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类鼻疽病(Melioidosis)是由类鼻疽假单胞瘤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北部。国内仅见个案报告,笔者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61岁,海南籍,农垦教师。病案号:66992。因右腿溃疡4月余干1989年8月17日人院。总月余无何诱因于右下肢胜前皮肤出现一1.5×1.5cm大小的溃疡,但无明显疼痛,无畏家、发热。曾在当地卫生院按“皮肤感染”先后给予静点青霉素、氨于青霉素、先锋霉素及局部涂擦红霉素软膏等治疗,病情未见缓解,皮肤溃疡逐渐扩大,并有乳白色胶液渗出。既往健康,否认有外伤史。人院时体检:…  相似文献   

2.
类鼻疽病(Medioidosis)是由类鼻疽假单胞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及中南美洲,国内未见报告。我科收治1例类鼻疽杆菌败血症并多发性深部脓肿及肺部病变患者,报告如下。患者林某,男,46岁,职工。因多食、多饮、多尿、消瘦2年,畏寒高热20天于1990年6月16日入院。入院前20天“三多”症状加重伴乏力轻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19岁,慢性咳嗽、低热、盗汗、疲乏伴胸、腰痛半年。当地医院诊断为:Ⅱ上中下/上中下合并胸、腰椎旁脓肿,伴肺部感染。用大剂量青霉素控制感染,同时加用抗结核药物,异烟肼0.6g静脉注射,链霉素0.75g肌注,利福平0.45g、乙胺丁醇0.75g,均为一日用量。2天后患者出现畏寒、发热、体温40℃,不能进食,处于半昏迷状态,全身皮肤瘙痒,并可见广泛密集的红色丘疹,WBC1.8×10~9/L,N0.94,L0.06。24小时后,患者昏迷加重,大小便失禁,寒颤、高热、出汗,全身皮肤发红,瘙痒加剧,皮疹增多,唇周及口腔粘膜亦见散在皮疹,面部、躯干、四肢密布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部分融合,口腔粘膜及唇多处破溃,有浆液样渗出物,面、颈部水肿,诊断为:败血症。治疗无效,于1991年3月6日入我院。全身皮疹已形成剥脱性皮炎,诊断为利福平过敏所致。即停用利福平,加大激素用量并使用钙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类鼻疽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收治的1例慢性类鼻疽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治经过。结果 患者有明确的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流行区工作及生活史。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发热,胸腹部CT可见双肺、肝脏、脾脏多发结节形成。通过积极脾病理组织培养及二代高通量测序尽早确诊了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给予敏感药物治疗2周后好转出院。此后电话随访六月, 未再出现相关不适症状。结论 类鼻疽病为地区流行病,临床表现以急性感染为主,血液及肺为最常见感染部位。也有少数呈慢性感染且不易与结核、真菌、组织荚膜胞浆菌感染相鉴别。临床中若遇到长期反复发热伴有肝、脾多发结节的病人则应考虑该病的可能,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5.
直肠癌反复误诊1例报告李平潘辅全周武军(海南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外科)海口570311患者,女,63岁,住院号115339。因反复左下腹隐痛1月余,伴腹胀、呕吐、便秘7d于1995年12月19日收入我院消化内科。体检:腹部膨隆,上腹正中有一长约14cm...  相似文献   

6.
类鼻疽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 (原称类鼻疽假单胞菌 ,以下简称类鼻疽菌 )所致的热带、亚热带地方性人兽共患病 ,本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 ,有急性败血症者 ,常伴有多处化脓性损害 ,慢性者类似空洞型肺结核表现 ,病情一般较为严重 ,如不及时治疗 ,病死率甚高。附属医院去年收治 6例 ,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例均为男性 ,年龄从 11岁到 6 0岁 ,5例是从乡镇来住院 ,1例来自海口市郊区 ,4例有明显的外伤皮肤破损史 ,1例 1年前有外伤史 ,6例既往均健康。1 2 临床表现  6例均有畏寒发热 ,热型无规律 ,发热最长者达 …  相似文献   

7.
男,15岁.住院号40683.因乏力、纳差、恶心、尿色深黄7天,皮肤痒4天于1985年5月18日入院. 体检:T38.8℃.全身皮肤散在性红色斑丘疹及荨麻疹样皮疹.形态不规则.压之退色.躯干部较密集,有抓痕.巩膜黄染.心肺正常.肝肋下2.0cm.质地软.有压痛及叩击痛,莫菲氏征(一).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II26u,VDB直接阳性,SGPT>200u,HBsAg(一)抗—HBcIgM(一),抗—HAV.IgM1:2000阳性. 住院后给予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中药岩柏冲剂,静脉滴注10%葡萄糖液.Vit.C护肝治疗.入院第3天皮疹自行消退,但其后在住院41天内皮疹反复出现.3~5天  相似文献   

8.
患者冯某某,女,39岁。4月前因龋齿疼痛拔牙,术后出现左侧面颊部反复肿胀、疼痛,每次经抗感染治疗,肿胀明显消退,停药1周左右又复发。曾先后诊断拔牙后感染(疑为左上颌骨骨髓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54岁,主因间断胸痛,咯血,呼吸困难2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5天而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诱因出现发热、咳嗽、咯血、呼吸困难而曾在我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感染”,经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好转出院。之后且反复发作,曾就诊于地区级医院均诊断同前,渐出现活动后气喘,不能平卧,5天来上述症状加重伴双下肢浮肿,而来就诊。门诊以咯血待查收住院。既往患双下肢静脉炎3年。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10.
患儿王某某,男6岁,因反复发作性咬牙、嗜睡、四肢发软为主诉就诊。发作前无诱因,多于玩耍时突然活动中止,双眼闭合,牙关发紧、颈肌及四肢软、呼之不应,无大小便失禁约持续5~10min缓解、恢复后似有不适、哭闹,有时伴抽搐样发作。日2~5次,既往无癫痢病史及家族史。多次查血钾、血糖均正常,脑电图正常范围(取抗癫痢药后)曾先后在四家医院诊为癫痢失张型发诈、给予卡马西平、VitB等治疗无效,后改为丙戊酸钠、发作的频繁、前后服药共2个多月、症状来能控制,且次数有增多趋势,遂于停药一周作脑电图,脑地形图、脑CT检查均未发现…  相似文献   

