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46岁,因“转移性左下腹疼痛30h”入院。患者以上腹部疼痛发病,呈持续性,伴恶心、呕吐,6h后转移至左下腹。查体:左下腹反麦氏点固定性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同时发现心尖搏动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内侧1cm;X线胸片示心脏位于右侧胸腔,心电图提示右位心,B超发现肝脏位于左季肋区,脾脏位于右侧。诊断:先天性全内脏转位并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遂行急诊阑尾切除术,取左下腹反麦氏切口。术中证实盲肠、阑尾位于左下腹。术后病理报告:蜂窝组织炎性阑尾炎。术后抗炎、对症治疗。1周后拆线出院。  相似文献   

2.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72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一月余"于2013年2月16日入院。体检:触及心尖搏动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电子胃镜+病理示:贲门胃底胃体高位进展型胃癌,患者可能为内脏反位。腹部CT平扫+增强示:心脏及腹腔所有脏器呈反向位(图1)。贲门、胃小弯侧胃壁增厚伴肝胃间隙肿大淋巴结显影,考虑为占位。胸部平片示:右位心。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房反位,镜像右位心(图2)。血常规、肿瘤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7岁,因心悸气短1个月入院。入院查体见心尖搏动点位于右胸第4、5肋间锁骨中线上,心率50次/分,律不齐,余无阳性体征。心电图示:逸搏心律,I导联P波,QRS波及T波均倒置,aVR和aVL导联波形态与正常相反,右胸前导联图形类似左胸前导联,最长R—R间期约3.5s。超声心动图示:心脏位于右侧胸腔。胸片示:镜面右位心合并内脏转位。诊断为右位心合并内脏转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属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绝对适应证。因患者经济困难,无法植入DDDR永久起搏器,将根据房室结功情况决定植入AAI或VVI起搏器。  相似文献   

4.
例1 女,64岁。进行性吞咽困难伴胸骨后疼痛2个月。查体:心尖搏动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X线钡餐透视见食管中段有长约7cm的充盈缺损。X线胸片示心脏大血管向右侧完全转位。心电图示右位心。B超见肝脏位于腹腔左侧,脾脏在右侧。诊断:(1)食管中段癌;(2)全内脏反位。1991年7月在全麻下手术,经左侧第4肋间入胸,发现左肺为3叶,心脏及大血管位于胸腔右侧。食管中段肿瘤约7cm×6cm×5cm大小。上腹正中切口入腹游离胃,见腹腔脏器完全反位,肝脏及十二指肠位于腹腔左侧、脾脏及胃大弯位于腹腔右侧。行食管…  相似文献   

5.
病人 女 ,18岁。查体 :口唇发绀 ,杵状指、趾 ,心尖搏动位于第 5肋间左锁骨中线外 1cm ,右侧心前区可扪及收缩期震颤 ,右侧第 3、4肋间闻及 3/VI级收缩期杂音 ,P2 减弱。心电图示右位心 ,双室大 ,伴劳损 ,多发房性早搏伴预激综合征(A型 )。心脏超声示内脏、心房反位 ,心尖指向右侧。右房4 2mm× 4 5mm ,与腔静脉相连 ,左房 34mm ,与肺静脉相连 ,房室连接一致 ,右室 30mm ,主动脉骑跨 4 0 % ,肺动脉内径 10mm ,室间隔缺损 (室缺 ) 14mm。肺动脉瓣增厚 ,回声增强 ,开放受限。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室缺回声处探及双向分流 ,宽 1…  相似文献   

