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Web服务组合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形式化描述Web服务组合,如何验证服务组合的正确性。Web服务组合的形式化模型来可以用来检查、验证Web服务组合以保证组合的正确性。Pi-演算是一种适合于Web服务组合建模的进程代数。本文介绍了P-演算的基本语法,针对目前最主要的一种描述和执行基于工作流模式的Web服务组合的规范-Web服务商业流程执行语言(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 for Web Services,BPEL4WS),定义了Pi-演算和BPEL4WS之间的概念映射,并给出了BPEL4WS的基于P-演算的形式化模型,最后通过一个案例给出了模型验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接口自动机的BPEL4WS Web服务组合形式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接口自动机的基本语法,针对目前最主要的一种描述和执行基于工作流模式的Web服务组合的规范——Web服务商业流程执行语言 (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 for Web services,BPEL4WS),定义了接口自动机和BPEL4WS之间的概念映射,并给出了BPEL4WS的基于接口自动机的形式化模型,最后通过一个案例给出了BPEL4WS到接口自动机的映射及验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当前对Web服务进行形式化描述的方法多是基于对某个具体Web服务组合规范的抽象,无法兼顾基于全局和局部的设计方法,并且无法描述Web服务组合的体系结构的动态性。本文在对现有的Web服务形式化描述方法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基于Pi-演算建立了Web服务形式化描述模型,将BPEL4WS规范和WS-CDL规范的重要行为在模型中做了映射。最后通过例子说明,基于局部和全局的设计方法在本文提出的模型中的映射是一致的。本文提出的描述模型直接用来进行Web服务组合的设计时,可以更好的描述动态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4.
Web服务组合的正确性包括动态行为的匹配性和数据类型的一致性.本文定义了一个扩充的Pi-演算类型系统,同时利用该系统对BPEL4WS Web服务组合规范建立了一个类型化的形式化模型,通过该模型能够对Web服务组合的正确性进行验证.最后通过一个案例,给出了对Web服务组合动态行为的匹配性和数据类型的一致性的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种面向服务体系结构的服务组合方案求解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高俊  沈才梁  陈暄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28(11):4184-4187
面向服务体系结构的出现为分布式应用集成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如何快速准确地指定具体服务或求解出服务的组合方案的问题尚待解决。根据对抽象服务的输入/输出等功能性属性的描述,完成了抽象服务组合流程建模,为了对抽象层粗粒度服务的求精,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Web服务和图规划技术的服务自动组合机制,该方法将Web服务映射为规划动作的形式化描述,形式化推理得出Web服务的组合方案。在具体的服务或方案选择上,利用服务相似度优化服务或服务组合方案的选取。最后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Web服务组合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形式化描述Web服务组合,如何验证服务组合的正确性。Web服务组合的形式化模型可以用来检查、验证Web服务组合以保证组合的正确性。针对目前最主要的一种语义Web服务组合的规范WEB本体论语言(Ontology Web Langage-Semantic,简称OWL-S),给出基于Pi演算的形式化描述,定义了Pi演算和OWl-S之间的概念映射,并给出了OWl-S的基于Pi演算的形式化模型,最后通过一个案例给出了模型验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语义Web服务组合的形式化描述与验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b服务组合是Web服务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对语义Web服务组合进行形式化描述并进行分析和验证是组合服务正确运行的保证.本文首先给出了基于有色Petri网的语义Web服务形式化模型,形式化描述了OWL-S的ServiceModel中8种基本的Web服务组合模式,利用这些组合模式可以构造出满足需求的组合Web服务.然后,对服务组合形式化模型的正确性分析和验证进行研究后,给出了组合模型语法正确性、可达性、活性和有界性的算法.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的建模实例展示了Web服务组合的Petri网建模.  相似文献   

8.
基于Petri网的Web服务组合建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Web服务组合流程进行建模,可以实现可靠的服务组合。文中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Petri网理论的Web服务组合建模方法,对服务组合进行形式化建模,然后通过分析Web服务网的可迭性和活性对Web服务组合进行验证,最后举例说明此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Web服务组合中商业事务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eb服务组合已经成为业界的研发热点.在Web服务组合中,不同的成员Web服务之间存在着操作一致性和可靠性的处理要求,需要在Web服务组合中提供对于事务处理的支持.尽管目前业界已经存在许多的Web服务组合模型和描述语言,但是都没有提供对于事务处理的支持.本文分析了Web服务组合中的事务处理需求,通过扩展在Web服务组合描述语言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住的BPEL4WS规范,在BPEL4WS中引入了对于主流的Web服务事务协议的支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TAWSCRS.  相似文献   

