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氟醚、异氟醚对老年患者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吸入等效浓度地氟溴、异氟醚对老年患者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30例ASA I-Ⅱ级老年患者分为3组,均吸入N2O:O2(50%:50%),其中Des组和Iso组分别吸入等效浓度地氟醚(6%)和异氟醚(1.15%),对照组为无吸入组。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异丙酚和芬太尼。所有患者经颈内静脉注入总量为40μg/kg的维库溴铵。用丹麦产TOF GUARD加速度仪进行肌松监测。维库溴铵40μg/kg分为4等份分次静注,记录每次注药(10μg/kg)后的起效时间及最大阻滞效应。用累积剂量法建立3组患者的剂量反应曲线。在最后一次注药后记录:T1恢复到25%、75%、90%的时间(T125%、T175%、T190%);TOF比值恢复到70%的时间以及恢复指数。结果:与对照组(Con)相比,Des组和Iso组维库溴铵ED50和ED95值均明显缩小(P<0.05),且Des组比Iso组的缩小更明显(P<0.05)。3组的起效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个吸入麻醉药组的T125%、T175%和T190%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且Des组又明显高于Iso组(P<0.05)。两个吸入麻醉药组的TOF比值恢复到70%的时间和恢复指数R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两个吸入麻醉药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地氟醚、异氟醚均能明显影响老年患者维库溴铵的肌松效应,地氟醚的影响大于异氟醚。  相似文献   

2.
罗库溴铵是一种起效时间短的新型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本研究以异丙酚为对照观测地氟醚、异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资料与方法5 4例ASAⅠ~Ⅱ级 ,年龄 2 0~ 6 5岁拟行全麻的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甲组 2 4例用于观测地氟醚和异氟醚对罗库溴铵量 效关系的影响 ,再随机分为三个亚组 :异丙酚组、异氟醚组和地氟醚组 ,每个亚组 8例 ,分别用异丙酚、异氟醚和地氟醚维持麻醉 ;乙组 30例用于观测地氟醚和异氟醚对罗库溴铵时 效关系的影响 ,也随机分为上述三个亚组 ,每个亚组 10例。所有病人均不用术前用药。以芬太尼 2 μg·kg-1、…  相似文献   

3.
七氟醚和异氟醚对维库溴铵肌松增效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相关临床研究表明七氟醚或异氟醚均可增强维库溴铵的肌松作用[1],但对于七氟醚或异氟醚在目前临床常采用的静吸复合全麻时对维库溴铵增效作用的程度和时间性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旨在观察1 MAC七氟醚或异氟醚在静吸复合全麻中对维库溴铵增效作用,供临床应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不同浓度异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异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 60例ASA Ⅰ-Ⅱ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组Ⅰ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1;组Ⅱ吸入0.6%异氟醚后静脉注入罗库溴铵0.6mg·kg-1;组Ⅲ吸入1.2%异氟醚后从静脉注入罗库溴铵0.6mg·kg-1。分别记录各组注药后肌松作用的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及T1恢复时间。结果 与组Ⅰ相比,组Ⅱ、Ⅲ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TOF无反应期明显延长(P<0.01),T1恢复25%、50%、90%时间明显延长(P<0.01),且组Ⅲ较组Ⅱ延长(P<0.05),恢复指数明显延长,且组Ⅲ较组Ⅱ延长(P<0.05)。结论 吸人异氟醚能明显缩短罗库溴铵起效时间,延长罗库溴铵作用时间,临床合并使用时应注意减少用量。  相似文献   

5.
七氟醚、异氟醚对维库溴铵增效作用的时间依赖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1MAC七氟醚或异氟醚对维库溴铵增效作用的时间依赖性。方法:40例择期手术病人在异丙酚-芬太尼-N2O麻醉期间持续输注维库溴铵,维持90%的肌松,达到稳态一,病人随机吸入1MAC呼气末浓度的七氟醚或氟醚,调整维库溴铵的注入速率,维持90%的肌松,观察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及维库溴铵的注入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七氟醚、异醚都显著降低了维库溴铵的注放速率。此效应随吸七氟醚或异氟醚时间的延长  相似文献   

6.
地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地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成人全麻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静脉麻醉组(Ⅰ组)、吸入地氟醚(1MAC)15min组(Ⅱ组)和45min组(Ⅲ组)。Ⅰ组在麻醉平稳后,Ⅱ组和Ⅲ组分别在呼气末地氟醚浓度稳定15min和45min时静注罗库溴铵0.6mg·kg-1,用肌松监测仪监测TOF(四个成串刺激)的变化。结果Ⅱ组的T1和TOF比值起效时间(min)分别为1.3和0.8,与Ⅰ组2.2和1.5比较,明显缩短(P<0.05);临床肌松时间(T1值恢复至25%基础值的时间)3组分别为29.6,31.7和37.8min,Ⅲ组与Ⅰ组比较明显延长(P<0.05);T  相似文献   

