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肝样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胃肝样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1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3.59岁(47~76岁).10例伴血清AFP升高.镜下均由多角形嗜酸性肝细胞样肿瘤细胞组成,至少表达一项肝样腺癌免疫组化标志物(SA...  相似文献   

2.
肺肝样腺癌1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HAC)是一种发生于肝外的具有腺样及肝细胞样两种分化的特殊类型腺癌,此型腺癌发生在胃内的屡见报道,但原发于肺的HAC极为罕见。经检索英文和国内文献,截止2002年仅见10例报道。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腺癌卵巢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 收集5例肺腺癌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对转移灶行二代测序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平均年龄55.6岁,3例有肺腺癌病史,分别于肺癌术后45、47、57个月发生卵巢转移;2例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5例患者均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胎儿型腺癌(fetal adenocarcinoma of lung, FAL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 收集2例FLAC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年龄分别为76、71岁,肿块最大径分别为1.7、1.5 cm。2例镜下表现相似,肿瘤由典型的类似胎儿肺小管的复杂腺样结构组成。例1瘤细胞胞核较一致,呈卵圆形或圆形,染色质细颗粒状,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胞质丰富,淡染,可见空泡,类似于分泌期子宫内膜腺体的核上/核下空泡。例2细胞核增大,深染,核质比增高,染色质增粗,可见核仁及核分裂象;胞质淡染或呈红染细颗粒状,空泡不明显;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呈实性片状排列,可见多灶性坏死。免疫表型:TTF-1、Napsin A、β-catenin、CK7均阳性,Syn部分阳性。基因检测:2例均无EGFR基因突变,例2检出TP53基因突变。2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例1随访1年无复发;例2随访6个月发现转移。结论 FALC具有特征性的组织学表现,基因改变不同于普通肺腺癌,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低级别预后较好,高级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微小脑膜上皮样结节(minute pulmonary meningothelial-like nodules, MPM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MPM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以及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3例患者以女性为主(37/43,86%);年龄范围33~79岁,平均59岁;病灶直径0.5~4 mm,平均1.9 mm;其中单灶31例(72.1%),多灶12例(27.9%);病灶位于右肺29例(67.4%),左肺12例(27.9%),多肺叶2例(4.7%);与肺肿瘤伴发者32例(74.4%)。病灶数目与发病部位具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以及与肿瘤的关系均无相关性(P>0.05)。CT检查部分表现为磨玻璃样或混合磨玻璃密度结节(9/15,60%),部分表现为实性结节(3/15,20%)。镜下病灶沿肺泡间隔分布,肿瘤细胞呈梭形或上皮样,围绕小静脉呈巢状或漩涡状排列,细胞核卵圆形,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胞质丰富嗜酸且细胞边界不清,部分细胞可见核内假包涵体,核分裂象少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viment...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腺癌乳腺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原发性肺腺癌乳腺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行HE、免疫组化染色及基因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53岁。眼观:肿瘤常为质硬、边界欠清、表面光滑的无痛性肿块。镜检:肿瘤细胞呈小簇状、实性巢团状、条索状、复杂腺管或筛状、微乳头状结构排列,穿插浸润于正常乳腺组织中,间质一般无明显纤维反应,易见脉管内癌栓。免疫表型:4例TTF-1、Napsin A及CK7均阳性,GATA3、Mammaglobin、ER及PR均阴性。基因检测:2例EGFR基因Exon19缺失突变,2例ALK基因重排。4例患者均行靶向治疗。1例确诊乳腺转移后34个月死亡,余3例随访3、18、33个月患者仍健在。结论 乳腺为肺腺癌罕见转移部位,准确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诊断时需结合临床病史、影像学表现、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伴横纹肌样特征及微乳头结构的肺腺癌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伴横纹肌样特征及微乳头结构的肺腺癌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由分化好的腺样区域及横纹肌样区域组成,两者相互移行或有纤细的纤维组织分隔,部分区域有微乳头结构.横纹肌样成分特征:瘤细胞黏附性差,具有丰富的嗜酸性胞质,核偏位,核仁明显,免疫组化标记vimentin呈强阳性.结论 伴横纹肌样特征及微乳头结构的肺腺癌是一种具有较高侵袭性的肿瘤,由于其预后较差,对常规治疗不敏感,认识这些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懿堂  杨红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3,22(6):344-346,T066
