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颈动脉狭窄甚至闭塞的常见病因之一,是一种非炎症性疾病。严重的狭窄甚至闭塞可导致脑部血供障碍,而粥样斑块的形成或血栓的脱落则可引发脑梗死。  相似文献   

2.
温琦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2):1479-1480
目的:观察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发生率,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美国GE公司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将2008年6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187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年龄段分为3组。第1组为60~69岁,第2组为70~79岁,第3组为80岁以上,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内容包括颈动脉斑块的数量、部位等,同时测量存在斑块的管腔内径是否狭窄和狭窄程度。结果:60~69岁的高血压患者发生率为57%,70~79岁的高血压患者发生率为80%,80岁以上的患者全部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发生率普遍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增高,定期的针对老年高血压人群的颈动脉斑块超声检测,对预防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82例,随机分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治疗组42例)和盐酸贝那普利组(对照组40例).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两组对象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对两组分别在治疗3个月、9个月及15个月后复查血压和颈动脉IMT.结果:两组间血压降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在逆转颈动脉IMT方面优于盐酸贝那普利组(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除具有良好的降血压作用,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逆转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高频超声对26例经临床确诊为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进行检测.选择20例无高血压、血脂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情况.结果 26例取样人群,超声检测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2例,占46%.对照组20例,血脂在正常范围,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5例,占25%,均为男性,吸烟史20年以上.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成正相关,超声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理想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进行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观察。结果:二维超声显示软斑为边界模糊,硬斑分叉处斑块显示不清楚,混合斑边界形态比较清晰。而三维超声显示软斑为边界清晰,硬斑清晰,混合斑形态显示全面。二维超声检出斑块56例,检出率为70.0%;三维超声检出斑块64例,检出率为80.0%,三维超声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P<0.05)。结论: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意义重大,而三维超声的应用更加有利于进行斑块检出与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6.
7.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段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发生率,了解不同年龄段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声检测颈动脉硬化斑块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美国GE公司Logic-9型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将2007年4月~2008年2月我院收治的20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年龄段分为6组,第1组为30~39岁,第2组为40~49岁,第3组为50~59岁,第4组为60~69岁,第5组为70~79岁,第6组为80岁以上,进行颈动脉检查,记录斑块部位、范围、数量及回声特点等,估测斑块处的管腔内径有否狭窄及其程度.结果 40~49岁的患者有14.3%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50~59岁的高血压患者发生率为40.9%,60~69岁的高血压患者发生率为63.3%,70~79岁的高血压患者发生率为80.8%,80岁以上的患者几乎100%出现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增高,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颈动脉斑块超声检测,对于预防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辛伐他汀剂量对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脑梗塞住院治疗的144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成辛伐他汀20mg组及辛伐他汀40mg组进行为期24个月的观察对比。结果辛伐他汀20mg组与40mg组在治疗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20mg组与40mg组在治疗24个月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20mg组与40mg组在治疗24个月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个月每晚服用20mg、40mg辛伐他汀对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和逆转均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应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将335例病人分为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脑梗塞及对照组,并据年龄大小分5组。观察各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结果 四种常见疾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年龄增大斑块发生率也增高。结论 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四种疾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密切相关,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助于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早期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颈动脉是全身中型动脉的代表,其硬化程度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外周动脉等的硬化程度,可作为一个良好的窗口来监测体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有效评估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程度\[1-2\]。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可如实反映患者血压的波动和昼夜节律变化等,对高血压病的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较大意义\[3-4\]。因此,本研究联合应用颈动脉超声结合ABPM技术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昼夜节律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靶器官损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心内科诊治的10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的血尿酸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将其分别分为高尿酸组(n=42)与正常尿酸组(n=67)、IMT正常组(n=45)与IMT增厚组(n=64),比较各组患者的血脂、尿酸、颈动脉IMT等指标,其中血脂、尿酸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颈动脉IMT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结果本组109例患者中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38.53%(42例);高尿酸组患者血甘油三酯(TG)[(2.83±1.24) mmol/L]、总胆固醇(TC)[(5.80±1.3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3.97±0.98) mmol/L]及颈动脉IMT水平[(1.08±0.19) mm]均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2.28±1.12) mmol/L、(5.32±1.13) mmol/L、(3.61±0.82) mmol/L、(0.98±0.12)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增厚组患者血尿酸水平为(419.28±60.17)μmol/L,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51.11%(23/45),分别高于IMT正常组的(345.92±52.09)μmol/L及29.69%(19/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732,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可作为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146-149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12月住院或门诊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所有患者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主要生化指标,并行颈动脉窦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检查,使用颈动脉血管B超检查IMT,根据检测结果分为颈动脉IMT正常组、颈动脉IMT增厚组、颈动脉斑块形成组;依据所测的血清ALP水平四分位数分为四组:Q1组、Q2组、Q3组、Q4组。