7.
异氟醚和地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1.0MAC异氟醚或地氟醚对罗库溴铵增效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18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地氟醚和异氟醚组,每组在静脉诱导麻醉后,先测得维持90%肌松并达到稳定后罗库溴铵的注射速率,然后吸入异氟醚或地氟醚,使呼气末浓度为1.0MAC,再调整罗库溴铵的注入速率,维持90%的肌松,观察吸入全麻后罗库溴铵的注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异氟醚、地氟醚均显著降低了罗库溴铵的注入速率,且随吸入时间  相似文献   

8.
异氟醚对新斯的明拮抗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一定浓度的异氟醚对新斯的明拮抗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30例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各10例):(1)丙泊酚静脉麻醉组,即对照组(P组)。(2)观察组。以异氟醚维持麻醉,再分为两组;术中呼气未异氟醚浓度均为1MAC,临近手术结束用新斯的明拮抗时,呼气末异氟醚浓度分别为1MAC(1M组()和0.3MAC(0.3M组),术中各组均连续输注维库溴铵,术毕以新斯的明0.035mg/kg拮抗并记录以下数据;维库溴铵输注速率,从拮抗开始到T1恢复到90%,TOF恢复到0.7和0.9的时间拮抗后15分钟时的T1,TOF比值,结果:1M组和0.3M组维库溴铵输注速率较P组降低IP<0.05),新斯的明拮抗后,0.3M组和1M组T1恢复到90%,TOF恢复到0.7和0.9的时间较P组延长(P<0.05和P<0.01),1M组TOF恢复到0.9的时间较0=3M组延长(P<0.05),在新斯的明拮抗后15分钟,0.3M组和1M组的T1和TOF比值均低于P组(P<0.05),1M组的TOF比值低于0.3M组(P<0.05),结论:呼气未浓度为1MAC和0.3MAC的异氟醚均能影响新斯的明对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拮抗。  相似文献   

9.
异氟醚对老年人肌松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在新斯的明拮抗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过程中不同浓度的异氟醚对老年病人肌松恢复的影响。方法:老年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每组又随机分为3个亚组,分别为E1、E2、E3和A1、A2、A3。T1恢复到25%时静注新斯的明0.04mg/kg。各小组在拮抗时停止吸入异氟醚的时间不同,观察16分钟内T4/T1的恢复情况。结果:E1比A1、E2比A2、E3比A3、A2比A3、A1比A3、E1比E3,16分钟的T4/T1值均有统计学差异。老年组与对照组比较恢复程度减低。拮抗后吸入异氟醚时间长的组,肌松恢复程度减低。结论:异氟醚对新斯的明拮抗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过程有抑制作用,而此作用在老年人中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10.
安氟醚,七氟醚对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1.0MAC的安氟醚或七氟醚对0.05mg·kg-1的维库溴铵临床药效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异丙酚组以异丙酚6~8mg·kg-1·h-1及间断追加芬太尼维持麻醉,安氟醚组和七氟醚组分别吸入1.0MAC的安氟醚和七氟醚维持麻醉。监测起效时间、最大抑制程度、维持时间、维持剂量。结果:安氟醚组、七氟醚组与对照组在起效时间、最大抑制程度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而在维持时间、维持剂量上的差异则有显著性,分别是对照组的1.9倍、1.8倍和46.2%、48.7%。结论:安氟醚和七氟醚能明显延长维库溴铵的维持时间并减少其维持剂量,但对起效时间和最大抑制程度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七氟醚、异氟醚对阿曲库铵肌松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75例Ⅰ或Ⅱ级成年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三组.Ⅰ组丙泊酚4~10 mg·kg-1·h-1泵入;Ⅱ、Ⅲ组分别吸入呼气末浓度为1 MAC的七氟醚、异氟醚.诱导插管后阿曲库铵均以30μg·kg-1·min-1的速度静脉泵入.使用Biomter加速度仪监测肌松恢复情况,记录T1恢复至25%,75%及TOFr恢复至0.7的时间.结果 Ⅱ、Ⅲ组T1恢复至25%、75%的时间及TOFr恢复至0.7的时间均比Ⅰ组显著延长(P<0.05).恢复指数(T1从25%至75%的时间)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七氟醚、异氟醚均可增加阿曲库铵残余肌松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地氟醚与异氟醚麻醉对小儿循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地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对小儿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8例1-5岁小儿,ASAI-Ⅱ级,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随机分为地氟醚(D)帮异氟醚(I)两组,每组14例。分别测量呼气末麻醉药浓度为0、0.5、1.0和1.5MAC稳定5分钟后的SI、CI、SVR、HR及MAP。结果:与0MAC比较,0.5MAC时两组MAP和SVR均略有降低(P<0.05),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1.0MAC时,SVR和MAP进一步降低,其幅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HR和SI均略有升高,但无显著差异;CI值D组显著高于I组。达1.5MAC时,D组的HR显著高于I组,而SI下降与0MAC近似;SVR和MAP两组无进一步降低。结论:地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对小儿心肌收缩功能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地氟醚使小儿HR增快的作用大于异氟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连续温度稀释法观察不同浓度地氟醚对血液动力学和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并与七氟醚和异氟醚比较。方法 犬 18只 ,1.5 %硫喷妥钠 2 0 mg/ kg、阿曲库胺 0 .8mg/ kg麻醉诱导 ,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左股静脉穿刺置入 7.5 F的六芯肺动脉漂浮导管 ,接 CCO/ SvO2 监测仪 ,连续测定并计算血液动力学及氧供需平衡各项指标。操作完成后平稳 1小时 ,取基础指标。然后随机依次吸入 0 .7、1.2和 1.7MAC的地氟醚、七氟醚或异氟醚 ,呼气末浓度达预定值后稳定 2 0分钟 ,记录各指标 ,再增加吸入浓度达下一个预定浓度。结果  MAP、SVR和 CO在三组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 ,地氟醚和异氟醚组 HR明显增快 ,七氟醚组 HR则明显减慢 ,异氟醚组 1.7MAC时 VO2 增加 ,DO2 和Sv O2 下降。结论 地氟醚对循环功能和氧供需平衡的影响与异氟醚相似 ,与七氟醚则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单纯缺氧/复氧及 1.5MAC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5组。实验结束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细胞存活和凋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单纯缺氧/复氧使LDH、CK和细胞凋亡率升高及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1.5MAC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显著减轻LDH、CK和细胞凋亡率升高及细胞存活率下降,其中七氟醚减轻作用最强。结论 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七氟醚的保护作用可能更强。  相似文献   

