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聚焦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发布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在全面总结我国疫情防控工作经验基础上,结合全国疫情形势变化及研究进展,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组织修订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以下简称《防控方案》)。《防控方案》提出:明确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防治的原则,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工作要求,落实"四早"措施,坚决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和境内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2.
2022年10月份,福建省局部又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暴发流行,在流行毒株与中医证候学上出现了变化。为做好福建省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福建省中医药专家组依据《福建省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试行第五版)》,结合目前的发病特点,从预防方案、医学观察期、临床治疗期、中医外治方案和饮食及调养等方面,对专家共识进行了修订,以期发挥中医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3.
《天津中医药》2020,37(1):1-3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但是目前,对病毒的来源、感染后排毒时间、发病机制等还不明确。春节前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负责指导各级各类中医医院按照"依法依规、属地管理"的原则开展防控工作,组织中医药专家积极参与医疗救治工作。正如我刊主编张伯礼院士所说"此次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防治疫情的身份已经跃升,从参与者变成了主力军!"中医药防治疫情绝非纸上谈兵。17年前,中医药治疗SARS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正是中医药发挥作用的大好时机,为此,《天津中医药》杂志增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栏,及时报道疫情相关信息,准确解读有关政策、诊疗方案,传播科学的防控知识,力争为坚定广大医务工作者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积极贡献。在此,将我刊主编张伯礼院士所作《菩萨蛮·战冠厄》与大家共勉。菩萨蛮·战冠厄张伯礼疫情蔓延举国焦,初二星夜奉急诏。晓飞鄂城疾,事茫伴心悌。隔离防胜治,中西互补施。冠魔休猖厥,众志可摧灭。  相似文献   

4.
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后,疫情急剧蔓延,迅速播散,截至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药物,为了做好福建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发挥中医药在医疗救治中的作用,我省中医药专家组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我省的疫情形势、临床症状及诊疗经验,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愈后调理、预防调护等方面,制定了福建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以期发挥中医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5.
五运六气思想是《黄帝内经》的重要内容,是天人合一的中医整体观的集中体现。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的中医诊疗实践中,我们从五运六气角度,从燥和湿角度分析其病机,并提出治疗建议。  相似文献   

6.
〔摘 要〕 为了更好地救治和护理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患者及预防发生院内感染事件,深 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参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 等要求,结合文献查阅,组织制定了《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护理规范》。此规范对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患者收治病房的布局要求、护理人力资源要求、物品管理、个人防护与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各类人员管理、不同临 床分型患者管理、患者出院管理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可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借鉴,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 疫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中医药报》2020年2月7日讯:近日,吉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吉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机制,提升医务人员中西医结合救治能力,规范开展中西医结合医疗救治,注重临床救治与科研相结合。《通知》强调,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中医药主管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8.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病毒株,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结合天津市地域特点和现时气候,国家和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专家组专家共同研究,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修订版)》,基于奥密克戎病毒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候特点和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  相似文献   

9.
《江苏中医药》2023,(2):83-87
<正>国卫办医急函[202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2022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逐渐成为绝对优势流行株,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显著增强,但致病力明显减弱。为进一步科学、规范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工作,我们组织专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中医药报》2020年2月17日讯:2020年2月11日,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印发《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西医结合防治工作的通知》,并附《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指引(试行)》,指导湖北全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坚持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资料,结合《黄帝内经》理论,认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起于外燥,后内传中焦,影响脾胃运化导致痰湿,最后深入下焦,转为内燥,导致肝肾阴亏,真水涸竭,熏蒸于肺,炼液为痰为栓;治疗除口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指南(第七版)推荐的人参、附子、山茱萸回阳救逆外,还可按《黄帝内经》五行学说,取培土生金,金水相生之理,予大剂量麦冬或可帮助清除远在肺泡的痰栓;其机制可能与麦冬抗炎、抗血栓、抗氧化、免疫调节及抑制胶原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发病情况、主症表现等有"风"的特点,且与《内经》中的"肺风"相似。通过对"肺风"的深入研究,认为治疗"肺风"的方剂独活散、麻黄续命汤可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参考用方。以古探今,"肺风"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启示有二:脏虚为本,风邪为标,间者并行,甚者独行;从风论治,散邪祛风,振奋阳气,内外兼顾。  相似文献   

13.
基于《脾胃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中医药防治。认为《脾胃论》实由当时的汴京大疫催生而成,其中从内伤出发、重视扶正思想对防治疫病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脾胃论》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致病特点、临床特征、病理免疫等,认为该病的发生发展与脾胃虚弱、阴火刑肺密切相关,补脾胃、泻阴火可用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相似文献   

14.
为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根据中医学因地制宜的思想,结合四川盆地“多湿”的地理特点及民众普遍“湿困脾阳”的体质特点,提倡藿香、白术等化湿药物的运用,倡导佩戴中药香囊防疫,为疫情的防控提供有效的中医药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20年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此时恰逢我国传统春节期间,"春运"南来北往、"访友"走街串巷、"礼仪"约定成俗,对于防控人传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言,无疑是巨大挑战。重构礼仪健康文化、推行新礼对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时代意义。作者从日常礼仪的角度出发,给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试行)》,是首次专为符合解除隔离及出院标准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而设的医疗方案,推荐了以中药、传统非药物疗法、心理、饮食及运动功法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干预策略。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方案的临床应用,专家组特从制定过程、关键内容、方案释义及说明建议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解读,供临床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西医协同协作机制,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新发突发传染病中的作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试行)》等有关文件,结合云南实际,对《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二版)》进行了修订,形成《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三版)》。  相似文献   

18.
2019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湖北省武汉市暴发,以人群集散辐射传播迅速蔓延至其他地区。由于此次疫情突发,传播速度快,目前尚无针对性的特效药物,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西医对其欠缺相关防治经验。根据新冠肺炎的发病特点,中医可将其归属于“瘟疫”范畴。我国中医药对于防治瘟疫具有丰富的经验,其中“三因制宜”是中医药治疗的特色指导思想。为加强疫情的预防和控制,为临床感染患者提供系统诊治,我国组织派遣了多批国家中医医疗队深入临床一线,灵活运用“三因制宜”思想指导临床诊疗,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群体进行个体化中医药治疗,在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优势。对“三因制宜”思想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出现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陆续有大量病例感染,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其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随着防控力量的加强,方舱医院轻型患者增多,以及大批患者临床治愈出院,轻型和恢复期患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亟待制定并实施。因此,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相关学会印发的治疗方案,并经肺康复相关专家、中医药及营养学专家的广泛讨论,共同拟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西医结合呼吸康复方案(草案)》,以期在后续的疫情防控中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具有强传染性和传播力,已在全球范围内对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威胁。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疾病的疗效获到了普遍的肯定,但值得注意的是,相关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可能会引起药源性心脏损伤,需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关注。该文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的指导意见,以推荐用药为例,从西药、单味中药、中药注射剂以及中西药联用等角度,采用文献综述及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对联合用药、心脏相关不良反应、特殊人群、说明书禁忌、用药监护等环节进行综述,重点阐述其引起药源性心脏损伤的临床表现、毒性成分、作用靶点与调控机制等。该文建议在临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过程中应警惕药源性心脏损伤,发挥临床药师及临床中药师的优势,提升药物警戒知识储备,加强处方审核、用药告知与用药监护,促进合理用药,关注特殊人群与高危人群,以期为一线抗疫的临床医生与药师提供药物警戒与药学监护的科学依据与参考,避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药源性心脏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