报道肾乳头腺癌15例,大体均为多囊性,组织学可分为乳头状囊腺癌,嗜细胞乳头状囊腺癌和粘液性乳头状囊腺癌三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瘤细胞呈高分子量角蛋白阳性(9/9例)EMA呈腺腔面细胞膜阳性,支持该类种瘤起源于集合管。瘤体积多较大(平均直径9.6cm),80%有肾周组织扩展,显示侵袭性临床行为,该瘤主要及肾髓质,侵儿集合管系统,与肾细胞癌比较,有相对不同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列腺导管腺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前列腺穿刺活检、经尿道前列腺切除和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标本中的前列腺导管腺癌,所有病例均作34βE12、CK5/6、p63、AMACR、PSA和PAP免疫标记,并对照HE切片诊断。结果导管腺癌以周围型多见(39例,92.6%),有30例(21.4%)合并普通经典型腺癌。镜下以大腺泡为主,呈乳头状,筛孔状或管状结构,瘤细胞高柱状,核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表型类似经典型腺癌,但有23.8%的病例肿瘤性腺管周围有34βE12、CK5/6、p63标记阳性的基底细胞存在。结论导管腺癌与经典型腺癌相比,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表现均有差异,病理诊断应注意与高级别上皮内瘤和转移性腺癌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PMC)临床与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2例PMC进行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并随访.结果 12例PMC中7例行支气管镜活检显示黏膜下肿物,呈息肉样突向管腔,部分表面可见破溃,界限较清.病理形态显示12例PMC均由黏液细胞、鳞状细胞和中间型细胞构成,细胞分化程度较高,PAS、AB-PAS染色阳性.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CAM5.2、HCK和p63均(+),Ki-67增殖指数为10%左右.12例均行手术治疗,均未见淋巴结转移,随访其中10例均无复发或死亡.结论 PMC较少见,为低度恶性肿瘤.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容易误诊.支气管镜活检有助于早期诊断,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鼻咽部甲状腺样低级别乳头状腺癌(thyroid-like low-grade nasopharyngeal papillary adenocarcinoma, TL-LGNPP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鼻咽部TL-LGNPP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检测及随访,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者年龄28~45岁,肿瘤均位于鼻咽顶后壁,呈息肉样或乳头状生长,均行手术切除。镜检:肿瘤呈乳头状或管状排列,胞质嗜酸性,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不易见,未见坏死及神经、脉管侵犯。乳头纤维间质血管玻璃样变性,局灶砂砾体形成。例2肿瘤细胞部分呈梭形,与乳头状结构相延续,局灶可见鳞状上皮化生。免疫表型:TTF-1、CK7、CK19和vimentin均弥漫阳性,CEA局灶阳性,TG、Napsin A、S-100、GFAP和CD117均阴性。例2梭形区域TTF-1、CK7、CK19阳性,鳞化区域CK5/6、p63和p53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1%~2%。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例2阳性,突变类型为Exon15 V600E,其...  相似文献   

12.
小儿胸膜肺母细胞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胸膜肺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与肺母细胞瘤的鉴别要点.方法 对4例小儿胸膜肺母细胞瘤进行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并随访.结果 其中2例首发症状均为咳嗽,呼吸困难.年龄分别为8个月、4岁,胸片均为肺旁囊实性肿块.1例3岁因感冒摄片发现左上肺囊性占位.另1例出生后即出现气促,胸片见右肺占位.镜下可见原始的恶性小细胞表面被覆呼吸道上皮呈多囊性或实性结构,另一种成分为梭形细胞,除纤维肉瘤特点外,还向横纹肌肉瘤等分化.免疫组化:恶性小细胞未见上皮抗体表达;梭形细胞desmin、vimentin、MSA呈阳性表达.结论 小儿胸膜肺母细胞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应与肺母细胞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脐乳头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组织学发生等。方法收集7例脐乳头状腺癌,总结其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临床表现均为脐局部包块,病程1年以内,均行局部包块根治性扩大切除,术后行化疗加放疗。6例获随访资料,2例转移死亡,4例生存,1例失访。大体见肿瘤为囊实性肿块,内可见乳头状突起物。镜下见肿瘤排列呈乳头状结构,表面被覆上皮为单层或复层,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质比高。免疫表型:癌组织CK7、CK19均阳性,CK20、vimentin、Ki-67均阴性。结论脐乳头状腺癌非常少见,诊断主要靠常规病理切片确诊,免疫组化标记协助诊断。