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全桥推挽式双向DC/DC变换器大都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法来建模,建模过程复杂。以隔离型推挽式双向DC/DC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采用PWM开关模型法获得了变换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基于该等效模型,构建了变换器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闭环控制系统,进行了电压控制环的设计和校正,实现了不同工作模式下的恒压充放电控制策略。实验和仿真结果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SG1525的PFM-PWM控制谐振DC/DC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基于SG1525宽温度工作范围的340 W LLC谐振DC/DC变换器。介绍了一种利用集成控制芯片SG1525来实现脉冲频率调制(PFM)-脉宽调制(PWM)控制的方法。为解决轻载或空载时LLC谐振变换器工作频率太高、损耗大的问题,提出了在轻载或空载时采用PWM控制的策略,并提出了实现电路。最后在340 W样机上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了利用SG1525可以实现PFM控制和轻载时的PWM控制。该电路结构简单,参数设计灵活,且可以实现变频控制和PWM控制的无缝切换,很好地满足了宽温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锂电池化成控制系统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并对电网污染严重。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能量受控的双向AC/DC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改进的电压型PWM整流器与半桥型双向DC/DC相结合的拓扑结构,以新一代飞思卡尔单片机MPC5604B为核心控制芯片,并运用电压电流双闭环的控制算法,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以及锂电池的恒压、恒流充放电功能。通过实验证明该变换器基本可以实现充电时网侧功率因数为1和放电时功率因数为-1。  相似文献   

4.
永磁同步直驱风力发电系统的并网变流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于永磁同步直驱风力发电系统的并网主回路,采用双PWM控制AC/DC/AC电压型变换器。在此分析了该系统的控制原理,建立了双PWM变换器的系统控制模型。利用高速TMS320F2812型DSP芯片建立了基于双PWM变换器的永磁同步直驱风力发电系统实验平台。研究了系统的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发电系统实现了变速恒频发电运行,能够独立调节系统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且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5.
三相PFC变换器的单周期控制因其控制简单,无需乘法器及采样输入电压受到广泛研究。传统单周期控制策略中,变换器输入电感电流采样直接作为调制信号与载波交割产生PWM信号,因此传统单周期控制策略中的PWM信号可视为通过SPWM方式所获得。在这种调制方法下,三相PFC变换器输出电压较高,直流母线电压利用率较低,不利于降低开关管耐压等级和提高系统效率。本文在分析3P4W系统中的三相四桥臂整流拓扑传统单周期控制策略基础上,提出变革传统单周期控制策略中的调制波波形,将3次谐波注入PWM调制(SAPWM)引入到单周期控制策略中。通过SAPWM调制可降低单周期控制的三相PFC变换器输出电压,提高直流母线电压利用率,进而有利于提高系统效率。改进的单周期控制策略同时可以推广到3P3W系统中的三相三桥臂整流、三相维也纳整流电路。系统仿真与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性能的电源变换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采用基于DSP的数字控制技术,设计了一个新型的AC/DC/AC电源变换器.该变换器前级为三相两开关Boost PFC电路,采用DSP产生两路相位差为180°频率可变的PWM信号进行控制,实现了部分解耦控制,能有效减少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并提高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7.
交流电子负载是可以模拟传统真实阻抗负载的电力电子装置,它能模拟一个固定或变化的负载.采用2级PWM变换器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各种交流电源试验的能量回馈型交流电子负载,根据主电路的2级AC/DC/AC变换结构,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并提出了将2级PWM变换器分开控制的方案,前级PWM变换器采用单电流滞环控制实现负载特性模拟功能,...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新型永磁驱动重构型车载充电机三相DC/DC变流器集成系统。该集成系统将永磁驱动的电机绕组和DC/AC逆变器重构成车载充电机实现电动汽车驱动-充电的集成,具有空间利用率高、充电快速和可靠性高等特点。分析了集成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推导了充电系统的三相DC/DC变换器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了驱动-充电集成系统仿真模型,对同步脉宽调制(PWM)控制和交错PWM控制策略进行仿真研究,分析对比了交流侧电压电流、直流侧电机绕组电感电流和直流侧电压波形。仿真结果表明,与交错PWM控制策略相比,同步PWM控制策略下该新型结构充电系统具有更好的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可靠并网,基于微电网中AC/DC双向功率变换器下垂控制策略和预同步工作原理,提出一种适用于混合微电网中连接交直流子网的AC/DC双向功率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孤岛/并网模式时采用双向下垂控制实现双向功率流动。在由孤岛模式转为并网模式时,利用消除dq轴电压偏差实现幅值与相位同步,无需通过锁相环获取相位信息,实现平滑并网。同时,针对微电网中由于不平衡负载导致的三相不平衡工况,采用正负序分别控制的方法实现了非理想工况下微电网的同步互联。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电池化成作为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关系到电池的特性和质量,并直接影响电池的生产成本。