腺癌之间的关系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自噬及其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并筛选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自噬与胃癌关系的文献并分别对自噬的特点、分子标志、调控因素及其在胃癌中的意义和作用进行综述。结果自噬既可促进细胞的死亡,也可延长肿瘤形成中癌细胞的存活。调控自噬的药物(包括中药)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基于自噬调控的抗肿瘤治疗效果仍取决于细胞内自噬的实际水平。结论目前对胃癌自噬现象的了解仍然知之甚少,阐明自噬现象的分子机理并通过合理调控自噬来杀伤癌细胞仍然需要更为深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近年来自噬参与肿瘤细胞能量代谢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主要根据Pub Med检索相关资料,就近年来关于自噬对肿瘤细胞能量代谢调控机理以及对肿瘤生物学效应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自噬能够通过对肿瘤细胞葡萄糖摄取、糖酵解途径、氧化磷酸化以及脂代谢和氨基酸代谢进行调控,从而使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发生改变。结论自噬对肿瘤能量代谢的调控为肿瘤在应激条件下的存活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加深自噬对肿瘤能量代谢的调控机制以及对肿瘤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有助于开发新的、更有效的个性化的抗癌疗法。就自噬对肿瘤能量代谢研究进展来看,我们必须揭示清楚的是自噬对肿瘤能量代谢调控是否与癌基因、抑癌基因、信号通路等其他因素有关,以及对不同类型肿瘤生物学行为产生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18.
骨肉瘤化疗尤其是新辅助化疗的不断进步,使得骨肉瘤患者预后大为改善。目前对骨肉瘤化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克服肿瘤细胞耐药性、减少化疗毒性作用等方面,希望能在争取理想的肿瘤坏死率情况下,结合患者临床预后因素,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并通过给予新型治疗药物、改进药物组合、给药剂量、给药顺序和途径等方法,改善骨肉瘤患者的结局。该文就骨肉瘤新辅助化疗药物及方案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自噬特异性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对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诱导的肝癌细胞系HepG2存活率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MDC与DAPI双重染色后,采用荧光显微镜对自噬进行定性观察;以CCK8检测3-MA抑制剂自噬前后,经OX诱导的HepG2细胞存活率;并用RT-PCR检测自噬特异性基因LC3表达的变化,以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自噬特异性蛋白LC3及凋亡活化蛋白Caspase-3的变化。结果:OX可诱导肝癌细胞HepG2产生自噬,且自噬在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均增加;3-MA与OX联合作用可明显增强HepG2细胞的凋亡。结论:OX诱导肝癌细胞系HepG2凋亡的过程中自噬起到保护性作用;抑制自噬可明显增强OX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3-MA可能为提高肝癌对化疗敏感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骨肉瘤化疗尤其是新辅助化疗的不断进步,使得骨肉瘤患者预后大为改善。目前对骨肉瘤化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克服肿瘤细胞耐药性、减少化疗毒性作用等方面,希望能在争取理想的肿瘤坏死率情况下,结合患者临床预后因素,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并通过给予新型治疗药物、改进药物组合、给药剂量、给药顺序和途径等方法,改善骨肉瘤患者的结局。该文就骨肉瘤新辅助化疗药物及方案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