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天然气管道裂纹电磁超声检测器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天然气管道裂纹检测问题,研制了一种天然气管道电磁超声裂纹检测器,包括大功率脉冲电源、放大接收电路、数据采集与压缩和检测数据分析软件。利用该检测器在天然气管道上进行检测,试验表明,该检测器可有效检测出长度〉20mm、深度〈1mm的应力腐蚀裂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葛延超 《腐蚀与防护》2008,29(2):98-100
介绍了原油长输管道投产前管道智能检测器进行管道内几何检测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和施工过程,该检测器使用压缩空气推动,对速度有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泡沫镍合金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和性能的新型功能材料,重点阐述了多孔泡沫镍合金的制备方法和技术,并对各种方法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评述,分析和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系统介绍了泡沫镍合金材料在高温过滤器、阻燃器、燃料电池载体材料、析氢电极等领域应用的优异性能,并展望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4.
长输管道打孔盗油日益专业化、高隐蔽化,已成为管道企业完整性管理的一大难点。针对常规检测手段存在的检出率低、成本高、周期长等缺点,研制了一种基于涡流原理的防打孔盗油专用管道内检测器,介绍了内检测器的机械系统和电子硬件系统,并对打孔盗油涡流内检测的数据分析和特征信号识别进行研究。牵拉试验、现场应用和开挖验证结果表明,该防打孔盗油专用管道内检测器能够有效检出并精确定位打孔盗油点,同时也能够检出一些典型的内壁缺陷,有望减少其引起的次发性危害以及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脉冲涡流检测技术具有非接触、对大面积腐蚀检测灵敏度高等特点,适合通过非开挖外检测方式对埋地管道腐蚀状况作出评价。利用ANSYS MAXWELL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脉冲涡流检测仿真模型,分析不同壁厚管道的信号变化规律,结合仿真结果制作了试验装置,并通过该装置对管径为108mm,壁厚分别为6,10mm的管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壁厚的脉冲涡流信号衰减曲线与仿真曲线基本重合。仿真结果为实际非开挖管道腐蚀检测器的设计、远场涡流探头的优化和腐蚀量化评估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苒 《无损检测》2022,(5):25-29
结合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油气站场管道完整性检测方法。检测时通过管道机器人采集油气站场管道图像。为提高图像质量,需对采集到的原始图像进行处理。针对预处理好的图像,标记图像缺陷区域,提取缺陷面积、周长、圆形度、长轴与短轴之比、梯度等5个几何特征参数。以这5个几何特征参数为输入,通过DBN(深度置信网络)构建分类器进行油气站场管道完整性检测。结果显示缺陷识别质量指数均大于8.0,说明该方法的检测结果较为准确,可以用于实际油气站场管道的完整性检测。  相似文献   

7.
聚氨酯硬质泡沫外加聚乙烯防护壳是目前公认的钢质管道最佳保温涂层。此涂层的成型工艺有"管中管法"、"内定径一步法",而国外一些公司,近年来开发出了聚氨酯泡沫膜喷涂法成型工艺。本文通过工艺控制、原材料耗用、缺陷率、大管径适用性等方面对以上三种成型工艺进行了对比,认为喷涂法在国内大管径防腐保温作业中拥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长输油气管道的水下穿越管道由于安全、施工及环境等问题,急需进行腐蚀与防护状况的检测。在这种背景下,为满足管道管理运行单位的需求,融合了多种先进技术的江河水下管道外腐蚀检测系统River-ROV被开发出来,它能够通过实施电信号采集及电磁法探测等手段人对水下穿越管道进行检测,同时获取管道的腐蚀与防护状况。通过实际工程检测,也验证了该技术在国内的水下穿越管道检测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差分卫星定位技术在管道爬行器X射线检测中的应用。从智能行车控制装置核心部件的结构功能分析入手,结合卫星定位原理,阐述了差分卫星定位技术在X射线管道爬行器上的具体应用过程。通过检测实例,对检测图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差分卫星定位技术在X射线管道爬行器检测的应用上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连续多点定位精度高,检测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海底管道在清管和内检测过程中,存在较高的作业风险,时常会发生检测器和清管器丢失以及卡堵等意外事故。对管道本体、部件、对清管器或检测器结构、运行环境条件等可能造成卡堵的因素进行了风险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为后续海底管道设计施工以及通球检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对管道检测器定位和卡堵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超低频电磁场的便携式管道检测器实时定位装置。