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ICU危重患者气管切开后诱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ICU出现的40例行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感染组,选取同期行气管切开而未发生肺部感染的74例患者作为非感染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诊疗护理措施,总结护理方法及要点。结果具有吸烟史、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人员年资低、长期使用大量抗生素、应用H2受体阻滞剂及制酸剂、多人同处一间病房等是ICU气管切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做好病房的清洁、消毒工作,选择高技能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预防ICU气管切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导致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本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且实施气管切开的患者共计85例,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探讨导致此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年龄更高,且基础疾病更多,营养状况更差,两组患者在年龄、基础性疾病、营养状况(白蛋白水平)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引流管放置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中感染组有较高死亡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长期留置胃管、尿道等引流管、护理人员工作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等,也可能使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升高。结论导致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其中年龄、基础性疾病、营养状况可能是其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李新 《中外健康文摘》2013,(11):183-184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者气管切开引起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的152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引起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结果 气管切开的危重症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与高龄、基础疾病、长期卧床、吸痰时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密切相关.结论 对气管切开危重症患者应以预防为主,对可能引起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应引起重视,同时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ICU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EICU治疗的患者256例,按照行气管切开术后是否继发肺部感染分成感染组(126例)及非感染组(130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护理措施,分析造成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以及针对性有效护理措施.结果 感染组患者具有5年以上吸烟史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比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工作能力一般、抗生素应用时间过长、使用制酸剂及H2受体阻滞剂、 多人病房等均为气管切开ICU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通过保持病房温湿度、加强清洁消毒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措施,能有效预防气管切开的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诱发重症监护室收治气管切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高危因素并据此制定对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16例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ICU科室收治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分析对象,根据患者入ICU科室时间先后将其每组8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肺部感染积极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ICU护理,观察组根据归纳危险因素制定对应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模式对ICU收治危重患者切开气管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结果经归纳引发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卫生意识以及无菌意识观念不强,气管切开后天然屏障被破坏容易引发误吸和返流,提高了发生细菌感染的概率,患者手术侵袭后抵抗力下降。在临床疗效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5/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监护室收治病情严重且气管切开患者应该根据常见诱发肺部感染高危因素有所注意,制定对应的护理预防措施,保障患者疾病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45例 ICU 病房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大量使用抗生素和激素、行气管切开及插管、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是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另外,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性别、病因无关,与患者的危重程度、年龄相关。结论:在临床实践中,需严格无菌操作,做好消毒管理工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总结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8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总结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并总结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8例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中泌尿系感染5例,占总数的5.1%。肺部感染3例,占总数的3.1%,导致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因素与导尿管留置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等具有紧密的联系。结论改善重症监护室病房环境,完善临床护理操作,提高护理人员无菌操作观念,完善重症监护病房管理机制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重症监护室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研究其护理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的14例ICU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序列号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7例。以上患者均行气管切开术并进行肺部感染治疗,常规组配合ICU对患者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针对重症监护室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模式对ICU危重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并肺部感染的应用效果。结果诱发重症监护室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有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包括:医护人员卫生意识较差,且缺乏无菌意识观念;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抵抗力减弱;切开气管破坏了机体的天然屏障导致误吸反流,进而易引发细菌感染。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研究组的总有效率85.71%(6/7)高于常规组57.14%(4/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监护室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刘婕 《继续医学教育》2012,26(11):70-7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45例ICU肺部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ICU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营养状态、年龄、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无菌操作不严等为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ICU病房管理和感染监测,加强呼吸道管理措施.