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晓峰  法炜  邓久奇 《物探装备》2012,22(4):267-271
BirdDog是SeismicSource公司研制开发的,主要用于可控震源独立加速度表测试的质量控制系统。本文介绍了利用BirdDog的数据采集功能,实时显示记录可控震源振动特征信号、TB时间、炮点坐标等信息的方法,并验证了这些存储信息的可靠性。为可控震源高效采集作业时存储震源振动特征信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横波可控震源与大地之间的耦合振动关系复杂,涉及非均匀接触、土壤弹塑性、摩擦、埋深等多种非线性影响因素,但现阶段尚未见横波可控震源振动器—大地耦合振动实用模型及其响应特性的系统研究。为此,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考虑多种非线性影响因素的横波可控震源振动器—大地耦合振动三维数值仿真模型,从接触界面应力分布与变形、振动输出力、激发应力波传播以及能量传递特性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振动器—大地耦合振动响应特性,同时研究了土壤类别、弹性模量、黏度等地表条件参数对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受加载方式及土壤塑性变形的影响,振动器两侧平板与大地的接触不对称,易引发平板的局部脱耦;振动器的有效水平输出力仅为接触力的一部分,其应力波曲线存在明显的谐波畸变;振动器传递给大地的有效能量较有限,耦合系统的有效能量传递率很低;土壤参数对振动器的输出以及能量传递特性影响显著,振动器在黏土中的激发效果更好,土壤弹性模量是振动器平板是否脱耦的主控因素,土壤黏聚力的增加能显著改善系统的能量传递特性。因此,利用数值模拟可有效分析振动器—大地耦合振动响应,可为横波可控震源振动器结构设计及优化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可控震源 (VIBROSEI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分辨率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非爆炸性震源 ,其工作原理来源于Chirp雷达技术。PHV I可控震源由自动控制系统、振动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3部分组成 ,其中自动控制系统是它的核心。介绍了围绕PHV I可控震源的自动控制系统 ,重点讨论了它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结果证明它能够稳定、有效地工作 ,各项指标均达到合同要求  相似文献   

4.
综合利用各种振动性能测试手段分析可控震源振动性能,是保证可控震源激发质量及震源自身振动性能的必备条件。本文结合可控震源在某三维高精度地震勘探项目中的应用,详细地介绍了综合利用可控震源振动性能测试,实现可控震源的全面会诊,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可控震源激发质量及振动性能。  相似文献   

5.
可控震源控制系统(包括编码器和译码器)的系统时钟频率的精度是影响可控震源振动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描述了先进Ⅲ控制系统时钟调整,介绍了保证该系统时钟的精度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PHV—Ⅰ可控震源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控震源(VIBROSEI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分辨率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非爆炸性震源,其工作原理来源于Chirp雷达技术。PHV-1可控震源由自动控制系统、振动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3部分组成,其中自动控制系统是它的核心。介绍了围绕PHV-1可控震源的控制系统,重要讨论了它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结果证明它能够稳定、有效地工作,各项指标均达到合同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三元伪随机编码的可控震源信号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规的可控震源线性扫描信号的地震响应存在着相关信号旁瓣大、分辨率低的缺点,用二元伪随机编码信号作为可控震源的扫描信号,在地震响应剖面中存在严重的相干噪声,降低了地震记录的信噪比。本文利用具有理想相关特性的三元伪随机序列进行可控震源信号编码设计,并经三元伪随机编码扫描地震响应的数值模拟表明,利用具有理想相关特性的三元伪随机序列进行可控震源信号编码设计,使地震响应剖面中的相干噪声较二元编码结果显著地减弱,从而使得地震响应剖面的信噪比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物探技术不断发展,对激发源特性也提出新的要求.为了适应地震勘探新技术的要求,一方面需要继续研究传统液压可控震源结构和工作机理,以期改善、提高震源信号品质;另一方面需要另辟蹊径,将一些成熟的通用振动技术应用干可控震源上,开发出新型地震激发源设备.将电磁振动技术所具有的信号频带宽、输出畸变小、有效输出力大等优势应用于可控震源,有望改善震源信号特性,这将是可控震源领域新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
马磊  赵永林  王洪涛 《物探装备》2011,21(5):285-288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矩阵束方法的基本原理,并通过LabView编程语言,开发出了基于这一方法的模态分析程序。利用这一分析程序,对可控震源振动平板进行模态分析,获得了振动平板在不同的模态频率下的模态特性,为可控震源振动平板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野外工作方法去年夏季,我队在玉门酒西、花海盆地进行了数字可控震源(即连续振动系统或振动震源)试验.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共做了四个试验点,6条试验剖面,计125.1公里.获得了反映该区地质构造特点的原始资料,为可控震源的进一步使用与研制初步摸索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