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李红 《全科护理》2021,19(35):5008-5010
目的:探讨持续性阶段护理对剖宫产产妇生理、心理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山西汾西矿业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2019年8月—2020年7月收治的13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持续性阶段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疼痛情况、抑郁情况、舒适度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在产后第24小时观察组产妇重度疼痛、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分别为75.38%、84.62%、95.38%,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剖宫产产妇持续性阶段护理有利于缓解其生理、心理不适,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行剖宫产术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行剖宫产术产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行剖宫产术产妇护理后的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开奶时间。结果 实验组行剖宫产术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行剖宫产术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70.00%);且两组行剖宫产术产妇护理后的开奶时间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行剖宫产术产妇采取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缩短产妇开奶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观察系统化整体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恢复和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观察记录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后50例剖宫产产妇术后的恢复情况,及母乳喂养情况与未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的50例剖宫产产妇术后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之间产妇生理机能恢复及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优于未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时状况。结论: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有利于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早期恢复和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产科进行剖宫产产妇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则应用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干预。对两组剖宫产产妇进行母乳喂养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评分(PSSS)、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评分(BSES),统计两组剖宫产产妇护理干预后的母乳喂养情况及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剖宫产产妇的PSSS和BSES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的护理干预能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领悟社会支持感,促进掌握母乳喂养技能和心理认同,能明显提高纯母乳喂养率,也有助于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根据实际观察情况,总结出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结果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在进行母乳喂养后,产妇的乳汁分泌增加,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增强了产妇的信心。结论根据剖宫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产妇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母乳喂养的指导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住院期间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住院期间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及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剖宫产产妇术后母乳喂养喂养率及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分析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并实施临床护理,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分析统计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并制订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对策。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基础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匕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其应用临床护理干预肓缸后2组母乳喂养的情况及2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根据对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制订实施针对性临床护理措施,能够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障碍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对2003年7月2003年12月剖宫产术后53例母乳喂养障碍者进行分析。结果母乳喂养障碍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其中心理因素占62%。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障碍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为产妇成功的母乳喂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讨论分析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并实施临床护理,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 分析统计剖官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并制订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对策.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基础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其应用临床护理干预前后2组母乳喂养的情况及2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根据对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制订实施针对性临床护理措施,能够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舒适护理的效果及对产妇母乳喂养率的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产妇70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舒适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各35例,分析两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泌乳始动时间、有效母乳喂养建立时间、婴儿饱腹时间、母乳喂养成功情况、疼痛程度、舒适度、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泌乳始动时间、有效母乳喂养建立时间、婴儿饱腹时间、母乳喂养成功情况、疼痛程度、舒适度、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舒适护理较常规护理更能有效提升产妇母乳喂养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实施剖宫产的产妇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影响其术后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术后体位受限、母乳喂养认知不足是影响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的危险因素;护理干预后24,48,72 h泌乳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P 0. 05)。结论针对体位受限、母乳喂养认知不足等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改善产妇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2.
张玉荣 《妇幼护理》2023,3(23):5606-5608
目的 分析护理宣教在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剖宫产分娩的58例产妇的临床治疗.按照处理方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性护理,试验组应用护理宣教模式.统计比较两组的奶胀发生,母乳喂养能力评分、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 试验组奶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母乳喂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宣教能够提升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能力及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剖宫产的产妇26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13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由责任护士有针对性地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和心理护理,给予产前产后的母乳喂养宣教,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技巧,增进母乳喂养,及时疏通乳腺管等,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130例泌乳充足达到97.69%,纯母乳喂养率98.46%,对照组产妇泌乳充足达72.31%,纯母乳喂养率80.77%。2组产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有效提高剖宫产术后的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4.
韩枫 《中国临床护理》2010,2(5):404-405
收集2008年3月-2009年2月剖宫产母乳喂养的426例产妇资料,分析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对产妇进行耐心、细致、具体的母乳喂养指导,帮助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消除产妇不良的心理因素影响,使母乳喂养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口腔自我护理对促进剖宫产产妇主动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 抽取于我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术前均宣教口腔护理及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方法.对照组术后早期(手术后6 h内)由护理人员直接给予口腔护理,实验组护理人员指导剖宫产产妇自己进行口腔护理,观察2组产妇的口腔舒适度、对口腔护理的认识及首次主动母乳喂养的时间、每天主动母乳喂养的次数,对食欲、睡眠的影响,母乳喂养的信心.结果 2组产妇的口腔舒适度及对口腔护理的认识无显著差异,而实验组产妇的主动哺乳时间及每天哺乳次数、食欲及睡眠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采用口腔自我护理能促进剖宫产产妇主动母乳喂养,增加自信心,提示通过某一个基础护理的自我护理指导能提高产妇其他方面的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整体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作用。方法:观察1998年6-9月开展整体护理后的146例剖宫产产妇术后的泌乳量和泌乳时间,并与1997年同基未行整体护理的168例剖宫产产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整体护理后,产后2-3天泌乳量和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增加。结论:开展整体护理可使产妇泌乳量增加,有利于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正常分娩的8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产妇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评价2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和不同时间段的产妇泌乳评分。结果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与术后疼痛、体位受限、活动不便等因素密切相关;干预组产妇护理后母乳喂养率达到92.5%,与对照组的67.5%,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产妇护理后48h、72h泌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疼痛、体位受限以及乳汁分泌不足等均会影响到母乳喂养,对产妇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新生儿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由专职护士根据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各种因素,有针对性实行术前、术中、术后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48 h乳汁分泌量和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48 h乳汁充足率87.5%,纯母乳喂养率89.1%;对照组产妇乳汁充足率56.7%,纯母乳喂养率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剖宫产母乳喂养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12月收治的99例剖宫产产妇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8年1月—6月收治的111例剖宫产产妇设为观察组,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活动主题为"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对剖宫产母乳喂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并拟定对策,制定相应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对比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在提高剖宫产产妇的母乳喂养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纯母乳喂养婴儿4~6个月现已在我国推广。正常分娩的产妇较易实行母乳喂养,也易被产妇和家属接受。我院现对剖宫产而无母乳喂养禁忌证的产妇同样实行了母乳喂养。现将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临床资料我院剖宫产后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