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期间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MP)的患儿60例(MPP组),细菌性肺炎患儿63例(细菌性肺炎组),健康体检儿童50例(健康对照组),回顾性分析CRP和WBC检测结果。比较两种指标的阳性率并采用t检验比较三组研究对象两种指标的浓度水平。结果 (1)CRP和WBC的阳性率在细菌性肺炎组和MPP组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细菌性肺炎组阳性率更高。(2)细菌性肺炎组WBC和CRP水平浓度分别为(15.4±2.9)×10~9/L、(38.7±4.5)mg/L,明显高于MPP组的(11.7±2.2)×10~9/L、(14.5±1.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与对照组相比较WBC和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CRP和WBC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均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对小儿肺炎支原体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coplasma pneumoniae,MPP)中的作用及对血清CRP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7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阿奇霉素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夜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清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1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夜间咳嗽消失时间(3.81±1.04)d和住院时间(7.43±1.62)d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CRP联合治疗后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可增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缩短疗程和干咳时间,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叶性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69例MPP患儿分为大叶受累组(35例)和非大叶受累组(34例),对两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叶受累组发病多集中在学龄期儿童(28例)、病变部位以右肺中、下叶为主(15例),热程长(12.31±2.75天VS 8.56±1.67天,P<0.01),高热(97.14% VS 50.00%,P<0.001)、重症肺炎(20.00% VS 2.94%,P<0.05)、胸腔积液(22.86% VS 5.88%,P<0.05)及肺外并发症比例高(54.29% VS 29.41%,P<0.05),治疗后退热时间(4.12±1.28天 VS 2.25±0.86天,P<0.001)、住院时间明显延长(13.55±2.76天 VS 8.34±1.65天,P<0.001),与非大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叶受累的MPP好发于学龄儿童,病状重、并发症多见,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有效,但住院时间长.有必要提高对大叶性MPP的认识,尽量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哮喘患儿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收治的非肺炎支原体感染的30例哮喘患儿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发热比例77.50%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热比例4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重度喘息发作比例45.00%明显高于对照组,喘息持续时间(8.2±1.2)d明显长于对照组(3.5±0.5)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炎症发生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肺部炎症发生率2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诱发的小儿哮喘的临床主要特征包括发热、持续性喘息等,与非肺炎支原体诱发哮喘的临床特征差异明显,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要提高警惕,注意区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支原体肺炎患儿95例,根据年龄段分为学龄前组(3岁~6岁,52例)和学龄组(6岁~14岁,43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影像学结果、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肺外合并症等情况.结果 学龄前儿童MPP在体温、热程、持续干咳、肺部湿啰音、喘呜、X线下肺段实质浸润、MP-IgM阳性等方面与学龄儿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叶实质浸润、CRP增高以及肺外并发症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不同的MPP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临床诊治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胸腔积液患儿53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状况。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的53例MPP合并胸腔积液患儿进行本次研究,选取53例MPP患儿作为MPP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及预后状况。结果 MPP合并PE组学龄期儿童占比、肺实变、使用激素、发热时间、住院时间为[28.30%(15/53)、86.79%(46/53)、90.56%(48/53)、(7.29±1.01)d、(12.03±1.52)d]均显著高于MPP组[11.32%(6/53)、22.64%(12/53)、18.86%(10/53)、(3.36±0.38)d、(6.02±0.96)d](P<0.05);MPP合并PE组C-反应蛋白(CRP)、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为[(42.52±10.31)mg/L、(560.61±132.67)U/L、(1.39±0.30)g/L]显著高于MPP组[(14.05±6.38)mg/L、(470.98±102.50)U/L、(0.90±0.26)g/L](P<0.05);MPP合并PE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IgM、IgG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在小儿支原体肺炎(MPP)诊疗中的检测价值。