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濮阳市基层门诊安全注射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濮阳市基层门诊安全注射现状。 [方法 ] 2 0 0 3年对濮阳市 180家基层门诊进行调查。 [结果 ] 180家门诊中 ,172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者 ,安全注射率为 3 6 63 % ,城区为 93 3 3 % ,农村为 2 4 65 % ;使用玻璃注射器的均做不到安全注射。存在的问题是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未正确处理 ,对玻璃注射器有一针多人、一管多人现象。医护人员能够全面了解不安全注射危害的占 47 0 2 % ,城区为 87 93 % ,农村为 18 93 %。 [结论 ]濮阳市基层门诊的安全注射存在较多问题 ,农村诊所尤其严重。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濮阳市基层计划免疫安全注射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濮阳市基层计划免疫 (计免 )接种工作中安全注射现状及预防接种人员的安全注射知识掌握情况 ,于 2 0 0 1年 11月对全市 180个基层计免接种点进行了调查。1.材料与方法 :将全市所辖 6个县 (区 )按标准组群抽样方法抽取 3 0个计免接种站 ,共计 180个接种点。调查内容为接种点的注射与灭菌方式、安全注射情况、接种人员安全注射知识掌握情况。安全注射判断标准 :对玻璃注射器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及压力蒸汽灭菌 ;对一次性注射器做到一次性使用 ,并在使用后正确处理 (消毒毁型、烧毁或深埋 )。2 .结果与分析 :单用一次性注射器的接种点 162个…  相似文献   

3.
山东、陕西两省部分城乡医疗机构安全注射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山东、陕西两省部分城乡地区医疗机构预防接种和医疗注射现状的调查,发现两省市级医疗机构预防接种和医疗(肌注)一次性注射器使用率达100%;陕西被调查村级诊所预防接种中存在一次性注射器与玻璃注射器混合使用的情况;仍有些村级诊所使用简单的水煮沸或热水冲洗消毒玻璃注射器的现象;简单焚烧和掩埋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是农村诊所常用方法。建议进一步加强村级卫生人员安全注射意识教育,严格预防接种中医疗注射器使用、消毒、处理的监管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预防接种安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湖南省基层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状况,促进安全注射,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62个基层预防接种点安全注射现状进行了调查。接种点以一次性注射器和玻璃注射器为主,安全注射率为46.30%,村级和使用玻璃注射器的接种点安全注射率相对较低。只有35.18%的基层预防接种人员能够正确认识不安全注射的危害。对如何提高基层预防接种点安全注射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甘肃省2006年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开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在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简称GAVI)项目启动后,甘肃省基层接种点预防接种安全出现的新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对全省20%的接种点进行安全注射现况调查。结果:调查接种点注射器使用以一次性和自毁型注射器为主,占68.47%;部分农村接种点仍有使用玻璃注射器现象,占3.23%,100%达到“一人一针一管”;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安全处理率达95%以上,但各级仍存在丢弃、掩埋等不安全处理,约为3%~1%。结论:随着一次性注射器及自毁型注射器的推广使用,使用后如何合理回收和处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是目前安全注射面临的严重挑战,同时,卫生人员安全注射知识的强化和卫生管理的薄弱也是影响甘肃本省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实施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西农村地区安全注射实践操作、乡村医生和农村群众对安全注射的认知水平和安全注射实践行为。方法采用WHO推荐的《安全注射-消毒与实践操作调查表》并补充了部分内容,对广西5个县的24个村卫生室、36名乡村医生和42名就诊病人进行了调查。结果 村卫生所日均门诊为10人次,门诊病人人均注射率为0,64次,临床治疗使用玻璃注射器的占50%,预防接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的占640k,,采用一人一针一管的占79%,采用多人一管的占21%;玻璃注射器灭菌采用水洗加浸泡的村卫生所占9%,煮沸的占9%.用高压消毒锅的占82%;一次性注射器用后处理:焚烧的占50%,扔进垃圾的占42%;,埋入地下的占4%,给私人收购的占4%;69%的乡村医生受过安全注射知识培训,其余31%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安全注射知识;95%的农村病人无安全注射概念,85%的病人认为打针比吃药更有效。结论乡村医生和农村群众对安全注射的认知较低、受经济利益驱动是造成注射频率高、多人一管、不正确处理已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不严格消毒等不安全注射的主要原因。提示加大对群众安全注射知识的宣传、进一步推广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制定和规范一次性注射器材的采购与回收处理程序、加强对乡村医生培训督导应是今后我区农村安全注射管理与实施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莘县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状况,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形式,随机抽查24个接种点的26名城区接种人员、190名乡级预防接种人员和150名村医。[结果]接种室设置达标率78.26%,一苗一室率8.70%;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安全注射率为96.74%;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正确毁型率87.10%;安全注射知识完全正确知晓率,县级接种人员为100.00%,乡级预防接种人员为78.49%,村医为56.45%。[结论]以乡为单位,建立“一苗一室”示范化预防接种门诊,采取“计划免疫接种日”对免疫对象集中接种的形式是一种安全的预防接种形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地区一次性注射器处理方式的现状,通过现场调查收集并分析相关资料,以便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对河南省3城市所辖3个县13个乡(镇)卫生院、128个村卫生所的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注射器材的处理和管理等内容进行调查。结果:在一次性注射器处理中,64.94%的注射器进行了焚烧;重复使用和丢弃分别占1.95%和11.69%。结论;在河南省农村基层卫生工作中,在一次性注射器的处理上较为混乱,存在较大隐患。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机构注射器的使用、消毒和处理的监督管理力度,仍是今后实施安全注射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陈翠花 《职业与健康》2007,23(2):123-124