6.
<正>内脏反位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生率为1∶4 000~1∶10 000[1]。内脏反位分为全内脏反位与部分内脏反位,其中全内脏反位占86%,部分内脏反位占14%[2]。全内脏反位伴肾上腺肿瘤在临床上更是极为少见,检索国内外文献,采用后腹腔入路切除伴有全内脏反位的肾上腺肿瘤未见报道。我们近期收治1例全内脏反位同时伴肾上腺肿瘤的患者,并成功行后腹腔镜右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邓天工  孔繁华  李卫清 《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9):707+710-707,710
<正>全内脏反位合并结石性胆囊炎较少见,我们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10余年仅遇2例,现报道如下。例1女,15岁,2006年6月2日以"间歇性左上腹痛4年"入院。入院查体示:神志清,心尖搏动位于右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腹平坦、软,左上腹轻压痛。患者6年前已知内脏反位。胸透示:心影呈镜面反位,形态大小如常,两肺及膈未见异常。B超检查示:肝位于左上腹,脾位于右上腹,胆囊位于肝下,约5.1 cm×1.4 cm大,壁厚0.3 cm,其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31岁。因“发作性胸痛8年,加重1年”入院。入院查体:心率(HR)78次/分,血压(BP)120/70mmHg,心律齐,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双期杂音,心尖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V4~V6 ST段下移大于0.05mV,胸部X线片示:心影增大,心胸比率0.60;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LV)57.8mm,射血分数(EF)59%,左心房(LA)42.3mm,二尖瓣中度反流,三尖瓣、肺动脉瓣轻度反流,右冠状动脉根部明显增宽.直径约9.5mm,其远端在心肌组织中穿行;左冠状动脉根部显示不清,近端似与主肺动脉相连。  相似文献   

9.
例1男,4岁。生后即发现心脏杂音,剧烈活动后气促、发绀3年。查体:心尖搏动位于右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约1.5cm,叩诊心界位于右胸,无明显扩大;胸骨右缘2.4肋间可闻及4/Ⅵ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右位心,双室肥大。X线胸片示心影不大,主动脉弓为右弓右降,右肺血偏多,左肺血少,胃位于右侧膈下。心脏彩色超声示先天性心脏病,镜像右位心,  相似文献   

10.
正临床资料患儿,女,1岁,因发现心脏杂音8个月余入院。1个月前心脏彩超示:镜面右位心,右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11 mm×14 mm(主动脉瓣下),肺动脉瓣狭窄(轻度),卵圆孔未闭,肺动脉高压65 mm Hg(重度),内脏转位。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2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75/52 mm Hg,发育落后,营养不良貌,哭闹后口唇明显紫绀。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右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侧1 cm,搏动弥散,心界较大,心率120次/分,心音有力,律齐,胸骨右缘第3、第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3/6级杂音。心电图:右位心心电图。心脏和邻近大血管CTA(图1)示:先天性心脏病,镜面右位心(MID),室间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6岁。心悸3个月余,反复咳嗽、双下肢水肿10个月余入院。查体:胸骨右缘第2肋间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心尖区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54岁.因活动后胸闷,心悸2年于2009年12月15日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41/50mm Hg(1 mm Hg=0.133 kPa),心界扩大,胸骨左缘第3及第4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第2听诊区可闻及中度舒张期杂音.胸部X线片示心影普大,心胸比0.75.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冠状动脉左优势型,右冠状动脉起始部见管腔明显扩张,右冠状动脉开口直径19 mm,最粗处直径73 mm,向后进入左心室,瘘口直径15 mm.心脏多普勒超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86 mm;左冠状动脉内径6 mm;右冠状动脉内径15 mm,起始段呈瘤样扩张内径65 mm,右冠状动脉远端开口于二尖瓣后叶下方,内径约12 mm;右冠状动脉内呈五彩血流;提示右冠状动脉-左心室瘘,右冠状动脉瘤,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13.
病儿男,13岁。体检发现心脏杂音1个月。平时活动耐力较同龄人差。查体: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3/Ⅵ级收缩期杂音,心尖部闻及2/Ⅵ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高侧壁Q波伴ST-T缺血性改变。X线胸片示双肺血多,心胸比率0.60。心脏彩色超声示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窦,直径8 mm,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肺动脉起始部下缘,直径7.4 mm,二尖瓣反流面积3.85 cm~2。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迂曲扩张,并向左冠状动脉发出多支侧支血管,前降支明显扩张,血流方向自右冠状动脉→侧支血管→前降支→左冠状动脉主干→右肺动脉。64排CT显示左、右冠状动脉迂曲扩张,左冠状动脉起源于右肺动脉起始部下缘(图1)。  相似文献   

