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韩旭教授运用玉春散治疗老年气阴两虚型中风后眩晕的临证经验,提高中医药治疗老年中风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跟师侍诊、学习整理韩旭教授治疗老年中风后眩晕的医案,从病因病机、临证拟方及配伍加减等方面探究韩旭教授运用玉春散治疗老年气阴两虚型中风后眩晕的临证经验,同时以一则验案加以佐证.[结果]韩旭教授认为老年...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名老中医门九章教授在三十多年的临床和教学中,博采众方,临证运用经方治疗杂病具有丰富的临床和学术经验。文章主要对门老师临床运用五苓散配合通督正脊外治法治疗眩晕病证的经验进行分析研究,系统阐述眩晕的中医病机特点、五苓散的病机特点以及外治手法的具体操作。门九章教授临证强调人体功能五态学说,倡导"证因同治,联合方组",对疑难病的中医证治规律有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王道坤教授的学术思想源流、临床诊疗思路、临证论治特点和用药特点4个方面探析了王道坤教授治疗脾胃病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4.
介绍唐镇江教授运用温胆汤加味治疗颈性眩晕的经验。唐教授治疗颈性眩晕多从中医"眩晕病"辨证施治,认为该病病位较深,多以颈椎骨与关节慢性劳损为主要病因,临床上以眩晕因劳累加重,转颈加剧,神疲少寐,痞闷欲呕等为表现,此为中医气虚痰湿内阻之象,治疗宜用益气燥湿祛痰之法,以温胆汤为基本方,加入苏条参、泽泻、蜈蚣等,共凑益气、理气,和胃、化痰湿之功。  相似文献   