目的了解和掌握漯河市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查乡级预防接种门诊33个,预防接种人员99人,城区预防接种门诊10个,预防接种人员33人。采用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提问等形式。结果接种门诊达到示范3个,规范5个,合格35个。所有接种门诊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安全注射率为90.1%;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正确毁型、销毁率89.9%,安全知识知晓率为90.6%。结论开展以乡为单位的门诊化接种,规范接种门诊,采取“预防接种日”,对免疫对象实施集中接种的形式,是一种安全的预防接种形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甘肃省全省预防接种注射器使用、处理情况,评价自毁型注射器(AD)在全省预防接种中的效果、影响,为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全省按照典型抽样方法抽取3个县,设立对照组和干预组,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措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结果:干预前,对照乡和干预乡在预防接种工作中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部分使用AD注射器,使用后仍有一定比例的接种人员采取掩埋、随意丢弃的方式进行处理;在干预后,干预组村医在注射器材使用后100%都能对使用后一次性注射器进行安全处理,并认为使用AD注射器可以促进安全注射工作,而对照乡人仍有部分村医不能正确处理使用后的注射器;干预乡的儿童监护人有152人(90.77%)选择使用AD注射器进行预防接种,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各接种点在配发足量的一次性白毁型注射器,以及对村医进行经常性、短期的强化培训,可以明显提高村医使用安全注射器以及正确处理注射器,达到安全注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120个城乡基层接种点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湖北省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状况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 12 0个城乡基层计划免疫接种点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进行了调查。接种点以玻璃注射器和一次性注射器混合使用为主 ,安全注射率为 4 5 0 % ,村级和使用玻璃注射器的接种点安全注射率相对较低。只有 32 5 %的基层预防接种人员能正确认识不安全注射的危害。对如何提高接种点预防接种安全注射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蔡县基层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促进预防接种安全注射。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25个城乡基层接种点进行了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调查。结果除1个接种点是一次性注射器与玻璃注射器混合使用外,其余均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自毁型注射器;99.2%的接种点实行了"一人一针一管"但仍有5.8%的接种点不能正确处理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个别乡村医生不知道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部位和贮存条件,存在不安全注射隐患。结论加强对基层计划免疫人员的培训及督导很必要。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农村基层安全注射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陕西省基层安全注射现状,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对陕西省6个地区(市)所辖6个县(区,市)30个乡(镇)180个村的乡村医生调查,发现陕西省乡村级预防接种和临床治疗中以玻璃注射器和一次性注射器混合使用为主(分别占54.8%和59.0%);预防接种和临床治疗采用多人一管注射的分别占44.3%和9.1%;在玻璃注射器灭菌中,水冲洗或浸泡、酒精棉擦拭方式分别占16.9%和42.7%;在一次性注射器处理中,重复使用和丢弃分别占1.3%和18.9%;有36.4%~74.0%的乡村医生不清楚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和常见传染病传播途径及其危害性;认为多人一管不会有问题的占26.7%,接种人数多或缺少注射器时,可进行只换针头方式注射的占33.9%~61.7%.提示在陕西省基层预防接种和临床治疗中都应注意玻璃注射器和一次性注射器的安全注射问题;多人一管注射方式,水冲洗或浸泡、酒精棉擦拭灭菌玻璃注射器,反复使用和丢弃一次性注射器等是非安全注射的主要因素;乡村医生安全注射知识水平及责任心,特别是对不安全注射引起传染病及危害性后果的认识亟待进一步培训提高;对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统一回收或在包装上注明"严禁重复使用"是防止不安全注射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预防接种安全注射效果 ,为制订广东省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预防接种安全注射试点地区统一使用由卫生部提供的器材或一次性注射器 ,严格按照安全注射标准与操作技术规范进行预防接种 ;接种器材的消毒效果监测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无菌试验”要求进行。结果 接种器材的HBsAg、霉菌、需氧 厌氧菌消毒效果监测 ,使用高压消毒锅消毒阳性率分别为 1 6 9%、0 83%、17 5 9% ;煮沸消毒法消毒阳性率分别为 1 87%、10 39%、36 0 8% ;两者比较 ,除HBsA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外 ,均高压消毒锅消毒效果优于煮沸消毒法 (P <0 0 1)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比使用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玻璃注射器在工作量、经济效益、工作人员和群众接受程度等方面都具有优越性。结论 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应推行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的安全注射方式 ,在经济发达地区应广泛推广使用自毁型一次性注射器和一次性注射器安全箱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山西省基层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 ,促进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工作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 ,对1 2 0个城乡基层接种点进行了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 :除 1个接种点是一次性注射器与玻璃注射器混合使用外 ,其余均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自毁型注射器 ;99 2 %的接种点实行了“一人一针一管” ,但仍有 5 8%的接种点不能正确处理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个别乡村医生不知道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部位和贮存条件 ,存在不安全注射隐患。建议 :加强对基层计划免疫人员的培训及督导 ,对公众开展安全注射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6.