设计了一套带能量回馈功能的高功率因数锂电池化成系统,包含监控、AC/DC双向变流器和DC/DC双向变换器。AC/DC双向变流器可实现能量的双向传递和交流侧高功率因数,双向DC/DC变换器用于实现锂电池的充、放电。对AC/DC双向变流器和双向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验对实验样机进行功能验证。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半桥三电平ZVS PWM DC/DC变换器,在Buck电路小信号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推导了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为设计控制器的校正传递函数提供了理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控制的滞后管变占空比的控制方式,轻载时实现了滞后管的ZVS,降低了滞后管的电压尖峰,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最后设计了一款5.8 kw的产品,其性能和指标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PWM加相移控制变换器是将PWM控制与相移控制相结合的高功率密度双向DC/DC变换器,它具有两个调节参数——移相角φ和占空比D。推导了PWM加相移控制的全桥双向DC/DC变换器小信号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DC/DC双向变换器将蓄电池储能接入STATCOM直流侧,直流侧电容将DC/DC侧和STATCOM侧耦合成一整体。通过建立整体的大信号模型的分析,建立了dq坐标系下基于线性解耦的小信号动态模型,实现了DC/DC侧和STATCOM侧的解耦控制。基于该模型,对DC/DC的电流环控制器,以及STATCOM侧电流电压双闭环与功率前馈相结合的控制器设计,实现了对DC/DC侧充放电功率,以及直流侧电容电压稳定输出的控制。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双馈电机的交/直/交控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采用交/商/交(AC/DC/AC)变换器对绕线型感应电机电动状态上的双馈控制进行研究。直流储能环节使AC/DC和DC/AC模块可分别独立控制。AC/DC采用三相PWM高频整流矢量控制,实现高功率凼数下转差能量双向流动,效率高、减少对电网污染。DC/AC采用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定了有功和无功分量实现解耦;双闭环控制以转速和定了无功控制为外环,以转子电流滞环跟踪控制为内环。实验证明:电机在次同步至超同步速的较大范围内平滑调速,定了侧功率因数可调,可为1甚至向电网发卅无功。整体结构简单,硬件结构不变而只改变软件即可改变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双移相(dual-Phase-shift,DPS)加变频控制(variable-frequency control,VF)的隔离型双向AC/DC变换器控制策略。该隔离型双向AC/DC变换器拓扑由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 DAB)和同步整流器(synchronous rectifier,SR)构成。所提策略通过变频控制,将双移相控制中移相比与输出功率的非线性关系转换为线性关系,使控制变的简单。同时,该控制方法可有效降低开关损耗,且中间电容参数值较小,减小了变换器体积。详细介绍和分析了该隔离型双向AC/DC变换器的控制原理,给出了DAB开关管零电压开通的条件,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张继来  陈刚  陆秀银 《微电机》2007,40(2):94-96
以无刷电动机为驱动电机的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以89c2051单片机为控制电路,单片机采集比较电平及电机霍尔反馈信号,通过软件编程PWM信号输出三相六路控制无刷直流电动机,其中LM324还实现过流欠压保护。分析了控制器电路中的DC/DC变换器工作原理,给出了该电路的仿真波形。  相似文献   

17.
潘莹  杜成刚 《供用电》2012,29(2):6-9
目前,国内研制只具备充电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还不具备目前被广泛关注的向电网放电的功能。为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的双向能量交换,研究了采用AC/DC双向变流和DC/DC双向变流的两级变流的拓扑结构,讨论了基于dq变换的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PWM)双闭环控制的AC/DC双向变流系统和采用电流滞环跟踪PWM调制技术控制的DC/DC双向变流系统,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克服传统DC/AC变换器不能实现软开关控制或者需要使用高频变压器的缺点,介绍一种新型组合式DC/AC变换器拓扑,并介绍其工作原理。从系统控制的角度,对新型DC/AC变换器进行研究,借助于PSIM仿真软件,比较不同信号频率和不同输入电压的设计效果,列出仿真参数,给出负载电压以及调制给定电压和变换器输出电压的仿真结果。工频实验结果表明新型DC/AC变换器可以实现高频功率变换下交流逆变输出,证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三相三线AC/DC PWM变流器电流控制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三相三线AC/DC PWM变流器基于期望电压预测的电流控制方法,分析建立了其时域数学模型并求出了基于优化目标函数最小化的最优可行解;对该控制策略下三相三线AC/DC PWM 变流器的控制性能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控制方法的仿真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交直流混合微网中AC/DC接口变换器通常采用下垂控制,常规下垂控制不具备惯性和阻尼环节,对此提出一种基于交、直流微网功率传输原则的虚拟同步机控制(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ion,VSG)策略,建立其小信号模型,分析转动惯量及阻尼系数对控制系统稳定性能的影响.针对传统VSG无法抑制交直流微网功率交换过程中的功率振荡,提出一种采用双自适应虚拟参数的VSG控制策略用于交直流混合微网AC/DC接口变换器控制系统,并通过小信号模型分析法确定额定虚拟参数取值范围.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案可有效提高混合微网AC/DC接口变换器控制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