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读者朋友们,你们一定都注意到了,我们家里使用的插座有的是“三只眼”,而有的却长了“四只眼”,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先来仔细观察一下哪些电器需要使用三眼插座呢?噢,电饭锅、吸尘器还有洗衣机,它们都是使用三心插头,与之相对应应该使  相似文献   

2.
<正>插座在人们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各种电器、手机等都需要用到插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出国学习、工作、旅游变得更加频繁,国内的电器不可避免地要在国外使用。如果国外插座与国内电器插头不匹配,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就要用到一个神器了,那就是插头转换器。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随着模数化与轨道安装形式的终端电器的发展,为了便于与其它终端电器组合使用,模数化、轨道安装插座悄然诞生.其不仅符合GB2099-80《单相、三相插头、插座技术条件》、GB1002—80《单相插头插座形式、基本参数与尺寸》、GB1003—80《三相插头插座形式、基本参数与尺寸》等标准,而且模数化与轨道安装的特点使之与其它终端电器元件配合更协调、装拆更方便.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安全用电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人们往往较多的去关注用电器的安全,而忽略了亦为重要的家用插座。我们身边的墙壁插座、插线板都无处不在,一般也不会轻易更换,其防触电的保护必须要经得起考验。在近几年最新换版的家用插座系列标准中,都纷纷对部分产品的结构有了需要安装保护门的强制要求。因此,家用插座保护门的可靠、安全都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在结合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系列标准的相关条款,对家用插座保护门常见的结构、设计及材料选择进行分析,从而更安全更好的选择保护门。  相似文献   

5.
插头插座是电力系统常用的电器附件。在我国GB11918~11919—2001“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标准中,把其分为插头、插座、器具输入插座和连接器4种。它们配对可组成:插头和插座、电缆耦合器(插头与连接器)、器具耦合器(连接器与器具输入插座)。  相似文献   

6.
插头插座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电器的正常使用,劣质货的使用会造成火灾、触电等安全事故。如何识别劣质插头插座呢?1、较轻的插座多为劣质插座。由于它选用的钢片较薄甚至是回收料,有的电气元件用易拉罐壳做的,导线性能差且电阻大,容易产生积热,使壳体变形,影响使用,甚至引燃周围的易燃物。2、联线过细的为劣质插座。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承受10A电流的铜线截面应为3至4.5平方毫米,而劣质插座多采用0.75平方毫米的铜线,截面小,在电器运行中电线发热就容易发生火灾事故。3、一般家用电器的插座,有两孔和三孔两种。凡有三孔的插…  相似文献   

7.
家用及类似用途单相插头分为两极无接地和两极带接地两种基本型式。针对插头极数与软缆的导线数匹配问题,以及其不同组合形式适用于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中的符合性问题,本文结合标准GB/T 1002-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GB/T 2099.1-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及TC04技术决议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讲的是消费者在购买或安装空调器时,怎样配合专业安装人员做好调试工作,并且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电器的安全使用是第一位的 空调器应列为固定电器,可以用适当容量的插座连接,不应使用移动插座。插头及插座需用三脚,即具有地线保护导体的。该空调器的额定电流不得超过插座的额定电流限制。(如  相似文献   

9.
技术市场     
▲漏电报警插头插座 这种漏电报警插头插座改变了以前单一功能的插头插座,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漏电报警和可测试漏电的功能。可与任何外壳需接地的电器组合使用,当电器出现极微量漏电或短路时,便立即发出音响信号,提醒人们主动采取措施,以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同时起到保护电器的作用,对住宅有接地线的,该产品还可以测定地线是否接触良好,该产品主要用于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电饭锅、电熨斗等家电产品。本产品采用进口硅整流管,压电陶瓷鸣片等元件制作,一般电讯器材厂均可生产。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0月13日,在世界标准日前夕,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包括新版《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等在内的35项重要领域国家标准并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本刊主编及全国电器附件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蔡军作为电器领域专家出席发布会并接受央视采访。蔡军表示:新发布的GB 2099.7-2015《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2-7部分:延长线插座的特殊要求》及GB 2099.3-2015《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2-5部分:转换器的特殊要求》两项标准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参考了国外先进国家的相关技术要求,根据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