方法:根据胸部CT或X线影像学表现,将100例MPP患儿分为支气管肺炎组(n=67)和大叶性肺炎组(n=33)。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40名健康同龄儿童,记为健康组。检测MPP患儿和健康组儿童MP-IgM、MP-IgG阳性率和血清CRP、PCT表达水平,并观察MPP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CRP、PCT水平变化。结果:MPP组MP-IgM、MP-IgG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χ~2=17.400、17.197,P<0.01);支气管肺炎组MP-IgM阳性率和大叶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IgG阳性率低于大叶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5,P<0.01);MPP患儿入院时血清CRP、PCT水平分别高于恢复期及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气管肺炎组和大叶肺炎组血清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IgM、MP-IgG和血清CRP、PCT水平检测对早期诊断小儿MPP、评估感染程度和病情转归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IL-18、IL-33及FeNO与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肺炎儿童127例,根据肺炎支原体(MP)抗体水平分为MPP组70例和非MPP组57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8和IL-33水平,FeNO检测仪测定FeNO水平及肺功能检测仪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呼气流量25%、50%及75%(MEF25%、MEF50%、MEF75%)。观察比较三组肺功能指标,分析血清IL-18、IL-33及FeNO水平和FeNO与IL-18、IL-33相关性。结果:三组各肺功能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各指标均低于非MPP组和对照组,且非MPP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IL-18、IL-33和FeNO水平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PP组各指标均高于非MPP组与对照组,非MPP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患儿FeNO与血清IL-18和IL-33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L-18、IL-33及FeNO均在MPP患者中明显升高,对临床鉴别诊断MPP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液C反应蛋白(CRP)、前降钙素(PCT)、血沉(ESR)、WBC及中性粒细胞(NE)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根据临床症状怀疑支原体肺炎者320例,痰培养确诊为肺炎链球菌肺炎及病毒性抗体检测诊断为病毒性肺炎患儿各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确定支原体感染组87例,非支原体感染者233例.非感染组PCT、CRP较非感染组明显升高(P<0.05),但均低于肺炎链球菌组,并高于病毒性肺炎组.ESR、WBC及NE在感染组及非感染组之间无明显升高,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CT、CRP对早期诊断支原体肺炎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不能区分能确定是否是支原体感染.CRP是MPP急性期炎症反应的敏感检测指标,动态监测CRP可判断MPP病情轻重、判断治疗效果.ESR无助于早期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但有利于鉴别细菌性肺炎与非细菌性肺炎;WBC及NE可作为一般排查感染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何朝晖  贾莅彦 《中外医疗》2016,(10):133-134
目的 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iasma pneumoniac pneumonia,MPP)患儿免疫球蛋白、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探讨其改变意义.方法 方便选取2011年2月—2013年3月该院诊治120例确诊为MPP的患儿进行研究,分为大叶性肺炎组(n=34例)、支气管炎肺炎组(n=86例),以同时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免疫球蛋白、PCT、CRP.结果 ①MPP患儿IgG,IgM,IgE异常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gA异常率无明显差异(P>0.05);大叶性肺炎组IgG异常率高于支气管肺炎组(P<0.05);IgM、IgA及IgE异常率无明显差异.②MPP患儿血清PCT及CRP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MPP患儿体液免疫功能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病情较重,免疫功能紊乱越明显,PCT、CRP对MPP病情评估也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检测对支原体肺炎(MPP)婴幼儿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89例1~3岁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血小板计数分为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组(A组,76例,血小板计数400×109/L)和血小板计数正常组[B组,313例,血小板计数(100~400)×109/L],比较两组发热时间、最高体温、咳嗽时间、肺部啰音时间、住院时间、喘息发生率、肺外并发症发生率和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发生率,并比较两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分析血小板计数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B组患儿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最高体温、肺外并发症和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发生率、CRP、PCT、ESR、多重病原体感染率和节段性或大叶性肺炎率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389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血小板计数与发热时间(r=0.158)、最高体温(r=0.171)、住院时间(r=0.284)、CRP(r=0.642)、ESR(r=0.533)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小板计数检测对于支原体肺炎婴幼儿病情评估和重症预测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及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水平检测