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皮肤针叩刺合手三阳经穴针刺治疗尺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例尺神经麻痹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将采用西药联合皮肤针叩刺治疗的54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采用西药联合皮肤针叩刺合手三阳经穴针刺疗法治疗的52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均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时中医...  相似文献   

2.
针刺手三阳经输穴治疗颈肩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颈肩综合征是以颈项强直、肩背及肩胛区疼痛 ,以上臂麻木、功能活动受限为主的一组综合症状 ,是颈椎病中的一种常见类型 ,此病常反复发作 ,症状重者疼痛剧烈 ,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自 1992年以来 ,我们采用手三阳经输穴辨证施治 ,治疗该病 88例 ,在迅速缓解疼痛、恢复颈肩功能活动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88例 ,男 36例 ,女 5 2例 ;年龄最大6 6岁 ,最小 2 9岁 ,35岁以下 10例 ,5 5岁以上 16例 ,35~ 5 4岁之间者 6 2例。本病多见于中年人 ,且女性多于男性。病程 :发病 1d前来就诊者 5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头穴配合三阳经腧穴针刺法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头穴配合三阳经腧穴针刺法)、对照组(传统针刺法),各30例。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3%,疗效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穴配合三阳经腧穴针刺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刺手三阳经穴治疗中风后手指拘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手三阳经穴治疗中风后手指拘挛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手指拘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手三阳经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后手肌力评分。结果与结论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手肌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临床手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声带麻痹又称喉麻痹,是耳鼻喉科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多为喉的神经、肌肉、环杓关节受到肿瘤的压迫、炎症的侵袭及外伤等原因引起,表现为环杓关节活动受限或固定,造成声带的运动神经支配障碍,引起声带运动异常而成声带完全或不完全麻痹[1]。我们临床应用针刺治疗因声带麻痹引起的吞咽困难效果满意,现举验案1则如下。刘某,男,75岁。2012-09-24初诊。刻诊:形体羸瘦,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咳吐涎沫,寐欠安,二便不调,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喉CT示:声带麻痹;动  相似文献   

6.
1998— 1999年我院脑外科共收治 14例脑外伤性脑梗死伴肢体瘫痪患儿 ,取三阳经穴针刺治疗 ,获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4例患儿中 ,男 11例 ,女 3例 ;年龄最大9岁 ,最小 1.5岁 ,平均 4.4岁 ;伤后 3d内入院 8例 ,大于 3d 6例。坠伤 7例 ,跌伤 5例 ,不明原因 2例。伤后短暂昏迷2例 ,头皮损伤 4例 ,失语 6例 ,面瘫 4例。1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 ,偏瘫 11例 ,单上肢瘫 2例 ,单下肢瘫 1例。以上体征均在外伤 12h后发现。入院前均经CT检查明确诊断 ,提示脑基底节或内囊不同范围低密度无占位效应 ,其中4例合…  相似文献   

7.
电针治疗尺神经麻痹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年来运用针刺加电针治疗尺神经麻痹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80例尺神经麻痹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将其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电针治疗;对照组仅用针刺疗法。其中,治疗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8~60岁,平均39岁;病程最长29d,最短2d。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16~58岁,平均37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1)运动障碍:屈腕力减弱,拇指不能内收,其它各指不能内收与外展,环指与小指末节不能屈曲;(2)感觉障碍:尺神经分布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以阳池、阳溪、阳谷为主穴治疗中风后腕手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腕手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在传统针刺取穴基础上加用阳池、阳溪、阳谷3穴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针刺取穴进行治疗,两组均以6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患者腕手功能均有恢复,但治疗组Fugl-Meyer手、腕功能分值和ADL值提高较明显( P<0.05)。结论:针刺三阳穴能明显提高中风后腕手功能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是由于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或气血不足,又感受风寒湿邪所致的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症.该病多发于50岁左右,女性发病多于男性,是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自2006年以来采用以针刺手三阳经腧穴为主治疗此类患者5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赵静  郭琳 《河南中医》2012,32(10):1389-1389
老年动眼神经麻痹病因多为外伤跌仆、脉络癣阻;或风邪外袭、寒热痹阻、筋脉失和;或脾气虚弱,肌肉弛纵.治应补脾益肾,舒经通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针刺足三阳经穴联合指压穴位刺激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各30例。对照组针刺足三阳经穴治疗,观察组针刺足三阳经穴联合指压穴位刺激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比两组痉挛指数(CSI)、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分,治疗后,观察组改善较优;观察组的上肢功能、手指功能、下肢功能较好,疼痛持续时间短暂;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好(P0.05)。结论: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针刺足三阳经穴联合指压穴位刺激治疗,可改善痉挛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加速各功能恢复,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周期性麻痹是一组临床常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特征的肌病,与钾代谢异常有关。根据发作时血清钾的浓度,可分为低钾、高钾和正常血钾,其中以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最为常见。其又分为原发和继发,后者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小管酸中毒、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等,国内以散发多见[1]。目前西医治疗是急性发作时予补钾对症为主,尚无有效的预防性治疗方法。由于本病多数患者  相似文献   