15.
硬膜外利多卡因对异氟醚和地氟醚MAC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本研究以BIS>50作为指标来确定异氟醚和地氟醚的ED50值(MACBIS50),观察硬膜外利多卡因对异氟醚和地氟醚达到满意麻醉深度时用药量的影响。方法 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异氟醚组和地氟醚组,每组又随机分全麻复合硬膜外组和单纯全麻组(每组12例)。患者术前阿托品肌肉注射,全麻复合硬膜外组给予1.6%利多卡因10ml。全麻诱导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和维库溴铵,诱导插管后吸入异氟醚和地氟醚,待呼气末浓度(ET%)达到预定值并且稳定10 min后,记录相应的BIS值。采用上下波动法分别计算异氟醚和地氟醚MACBIS50,BIS值和呼气末浓度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MACBIS50全麻复合硬膜外组(异氟醚组0.77%、地氟醚组3.87%)和单纯全麻组(异氟醚组1.16%、地氟醚组5.18%)比较显著降低(P<0.01)。四组BIS和ET%均呈直线相关。结论硬膜外利多卡因可显著降低异氟醚(34%)和地氟醚(53%)维持足够麻醉深度的呼气末浓度,并保持BIS值和呼气末浓度的直线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部手术患者低流量吸入地氟醚或异氟醚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腹部手术患者40例,ASAⅠ级或Ⅱ级,年龄18~64岁,BMI<35kg/m^2。随机分为2组(n=20):地氟醚组(D组)和异氟醚组(Ⅰ组)。麻醉诱导后调节纯氧流量3L/min,术中调整挥发罐刻度,维持肺泡浓度(FA)0.8 MAC,稳定5min后纯氧流量改为1L/min。调节瑞芬太尼静脉输注速率,维持HR和BP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值20%。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地氟醚或异氟醚,同时吸入纯氧3L/min。记录设定的吸入麻醉药浓度(FD)、吸入麻醉药浓度(FI)、FA/FI=1/2时间、FA/FAO=1/2时间(FAO为关闭挥发罐即时的肺泡浓度),并计算各时点FA/FI、FA/FD。结果D组FA/FI=1/2时间及FA/FAO=1/2时间均较Ⅰ组缩短(P<0.05)。低流量麻醉下,D组FD稳定,Ⅰ组FD波动较大。D组FA/FI、FA/FD上升速率较Ⅰ组快,且同一时点各比值D组均高于Ⅰ组。结论与异氟醚比较,腹部手术患者低流量吸入地氟醚时达到预定的肺泡浓度更迅速,可控性好,停止吸入时排泄较快。  相似文献   