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10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普通支原体肺炎(OMPP)组67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组40例,选取同期肺炎健康体检儿童55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各受试者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患儿血清25(OH)D及YKL-40蛋白水平,并绘制ROC曲线分析二者在RMPP早期诊断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MPP患儿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YKL-40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YKL-40水平诊断RMP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2.0.679。血清25(OH)D水平与MPP患儿肺部啰音.呼吸音低.胸腔积液.肺部坏死性炎症等发生率有关(P<0.05);血清YKL-40水平与MPP患儿肺外并发症.肺部啰音.呼吸音低.胸腔积液.肺部坏死性炎症发生率有关(P<0.05)。RMPP组肺炎患儿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OMPP组(P<0.05).YKL-40蛋白水平显著高于OMPP组(P<0.05)。血清25(OH)D.YKL-40对MPP患者诊断的AUC分别为0.751.0.797。结论 RMPP患儿血清25(OH)D水平显著降低,YKL-40显著升高,检测血清25(OH)D.YKL-40水平对RMPP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单体(FM)、D-二聚体(DD)、CRP在评估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5月本院儿科病房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患儿。入院当天采集咽拭子行MP的DNA及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检测,根据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分为耐药基因阳性组(n=138)和耐药基因阴性组(n=32),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指标。根据治疗效果及预后将耐药基因阳性组患儿分为治疗有效组(n=110)和无效组(n=28),检测并比较两组初始及治疗72 h后血浆FM、DD及CRP水平。结果耐药基因阳性组中咳嗽持续时间、总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更长,血浆FM、DD、CRP更高,双侧大叶性肺实变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初始血浆FM、DD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治疗72 h后血浆FM、DD和CRP值较有效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治疗后FM、DD和CRP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无效组治疗前后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血浆FM、DD、CRP水平变化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治疗后血浆FM、DD和CRP水平能否有效改善对患儿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以2017年9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MPP反应型血小板增高症(血小板>400×109/L)为观察组;以同期60例血小板正常组患者为对照组。分析MPP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发热时间及热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心肌酶谱异常、尿血并发肾损害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MPP患儿发生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治疗难度增加,肺外并发症多,临床需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5.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艳  张芳  孙之芹 《医学综述》2014,(2):354-356
目的分析与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新沂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50例及同期细菌性肺炎患儿50例,分别列为支原体肺炎组和细菌性肺炎组。对两组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指标进行对比。主要包括住院时间、发热情况、高热比例、肺部症状体征等。结果支原体肺炎组高热>39℃患儿32例(64.0%),其比例显著高于细菌性肺炎组的21例(42.0%);发热持续时间支原体肺炎组为(11.2±7.4)d,显著长于细菌性肺炎组的(6.4±2.8)d(t=5.15,P<0.05);两组患儿肺部体征比较,支原体肺炎组呼吸音减低的比例高于细菌性肺炎组,肺水泡音及干、湿啰音的发生率均低于细菌性肺炎组(χ2=19.22,P<0.05);支原体肺炎组患儿发生肺外并发症的比例显著高于细菌性肺炎组(60%vs 32%,χ2=20.12,P<0.05);支原体肺炎组患儿住院时间[737(16.2±6.2)d]显著长于细菌性肺炎组[437(16.2±6.2)d]显著长于细菌性肺炎组[416(9.2±2.4)d](t=7.16,P<0.01)。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高热多见,发热时间长,住院时间长,肺部症状多以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为主,肺部体征不显著,多为呼吸音粗糙、减低,肺外并发症多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并总结肺炎支原体感染(MPP)肺外并发症患儿的临床表现、肺外并发症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该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42例MPP感染并伴有肺外并发症的患儿纳入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另47例MPP感染但无并发症患儿纳入对照组。