10.
基于Pi-演算的Web服务组合的描述和验证   总被引:55,自引:3,他引:52  
廖军  谭浩  刘锦德 《计算机学报》2005,28(4):635-643
形式化方法对于建模和验证软件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所以对Web服务的形式化描述和验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对于Web服务及其组合来说,保证其组合正确性以实现其服务增值是十分必要的.Pi-演算是一种移动进程代数,可用于对并发和动态变化的系统进行建模.该文基于Pi-演算对Web服务及其组合进行形式化描述和建模.文中说明了Pi-演算与以前形式化方法的不同之处,分析了Pi-演算应用于Web服务组合需要解决的问题.讨论了Pi-演算与Web服务协议栈的对应关系,说明了利用Pi-演算建立Web服务组合模型的规则,指出了如何寻找代理和通道.最后建立了一个实际的模型,并利用形式化工具对建立的组合模型是否正确以及是否满足需求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一种验证Web服务流程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晨  王红兵  许迅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25(12):3785-3789
在实际的服务组合中,Web服务流程(process)的验证(verification)对于Web服务的组合实现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验证可以证明一个组合服务的控制流满足某个重要或者期望的属性,如不包含死锁或不包含无限循环,诸如此类;而服务提供者可对Web服务流程进行验证,以确保所提供的Web服务是完全正确的。然而,针对这两种语言的验证方法较少被人们注意。提出一种验证Web服务流程的方法,该方法使用时序行为逻辑(TLA)建模服务流程,然后,利用模型检验(model checking)技术验证模型的某些属  相似文献   

12.
Web服务的交互和实现被推荐通过软件代理来实现.Web服务目前还不能很好地支持动态、自适应的服务组合和分布式业务流程.软件代理在建模、知识表达和交互等技术上的优势,能够强化Web服务的交互和动态应用能力.基于代理和面向流程建模的BPEL4WS,可以实现Web服务面向业务应用的合成与执行,支持多个协同的业务流程及其动态配置.系统分析了代理、BPEL4WS和Web服务整合的技术与实现方案,利用JADE平台开发了相关的测试模型,并且以网上拍卖为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案及实现.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了BPEL4WS的基本概念、特点及服务合成基本组成的基础上,利用BPEL4WS构建了一个虚拟第三方物流的Web服务合成系统.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控制流程和核心部分的代码.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任务依赖信息的Web服务自动合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Web服务的大量出现,Web服务的合成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大多数的合成语言规范,例如BPEL4WS和WSCI,都需要人工预先设计一个固定的执行流程,难以充分发挥Web服务自适应的特点.通过形式化描述单一的Web服务,建立了通过任务间依赖规范实施合成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具有柔性和自适应能力的工作流模型,实现Web服务的自动合成.同时,设计了合成的正确性验证算法以及动态补偿机制使提出的模型易于实用.  相似文献   

15.
The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paradigm can be exploite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data and knowledge‐based applications in distributed environments. The Web services resource framework (WSRF) has recently emerged as the standar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id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s. WSRF can be exploited for developing high‐level services for distributed data mining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describes Weka4WS, a framework that extends the widely used open source Weka toolkit to support distributed data mining on WSRF‐enabled Grids. Weka4WS adopts the WSRF technology for running remote data mining algorithms and managing distributed computations. The Weka4WS user interface supports the execution of both local and remote data mining tasks. On every computing node, a WSRF‐compliant Web service is used to expose all the data mining algorithms provided by the Weka library.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Weka4WS using the WSRF libraries and services provided by Globus Toolkit 4. A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Weka4WS for executing distributed data mining tasks in different network scenarios is presented.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
党伟超  白尚旺 《微机发展》2007,17(6):133-136
Web服务合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对基于MDA的Web服务合成技术进行了研究:描述了Web服务合成开发方法;提出利用UML类图对Web服务合成进行结构建模,对UML活动图进行行为建模,并给出UML类图和活动图到接口描述语言(WSDL)和业务流程执行语言(BPEL4WS)的转换规则;给出一个订单管理案例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Web services technologies offered a new and successful way for interoperability among web applications. A Web service is a software system designed in a way that other software components and humans can discover and invoke to satisfy different needs. The vision of WS as a software component allows to combine several WS, providing a global value-added WS, called composite WS.Although there are several researches in web services composition, more effort should be focused on its personalization, particularly regarding how well the composition results correspond to what the user really wants. Accordingly, we present in this paper an approach that may contribute to the personalization of web services composition specification. Our approach is a context-based proposal that makes services composition specification more efficient by taking into account both user context, needs, and preferences and web services context, and by integrating them to the composition process. In addition, to permit the reuse of specifications, we enhance BPEL by developing a specification language based on context to be used in composition that we called C-BP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