5.
介绍林培政教授临床运用蒿芩清胆汤的经验,并分析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的验案.林培政教授主张临证运用此方时采取辨病、辨证相结合,以证为先,不拘病种,随证加减,用之多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陈华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分析陈华德教授临床实践中对颈性眩晕辨证施治的要点和典型案例,阐述陈华德教授运用标本兼治及特色疗法治疗虚证颈性眩晕的临床经验。[结果]陈华德教授分别以疏经通络法、补肾益气法及特色疗法治疗虚证颈性眩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陈华德教授运用疏经通络法、补肾益气法及特色疗法治疗虚证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对针灸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孙伟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证思路和经验用药。[方法]通过跟随孙伟教授临诊,记录相关医案,分析典型案例,从病因病机、临证施治等方面总结归纳孙伟教授诊治尿酸性肾病的临证思路和经验用药,并举验案一则以佐证。[结果]孙伟教授认为尿酸性肾病的病因是湿浊瘀滞,病机是脾肾衰败、浊瘀毒邪阻络,创"益肾泄浊法"为基本治疗大法,具体施治时强调益肾健脾以固先后天之本,清利止痛以治其标,解毒泄浊以清其根源。孙师主要经验用药为生黄芪、潞党参、老苏梗、淮山药、制苍术、炒白术、土茯苓等,临证常随病情变化加减化裁。以"益肾泄浊"法为基本治疗大法,指导临床遣方用药,验案所示收效良好。[结论]孙伟教授运用"益肾泄浊法"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证思路和经验用药在实践中行之有效,有降低尿酸、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 第82条是仲景用真武汤治疗眩晕的典范,第316条又提示本方适应证的临床表现可广泛见于呼吸、 消化、 神经等多个系统.宋兴教授曾指出,真武汤所主眩晕的病机为肾阳虚衰、 寒水不化、 浊阴上泛.受宋老用真武汤辨治眩晕证经验的启发,笔者在临证治疗眩晕证时,以 《伤寒论》第82条及第316条为辨证论治的依据,在辨识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郭选贤教授成长历程与学术成就及其代表著作.方法:记述郭选贤教授的学医之路、学术思想和代表著作.结果:郭教授深入研究艾滋病中医的病因、病性、致病特点等,明确了艾滋病中医命名的原则.其著作《中医临证诀要》切合临床,结合以往临证之经验,系统总结了内、外、妇、儿之67种病证.结论:郭选贤教授与其《中医临证诀要》对临床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治疗痰湿阻络型颈性眩晕采用自拟颈病定眩汤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痰湿阻络型颈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西比灵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颈病定眩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证候积分。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上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痰湿阻络型颈性眩晕采用自拟颈病定眩汤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症状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李氏内科治疗眩晕病临证经验,提高中医治疗眩晕病临床疗效。[方法]归纳前人对眩晕病的认识,通过门诊跟师抄方,分析典型医案,总结李氏内科辨证施治经验,并以2则验案予以佐证。[结果]李氏认为眩晕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多因饮食不节、过劳、情志内伤等致脾肾亏虚,虚风内动。本病总属本虚标实,强调补虚为主。临床治以健脾补肾、敛肝熄风、活血化瘀,以自拟"眩晕六味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所举医案患者症状改善明显,证实拟法拟方有效,施治经验切实可行。[结论]李氏内科从"虚"论治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连建伟教授临床辨治痰饮病的医案,总结其临证经验.方法:立足于中医经典理论,通过脏腑学说,探索连建伟教授辨治痰饮病的临证思想.结果: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运用历代名方,注重先天和后天之本,是取得疗效的关键.结论:连建伟教授的临证特色,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3.
李彦民主任医师认为,对于颈性眩晕的治疗应衷主症参年龄,突出辨证论治,并指出中青年眩晕,重在痰浊,老年眩晕,多为肾虚。在用药上讲究辨证辨病结合,寻求专病专药。结合具体病例,总结李彦民主任医师治疗颈性眩晕经验,希望对读者临床诊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杨骏教授关于灸法与临证经验。[方法]通过对杨骏教授著作、论文的研究,聆听教诲,典型医案的收集、整理,以及临证思路、辨证规律的探究,总结其灸法的临证经验。[结果]在临床上,杨骏教授重视灸法理论和实践,认为灸法的作用机理在于平衡人体阴阳,并认为热症贵灸。在灸法临证经验上,杨师根据辨病与辨证的结合,选用相应的艾灸方法,如压灸、隔姜灸等,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所举的案例也效果满意。[结论]杨师灸法理论功底深厚,临证经验丰富,值得传承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王秀云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专家,临证经验丰富,尤其擅长诊治女性不孕症。王秀云教授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该文将其对该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临证经验加以分析总结,对王秀云教授的学术思想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6.
阎洪臣教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五十余年,在多年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其独特的诊疗经验及辨证思路。本文通过整理阎洪臣教授医案,旨在从脾病及肾的中医理论探讨阎洪臣教授临证经验,为临床诊治疾病开拓思路,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陶根鱼教授辨治眩晕经验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眩晕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组方选药、随证加减方面介绍了陶根鱼教授治疗眩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蔡宛如教授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学术观点和临证经验。[方法]分析蔡宛如教授在治疗稳定期COPD的辨证要点及用药特点,总结蔡教授的临证思路,并例举典型案例,阐述蔡教授治疗稳定期COPD的临证经验。[结果]对于稳定期COPD,蔡宛如教授临证时强调扶正益气,脏腑同治,活血通络,治疗始终抓住"气虚"和"痰瘀"为病,组方灵活,同时中西合参,并且运用"治未病"理论预防本病急性加重,用药配伍严谨,临床疗效颇佳。[结论]蔡宛如教授对稳定期COPD的病理病机有深入研究,对指导临床有实用价值,值得传承推广。  相似文献   

19.
周玉朱教授、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导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30多年,学验俱丰,临证用药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随周老临诊,受诲颇深,兹将周老临证擅用之药经验撷取一二,介绍如下。1 寒痹脱疽 重用麻黄周老用麻黄治疗外科病症多为颈、肩、腰腿痛及作者简介:侯...  相似文献   

20.
孟河京派治疗眩晕的临床用药经验传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河医派在近代中医药领域影响深远,医家已遍布全国。其中第四代传人、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及其学术继承人坚持传承,不忘创新,在北京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孟河京派。文章针对眩晕的治疗,总结了费伯雄、马培之等孟河前辈滋肾柔肝、祛痰定风、顺气和中等临证经验,结合京派代表人物颜正华教授及其学术传承人张冰教授潜镇浮阳、兼护脾胃的用药思路,梳理了孟河京派治疗眩晕的经验传承特色,为眩晕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