结果 四组患者颈动脉IMT、劲动脉斑块形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各组两两比较,血清LDL-C水平,Q1组低于Q4组;颈动脉IMT,Q1组分别低于Q2组、Q3组和Q4组,Q2组低于Q4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Q1组、Q2组低于Q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与年龄呈正相关(r=0.598,P=0.000),颈动脉IMT与LDL-C(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呈正相关(r=0.468,P=0.007);血清ALP水平,颈动脉IMT增厚组高于颈动脉IMT正常组;颈动脉斑块形成组高于颈动脉IMT正常组和颈动脉IMT增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与血清ALP水平呈正相关(r=0.545,P=0.00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颈动脉硬化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年龄、LDL-C及ALP。结论 血清ALP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影响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可作为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评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非洛地平的降压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对41例入选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男13例,女14例,年龄为53.9±10岁)和对照组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为48.1±12岁),分别给予非洛地平与尼群地平各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血压下降4.1±2.1/2.3±1.0kPa(P<0.001),显效率88.9%(24/27例),有效率7.4%(2/27),总有效率96.3%,达靶率81.48%;对照组血压下降3.0±2.3/2.1±1.7kPa(P<0.001)。显效率57.1%(8/14),有效率28.6%(4/14),总有效率85.7%,达靶率64.29%。总有效率与达靶率前者均高于后者,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不良反应主要有踝关节浮肿(11.1%)、头痛(7.4%)、面部潮红(7.4%)、心悸(3.7%)等,而对肝肾功能、糖脂质代谢等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非洛地平可十分有效地降低血压,其不良反应与其他钙拮抗剂的主要表现形式相似,多可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血压、高脂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320例来院体检人群,测量其血压以及血脂水平,并将其分为高血压组、高脂血症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组及对照组,分析各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以及测量其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22.22%,高脂血症组发生率为24.68%,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组发生率为36.5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均P<0.05);且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及单纯高脂血症组(均P<0.05).高血压、高脂血症组与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组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高血压、高脂血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且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循环酶法对30例高血压患者、30例冠心病患者、3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cy进行了检测,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结果高血压组、冠心病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冠心病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血清Hcy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均高于冠心病组及高血压组(P〈0.05)。结论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亦高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超声与CT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评估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并与颈动脉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结果:本组32例患者共检查80条颈动脉,两种检查结果一致性为75.0%,其中在对斑块形成的检查一致性为100%。结论:超声与CT诊断都是临床诊断颈动脉硬化的无创性检查手段,一致性较好,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脂代谢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检测12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与34例血压正常者(对照组)的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a水平,同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颈动脉内-中膜明显增厚、斑块形成明显增多;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脂蛋白a明显增高。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脂类代谢异常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形成有关。及时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评价病变程度,对疾病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血脂康对心肌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65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血脂康,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平均治疗(5.58±1.05)年,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测量血脂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血脂康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指数及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血脂康组阻力指数、僵硬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最大剪切率、扩张性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服用血脂康可减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对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具有逆转和消退作用,对大动脉弹性的改变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廖筱敏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0):159-160
目的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高血压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10mg,每日1次;对照组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每日1次。疗程3个月。结果实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15.66%和14.62%,对照组下降13.50%和12.38%;总有效率:实验组82.5%,对照组75.0%;不良反应率:实验组20.0%,对照组22.5%。两组血压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疗效明显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