重视ICU患者肺部感染的易患因素,避免和控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对患者的康复训练和指导是预防和治疗ICU患者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要点以及致病菌的构成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以及细菌学特点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及机械通气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达到了33.8%、77.6%以及80.4%。肺部感染主要的致病菌为G-菌;其中有上升趋势的是真菌的比例;导致真菌感染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菌素的长期以及联合应用。结论:导致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发生的依法因素就是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及机械通气,必须要促进气道湿化、吸痰等医院感染的管理以及护理操作的质控等的加强,对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进行预防的主要措施就是对病程规律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分析综合ICU重症胸外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ICU病房收治的重症胸外伤患者50例为观察组,施行危险因素防治措施,并选取2016年6月30日前收治的重症胸外伤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引发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并比较应用防治措施前后两组患者的感染率。结果: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7例(14.0%),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16例(32.0%),两组感染率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2.211)。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过长、长时间住院及气管切开等因素均为导致重症胸外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找出引发重症胸外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及时进行相关的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ICU重症胸外伤患者肺部感染的感染几率,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气管切开是一种抢救危重患者的急诊手术,是保证重症患者呼吸道通畅的方法。气管切开后由于气道与外界直接相通,如护理不当,就会发生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往往对患者有起死回生的重要作用[1,2]。我院PICU病房2011年6月收治1名因重症手足口脑病引起呼衰导致气管切开后机械通气的患者,经过1个多月的精心护理,未发生感染和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颅脑危重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气管切开者17例(42.5%),使用激素者16例,昏迷者11例,肺部原有疾患者7例;40例患者治愈34例,6例患者因治疗或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15.0%,住院时间3~12周。结论:行气管切开、使用激素类药物、昏迷、肺部原有疾病是导致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加强对气管切开或术后昏迷患者的护理观察,可降低此类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许娜 《中外医疗》2014,(12):159+162-15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病人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8月于该院行气管切开术的重症监护室患者140例,其中28例于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8例患者均给予一般护理、抗生素应用、呼吸道管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施综合性护理后,27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气管切开套管均成功拔除,之后均痊愈出院;1例患者因肺部感染恶化而死亡,死亡率为3.57%。结论重症监护室病人行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及时给予综合性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对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15.
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患者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如加强病房空气消毒、严格遵守无菌原则等,探究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对此类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或避免发生肺部感染,增强患者身体健康,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我院2013年7月-2016年1月抢救各种颅脑手术后患者62人,因患者昏迷、脑疝、肺部感染等因素,患者均行气管切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患者全部发生肺部感染,原因与长期卧床、呼吸机治疗、重症监护室环境、广谱大剂量抗生素联用、糖尿病、细菌耐药、长期使用激素、营养状况差、机体抵抗力低下等有关。结论颅脑重症患者术后,气管切开的原因很多,肺部感染的原因也不同,应该采取针对性治疗,减少耐药菌及菌群失调的产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马红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3,(27):3560-356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方法。方法将90例重症监护病房内肺部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2组患者误吸发生率、气管切开率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误吸数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李建华 《中外医疗》2009,28(26):130-130
目的分析ICU病人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对应的护理措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ICU病房发生的30例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ICU病人肺部感染与患者气管切开、医疗设备、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等多因素有关。结论加强ICU消毒,加强无菌观念,减少医源性操作造成的感染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等是控制肺部感染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医学》2018,(3):262-263
目的调查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600例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病率为24.6%,发生院内感染与患者年龄、性别、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护理人员配备、护理决策等因素有关。结论合理配备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对病房环境进行严格管理,提高医护人员交叉感染带来弊端的意识等措施可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李娜  梁智斌  王文娟  黄莉  江永强  乔炜 《医学综述》2013,(20):3801-3802,3805
目的 探讨消化病房重症监护室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西安市521医院消化病房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485例患者,分析其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消化病房重症监护室的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占感染的39.1%;消化病房重症监护室感染与疾病类型、侵袭性操作、重症监护室环境、医务人员手污染、遵循消毒隔离制度、医疗设备、住院时间、营养、情绪及合并其他疾病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病程无关(P〉0.05).医务人员手污染、侵袭性操作、重症监护室环境、糖尿病是消化病房重症监护室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手污染、侵袭性操作、病房环境、合并糖尿病是引起消化病房重症监护室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