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近10年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状况,为科学防治鼠疫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1-2010年鼠疫监测资料并进行了数据汇总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内蒙古2001-2010年总计在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点共调查样方面积12 527.5hm2,捕获鼠53 512只,密度为3.58只/hm2。剖检各种宿主动物66 926只,染疫鼠529只,阳性率为0.79%。培养蚤数20 134组,阳性蚤数402组,阳性率为2.00%。10年中检出鼠疫菌株931株。用间接血凝方法检查各种动物血清18 001份,检出阳性血清107份,阳性率为0.59%。结论在该疫源地共有16个旗(县、市)有动物鼠疫流行,虽然流行趋势趋于自然流行状态,但是不排除有大面积暴发的可能,应加强对该疫源地的监测,防止发生人间鼠疫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掌握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特征。方法  对 1 971年以来河北省的鼠疫疫情报告卡逐个进行了统计 ,并查阅了相关资料 ,研究分析了与动物间鼠疫流行相关内容。结果 发生动物间鼠疫流行 3次 ,检出鼠疫菌 1 1 3株 ,1 1月份为流行高峰 ,动物间鼠疫流行发生在长爪沙鼠密度高峰年 ,检出鼠疫菌的阳性材料以自死长爪沙鼠为主 ,未检出鼠疫阳性血清材料 ,在动物间鼠疫流行初期即可从蚤体内检出鼠疫菌。结论 鼠疫自然疫源地属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组成部分 ,鼠疫菌为鄂尔多斯高原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3年宁夏平罗县沙鼠鼠疫监测结果,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11年宁夏平罗县陶乐地区监测结果资料,分析该疫源地鼠疫疫情流行态势.结果主要宿主平均密度为2.14只/ hm2,平均染蚤率为30.95%,平均鼠体蚤指数为0.70.监测发现1起鼠间鼠疫疫情,共检出鼠疫菌9株,其中长爪沙鼠检菌6株、子午沙鼠1株、同型客蚤1株、秃病蚤1株.间接血凝检测(IHA)450份,阳性材料1份,血凝阳性率为0.22 %;反向间接血凝检测(RIHA)8份,阳性材料7份,血凝阳性率为87.50 %.结论 2007-2011年平罗县沙鼠鼠疫疫源地动物间疫情活跃,鼠密度较高,局部发生了鼠间鼠疫疫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宁夏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早期鼠间鼠疫流行规律。方法分析宁夏近13年沙鼠鼠疫疫源地各监测点的数据和资料。结果 2001-2013年共捕获野鼠21 241只,隶属5科7属16种。年平均沙鼠密度2.03只·公顷^-1,鼠体染蚤率平均29.61%、鼠体蚤指数平均0.81。13年共检鼠疫菌128株,其中活鼠检菌2株,自毙鼠检菌108株,蚤类检菌18株。自毙鼠检菌阳性率高达59.67%,活鼠检菌率0.94·(10^4)^-1。结论宁夏群长爪沙鼠和子午沙鼠为优势种群,监测中加强自毙鼠搜检,就可尽早地发现沙鼠动物间鼠疫疫情,杜绝人间鼠疫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呼和浩特市2004-2014年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和媒介种类、数量及分布,分析鼠疫流行规律,为鼠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内蒙古自治区鼠疫监测工作方案》进行。结果长爪沙鼠密度在1.30~2.78只/hm2范围内;鼠体染蚤率2004年、2005年和2014年均超过20.00%,其余年份在6.54%~17.70%之间。媒介蚤指数2005年最高,为0.75;2007年最低,为0.09。2010年检出阳性鼠(自毙长爪沙鼠)2只,分离鼠疫菌2株。结论呼和浩特市鼠疫疫源地又重新进入活跃状态,必须进行长期有序监测,及时发现疫情,及时控制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定边县1983-2010年鼠疫监测结果,为鼠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进行。结果 1983-2010年未发现1例人间鼠疫,1987-1988年、2000-2001年、2006年3次发生鼠间鼠疫流行,染疫动物4种,染疫媒介3种,分离鼠疫菌80株。剖检活鼠类脏器22 195份,结果均为阴性,做自毙动物培养525只,阳性68只,阳性率12.95%,做媒介蚤细菌培养1 413组,阳性12组,阳性率为0.85%;检测各类动物血清26 105份,间接血凝试验结果阳性4份,阳性率为0.02%,放免检测11 914份血清,阳性18份,阳性率为0.15%。