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绮  杨坤   《四川医学》2024,45(4):444-447
<正>2型糖尿病是指以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糖尿病,因血糖控制不佳,可引起多种系统的并发症发生,引起脏器功能紊乱、衰竭,甚至致残或死亡。肌少症即肌肉衰减综合征,是随着人体年龄增加肌肉质量及力量逐渐减弱合并躯体功能减退的一种老年常见综合征,可降低老年人日常生活质量,增加致残率和致死率。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即可出现肌少症,其发病率占9.9%~54.1%[1],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的发生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增高。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临床综合征。研究表明,肌少症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有: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周围神经病变及损伤、降糖药物的使用等。多种降糖药物例如双胍类(biguanides)、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ketones)、二肽激肽酶-4抑制剂(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s, DPP-Ⅳ抑制剂)、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 GLP-1RA)、钠-葡萄糖共同转运体2抑制剂(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s, SGLT-2i)等均对肌少症的发生有影响。随着SGLT-2i在降糖治疗及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笔者发现,其对肌少症也有重要影响。SGLT-2i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使用过程中,能够优化人体结构,减少脂肪量但不会影响肌肉含量,不会增加骨折...  相似文献   

3.
少肌症包括各种原因尤其是增龄导致肌量减少、肌力降低及肌肉功能的减退,进而导致身体功能及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甚至死亡。少肌症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目前多学科协会对少肌症有着不同的认识。少肌症与糖尿病尤其是老年2型糖尿病关系极为密切,两者可通过多种机制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少肌症的正确诊治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包括饮食、运动及药物等方法,对于提高老年人群生活质量、预防摔倒、甚至促进老年人群糖尿病的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与肌少症关系密切,2型糖尿病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肌少症的发生、发展,概述了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脂质沉积、线粒体损伤等与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的相关性.中医认为2型糖尿病归属消渴范畴,病机与五脏衰弱、脾肾不足相关.肌少症在中医理论中可归类于痿证、虚劳的范畴,病机与脾肾不足、五脏衰败有关.两者病本在脾胃亏虚、肾气乏...  相似文献   

5.
随着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普遍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肌肉减少症(肌少症)被更多的人所关注。通过研究的深入,发现肌少症与T2DM之间存在双向作用的关系。T2DM相关性肌少症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炎症、线粒体功能障碍等有关,由于其目前尚无根治方法,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及相应药物治疗为其主要的治疗方案。本文从T2DM相关性肌少症的发病机制及干预方式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019版亚洲肌少症诊断共识对肌少症早期诊断的影响,并筛查肌少症相关危险因素,以促进早期干预。 方法 2019年6—9月,以方便抽样法选取西安市2所养老院202例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新旧诊断共识对比分析肌少症患病率,不同年龄段、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段与肌少症检出率相关性分析。基于2019版亚洲肌少症诊断共识从基本情况、基础疾病和营养膳食等角度综合分析肌少症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其与肌少症患病及恶化的关系。 结果 新旧诊断共识标准下,肌少症患病率分别为30.69%和22.28%。同时,基于新共识的80岁及以上老年人肌少症检出率显著高于旧共识(P=0.042)。非肌少症与肌少症前期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肌力、静息6 m步速、运动障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少症前期、肌少症(普通型)、严重肌少症年龄、身高、体重、肌含量、静息6 m步速、BMI、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年龄与BMI是影响肌少症检出的因素。肌力、静息6 m步速为其独立诊断因素,运动障碍为其独立影响因素。80岁及以上和/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三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应重点关注是否合并肌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红蛋白水平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肌少症的影响。方法将864例T2DM患者根据肌少症诊断标准分为肌少症组154例与非肌少症组71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相关生化、血常规指标。将血红蛋白(Hb)水平按四分位法分组,比较不同Hb水平肌少症的患病率。Spearman分析Hb水平与握力、骨骼肌质量指数(SMI)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肌少症患者Hb最佳临界值。结果T2DM肌少症总患病率为17.8%,男性患病率为14.2%,女性患病率为23.7%。随着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肌少症患病率逐渐降低。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b与SMI、握力呈正相关(P<0.001),ROC结果显示Hb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7。结论Hb水平的升高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8.
<正>肌少症是指骨骼肌质量下降、伴有骨骼肌力量和/或功能下降的老年综合征。有研究显示[1],肌少症与糖尿病、血脂异常及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均存在相关性。然而老年人往往存在多种慢性疾病,2种或以上慢性病共存时,我们称之为老年共病。基于此,本文对高龄患者共病指数与肌少症进行分析,以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血清镍纹样蛋白(Metrnl)、上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E-FABP)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肌少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7月武汉市汉阳医院老年病科治疗T2DM患者24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肌少症分为肌少症组55例和无肌少症组18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etrnl水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E-FABP水平;比较2组患者血清Metrnl、E-FABP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Metrnl、E-FABP水平与T2DM合并肌少症特征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etrnl、E-FABP水平预测T2DM合并肌少症的价值;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T2DM合并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肌少症组血清E-FABP、T2DM病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肌少症-5(SARC-F)评分高于无肌少症组,血清Metrnl、体质量指数(BMI)、步速、握力、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低于无肌少症组(t/P=8.839/<0.001、5.723/<0.001、6.116/<0.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肌少症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218例≥55岁的男性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测定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四肢骨骼肌肌肉质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ASM)、四肢脂肪含量(appendicular fat mass,AFM)、握力、步速等,并计算出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分析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结果 55岁以上男性T2DM患者肌少症患病率为34.86%,低骨骼肌含量患者BMD明显低于非低骨骼肌含量者。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肌少症为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6,95%CI: 1.20~6.34,P=0.017)。结论 中老年男性T2DM患者的肌少症与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正>肌肉减少症(肌少症)是一种主要表现为肌肉质量减少、肌力减退、肌肉功能下降,导致机体功能退化、跌倒、卧床、死亡等不良结局的综合征;常发生于老年人群,是一个与年龄密切相关的发展过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推进,肌少症已经成为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学界对肌少症的认识尚不充分,进一步研究肌少症发病机制、干预和治疗方法的前提是筛选和建立肌少症动物模型。本文拟探讨肌少症动物模型的造模方式、造模动物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骨硬化蛋白(SOST)、戊糖素(PTD)与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并发肌少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T2DN患者277例,根据是否并发肌少症分为肌少症组85例和非肌少症组19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OST、PTD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T2DN并发肌少症患者血清SOST、PTD水平与肌少症指标[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握力、步速和5次坐起时间]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N患者并发肌少症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OST、PTD水平对T2DN患者并发肌少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肌少症组血清SOST、PTD水平高于非肌少症组(t=7.777、7.854,P均<0.001)。血清SOST、PTD水平与T2DN并发肌少症患者ASMI、握力、步速呈负相关(SOST:rs=-0.734、-0.725、-0.762;PTD:rs=-0.720、-0.732、-0.755,P均<0.001),与5次坐起时间呈...  相似文献   