14.
何婷 《四川中医》2013,(8):143-144
目的:观察针刺、电针与运动疗法相结合的综合疗法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电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35例脑瘫患儿,并用GMFM量表对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进行评估。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35例患儿的GMFM总百分比值从35.37±34.99提高到治疗后的51.09±28.93,P<0.05。结论:针刺、电针配合运动疗法能较好地改善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但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发育水平的脑瘫患儿选择穴位处方。  相似文献   

15.
1病案举例患者,女,51岁,工人。2007年3月14日初诊。患者于当月8日为外出家人开门受风,第2d即觉左侧面部及头皮疼痛,而后相继出现左眼不自主流泪,口角向右歪斜,进食觉左侧口腔内无味觉,且存食,患者以为是因为一过性高血压引起(患者诉有无症状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可达180/110mmHg,但基本无症状),未加以重视。14日早起即发现口眼歪斜更明显,左侧嘴角漏水和食物,左侧牙床麻木,左侧面颊肿痛,耳根及左侧颈项部疼痛,心烦,眠差,遂就诊于张洪义教授,就诊时见患者痛苦面容,左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水沟偏歪,两侧鼻唇沟不对称,左侧变浅,口角向右歪斜,…  相似文献   

16.
曾天明 《陕西中医》2011,32(2):212-214
目的:观察针刺手三阳经输穴配合阿是穴与外用扶他林乳膏治疗单纯性颈肩痛的疗效。方法:采用手三阳经输穴(三间、中渚、后溪等)配合阿是穴(肩部)与外用扶他林乳膏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治疗前与治疗后间隔30min、24h、10d这三个时间段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变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30min及10d的VAS评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的两组间VA 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手三阳经输穴配合阿是穴与外用扶他林乳膏治疗单纯性肩颈痛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在VA S评分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扶他林乳膏组,具有较好的即时效应,疗效渐进、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手三阳经井穴与合穴之间皮肤电流是否具有相关性,为古人"补井补其合"的理论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健康成年人,男女各半,取手三阳经的井穴与合穴,以艾条温和灸刺激二者,利用经络定位仪测定其电流量,观察前后变化。结果除艾灸商阳穴对曲池穴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外,艾灸手三阳经其他井(合)穴,本经合(井)穴电流均出现显著性变化(P〈0.01),电流变化与刺激量成正相关。其中井穴对本经合穴的影响大于合穴对本经井穴的影响,合穴的电流强度要大于井穴的电流强度。结论手三阳经的井穴与合穴之间电流相互影响,说明合穴为多气多血之穴有一定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春梅 《四川中医》2014,(1):139-140
飞蚊症在中医学里,属于"云雾移晴"范畴,系患者自觉有蚊虫类在眼前飞动的一种症状,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在排除视网膜裂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后,采用古典针刺法治疗,也不失为一种验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采用针刺头颈部穴位并配合手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独取阳陵泉穴治疗腓总神经麻痹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腓总神经麻痹成为越来越常见的临床周围神经病。笔者自2006年10月至2009年2月采用阳陵泉毫针独针疗法治疗腓总神经麻痹3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刘来  付莉  刘提  李晶  杨展  常庆龙  王亮 《光明中医》2023,(9):1763-1766
分离性障碍是一种由精神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表现为意识、躯体表现、运动控制方面的异常,多学科会诊有助于确诊,尚缺乏特效的治疗药物。十三鬼穴出自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常用于精神疾病的治疗。分离性障碍中医可归属于“厥证”,《程杏轩医案》记载:“厥证妇人常有之,其为情志郁勃,致病显然”“情怀不释,肝失条达,血气日偏,阴阳不相顺接,因而致厥”,通过针刺十三鬼穴调理气机、燮理阴阳,使得“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配合心理暗示,临床疗效显著,不失为分离性障碍的一种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