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浅谈出针     
出针是毫针刺法的最后一步操作程序,在针刺疗效中是否起到重要作用,各针灸工作者莫衷一是。本研究从出针的时机、出针所用物品、出针顺序、出针手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阐述出针在整个针刺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出针浅议     
出针是把刺入穴位内的针具拔出 ,又叫起针、拔针。在针刺治疗的进针、留针、出针过程中 ,出针是整个针刺操作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现谨对出针简述如下。1 出针的方法1 .1 一般方法 目前普遍应用的方法是 :用押手拇、食两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 ,刺手持针轻微捻转将针徐徐退至皮下 ,然后拔出。  应用上述方法出针时 ,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①出针一般不会造成病人疼痛 ,因而出针的快慢并不重要 ,匀速退出即可。而在晕针时 ,则强调快速出针 ,迅速将患者身上的针具悉数拔去 ,以尽快去除晕针的病因。②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 (或酒精棉球 )按压…  相似文献   

3.
袁军  李梅  王耀民  高玉春 《中国针灸》2003,23(6):374-374
出针是针刺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法正确可加强针刺的补泻升降作用 ;反之 ,出针方法不当 ,则可减弱治疗作用 ,影响疗效。现将笔者常用的出针方法简介如下。1 一般出针法此法适用于大多数患者。临床对于不急不缓、虚实不显著者 ,要依照先上后下、先近后远之顺序出针。所谓先上后下 ,即按从头至足的顺序出针 ;所谓先近后远 ,与医者所站位置有关 ,即先起近医侧的针 ,再起相对远医侧的针。左手持消毒干棉球夹持针身底部 ,并轻按压腧穴 ,右手持针稍做捻转 ,针下轻松无沉紧之感时即可随势将针起出。左手再以干棉球按压片刻 ,防止出血。正…  相似文献   

4.
留针是指进针以后,将针留置在穴位的一种针刺方法。目前,临床上一般认为,留针有候气、加强针感和延长针刺作用时间的功效,因此,不论何种病证皆留针15—20分钟,这种机械的留针方法,有违辨证留针的原则,有时不但起不到留针应起的作用,而且会影响针刺的疗效,造成医生和患者双方的时间浪费。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及近1O多年来有关针刺留针的文献进行整理,从留针的作用和留针依据及留针时间长短与针刺疗效关系进行等方面来探讨。总结归纳,认为留针是针剌过程中一个较重要环节,但是目前关于各种类型的疾病的留针时间还没有统一的共识,建立统一的标准是针灸发展的方向之一。以利于临床医生在临床操作时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强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2056-2056
众所周知,中医理论的形成直接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特别是道家思想。道家认为,道的统一性贯穿于万物,而且是各种具体事物的自然性和结构,所谓“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庄子·天道》)道是自发性的,《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即自然而然。而事物皆有自然的趋势,《准南子·原道训》曰:“夫萍树根于水,木树根于土,鸟排虚而飞,兽蹠实而走,蚊龙水居,虎豹山处,天地之性也;两木相摩而然,金火相守而流,员者常转,窾者主浮,自然之势也……由此观之,万物固以自然。”在这种认识指导下所形成的处理问题的…  相似文献   

8.
张芳  王鸿度 《中国针灸》2012,32(12):1132-1134
现行规划教材《针灸学》认为针感、气至与得气含义相同,笔者认为不甚妥当,故引用《内经》和古今知名注家的注释、论述及研究认识,对其含义进行思辩.针感是医者及患者的主观感受及自觉反应;气至是调动机体正气祛邪外出,使患病机体趋愈达到治疗效果;得气是针灸治疗的最终目的.针感、气至与得气并不是同一概念,明确其概念能更好地指导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9.
针刺疗法作为中医特有的疾病诊疗方法,伴随其显著疗效被认可的同时,历代医家对其留针与否及留针时长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对古代医籍和近年来相关文献研究进行分析、总结,认为得气是留针与否的关键,留针时长的选择要根据疾病性质、病情深浅及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综合决定,不可一概而论。临床诊疗需遵循辨证论治、异法方宜原则,灵活掌握时间因素对针刺效果的影响,以谋求最佳留针时间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论出针     
当针刺治疗完毕,则要出针,作为一个针灸专业人员,应当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对于不同病症,使用不同的出针方法与顺序,以期增加疗效,少出副作用。如果出针方法与顺序不当,一是易于滞针,产生疼痛;二是达不到补虚泻实而影响疗效。下面谈谈个人看法及用法。一一般出针法针灸治疗病种较多,一般是对病情平稳,虚实证情不太突出之患者,出针时,左手持一消毒之干棉球,自上部开始,向下顺序出针,  相似文献   

