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评估胃动力功能障碍患者经体表胃肠起搏器治疗后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4年12月经检查诊断为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患者22例。应用泰士WCH胃肠起搏器治疗,并进行治疗前后症状及症状积分的评估。结果:患者经体表胃肠起搏器治疗后症状积分为6.77±3.35较治疗前0.77±1.19明显改善(t=7.88,P<0.05),2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86.4%。结论:体表胃肠起搏器能有效改善胃动力紊乱性疾病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十分常见,其发病率正呈上升趋势.目前对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促胃肠动力药物,但部分患者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另外,由于药物耗资的迅猛增加及药物相互作用,既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引起了人们对药物不良反应及安全性的忧虑.故探索实用、经济、安全有效的新的治疗方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采用胃肠起搏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日益受到关注.现收集近期文献,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从胃肠起搏的原理、方法、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及在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诸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专药、方药的实验研究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的中医药研究,概括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高原低氧环境与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玉红 《中外医疗》2008,27(31):147-148
通过探讨高原环境对胃肠道的影响,进一步了解高原环境对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的预防治疗,以提高人体对高原环境的习服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胃肠功能性和动力紊乱性疾病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鹏雁 《中国医刊》2003,38(10):2-3
上个世纪的后四分之一年代 ,人们对以腹痛、腹胀、早饱、吞咽困难、反酸、胃灼热、呃逆、嗳气、恶心、呕吐及排便异常等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症状的研究 ,无论从病理生理学、实验诊断学、乃至治疗学方面的研究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评价胃肠道电活动和动力学各个方面的问题研究大大地扩展了人们对胃肠道活动机制的理解。对于动力学从分子到整体器官水平、从器官到整个消化系统的研究也使得临床在对付胃肠功能性疾病 (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disorders ,FGID)和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 (disordersofgastrointestinalmotility ,DGIM )有了…  相似文献   

6.
高频与低频胃肠起搏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高频胃肠起搏与低频起搏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82例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低频起搏组50例,采用1.1~1.2IGF(intrinsic gastric slow wave frequency)的类正弦基波叠加一系列双极脉冲方波(10 Hz)进行起搏;高频起搏组(对照组)32例,采用12.0次/min的类正弦基波叠加一系列双极脉冲方波(30 Hz)进行起搏.胃起搏1次/d,每次45 min,共15 d.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后低频起搏组的总有效率为92%,高频起搏组的总有效率为91%.高频起搏组治疗后"恶心、呕吐"的改善较低频起搏组更为明显(P<0.05),而低频起搏组"早饱、嗳气"的缓解则较高频起搏组更显著(P<0.05),但2组间症状总积分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频起搏组与低频起搏组比较在消除患者症状方面有一定差异,胃肠起搏的疗效与起搏参数有关.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我国四大慢性疾病之一,现患病率为2.5%,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老龄化的来临,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胃肠道症状的发病率很高,约占患者的30~50%。目前有关糖尿病胃肠动力学研究在国内外普遍开展起来,多数研究集中在糖尿病胃轻瘫,少数有关小肠的动力学研究报告,现将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针药结合在胃肠动力紊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动力紊乱,可见于慢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糖尿病胃轻瘫及胃神经宫能症等疾病过程中;中医辨证可分为肝郁气滞、脾胃虚寒、痰湿内阻、阴虚胃热等型,分属胃阻塞脘痛、胃痞等病证,针刺或中药治疗均有效;但针刺的远期疗效不十分理想,中药治疗的近期疗效较慢。本文报道将针刺与中药结合应用,优势互补,既有见效快,又有远期疗效较好的特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糖尿病和胃肠动力紊乱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瑶  王清 《医学综述》1997,3(1):9-10
<正>胃肠道症状如呕吐、便秘、腹泻、大便失禁,经常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胃肠并发症有相当高的发病率.在许多患者中这些症状被认为是由于为胃肠动力的异常引起,也可能是糖尿性植物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胃肠激素及胃电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85例胃癌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时期的85例体检健康的同龄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胃黏膜组织胃肠激素阳性率、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及胃电参数指标,并比较不同分期者的上述检测指标。结果:观察组胃黏膜组织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及生长抑素(SS)阳性率及血清GAS、MTL及S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胃黏膜组织胆囊收缩素(CCK)阳性率、血清CC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胃电参数指标则均低于对照组,且不同分期者上述指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胃癌患者胃肠激素及胃电参数的变化较大,且其中较多指标受疾病严重程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正常的胃电慢波节律为3次/分,控制着胃蠕动的节律与传播方向.本研究共对12名健康正常人进行了体表胃电图与胃收缩运动的同步记录.结果显示,同步记录的胃电图与胃收据运动之间呈良好的对应关系,但有时部分记录可见两者呈不一致的情况,可能是由于胃运动处于消化间期的不同时相.结果提示胃电图与胃内压力测定均反映了胃肠运动的功能状态,这些方法将会在临床与研究工作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胃癌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胃电图变化特点,探讨胃癌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胃电变化的关系,能否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与指导。寻求一种无痛苦,简便,患者容易接受的胃肠疾病的检查方法。方法:经胃镜确诊的胃癌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2例,无症状志愿者30例分别进行常规胃电图监测,对各组胃电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胃癌患者胃电参数改变以胃肠电节律紊乱、餐前正常慢波百分比、慢波频率不稳定系数,餐前、后偶联百分比明显下降为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餐前、餐后胃肠电节律紊乱,平均频率增高,餐后主功率比降低较明显,两组胃电参数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比例分别为20.00%、19.23%。结论:胃癌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胃电图检查结果有一定的特异性,对其诊断与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经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推荐行胃电图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胃动力障碍及其类型,依据患者情况及早运用胃动力药物治疗。胃电图可作为胃肠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对患儿胃肠道功能的损害。方法:通过对窒息新生儿的胃液进行胃液颜色、气味、黏液含量、pH值、分层情况、隐血试验、乳酸及胃蛋白酶观察或检测。结果:112例标本中,16例(14%)胃液颜色呈棕褐色、红色或咖啡色;28例(25%)胃液无酸味;27例(24%)pH值升高至3.5-7.0,为低酸;1例pH值升高至7.0以上,为无酸;56例(50%)黏液含量增多;65例(58%)分层明显,上层为黏液,中层为胃液,下层为血液或咽下物;18例(16%)隐血试验阳性;112例(100%)乳酸定性试验呈阴性;34例(30%)胃蛋白酶降低。结论:新生儿窒息可导致应激性溃疡、消化能力不足、蠕动功能障碍及感染四种胃肠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5.