13.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血管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显著降低老年人的生存率。近年的研究表明,
除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等传统危险因素外,少肌症可能参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瘦
素、脂联素作为脂肪细胞因子参与少肌症及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文章就少肌症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及瘦
素、脂联素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作用缺陷引起的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症群,从患者糖耐量正常到糖耐量减低,直至确诊为糖尿病往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期,大约为7-10年,后转为临床症状明显阶段.糖尿病主要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如不控制饮食,则可能导致餐后血糖升高,长期持续的高血糖会加剧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最终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尿酸与肌少症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275例≥55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尿酸(uric acid, UA)、25羟维生素D3(25 hydroxyvitamin D3, 25 OHD3)、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等浓度。测定四肢骨骼肌肌肉质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ASM)、握力、步速等,并计算出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 ASMI),分析UA与肌少症的相关性。结果 55岁以上男性T2DM患者肌少症患病率为32.73%,肌少症组患者UA明显低于非肌少症组[(307.5±76.57) mmol/L vs (342.02±89.02 )mmol/L,P=0.00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A与ASMI呈正相关(r=0.201, P=0.006),UA与握力,步速无相关性(P>0.05);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UA是中老年男性T2DM患者肌少症的独立保护因素(OR=0.89,95%CI:0.79~0.97,P=0.043)。结论 尿酸对中老年男性T2DM患者的肌少症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发病情况,分析影响跌倒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合并肌功能降低与跌倒风险的关系。方法 以该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512例年龄≥60岁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AMRY-EH101握力器测试握力(HS),秒表、皮尺测试行走速度(GS),生物电阻抗分析测定肌肉含量并计算骨骼肌质量指数(SMI);采用2019年亚洲老年肌少症管理机构(AWGS2019)标准对肌少症进行分组,摩尔斯跌倒风险预测量表评价跌倒风险,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跌倒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肌少症检出率为19.92%,399例患者(77.93%)存在跌倒风险,而是否有肌少症及肌少症严重程度对跌倒风险无影响(P>0.05);非肌少症患者中,HS、GS、SMI下降组跌倒风险较正常组升高(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MI、血糖情况、白细胞介素6、T2DM视网膜病变、T2DM周围神经病变、T2DM血管病变7类变量是跌倒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T2DM患者跌倒风险较高,T2DM合并肌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7.
肌少症是一种以进行性骨骼肌质量减少,肌力下降以及肌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老龄退行性疾病,常与骨质疏松症并行发生,增加了老龄人摔倒及骨折的发病率,对老龄人的生活品质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拜读总结出了目前用于肌少症的相关筛查工具及最新治疗进展,以便早期发现肌少症患者,并给予早期干预及治疗,延缓肌少症的进展,现阶段国内外尚未制定出统一的肌少症筛查工具及诊疗指南,仍需国内外学者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AGE)预测T2DM患者肌少症的患病风险。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T2DM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肌少症将其分为对照组(n=146)和肌少症组(n=34)。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AGE、肌力、起立试验、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ASMI)、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肌力、AGE均是T2DM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BMI、肌力、AGE建立预测模型,经验证该模型校准度良好,具有良好的区分度。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发现其预测T2DM患者发生肌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933,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校正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评估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更高的净收益和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AGE是T2DM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T2DM患者的肌少症诊断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肌少症(sarcopenia)是与增龄有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肌肉强度降低或身体功能减退的综合征。肌少症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由于其能加快衰弱综合征的发生,故而也成为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肌少症肌肉量的减少始于中年,严重时至80岁或90岁时肌肉量减少50%[1],从而导致老年人体力下降、心肺功能受损,对老年人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故对肌少症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西医对于肌少症的防治措施主要有营养疗法、  相似文献   

20.
 肌少症是以骨骼肌质量减少及其功能减退为主要特点的复杂综合征。目前国际上关于肌少症的诊断标准各异,根据不同诊断标准统计肌少症的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肌少症是与增龄密切相关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对肌少症的研究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其发病原因仍不十分清楚,本文就目前肌少症的现况调查及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