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肝脏疾病的价值,总结常见肝脏疾病的声像学特征。方法125例接受超声诊断肝脏疾病的患者,分析其超声诊断结果,并总结声像学特征。结果本组125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发现脂肪肝58例(46.40%)、肝血管瘤24例(19.20%)、肝囊肿18例(14.40%)、肝癌18例(14.40%)、肝脓肿7例(5.60%)。患者均具有较为典型的声像学特征。结论运用超声诊断肝脏疾病具有很好的运用前景,常见肝脏疾病均表现出较为典型的声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肝脏增强分期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646例肝脏疾病患者,对其进行16排螺旋cT在肝脏增强分期扫描,观察其影像学特征和应用价值。结果患者中肝癌102例,胆管细胞癌86例,肝血管瘤594例,肝囊肿566例,脂肪肝252例,肝脓肿16例,肝转移瘤30例。结论16排螺旋cT应用于肝脏增强分期扫描中诊断价值较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在肝癌及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肝癌、肝血管瘤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肝脏穿刺病理活检或手术治疗证实肝癌45例,肝血管瘤5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腹部肝区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超声检查在肝癌与肝血管瘤中的鉴别诊断能力,并比较肝癌与肝血管瘤的超声影像特征。结果超声检出肝癌41例(91.11%),肝血管瘤46例(90.20%),确诊率达90.63%,与病理证实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与肝血管瘤患者肝脏肿块的形态、血供及血流参数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依据肝癌及肝血管瘤的不同影响特征进行诊断,可准确鉴别肝癌与肝血管瘤,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肝脏肿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良恶性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提高其诊断价值,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106例肝脏占位病变的患者中,肝血管瘤45例,原发性肝癌40例,转移性肝癌21例。患者均经CT或MR I或病理证实。结果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脏血管瘤共106例,超声有共同和不同之处,临床意义不同。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在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地位,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三维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三维超声造影进行诊断,并且将三维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与CT增强扫描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病理诊断结果中,原发性肝癌患者12例、血管瘤患者10例、转移性肝癌患者14例、肝脓肿患者11例、结节增生患者13例。三维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中,原发性肝癌患者12例、诊断准确率为100.0%(12/12),血管瘤患者9例、诊断准确率为90.0%(9/10),转移性肝癌患者12例、诊断准确率为85.7%(12/14),肝脓肿患者9例,诊断准确率为81.8%(9/11),结节增生患者13例,诊断准确率为100.0%(13/13),总诊断准确率为91.7%(55/60);CT增强扫描诊断结果中,原发性肝癌患者8例、诊断准确率为66.7%(8/12),血管瘤患者8例、诊断准确率为80.0%(8/10),转移性肝癌患者10例,诊断准确率为71.4%(10/14),肝脓肿患者6例、诊断准确率为54.5%(6/11),结节增生患者11例,诊断准确率为84.6%(11/13),总诊断准确率为71.7%(43/60);三维超声造影总诊断准确率高于CT增强扫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15, P<0.05)。结论将三维超声造影技术应用于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的过程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主治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提高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且与CT增强扫描相比,三维超声造影技术的操作更加简便,效率更高,不会对患者造成其他的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肝血管瘤患者110例,对110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诊断,分析彩色多普勒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彩色多普勒检测肝脏血管瘤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在110例患者中,诊断为肝血管瘤的患者有108例,诊断符合率为98.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上无创伤,极易进行重复检查,方便快捷,可以作为肝脏血管瘤诊断的临床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脏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在健康体检中检查出的103例肝脏疾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各种肝脏疾病的声像图特征,并对其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复习。结果本组共检出脂肪肝71例,肝囊肿18例,肝血管瘤12例,肝硬化2例。结论健康人群行肝脏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无临床症状的肝脏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佳时机并具有简便、经济、无创、快速的功能,应作为健康体检的检查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8.
曾南萍 《江西医药》2009,44(8):825-826
目的探讨彩超在观察肝脓肿病情演变及引导穿刺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收集2005年1月~2008年12月被临床初诊疑为肝脓肿但未明确诊断的38例患者,应用彩超观察其图像的演变过程,对10例已明确诊断为肝脓肿经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在超声引导F穿刺抽脓加局部注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结果38例患者最后确诊肝脓肿26例,肝癌8例,血管瘤4例,10例在超声引导穿刺抽脓加局部注射抗生素治疗患者均痊愈。结论彩超通过追踪观察肝脓肿病情演变过程能明确其诊断;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定位准确、安全、简便、创伤小、疗效高,可缩短病程,并可免除患者手术。  相似文献   

9.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价值。对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行超声造影技术,并实时观察超声造影过程。原发性肝癌的动脉相早期可迅速增强,动脉后期可迅速消退;胆管细胞癌的动脉相周边强化,门脉相及延迟相迅速消退;转移性肝癌动脉相周边多数呈环状增强,延迟相迅速消退;肝脓肿动脉相周边强化,延迟相及门脉相表现为低回声;肝血管瘤首先增强周边,由周边向内部呈结节样填充;肝硬化结节及不均质脂肪肝动脉相均未有显著增强,延迟相、门脉相与周边肝实质同步增强,呈现等回声,不显示病灶;局灶性结节性增生,首先将增强结节内的粗大动脉,随后造影剂将显现为轮辐状,并由中心向外周呈放射状充填;肝腺瘤动脉相迅速增强,门脉相呈等增强,延迟相呈现低增强。超声造影诊断正确率为87.2%,未确诊或漏诊率为12.8%。实时超声造影技术能够提高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型超声仪对健康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进行B超普查的2586例体检者检查结果。结果2586例体检者中检出有脂肪肝等患者1400例,其中脂肪肝检出率为63%;肾囊肿的检出率为5%;肝硬化为0.07%;肝囊肿检出率为6%,肝血管瘤检出率为2%;胆囊息肉检出率为8%;胆囊结石检出率为10%;肾结石检出率为7%。