张娟娟 《中外医疗》2016,(14):193-195
目的:研究探讨胃肠超声助显剂诊断胃部疾病的可行性。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胃肠超声检查的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检查前口服助显剂,观察患者的检查结果,计算其检出阳性率,并以胃镜检查或者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计算其诊断的符合率。结果经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检出包括炎性病变、溃疡性病变等在内的9种胃部疾病,共计462例,检出阳性率为92.4%,其中,以炎性病变的检出阳性率最高,为63.8%,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胃部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胃镜检查或者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可见胃肠超声造影的总符合率为90.6%。结论在胃部疾病的诊断中,使用超声助显剂,能大大扩展胃肠超声诊断的范围,胃部疾病的检出率、准确度都比较高,且操作方便无创、经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不透X线标志物法胃排空及胃肠通过时间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评价自制不透X线标志物的临床可应用性,并确定正常人胃排空与胃肠通过的时间的正常值,方法:采用X线法对60例健康志愿志餐后1h、2h、3h的胃排空及24h、48h肠道标志物排出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正常人标准餐后3h胃排空率为(41.1±30.0)%,及胃肠通过时间测定方法简单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急性低压低氧对大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Yang CM  Chen Y  Mao GP  Ma LN  Wang Z  Zhang YH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4):2391-2394
目的观察低压低氧对胃排空和小肠运动的作用,为阐明飞行因素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同位素~(99)Tc~m-SC 测定胃排空,炭末法测定小肠推进率。8组大鼠(每组10只)分别在低压舱海平面、模拟升至3000 m 和5000 m 高空停留30 min,测定大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运动,并给予促动力药物莫沙比利观察对高空状态胃肠动力的影响。各组分别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胃动素和一氧化氮的浓度。结果在模拟5000 m 高度状态,大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分别为41%±10%和37%±8%,明显低于地面组(分别为62%±12%和6l%±13%,均 P<0.01);模拟3000 m 高度对大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率无明显影响;口服莫沙比利组在5000 m 高度的胃排空率明显高于5000 m 对照组(55%±12% vs 40%±10%,P<0.05),而对小肠推进率无明显影响;模拟5000 m 高度时大鼠血浆胃动素浓度明显低于地面组(88 pg/ml±19 pg/ml vs 123 pg/ml±28 pg/ml,P<0.01),而血浆一氧化氮浓度则明显高于地面组(106 μmol/L±24 μmol/L vs 80 μmol/L±18 μmol/L,P<0.01)。结论急性低压低氧抑制了胃排空和小肠推进运动,促动力药物莫沙比利可以减轻低压低氧抑制胃排空的作用。血浆胃动素浓度降低而一氧化氮浓度升高可能是低压低氧条件下胃肠动力减弱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肠ROUX—Y吻合的效果。方法:D2后在距Treitz韧带20cm处切断空肠,长臂与残胃侧端吻合,短臂与长臂端侧吻合,上下两个吻合口相距40cm。结果:经随访有明显的抗胆汁、胰液及十二指肠液返流作用;有效防止高压造成的吻合口漏和残端漏及倾倒综合征等。预防返流性胃炎,可降低或延缓残胃癌的发生。结论:能提高病人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的胃动力学指标和血浆胃动素(MTL)及生长抑素(SS)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实时超声检测3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的胃动力学指标,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浆胃动素(MTL)及生长抑素(SS)水平,以2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结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胃收缩次数减少(P〈0.01),胃收缩幅度减低(P〈0.01),胃排空率明显降低(P〈0.01);MTL含量明显降低(P〈0.01)及SS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胃动力学和胃肠激素含量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