两组均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另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将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观察组患儿肺外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发热、咳嗽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均为100%;观察组中排前3位的肺外并发症分别为血液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以血液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多见,发热时间长、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是其主要临床特点,阿奇霉素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了解儿童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选取2013年6-12月入住本院的0~14岁肺炎儿童,按照肺炎支原体(MP)病原学检测结果分为MPP和非MPP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且分年龄段〔≤3岁(婴幼儿)和>3岁两个年龄段〕比较MPP和非MPP组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改变。结果 (1)婴幼儿肺炎患儿MPP组院前病程及发热时间长于非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岁肺炎患儿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所有病例均有咳嗽,MPP组夜间咳嗽症状评分高于非MPP组,肺部湿啰音发生率低于非M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肺炎患儿MPP组急性期喘息发生率高于非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婴幼儿肺炎患儿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所有病例均有肺部异常X线征,婴幼儿MPP均表现为小叶性肺炎,但>3岁肺炎患儿MPP组较非MPP组更多表现为大叶性肺炎,更多病例出现肺外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个年龄段MPP病例比较,婴幼儿组更多伴有肺部湿啰音|>3岁组胸部正位片更多表现为大叶性肺炎、胸腔积液,C反应蛋白(CRP)水平也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MPP组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长于非MPP组,出院后6个月再发喘息或慢性咳嗽的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非MPP儿童比较,MPP病例咳嗽更严重,肺部体征更轻微,胸部X线表现更多样化,症状恢复时间更长,恢复期更多病例出现慢性咳嗽或反复喘息。婴幼儿肺炎患儿的两组比较,MPP组院前病程及发热时间更长|>3岁肺炎患儿中MPP组较非MPP组更多存在喘息、大叶性肺炎X线征及肺外表现。儿童肺炎病例应及早进行MP病原体检测及胸部X线摄片,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MPP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右江医学》2017,(5):539-543
目的探讨并比较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及MPP合并胸腔积液(PE)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MPP患儿共774例,分为单纯MPP组716例及MPP合并PE组58例,收集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并分析。结果单纯MPP组平均年龄为(3.17±2.66)岁,MPP合并PE组平均年龄为(5.10±2.5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学龄期儿童比例占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合并PE组的热程及住院时间均长于单纯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P合并PE组多为以肺实变为主的大叶性肺炎(82.8%),高于单纯MPP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P合并PE组的CRP及LDH值均高于单纯M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合并PE组的CD3+、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均低于单纯MPP组(P<0.01),而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则高于后者(P<0.01)。MPP合并PE组的Ig A值高于单纯MPP组(P<0.05),而Ig M、Ig G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PP合并胸腔积液时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单纯MPP患儿存在明显差异,证实MPP并发胸腔积液时存在更为严重的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IL-27水平变化及其在MP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以15名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对36例MPP患儿和35例非肺炎支原体肺炎(NMPP)患儿的急性期外周血IFN-γ、IL-4和IL-27水平进行测定。血清IFN-γ、IL-4和IL-27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检测。结果 MPP组、NMPP组急性期及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分别为(173.1±29.2)pg/ml、(192.2±36.4)pg/ml、(152.3±28.2)pg/ml;血清IL-4水平分别为(124.8±34.7)pg/m、(100.4±31.9)pg/ml、(80.0±24.7)pg/ml。MPP组、NMPP组血清IFN-γ、IL-4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P〈0.01),但MPP组IFN-γ/IL-4比值降低,而NMPP组则无明显变化。MPP组、NMPP组、对照组血清IL-27水平分别为(24.24±9.00)pg/ml、(29.76±10.18)pg/ml、(18.03±7.58)pg/ml,MPP组高于对照组(P〈0.05),NMPP组高于MPP组(P〈0.05)。MPP组及NMPP组患儿血清IL-27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r=0.849,P〈0.01),血清IL-27水平与IFN-γ/IL-4比值呈正相关(r=0.884,P〈0.01)。结论 MPP患儿急性期IL-27应答不足,Th1/Th2应答失衡,在MPP的免疫病理损伤与肺外并发症发生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择50例在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就诊的肺炎支原体患儿,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应用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65.00%,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3.5±0.2)d、咳嗽消失时间(3.1±0.6)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5.2±1.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MPP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