结论B超检查可及时发现脂肪肝、肝囊肿等无明显症状的疾病并为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超图像与肝实性病变之间的联系,分析彩超对肝脏实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3年收治的肝脏实性病变的患者80例,对他们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仔细观察二维超声图像以及血流特征,结合临床进行鉴别诊断,记录结果并与MR、增强CT或病理结果对比,以验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从而评价彩超对肝脏实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肝硬化结节诊断正确率为88.23%;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正确率100%;肝血管瘤诊断正确率为94.73%;原发性肝癌诊断正确率为95.23%。结论彩超对于肝脏实性病变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指导,对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适于临床上推广和普及,可以作为肝实质性病变检查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佳木斯市西南岗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肝胆脾超声检查结果分析,探讨脂肪肝、胆囊结石、肝囊肿等症状不明显疾病的检出率及其相关性,为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05例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肝脏、胆囊、脾脏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5例65岁以上老年人超声检查结果发现异常者共292例,总检出率为57.82%;在292例异常者中:脂肪肝164例,占56.16%;肝囊肿78例,占26.71%;胆囊结石67例,占22.95%;胆囊内小隆起样病变23例,占7.88%。结论:①应高度重视脂肪肝、胆石症等疾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病情况;②超声检查对老年人症状不明显疾病发现及对病情观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特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肝血管瘤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入选的60例患者均经过肝脏二维、及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共发现肿块65个,对照组患者中共检查出肿块89个,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中血流丰富肿块所占的比率约为72%,对照组为37%。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肝固有动脉峰值平均流速为明显高于对照组(t=6.342,P<0.05),肝门静脉平均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t=3.592,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依据检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影像特征,对于肝癌和肝血管瘤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14.
B型超声检查对肝内混合型血管瘤、肝癌的诊断可为临床提供较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我科的工作亦证实了这点。但由于经验不足,也有误诊的教训,现将我科1985年3月~1989年6月B型超声误诊肝内混合型血管瘤为肝癌的24例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超声在原发性肝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断的原发性淋巴瘤患者和脂肪肝、慢性肝炎患者各40例,对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单发型结节性肝淋巴瘤20例,多发型结节性肝淋巴瘤16例,弥漫型肝淋巴瘤患者4例。其中单发性肝淋巴瘤和多发型肝淋巴瘤患者的超声扫描检查主要表现为病灶低回声像,超声扫描声像相似,弥漫型肝淋巴瘤表现为肝脏不同程度的肿大,回声表现为不均匀回声,同慢性肝炎和脂肪肝的声像回声相似。准确诊断良性肿瘤、恶性肿瘤20例(50.00%)。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超声扫描声像表现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淋巴瘤主要临床症状和超声扫描声像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对50%的原发性淋巴瘤患者不能准确诊断良恶性,同时其声像特征与慢性肝炎和脂肪肝较为相似,因此在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对慢性肝炎和脂肪肝表现患者应注意排除原发性肝淋巴瘤的诊断,同时对原发性肝淋巴瘤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肝脏肿瘤样病变CT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探讨不同疾病的强化特点,以提高对肝脏肿瘤样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的180例肝脏肿瘤样病变的CT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资料,重点观察扫描过程中病灶三期(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强化特征.结果:180例病例经CT动态增强三期扫描,89例诊断为原发性肝癌,56例诊断为肝血管瘤,30例诊断为肝转移性肿瘤,5例诊断为肝脓肿.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肿瘤样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是肝脏肿瘤样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本研究应用新型超声造影剂SonoVue对我院28例肝血管瘤患者(共48个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总结肝脏血管瘤的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血管瘤的临床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经增强CT、磁共振成像(MRI)或穿刺活检确诊的肝血管瘤患者28例,共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6例疑似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将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该检查法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受检者的转移瘤、肝细胞癌、海绵状血管瘤和胆管细胞癌患者多表现为高信号,肝囊肿患者表现为低信号;肝囊肿的病灶弥散系数值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四项,P 0.05。结论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给予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可很好地反映受检者的肝脏情况,有利于及早发现患者的肝脏病变,可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超在精神病患者隐性腹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进行精神病治疗的1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腹部B超检查,以诊断患者腹部疾病情况,统计分析B超检查结果。结果腹部B超结果显示,阳性患者54例,占总患者的30.3%;主要包括酒精性肝损害、肝囊肿、脂肪肝、肾囊肿、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胆囊结石、肝肿大、肝内胆管结石以及胆囊息肉等。结论腹部B超在精神病患者隐性腹部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显著,在临床诊断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脂肪肝背景下肝内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常规体检中发现的70例脂肪肝背景下肝内局灶性病变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检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造影检查诊断为血管瘤41例,非均匀性脂肪肝10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6例,炎性假瘤6例,自发性血肿2例(误诊1例),腺瘤2例,炎性病灶1例,脂肪肝合并恶性肿瘤(MT)1例,片状高回声性质待定1例。超声造影对于脂肪肝背景下肝内局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97.1%(68/70),高于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52.9%(37/70),血管瘤29例,非均匀性脂肪肝7例,FNH 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超声造影对于脂肪肝背景下肝内局灶性病变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对于缺少特异性表现的部分患者需采用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