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基于AT90S2313和AD9501的毫米波雷达测距的工程实现。讨论了毫米波雷达移动门相关测距法以及距离门产生的原理,以AT90S2313和AD9501为核心实现了毫米波雷达测距功能。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实现1 000 m内测距,精度达±3 m。应用于近程探测雷达中,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FFT比相测距雷达中的相差—距离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续波比相测距雷达具有结构简单、测距精度高、便于采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优点。但其相差-距离精确关系尚未见有正式文献豫剧是以报导,本文深入探讨了在采用FFT法求相的情况下,连续波又频比相测距雷达中的相关-距离的精确关系。从而为此种雷达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线电测距对扩频码的特殊要求,通过对传统的扩频码的比较分析,提出在无线电导航系统中引入移位序列作为扩频地址码。并对其相关特性进行仿真,通过仿真可知,它改进了测距扩频码 m 序列的互相关特性和 Gold 序列的自相关特性,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性能,成为无线电导航系统扩频码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4.
基于回波强度的激光测距误差补偿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脉冲激光测距中回波强度变化引入的时刻鉴别误差,提出一种基于回波强度测量的误差补偿算法。通过分析回波强度与时刻鉴别误差的关系,阐述了该误差补偿算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基于固定阈值前沿时刻鉴别的脉冲激光测距样机验证了该算法的补偿精度,并分析影响误差补偿精度的因素,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测距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卫 《兵工学报》2005,26(6):751-753
研究了光电干扰设备对激光测距机干扰效果的评估方法。区分激光距离欺骗干扰和激光致盲干扰,分别分析了它们对激光测距机的干扰机理,提出了相应的干扰效果评估准则。对激光距离欺骗干扰效果的评估,可以根据实施干扰后测距机的测距误差是否超出无干扰时的正常测距精度的三倍判定干扰是否有效,并依据干扰成功率的大小将干扰效果划分为若干等级。激光致盲干扰设备对测距机的干扰效果可以依据致盲激光对测距机测距精度、测距能力的影响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8毫米波近程测距雷达的工程实现.讨论了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系统参数和测距精度,介绍了测距模块的具体实现.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测距范围超过1000m,当小于800m时测距精度小于±3m.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激光引信对雷达目标的探测识别,提出了基于多路窄波束激光测距的目标识别方法,建立了以测距值的突变来识别目标高度和宽度的数学模型;在光路数目一定时,通过求解探测平面内目标出现概率密度函数的Lebesgue积分,确定了使探测概率最大的最优光路间夹角,并对典型的弹目交会情形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探测概率随导弹进入角的减小、目标天线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最优光路夹角呈中间密、两边疏的排列.  相似文献   

8.
詹启东  涂亚庆 《兵工学报》2014,35(5):748-752
介绍了基于Rife法的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测距算法的原理,给出该算法的实现步骤,并从理论上分析了算法的测距性能。结合可编程门阵列(FPGA) EP3C55F484C8N芯片,进行该算法的编程实现,并将算法嵌入高精度LFMCW雷达中。利用LFMCW雷达进行现场测距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激光测距机测距精度高、测距速度快,目前已在各种火炮(包括高炮、坦克炮、地炮、机炮、舰炮)的火控系统中广为应用,并逐渐进入导弹和其他武器的应用领域。本文叙述激光测距机在战场上的一种新的潜在的应用领域——在精密制导子弹中应用激光测距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随机脉位调制和随机二相码调相复合体制雷达引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脉位调制和随机二相码调相复合信号的雷达引信系统,详细地论述了引信波形的数学模型和系统工作原理,给出了引信波形的平均模糊函数,分析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雷达引信系统具有良好的测距和测速性能,极低的被截获概率和优良的抗干扰特性.  相似文献   

