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女,30岁。左耳后下内肿物8年余。于1994年无意中发现左颌下核桃大小肿物,活动、无压痛。以后逐渐长大。于2002年5月在当地县医院拟行左侧咽旁肿瘤切除术。因肿物周围组织复杂 未切除肿物,关闭术腔。术后出现左侧耸肩无力,故来我院门诊以左腮腺区肿物收入院。专科检查:左耳后下内可触及一个5cm×10cm大小肿物。肿物质硬、活动度小、无触痛。肿物表面皮肤有一长约15cm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肠管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6例肠管子宫内膜异位病变组织连续切片,并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肠管子宫内膜异位局部可出现继发性组织学改变和伴随相应的临床表现;ER和PR在异位内膜上皮呈强阳性表达,CK(AE1)在肠上皮呈强阳性表达。结论 肠管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病变肠段的解剖部位和累及肠壁的组织学层次密切相关;异位内膜可引起局部肠黏膜腺体增生和息肉形成;ER、PR和CK(AE1)是鉴别肠源性上皮与子宫内膜异位上皮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纤维组织细胞瘤性脑膜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组织细胞瘤性脑膜瘤(fibrohistocytomytic meningioma,FMA)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1例FHM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研究。结果:本病在临床、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和生物学特性等各个方面,都有其独特表现,手术应尽量切除以防止复发。结论:纤维组织细胞瘤性脑膜瘤的一种少见类型,多呈低度恶性。电镜及免疫组化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腺癌乳腺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原发性肺腺癌乳腺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行HE、免疫组化染色及基因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53岁。眼观:肿瘤常为质硬、边界欠清、表面光滑的无痛性肿块。镜检:肿瘤细胞呈小簇状、实性巢团状、条索状、复杂腺管或筛状、微乳头状结构排列,穿插浸润于正常乳腺组织中,间质一般无明显纤维反应,易见脉管内癌栓。免疫表型:4例TTF-1、Napsin A及CK7均阳性,GATA3、Mammaglobin、ER及PR均阴性。基因检测:2例EGFR基因Exon19缺失突变,2例ALK基因重排。4例患者均行靶向治疗。1例确诊乳腺转移后34个月死亡,余3例随访3、18、33个月患者仍健在。结论 乳腺为肺腺癌罕见转移部位,准确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诊断时需结合临床病史、影像学表现、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孤立性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4例孤立性粒细胞肉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孤立性粒细胞肉瘤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但最常累及淋巴结、皮肤、骨等部位,表现为孤立性或多发性包块,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形态学上瘤细胞弥漫分布或形成团块状,细胞体积较小,大小一致,胞质较少,核小,圆形,病理性核分裂象易见.瘤细胞表达CD34、MPO、CD43和CD45,而CD68和溶菌酶的表达强度不等.结论 孤立性粒细胞肉瘤较为罕见,在形态学上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CD34在孤立性粒细胞肉瘤中的表达具有特异性,联合应用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间变性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 A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4例ATC中CKpan、vimentin、TTF-1、PAX8、p63等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多形性巨细胞构成,形态多样,2例局部可见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成分。3例肿瘤侵犯周围组织,1例有淋巴结转移。免疫表型:CKpan、vimentin、PAX8、p63等阳性,TTF-1、Tg等阴性,Ki-67增殖指数均>40%。结论 ATC组织学形态及细胞构成多样,需与多种恶性肿瘤鉴别,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剖宫产伴腹腔异位蜕膜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3例异位蜕膜的临床资料及病理形态、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异位蜕膜多于妊娠期妇女剖宫产时偶然发现,一般无临床症状,肉眼观察为腹腔多发结节,镜下见细胞呈铺路石样排列并形成结节样结构,部分区间质黏液样变,并见小灶状坏死,局灶可见细胞呈印戒样,免疫表型:CD10(+++),PR(++),ER、PLAP均(+),CK、HCG、SMA、desmin、MC、CR、Moc31均(-).结论 异位蜕膜多偶然发现,病理及临床均易误诊为恶性肿瘤而过诊断或过治疗,需注意其特殊妊娠史,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谨慎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头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6例乳头腺瘤的临床资料,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0~44岁,平均32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乳头糜烂、结痂及结节形成.镜下见乳腺导管上皮增生,呈实性、筛状或乳头状排列,或呈腺...  相似文献   

9.