11.
海南人群的类鼻疽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英振 《海南医学》1996,(4):233-234
类鼻疽病由类鼻疽杆菌引起,则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本文从3例患者中分离出的细菌从细菌学、血清学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均提示类鼻疽病的诊断 。  相似文献   

12.
黄维真  陈海 《广西医学》2005,27(8):1187-1188
目的了解实验室检测结果对类鼻疽病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对8例类鼻疽感染病人血液、痰液、脓性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学及药物敏感试验,血细胞及血生化进行检测。结果从血液、痰液、脓性分泌物中分别分离、培养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药敏试验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00%敏感。类鼻疽感染病人白细胞总数基本正常,白细胞分类中性分叶粒细胞明显增高并且在中性分叶粒细胞中出现中毒颗粒。血糖明显增高,肝功和心功有不同程度损害。结论微生物学检测对类鼻疽病诊断具有诊断学意义,血细胞及生化检测对类鼻疽病诊断有辅助性作用。阿莫西林/棒酸、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应作为类鼻疽病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13.
反复空肠套叠误诊7年1例Amisdiagnosiscaseofrecurentjejunum-intususceptionforsevenyears靳文体肖军郭大勇1病例患者,女,47岁。7年前无诱因突发左中腹剧痛,持续数分钟后缓解。发作时伴恶心,无...  相似文献   

14.
陈丽洁 《四川医学》2006,27(10):1042-1042
患儿,女,4岁。因反复腹泻7个月,近1个月腹泻加重入院。患儿病前正常饮食及排便,生长发育同龄儿水平。7个月来反复腹泻、逐渐加重,并出现粘液血便,多次大便常规见红细胞(++)/HP,白细胞(+~++)/HP,脓球(+)/HP。用多种抗生素及对症处理无效;近1个月病情加重,大便呈稀水样,每日可达十余次,含多量粘液及血液,伴耳鸣、体重下降,遂入院。病程中无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表现,无吐泻患者接触史,父母均健康且无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  相似文献   

15.
陈亮  汪建  邓恒山  郭晓谦 《广东医学》2005,26(9):1288-1288
患者,男,26岁,反复左侧鼻出血2年余,曾在当地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鼻出血”,予多次鼻腔滴药、局部烧灼、局部微波治疗、鼻腔填塞治疗及全身用止血药物等治疗,但出血停止后又反复出现,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04年8月10日就诊于我院,来院时无活动性出血,门诊予鼻窦内窥镜下检查见:双侧鼻腔黏膜略充血肿胀,左总鼻道底部可见少许分泌物,吸除分泌物后可见鼻中隔大部居中,唯鼻中隔基部中段突向左侧鼻腔,并延伸致左总鼻道底部中段略隆起,可见局部黏膜糜烂。考虑患者鼻中隔基部嵴突形成,致局部黏膜易发生糜烂而出血,鉴于患者反复鼻出血且已行多重…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70岁。4年来无明显诱因经常出现上腹部不适,饱胀,有烧灼感,频繁呃逆,时有呕吐。做上消化道造影,提示:胃扭转,行胃镜插管进行复位7次,均获得成功,症状消失。之后,近1个月来,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进食后呕吐。X线钡餐检查:食道钡流通过顺利,胃的形态明显改变,胃体及大弯向右上方向翻转,小弯移向下方,外形颇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6岁,因突发性呼吸困难伴右侧胸痛10h,于1997年2月25日入院。患者1956年曾患结核,后治愈。既往9年间,反复发作咳嗽、咯痰,后渐出现劳动及上楼梯时气短,近1年里3次出现与本次发病相同的症状,但程度较轻,均在当地医院抗炎对症处理好转,未行X线胸片检查。入院时查体:t36.3℃,R38min-1,P80min-1,BP14.6/9.3kPa,神志清,端坐位,口唇发绀,胸廓呈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右下肺呈鼓音,余为过清音,听诊右下肺呼吸音弱,全肺可闻及呼气末干口罗音。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18.
19.
林容  谢灿茂  陈海  黄奕江 《广东医学》2011,32(17):2303-2304
目的 分析类鼻疽病临床特征及其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2例类鼻疽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采用VITEK-32微生物自动分析仪测定从该122例类鼻疽病患者中分离出的122株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肺部感染是类鼻疽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本组122例中有86例,占70.5%,主要临床特征有:农民或渔民、糖尿病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反复误诊为肺结核的支气管乳头状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海坚  邓春  黄文杰 《广东医学》2006,27(6):912-912
患者,男,59岁.因反复寒颤、发热5年余,再发5 d于2005年11月29日入院.患者5年来反复出现畏寒、发热、咳嗽、咳痰,经治疗后症状可缓解.5 d前再次出现上症.当地医院胸片检查示:右上肺大片状高密度阴影,给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2000年来曾多次诊断“肺结核”,予以正规抗结核治疗.入院体查:生命体征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右上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听诊无异常,肝脾肋下未及.辅助检查:胸部CT(2005年6月9日):右上叶前段、后段可见大片实变影,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右肺门、纵隔淋巴结无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