治疗以局部根治性切除为首选,术后辅以化疗、放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中肾管腺癌(mesonephric adenocarcinomas, MA)和中肾样腺癌(mesonephric-like adenocarcinomas, MLA)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例MA和3例MLA临床资料,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采用一代基因测序检测2例MA中KRAS基因突变,运用NGS检测对2例MLA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子宫颈MA与卵巢、子宫体的MLA形态学相似,呈腺管状、乳头状、筛状、实性结构、裂隙样和性索样结构,局灶小管腔内见均质嗜酸性物质。免疫表型:ER通常阴性或小灶阳性,PR阴性,5例均有TTF-1和GATA3反向染色现象。3例有KRAS基因突变,MLA可见CTNNB1、PTEN等基因突变。结论 MA和MLA有相似的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基因突变和临床侵袭性,发病部位和周围有无中肾管残件/中肾管增生是鉴别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脊索样脑膜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方法:运用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S-P法)对3例脊索样脑膜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和组化(PAS)、免疫组化(EMA、Vim、S-100、CK)及电镜观察。结果:组织学瘤细胞胞浆内外均见粘液,在粘液基质背景中有成簇或成行的类液滴样细胞,瘤组织中有典型的脑膜上皮漩涡结构,组化及免疫组化示PAS(+)、EMA(+)、Vim(+)、S-100(+)  相似文献   

16.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pulmonaryepithelioidhemangioendothelioma,PEH)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PEH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镜下见肿瘤细胞具有上皮样或组织细胞样形态,瘤细胞为圆形或多角形,呈小巢状、索状甚至腺样结构或不规则状,分布于黏液间质中;间质可见少量黏液样变或玻璃样变;瘤细胞内含有原始血管腔,核分裂象、多形性及坏死少见。肿瘤细胞表达CD34、FⅧRAg、CD31等血管内皮细胞标记,部分病例同时表达CK和(或)Vim。结论PEH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其病理形态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诊断时需要与肺转移癌、肺上皮样血管肉瘤、肺淋巴管肌瘤病鉴别。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胃肝样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肝样腺癌11例,并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观察。结果:胃肝样腺癌,光镜下最具特征的组织学表现为玻璃样小体,广泛性侵犯静脉,免疫组化AFP、AAT、ACT阳性,HCG阴性;电镜下,可见癌细胞围成腔样,类似于毛细胆管结构,腔面有微绒毛,细胞膜相连处有连接复合体。随访1 ̄5年,死亡6例,其中5例死于胃肝样腺癌广泛转移,1例死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peritoneal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PPS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4例PPSC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及HPV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PPSC均为女性,年龄23~62岁,平均51岁。临床表现多为无特异性的腹部不适,CA125升高,影像学表现为腹腔肿块。镜下肿瘤细胞形成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乳头状结构;肿瘤细胞为低柱状,核质比大,核圆形,核仁大,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腺体及间质内可见砂砾体。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A125、WT1、CK7、p53、CEA、p16均呈阳性,部分肿瘤细胞表达CK5/6、ER、PR;不表达GCDFP-15、CR、D2-40、CK20、Villin、CDX2、TTF1;HPV检测阴性。结论 PPSC是一种少见的原发于腹膜的恶性肿瘤,临床误诊率高,依据其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例罕见部位肺腺癌转移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3例肺腺癌转移至卵巢、十二指肠、前列腺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女性,47岁,单侧附件囊实性占位,形态学有管囊状结构,首先考虑原发性肿瘤。免疫表型:Napsin A、TTF-1、CK7、CK(AE1/AE2)、ALK(D5F3)、CA125、Mucin-1、CEA阳性;例2女性,70岁,内镜提示十二指肠多发新生物,形态学示小肠黏膜间出现分化差的癌细胞。免疫表型:CK(AE1/AE2)、CK8/18、Napsin A、TTF-1阳性;例3男性,73岁,前列腺穿刺标本,形态学显示前列腺组织间可见分化差的癌伴坏死。免疫表型:CK(AE1/AE3)、CK8/18、TTF-1阳性,Ki-67增殖指数较低,结合肺部占位,可考虑肺腺癌转移。结论 3例患者均以转移灶就诊,为肺腺癌罕见转移部位,尤其例1以单侧附件单囊性附壁结节形式出现的转移癌极其罕见,ALK基因为融合型,值得关注;肺腺癌转移至小肠及前列腺可能提示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