Castleman病1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复习确诊为Castleman病的16例临床资料,采用HE切片光镜观察,并其中10例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本组男8例、女8例;8-62岁,平均40岁。临床上,12例为局灶性、4例为多中心性。组织分型,透明血管9例、次细胞型7例。结论:Castleman病的诊断依赖于病理组织学形态,其特征性表现为淋巴组织增长性的病理组织学改变,除外多种可以出现Castleman病形态的病变后,并须结合其临床资料。免疫组织化学在Castleman病的诊断中无特异性标记,但可帮助其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嗜酸性实性囊性肾细胞癌(eosinophilic solid and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ESC R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例ESC RCC中不同抗体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学形态、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ESC RCC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66岁。镜下肿瘤组织主要由胞质红染的嗜酸性细胞构成,实性区腺管状排列,其内可见微囊和巨囊性区域,可见胞质内嗜碱性或嗜酸性粗细不等的颗粒状彩斑。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PAX8和CK20,可出现Melan-A和Cathepsin K的表达,不表达CK7、CD117。2例获得随访,生存时间2~26个月。结论ESC RCC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学形态较为典型,免疫组化检测可明确诊断,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Sertoli-Leydig cell tumour, SL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8例SLCT标本,观察大体及镜下特征,分析临床病理特点,行免疫组化方法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2.8岁,肿瘤均为单侧发生,右侧多见,多为实性或囊实性,可分泌雄激素,中-低分化者多见,病变局限于卵巢。免疫组化α-抑制素(α-inhibin)、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波形蛋白(Vimentin)、钙结合蛋白(Calretinin)、细胞表面糖蛋白99(CD99)、细胞表面金属肽链内切酶(CD10)、翼状螺旋/叉头转录因子2(FOXL2)、雌激素受体(ER)、雄激素受体(AR)均有较高阳性表达,细胞增殖标记(Ki-67)一般呈低表达,上皮细胞膜抗原(EMA)、甲胎蛋白(AFP)、嗜铬素A(CgA)、突触素(SYN)均为阴性,网染可见网状纤维围绕Sertoli细胞巢周围分布,AR在所有肿瘤中呈阳性表达,Sertoli细胞强于Leydig细胞。结论 SLCT发病率低,形态复杂,临床易误诊,确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dendritic fibromyxolipoma, DFM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DFM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6~57岁,平均40岁;肿瘤直径1~7.5 cm,平均3.3 cm;肿瘤发生于腋窝、腿等体表部位。肿块多为类圆形,切面灰白、灰黄色,胶冻或黏液样。镜下形态学大致相同,均表现为在黏液样间质及绳索样(瘢痕样)胶原纤维背景中见混杂不同比例的小梭形细胞、星芒状细胞或成熟脂肪细胞。免疫表型:梭形细胞和星芒状细胞vimentin、CD34均强阳性,BCL-2弥漫/灶阳性,部分成熟的脂肪细胞S-100阳性,散在的肥大细胞CD117阳性,CK、desmin、SMA、HMB-45、MDM2、CDK4、p16、EMA、β-catenin、STAT6、CD56、NSE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均<1%。结论 DFML是一种良性脂肪瘤,是梭形细胞脂肪瘤的黏液样亚型,病理检查结合免疫表型有助于确诊,患者肿块切除后多可治愈。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室管膜下瘤(subependymoma, S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其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SE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大小形态一致的肿瘤细胞簇状分布于丰富的胶质细胞突起的纤维基质,常伴微囊变,为SE主要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表达GFAP、vimentin、S-100,Ki-67增殖指数低。结论 SE是生长缓慢的室管膜细胞良性肿瘤,属于WHOⅠ级肿瘤,具有独特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完整切除后患者预后良好,切除不完整有复发可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37例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37例不同部位MM病例,复习其临床资料、HE形态,其中128例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本组109例(45.99%,109/237)根据病史、发病部位、HE形态直接诊断;其余128例(54.01%,128/237)由于形态不典型、黑色素稀少或无色素,做免疫组织化学确诊,其中HMB45阳性率79%(101/128)、melan-A阳性率81%(104/128)、S-100阳性率90%(115/128).结论:MM的病理形态多样,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助于诊断,其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索瘤样脑膜瘤(chordoid meningiomas,CM)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应用组织病理学、组织化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例CM进行观察,同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CM病理特点为黏液样基质中有呈分叶状或条索状排列的肿瘤细胞,细胞质呈淡染或嗜酸性染色,部分细胞呈液滴状,分布于黏液样基质中,类似脊索瘤样细胞;肿瘤细胞中亦可见典型脑膜上皮细胞区域.组织化学染色阿尔辛蓝-过碘酸-Schiff反应(alcian blue and peridic acid-schiff's reacyion,AB/PAS)呈阳性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表达阳性,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灶状阳性,广谱细胞角蛋白(pan cytokeratin,CKpan)、S-100钙结合蛋白(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S-100)表达阴性.结论:CM是发生于颅内的较少见的脑膜瘤亚型,需要与脊索瘤、黏液性软骨肉瘤及转移性黏液腺癌等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浆细胞样尿路上皮癌(plasmacytoid urothelial carcinoma, PU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PU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检测结果及随访。结果 10例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60~85岁,平均77岁。肿瘤位于输尿管1例,膀胱9例,肿块直径2~6 cm。镜下见肿瘤组织弥漫排列,呈实性巢团状、条索状或梁状排列,黏附性较差,细胞小至中等大,胞质丰富、透亮或嗜酸性,细胞核大,偏位或居中,圆形或不规则,核分裂象易见,类似于浆细胞特点。免疫表型:CKpan(10/10)、CK7(10/10)、EMA(10/10)、UroplakinⅢ(9/10)、GATA3(8/10)、CK20(7/10)、p63(9/10)、p53(9/10)和CD138(7/10)均阳性;E-cadherin、CD38、CD45、Kappa/Lambda、S-100、CgA、Syn、HMB-45、Melan-A和ALK均阴性。6例行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检测:其中3例阳性,该3例阳性者行TERT基因突变检测为1例外显子突变,2例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髓系肉瘤(myeloid sarcoma,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5例儿童MS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PO、溶菌酶(Lysozyme)、CD68、CD43、CD33等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5例MS患儿年龄14天~13岁,平均3.2岁,男童14例,...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皮肤Spitz痣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0例皮肤Spitz痣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Polymer Conjugate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0例皮肤Spitz痣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3~57岁,中位年龄14岁;发生部位为面部、四肢及躯干.组织形态学特点主要表现为体积较大的梭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