17.
地氟醚、异氟醚对罗库溴铵强化作用的时间依赖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IMAC地氟醚或异氟醚对罗库溴铵强化作用的时间依赖性。方法:24例择期腹部手术病人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麻醉期间持续输注罗库溴铵,维持95%的肌松,达到稳态后,病人随机吸入呼气末浓度为1MAC的地氟醚或异氟醚,调整罗库溴铵的注入速率,维持95%的肌松,观察吸入地氟醚或异氟醚后罗库溴铵的注入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地氟醚,异氟醚都显著降低了罗库溴铵的注入速率,此效应随吸入地氟醚或异氟醚时间的延长逐渐加,吸入地氟醚或异氟醚90min后达最大效应即罗库溴铵的注入速率下降到最大值。最大下降率:地氟醚组为42.7%,异氟醚组为37.6%,结论:地氟醚,异氟醚明显增强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其程度相近,且这种强化作用有显著的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地氟烷、恩氟烷及异氟烷对哌库溴铵时效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地氟烷、恩氟烷及异氟烷对哌库溴铵时效关系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病人3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地氟烷、恩氟烷、异氟烷组,每组10例。采用氧化亚氮、氧气、芬太尼及相应吸入麻醉药静吸复合全麻。静脉注射哌库溴铵0.045mg·kg~(-1)后,用加速度肌松监测仪监测T_125%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等。结果 三组T_125%恢复时间分别为65±18、68±24、(63±26)min,三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比文献中的41~54min有所延长。恢复指数分别为80±64、60±25、(52±18)min,三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比文献中的29min明显延长。结论 1.地氟烷可延长哌库溴铵的肌松恢复时间。2.地氟烷、恩氟烷、异氟烷对哌库溴铵时效关系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低流量吸入地氟醚或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对患儿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的影响。方法 30例脊柱侧凸女性患儿,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地氟醚组(D组)和异氟醚组(Ⅰ组)(n=15)。采用低流量吸入技术,逐渐增大吸入浓度使平均动脉压(MAP)控制在55~65mmHg。分别在诱导前(L)、气管插管后即刻(T1)、呼气末麻醉药浓度达到1MAC即刻(T2)、体位改为俯卧位后即刻(L)、血压达到目标值范围30min时(T4)测定心血管BRS。结果 与R相比,两组患儿其余各时点BRS均降低(P〈0.05);与T1相比,两组患儿T1、T,BRS增高(P〈0.05);与T2比较,两组患儿T3B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BRS降低(P〈0.05);与T3比较,两组患儿T4BRS降低(P〈0.05);D组患儿改变体位后达到目标血压的时间短于Ⅰ组(P〈0.01)。结论 低流量吸入地氟醚或异氟醚控制性降压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患儿BRS,安全有效地实施控制性降压。  相似文献   

20.
地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对脑血流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监测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速率 ,观察地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三种吸入麻醉药对平均血流速率 (Vm)的影响。方法  42例 18~ 6 0岁、ASAⅠ~Ⅱ级、择期非颅脑手术病人 ,随机接受地氟醚、异氟醚或七氟醚吸入麻醉。机械通气维持PETCO2 在 40± 1mmHg。当呼气末吸入麻醉药浓度分别为 :1 0MAC平衡 15分钟后 ,快速 (2分钟内 )从 1 0MAC升高至 1 5MAC即时 ,1 5MAC平衡 15分钟后 ,以及稳定于 1 5MAC并且维持和 1 0MAC平衡下相似的MAP时 ,记录Vm、MAP和心率。结果  (1)吸入浓度从 1 0MAC上升至 1 5MAC ,且MAP维持相同水平的情况下 ,地氟醚和异氟醚使Vm增加非常显著 (分别从 5 6cm/s上升至 6 1cm/s,从47cm/s上升至 5 2cm/s,P <0 0 1) ,而七氟醚无显著变化 (从 6 0cm/s至 6 0cm/s,P >0 0 5 )。 (2 )当吸入浓度快速从 1 0MAC上升至 1 5MAC时 ,地氟醚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同时 ,脑血流速率显著增加 (从 5 6cm/s上升至 6 1cm/s,P <0 0 1)。而异氟醚和七氟醚在MAP显著下降的同时使Vm无显著变化 (从 47cm/s升至 49cm/s,P >0 0 5 ) ,或显著下降 (从 6 0cm/s降至 5 6cm/s,P <0 0 1)。结论  (1)吸入浓度从 1 0MAC增加到 1 5MCA时 ,地氟醚、异氟醚使脑血流速率显著增加 ,而七氟醚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