根据磁偶极子的磁场分布特点和超低频电磁场的传播特性,设计了随管道检测器同步运行的超低频信号发射器、手持式接收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并通过LCD显示器实时显示超低频电磁场的幅值变化情况,以确定检测器的实际位置,并给出了实验测试结果。该装置使用方便,应用灵活,能够准确地定位检测器的实际位置,对管道的维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使用漏磁检测原理和操作方法的漏磁检测器在仪长线原油管线上的实际应用,确定出管道缺陷位置、金属面积、深度等信息,研究制定出维修计划,对具有典型性的管道缺陷,进行开挖验证,通过检测报告,为管道的后期维护提供了依据。本次漏磁检测对管道进行在线无损检测,确定出管道缺陷位置等信息,结合检测报告,研究制定出维修计划,对具有典型性的管道缺陷,进行开挖验证。通过本次检测,管线全段共发现了缺陷点942处,其中4个缺陷点腐蚀比较严重,5年内需要进行维修,本次检测结果为管道的后期维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USB AE模块的便携式声发射仪是一种新型的声发射检测设备。阐述了采用声发射方法检测管道泄漏的原理、USB声发射设备的结构和特性,分析了现有USB声发射检测系统存在的局限性。以Visual Studio C++作为程序开发平台,设计了针对管道泄漏这一特定环境和对象的便携式USB声发射检测系统。通过管道泄漏模拟试验,验证了系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实现了声发射信号采集、数据处理和声发射源定位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具有快速精准的大数据处理功能的智能滤波方法,根据不同的漏磁信号特点采取相应的滤波算法进行线滤波和面滤波,实现了对漏磁内检测器装置采集到的数字信号的自适应滤波,为准确快速地进行管道缺陷定位、特征提取及寿命预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保证了管道的安全运行,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防止了管道泄漏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5.
Permasense超声波腐蚀监测系统作为一种新型腐蚀监测技术,能够利用超声波对管道进行定点测厚,并且能够长期可靠稳定的运行,能够广泛应用于海底管道的腐蚀监测过程中。本文通过与传统监测设备的对比,简要介绍了Permasense超声波腐蚀监测系统的技术原理、技术特点,最后对其在现场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说明该技术在管道的腐蚀监测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核电站管线管道减薄的发生机理,并依据减薄管道的位置、结构、表面状况、温度、直径等特点,对超声波测厚仪测厚、超声波探伤仪测厚以及射线照相测厚技术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并阐述了无损检测新技术在核电站管线管道测厚中的具体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磁力层析检测技术是最新的埋地钢制管道检测技术,它通过对铁磁性材料的磁记忆特征的记录,来实现在非开挖的情况下对管道管体的检测。应用该检测技术在城市燃气管道上实施检测,通过本次检测管道管理方掌握了管道的管体腐蚀状况,并且通过对管道进行开挖,验证了该检测技术的可行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该技术的实践应用不但提高了检测人员对检测技术的理解,实现新技术与管道检测业务的有机结合,同时也为管道安全运行提供有利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圆钢(管坯)在线检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奇俊 《钢管》1993,(2):43-44
GCJ-Ⅲ光电测径装置的成功研制实现了圆钢(管坯)在线100%检测,介绍了该测径装置的安装调试情况和功能以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帆  刘贵杰  梅宁 《无损探伤》2007,31(3):30-31
针对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特别是数据存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RM嵌入式技术的海底油气管道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利用漏磁与超声信息融合方法对海底油气管道进行检测,实现了两种检测技术的优势互补,提高了管道损伤及泄漏检测的可靠程度。还对采集数据去噪和压缩算法进行了研究。该系统的提出对油气管道的状态检测与维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超声导波因其单点激励、传播距离远、全截面检测等突出优势,已被大量应用于油气管道的检测中。然而,现有的轴对称超声导波检测方法只可以通过A扫信号对缺陷在管道轴向的位置进行定位,且在大直径管道以及焊接支架、不等径三通等特定部位的检测效果不佳。通过建模和仿真对比了基于局部加载下的周向扫查技术和现有导波检测技术在管道上的应用特点,得出周向扫查技术更适用于大直径管道的中距离检测的结论。最后开展了验证试验,验证了周向扫查技术可通过B扫成像图对管道上的缺陷进行轴向和周向定位,缺陷回波幅值是现有T(0,1)模态导波检测的3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