免疫接种服务的安全注射问题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保证一次性注射器的充分供应和使用是提高免疫接种覆盖率的改善安全注射问题的重要措施。本文在成本预测分析方法学基础上,提出在我国免疫接种服务中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的成本预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预测我国2004-2010年期间为完成免疫接种服务需要的一次性注射器的购买成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自毁式注射器(AD)替代普通一次性注射器的安全注射措施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探讨该措施的经济可行性。方法:现场调查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并根据199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和现场调查结果,计算乙肝所造成的失能调整生命年损失及其疾病经济负担。将安全注射减轻的乙肝患者疾病负担作为效益指标,并将AD替代普通一次性注射器增加的直接费用作为成本,对该干预措施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2001年中国乙肝患者总的医疗费用为161.95-201.67亿元,年人均治疗费用为1755.38-1409.64元。AD代替普通一次性注射器方案的总成本比为32.46-97.39,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且农村优于城市。当两种注射器的差价>0.24元时,AD替代方案的直接效益成本比值开始<1。结论:用AD替代普通一次性注射器的方法来解决安全注射问题在经济上是可行的,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北方农村地区某县安全注射现况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估计中国农村地区居民接受注射的频次和不安全注射的比例,分析产生不安全注射的主要因素,调查卫生服务人员和居民对安全注射的认知。方法:采用面向面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居民注射频次、注射器材的使用和管理、居民和卫生服务人员对安全注射的认知等内容进行调查。结果:1004名居民中,过去3个月至少接受1次注射的有145人(14.4%)、457次(0.46次/人),按年估计,每人每年接受注射的频次为1.84次。≤12岁和>12岁两个年龄组接受预防和治疗注射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一次性注射器使用率为94.4%。普通居民和卫生服务人员对安全注射的认知依然有限。结论:农村地区人均每年接受注射1.84次的结果是比较适度的,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率也很高。但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注射、提高卫生服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安全注射的认知水平,如何加强对群众的健康教育,都值得卫生决策部门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社区诊所安全注射现况 ,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 2 0 0 3年 2~ 5月 ,运用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和现场观察 ,对淮南市某区内的全部社区诊所中的医务人员、消毒设施等情况 ,医务人员的安全注射相关知识及其医疗服务操作等进行调查 ;采集注射器进行细菌污染检测。 [结果 ]调查 10 1个诊所 ,医用压力蒸汽灭菌器配备率为3 8 61% ,使用率为 2 2 77% ;使用玻璃注射器的 18个诊所中 ,2个共用针管 ;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 99个诊所中 2 9个主要人员处理正确 ;检测一次性使用注射器 99只 ,细菌污染合格率为 95 96% ,个体诊所玻璃注射器细菌污染检测合格率为72 2 2 %。诊所人员安全注射相关的消毒知识得分为 ( 4 0 0± 1 3 3 )分 (满分 12分 ) ;皮肤消毒和意外刺伤后处理正确率分别为 42 5 7%和 3 7 62 %。 [结论 ]社区诊所中存在着不安全注射因素 ,应加强卫生监督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武隆县医疗机构安全注射现况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重庆市武隆县医疗机构安全注射现况,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注射服务机构和人员进行调查。结果:52.2%(12/23)的医疗机构玻璃注射器消毒不合格、31.4%(11/35)的医疗机构注射操作不正确、63.6%(21/33)的医疗机构直接丢弃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存在以上至少1种不安全注射行为的医疗机构有77.1%(27/35)。结论: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共用针管的不正确操作、医务工作者销毁注射器被刺伤、一次性注射器卫生质量管理空白是目前主要的不安全因素。培训医务人员的正确注射行为、重视一次性注射器的卫生质量管理和用后的安全处理是提高安全注射水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