结论 1987年定边县被判定为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加强自毙动物病原学的有效监测可及时发现动物疫情并能控制鼠疫流行;3次鼠疫流行间隔时间分别为为3年、6年,当前形势下鼠疫防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宁夏平罗县陶乐地区1970-2006年鼠疫监测资料及鼠疫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为鼠疫监测及疫情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陶乐鼠疫疫源地主要宿主为长爪沙鼠,主要媒介为同型客蚤指名亚种。37年来,共检出鼠疫菌10株、阳性血清抗体130份,阳性率1.07%,最高滴度达1∶640,平均鼠密度4.82只/公顷、蚤指数0.67。自2000年出现长爪沙鼠优势种群被子午沙鼠取代的现象。结论近年来鄂尔多斯鼠疫联防地区鼠疫流行活跃,陶乐地区存在鼠疫自然发生及输入性流行的可能,应重视扩大监测工作,在鼠疫"四步"检测的同时,开展鼠疫血清学监测,检索疫源范围,结合联防地区鼠疫疫情,预测本地疫情态势,实施环境治理、宣传教育、灭鼠灭蚤、网络直报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期间的相关危险因素,利用数据指标建立动物鼠疫流行的预测回归模型,对动物鼠疫流行进行风险分级。方法 统计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1990—2013年动物鼠疫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对该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总体数据6个指标(长爪沙鼠密度、长爪沙鼠巢蚤指数、长爪沙鼠体蚤指数、极端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日降水量≥0.1mm日数)利用SPSS 26.0软件最优回归子集法进行风险分级模型。将预报值yi>0.50,预报为流行;预报值yi<0.20,预报为不流行;0.20≤yi≤0.50,预报为高风险。结果 对风险分级采用实际数据进行拟合,最优回归模型yi>0.50预报流行拟合率为100.00%,yi<0.20预报不流行拟合率为100.00%,0.20≤yi≤0.50预报流行拟合率为71.43%。结论 以最优回归子集法模型预报结果为依据建立的河北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风险分级模型,拟合效果好、结果准确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宁夏盐池县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现况及风险因素,为科学防控提供指导。方法设计Excel表格,收集、整理鼠疫监测数据及资料,建立盐池县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2002-2012年鼠疫信息数据库。结果 2002-2012年盐池县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样方调查面积占疫源地面积的58.60%(1 465/2 500),其中鼠疫主要宿主密度为3.84只/hm2,宿主染蚤率为22.30%,宿主蚤指数为0.54。特别是2005-2006年主要宿主鼠密度、鼠体染蚤率及鼠体蚤指数较高。11年来共检出鼠疫菌68株,其中鼠类检出57株、蚤检菌11株。结论沙鼠动物间鼠疫的流行与疫源地沙鼠种群数量、沙鼠染蚤率及沙鼠蚤指数成正相关性;盐池县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及禁牧生态工程造成生态环境的改变,导致动物间鼠疫发生的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10.
1991-2005年宁夏鼠疫监测及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宁夏1991-2005年鼠疫监测资料及宁夏鼠疫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预防控制鼠疫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运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结果15年来我区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和长爪沙鼠疫源地主要宿主密度呈上升的趋势,阿拉善黄鼠平均鼠密度为0.74-1.76只/公顷,长爪沙鼠平均鼠密度为0.10-5.90只/公顷;黄鼠疫源地平均染蚤率在38.01%-59.00%之间,蚤指数在0.95-2.36之间,处于较高的水平;疫源地有6年次存在鼠间鼠疫明显流行,沙鼠疫源地有3年次发生动物鼠疫猛烈流行;我区动物鼠疫活跃流行与鼠密度增高有密切关系。