11.
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的脉压主旁瓣比数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金立  顾红  苏卫民 《兵工学报》2008,29(10):1203-1209
研究了伪码(m序列)调相连续波雷达的脉压主旁瓣比随目标多普勒频率变化的关系,并推导了其数学表达式。由于m序列调相连续波雷达在非目标距离门上的脉冲压缩是一种“宽带输入窄带输出的过程”,那么脉压旁瓣实部和虚部分别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由此可计算出脉压后峰值旁瓣实部和虚部的值,然后给出了脉压输出主旁瓣比的数学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当m序列的周期长度p≥31时,由脉压主旁瓣比数学表达式计算得到的数据与仿真得到的数据能很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2.
相位编码信号是一种脉冲压缩雷达信号,它能够很好地解决作用距离和分辨能力之间的矛盾,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跟踪精度高等优点,因此在雷达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相位编码信号属于多普勒敏感信号,从而限制了相位编码信号的应用范围,本文利用模糊函数概念选择雷达发射信号波形以适应具体战场应用环境要求,提出了利用惯导数据辅助解决相位编码信号的多普勒敏感问题的思路,并在实际系统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基于m序列伪码调相的脉冲多普勒引信伪随机序列可选择范围少、易被破解等问题,提出基于M序列伪码调相的脉冲多普勒引信抗干扰方法。利用M序列非线性结构复杂、数量巨大而不易被截获和重构的特性,设计了基于M序列的伪码调相脉冲多普勒引信;理论推导了引信探测过程中的各级响应表达式,并以处理增益为指标对M序列伪码调相脉冲多普勒引信抗干扰性能进行定量计算。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m序列相比,基于M序列的伪码调相脉冲多普勒引信能够进一步提高其抗有源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DRFM的脉冲雷达干扰信号的产生方法产生的干扰信号具有距离连续可变、速度可控等特性,能在雷达回波信号中叠加多种噪声信号模拟复杂电磁环境,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扩展性,可用于雷达模拟训练、跟踪性能检测以及抗干扰实验。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双基地多载频MIMO雷达的直达波信号模型并分析其特点,参考AM电路解调中常用的峰值包络检波电路,提出了一种新的二值包络检波法,该方法根据适当的门限和充放电时间将信号包络归一化为0,1两个值,以此来检测脉冲信号的上升沿和包络;对滑窗积累法进行循环扩展使其适用于脉宽较宽的准FMCW情况;针对信噪比很低的情况,提出了采...  相似文献   

16.
宋耀良 《兵工学报》1998,19(2):130-133
通过对战场侦察雷达回波信号的分析,建立了视频信号仿真模型,并以8mm连续波二相码调制雷达为例对视频形式的回波信号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其结果可以供雷达系统设计和信号分析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雷达辐射源识别智能水平,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转换脉冲神经网络进行雷达辐射源调制模式识别的 方法。将仿真产生的雷达信号转换为2 维时频图,将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转化 为脉冲神经网络(spiking neuron network, SNN),使用SNN 进行雷达辐射源识别。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 优良的检测精度,当信噪比高于-9 dB 时,识别概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8.
变采样率处理技术是一种检测线性调频信号调制率有力的处理方法,但剩余多普勒对检测性能的影响十分严重.本文首先分析了变采样率处理技术的性能及剩余多普勒的影响,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函数重构的方法,它可以完全消除剩余多普勒的影响,使变采样率处理技术获得理想的性能.最后将这种改进的变采样率处理技术用于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的运动目标检测,给出了检测算法.仿真实验的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伍文君  唐贵林  郭晓俊  黄芝平 《兵工学报》2009,30(11):1540-1545
为了解决目前SDH通信中并行拢码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并行扰码方法。将并行扰码处理过程归结为对m序列的采样过程。当采样间隔为2的幂次时,m序列的采样子序列与原序列具有相同的生成多项式,只是起始状态不同。利用这一性质,并行扰码处理器可分解为数个并行位宽更小的并行扰码器,从而提高了运行速率。该处理器结构简单,不占用硬件寄存器资源,能更好地满足高速传输系统中的时序要求。用FPGA实现了该方法并在实际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针对机载双基地雷达在强杂波环境下作用距离不满足雷达方程的问题,基于等熵原理建立了雷达信噪比和信杂比的转换关系,给出了机载双基地雷达杂波分辨单元面积的计算方法,根据信杂比的定义推导了杂波环境下的雷达方程,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杂波干扰明显降低了的雷达作用距离,杂波类型、波束俯角、宽度和脉冲宽度等因素对杂波环境中雷达的探测距离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