14.
病人 男 ,42岁。胸、背部刺痛 ,胸闷 ,伴活动受限 1个月。有 1年高血压史。查体 :血压 130 80mmHg( 17 33 10 6 7kPa) ,心界向右扩大 ;心前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 ,胸骨左缘 3、4肋间最响。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X线胸片示心影扩大 ,心胸比率 0 6 5。超声心动检查见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 6 8mm ,射血分数 (EF) 0 6 7,右冠状动脉瘤瘤体 91 7mm× 114 0mm ,升主动脉内径 48mm。冠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巨大动脉瘤 ,最大直径 110mm ,右冠状动脉中、远段扩张 ,直径 2 0~ 30mm ,未见明显分支 ;右冠状动脉左室瘘 ;左冠状动脉未见异常。潘生…  相似文献   

15.
病儿 男,17岁.体检发现心脏杂音4年.查体: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5肋间,弥散,有抬举感,剑突下可见心脏搏动,心界明显增大,胸骨右缘3、4肋间可闻及3/Ⅵ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剑突下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S1增强,P2亢进,无震颤;腹软,腹壁正中凹陷,脐部膨出,肝浊音界位于右侧.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39岁.心悸、气促6年.查体:脉搏138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05/61 mmHg(1mmHg=0.133 kPa),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轻度怒张,心界增大,心音低,律不齐,可闻及胸骨右缘第2肋间2/Ⅵ级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胸骨右缘3~4肋间柔和收缩期杂音,心尖2/Ⅵ级收缩及舒张期杂音,肝右肋下3指,双下肢轻度水肿.  相似文献   

17.
患者 女 ,12岁。因反复发热 12年 ,前胸部疼痛 1年入院。查体 :心尖搏动在右第 5肋间锁骨中线内 1cm ,范围1cm× 1cm,胸骨右缘第 3、4肋间扪及收缩期震颤 ,闻及 级全收缩期杂音。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右位心 ,室间隔上份回声中断 6 mm,缺损处探及左向右过隔分流 ,Vmax=4.0m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9岁。心悸、气促、乏力1年入院。查体:血压100/60mmHg(1kPa=7.5mmHg),胸骨左缘第5肋间可闻及2/6级连续性心脏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段改变。胸部X线片示:心肺未见异常。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示:右冠状动脉起始处即开始扩张,扩张的右冠状动脉一直延续到右心房、室侧壁,止于三尖瓣前叶下方1·75cm处;扩张的右冠状动脉终止于右心室,瘘口约0.59cm。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冠状动脉正常,右冠状动脉全程弥漫性扩张,周径为1.5cm,远端引流入右心室。临床诊断为弥漫型右冠状动脉瘤合并右心室瘘。胸骨正中切口入路,切开心包后见右冠状动脉起…  相似文献   

19.
患者 男,9岁。无任何自觉症状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入院。查体:肺动脉瓣区可闻及舒张期Ⅲ/6级杂音。心电图检查:正常窦性心律,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动脉发出一支冠状动脉走行于前降支区域,疑前降支起源于肺动脉,该支冠状动脉探及逆向血流入肺动脉主干内并与右冠状动脉有血流丰富的侧枝。心导管造影检查显示:主动脉造影后前降支逆行显影进而肺动脉显影,右冠状动脉造影后通过侧枝使前降支被显影,异位的前降支与右冠状动脉及回旋支之间有丰富的侧枝(图1,箭头所示),部分肺动脉主干亦被显影。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患儿女,2.3岁。发现心脏杂音1年余。查体:发育正常,神志清楚,步入病房。胸骨右缘第3-4肋间可闻及3/6级连续性杂音,肺动脉瓣第二心音稍增强。经胸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冠状动脉左心房瘘,左心房未见附壁血栓及赘生物。胸部CT血管成像示:右侧冠状动脉与左心房相通,直径约11.7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