结论宁夏动物鼠疫将继续间断流行。为预防控制人类鼠疫,仍应坚持以鼠疫监测、灭鼠灭蚤、宣传教育、联防等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内染疫动物及染疫媒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掌握疫源地内自然染疫动物及染疫媒介种类、构成和相互关系 ,为今后防治鼠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我所 195 3年到 2 0 0 3年间有关鼠疫监测资料。结果 :疫源地共判定染疫动物 6种 ,染疫蚤 3种 ,其中狭颅田鼠和宽圆纤蚤是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内首次记录的疫鼠和疫蚤。结论 :长爪沙鼠是该疫源地内鼠疫菌的主要贮存宿主 ,每次鼠疫流行是以长爪沙鼠为主要染疫动物的沙鼠型鼠疫 ,其它动物积极参与流行 ,对动物病的保存延续起协同作用。秃病蚤蒙冀亚种和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主要传播媒介。宽圆纤蚤为次要媒介 ,但该蚤对鼠疫的流行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波助澜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定边县鼠疫疫区周围地区宿主动物及媒介蚤分布现状。方法以村为单位,通过走访群众和实地考察,了解鼠类分布概况;采用公顷夹日法在长爪沙鼠分布区调查鼠密度;采用5米夹笼法调查夜行鼠密度;采集捕获鼠体表寄生蚤进行种类鉴定;采集鼠血清检测F1抗体。结果石洞沟、贺圈、白泥井3乡(镇)局部地区有长爪沙鼠分布,平均密度为10.00只/公顷,最高密度为66只/公顷;长爪沙鼠染蚤率为19.90%,蚤指数为0.31,秃病蚤为优势种。结论定边县鼠疫疫区周围地区有可能发生动物鼠疫流行,应加强该地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宁夏沙鼠动物间鼠疫春季好发的影响因素,为动物鼠疫的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宁夏2005-2014年鼠鼠疫疫源地春季监测的数据。结果 2005-2014年春季沙鼠疫源地鼠疫主要宿主密度在1.07~7.00只/hm2之间,平均为2.66只/hm2。次要宿主密度在2.85%~10.25%间,平均为6.14%。鼠体蚤指数在0.44~6.61间,平均为2.86。10年来在宁夏沙鼠鼠疫疫源地共发生4年次动物间疫情,动物检出鼠疫菌98株,疫源地动物鼠疫菌的阳性检出率为0.54%。结论春季沙鼠动物间鼠疫的流行与当地次要、主要宿主密度及鼠体蚤指数呈现正相关。2005-2014年间动物间鼠疫爆发流行1次、散发流行3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鼠密度、小型夜行鼠的种群构成、分布,为鼠疫疫情监测及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对捕获到的鼠进行梳检、细菌培养以及血清学检测。结果 2004-2009年月牙湖鼠密度为1.75只/公顷,小型夜行鼠捕获率为5.20%。2005、2009年两个年份在动物间发生鼠疫流行。结论长爪沙鼠是该地的优势种群,对鼠疫的发生流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小型夜行鼠常常作为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次要宿主或偶然宿主参与动物鼠疫流行过程,但小型夜行鼠成为沟通种间或种内群落间鼠疫流行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系统研究达茂旗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分布、主要宿主、主要媒介、疫源地类型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进行鼠疫自然疫源地的调查和研究。结果1970年在达茂旗发现了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基本查明了疫源地空间分布约1.6万平方公里.确定了主要宿主为长爪沙鼠,主要媒介为秃病蚤蒙冀亚种Nosopsyllus laeviceps kuzenkovi、同型客蚤指名亚种Xe- nopsylla conformis conformis及鼠疫菌的生物型。结论只有系统地监测,才能及时发现动物鼠疫疫情。同时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的控制人间鼠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二连浩特市2003年鼠间疫情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年降水量较多、植被恢复较好、鼠类种群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荒漠草原长爪沙鼠疫源地动物鼠疫疫情暴发流行的可能性。