11.
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刺法灸法学》谓:“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部分学者认为得气、气至、针感三者意思相同。那么得气、气至、针感是否完全相同?三者相互关系如何?本文试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提高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辨证选穴的基础上,强调久留针,注重针感传导,同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 久留针强针感的显率为88.5%,对照 46.1%,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久留针强针感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比一般针刺法好。  相似文献   

13.
对头针久留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头针久留的提出与应用对头针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头针在临床治疗效果中有其适应证,亦有其并发症,应予注意,本文就头针的手法与久留针法的区别,对头针久留的再认识,对经气运行及留针时机的再认识。对头针久留与患者体质,年龄,病情的关系再认识,对头针久留不良反应的再认识诸问题加以探讨,以求完善头针久留法的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14.
留针 ,即进针后根据症情需要将针留置于穴位内一段时间 ,以加强针感起持续刺激的作用 ,另外还有催气候气之功能 ,古人为了留针候气 ,长时间留针则有静以久留 ;为了气至 ,如待贵宾 ,不知日暮。  留针于否和留针时间长短 ,一直困惑于临床 ,溯本求源 ,笔者探究《内经》理论 ,略作阐述。1 因病而异  留针时间长短 ,主要取决于疾病的性质 ,热病 ,阳症留针时间宜短或针刺得气后行手法完毕即可出针 ,阴病 ,寒症则留针时间宜长。《灵枢》终始篇 :“刺热厥者 ,留针反为寒 ,刺寒厥者 ,留针反为热。”《内经》强调 :“热者疾之” ;“寒者留之” ,…  相似文献   

15.
关于"气至"与"得气"的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至”、“得气”是针灸学基本的概念。“气至”、“得气”,通常的解释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指针刺时患者的感觉和反应,如酸麻胀、肌肉抽动、肠蠕动改变等;一是指针刺时医者针下的沉紧之感。也有人认为两种都是。对于第一种解释,有人提出过疑义。并且不管是何种解释,影响得气的首要因素并不在于时间,但是在《内经》中却极其强调时间因素。  相似文献   

16.
关于“气”含义的争论 ,已经持续了将近 2 0年。综合而言大致有两种意见 :一方认为“气”的含义有二 :一指流动着的微小难见的物质 ,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 ;一是指人体脏器组织的活动能力 ,如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脉之气等。持此论点的被称为“两义说” ;而另一方则认为中医领域中 ,“气”始终是一个物质的概念 ,“气”不能既是物质 ,又是机能。为了叙述方便 ,本文称之为“一义说”。近年学术界似乎更倾向接受“一义说”的观点 ,但笔者认为 ,“一义说”存在诸多不足 ,值得商榷。1 “一词反义”有“逻辑错误”吗 ?“一义说”者认为 ,“…  相似文献   

17.
"气"穴不仅是中医认识人体的重要结构,且在刺灸治疗时亦是施术定位的评判标准。针刺调气关键在于补泻,而补泻的关键是如何辨气,如何辨正邪大小。"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意欲调气,需要医者先"治其神",医者要摒弃杂念,内省自视,保持极虚静的精神状态才能守神。"针响""医者得气"及"二次得气"在治疗层次上相差较大,前两类处于致病的启动阶段,施术者必须在"针响""医者得气"的基础上判别疾病的阴阳盛衰及证候的寒热虚实,诊其脉气大小后施以相应的补泻手法,才可激发"二次得气",这是针刺得气补泻的内在本质。"凡刺之道,气调而止",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守门户运用于临床即是守神。临床上运用"气"穴时应擅于调气与治神,二者中调神为先导,调气为关键,"以神导气,令气易行,以意通经",达到经脉调畅,血脉通利,阴阳调和之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留针与否及留针久暂寻求中医理论依据。方法:对《黄帝内经》的研究及文献检索。结果与结论:留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应从季节、患者体质、疾病性质、病程长短、患者得气、经脉气血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9.
"气至病所"在癔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至病所”是指在针灸治疗过程中,针刺得气后医者应用一定的手法使针感循经传导至患处的现象,又称为“行气”。关于“气至病所”的记载,较早的见于《针灸四书》,明代《针灸大成》中也有“病有远道者,必先使其气直达病所”的描述,针灸临  相似文献   

20.
韩国检测出针灸针里,含有大量的镍、锰及铬等有害物质。在对人体实施针刺治疗时,这些有害物质有可能进入人体,而带来无法预知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