方法按照《内蒙古自治区鼠疫监测方案》及其实施细则进行,采用日弓形法和5 m夹线法。结果全年共调查样方76.75×105m2,平均鼠密度5.9只/×104m2,其中长爪沙鼠密度5只/×104m2;调查夜行鼠布夹1 000夹次,捕获率为7.3%;鼠体蚤染蚤率20.8%,平均指数为0.58;全年共剖验各类宿主动物12种697只,检出染疫长爪沙鼠32只,共培养各种蚤713组2 488匹,检出染疫蚤91组155匹,其余结果均为阴性。结论长爪沙鼠疫源地鼠密度异常增高时,动物鼠疫暴发流行的可能性极大,加强防控是避免波及到人间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1996-2017年呼和浩特市鼠疫流行特征,为制订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6-2017年呼和浩特市各年鼠疫监测总结和疫情分析报告,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96-2017年呼和浩特市长爪沙鼠平均密度为2. 81只/hm~2,夜间活动鼠类平均捕获率为2. 90%,平均染蚤率为13. 34%,平均蚤指数为0. 25,共剖检各种宿主动物5 385只,培养各种蚤类611组1 290匹,2010年检出2只染疫长爪沙鼠,其他年份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呼和浩特市存在鼠疫的散发流行,鼠疫控制应以科学监测为主,加强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预警,以减少鼠疫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2000-2011年内蒙古各疫源地啮齿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和染疫情况,为今后的监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0-2011年内蒙古鼠疫监测总结和疫情分析报告,应用Excel2003软件分别对啮齿动物及其感染鼠疫的情况按不同年代、不同疫源地分别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11年,在内蒙古各疫源地共捕获啮齿动物2目6科30种180 301只,其中在长爪沙鼠疫源地获鼠24种78 263只,达乌尔黄鼠疫源地获鼠19种78 638只,蒙古旱獭疫源地获鼠14种3 435只,布氏田鼠疫源地获鼠13种19 967只;从达乌尔黄鼠,布氏田鼠、长爪沙鼠3个类型疫源地的9种啮齿动物体内检出了鼠疫菌共728株,从达乌尔黄鼠,布氏田鼠、长爪沙鼠、蒙古旱獭四个类型的疫源地的7种啮齿动物体内均检出了血凝阳性血清269份。结论内蒙古鼠疫自然疫源地啮齿动物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宿主类型复杂,动物鼠疫十分活跃,应加强监测,有的放矢地做好鼠疫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019—2020年包头市达茂旗动物鼠疫疫区处置经验。方法 参考2019—2020年包头市达茂旗动物鼠疫疫区处理以灭鼠和灭蚤为主的方法,总结分析动物鼠疫疫区处理的效果和意义。结果 2019—2020年包头市达茂旗动物鼠疫疫区处置累计出动灭鼠人员8 424名,投放灭鼠烟雾炮72 820 kg;疫区内15个村(嘎查)248户农牧民家居民户均未捕获鼠和蚤,27个疫点均未发现任何活动鼠洞和活鼠。2019—2020年达茂旗共调查疫区范围271 km2,布夹8 232个,捕获鼠619只,其中长爪沙鼠512只。2019年鼠密度3.46只/hm2(415/120),长爪沙鼠密度3.37只/hm2(405/120);2020年鼠密度1.35只/hm2(204/151),长爪沙鼠密度0.77只/hm2(116/151)。2019—2020年疫区监测点监测鼠892只,其中带蚤鼠169只。2019年鼠体染蚤率12.63%(82/649),获蚤总数135匹,总蚤指数0.20;2020年鼠体染蚤...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所辖的戈壁荒漠地带鼠疫流行情况进行调查,为制定我市鼠疫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2007-2009年在米东区所辖的戈壁荒漠地带采用鼠疫流行病学、生态学、动物昆虫学、血清学、病原学等方法进行鼠疫疫源调查。结果①共捕获各种鼠类586只,集蚤6 432匹。②2008-2009年共分离F1抗体阳性血清36份。③2009年分离鼠疫菌2株。结论鼠疫菌的分离与F1抗体阳性血清说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所辖的戈壁荒漠地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并有动物间鼠疫流行。为了防止人间鼠疫流行,应加强鼠防意识,加大鼠防投入力度,全面开展各项鼠疫防治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