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便秘的基本病机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肝、肾、肺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张小萍便秘验案四则,说明了便秘与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均有关。治疗便秘重点在于调理中焦气机,注重脾胃升降;肝郁气滞,应疏肝理气;久病已虚则应益气健脾,温肾益精,养血润肠。总以调理五脏,调和气血、津液为核心。  相似文献   

2.
迟莉丽教授基于"魄门亦为五脏使"理论,认为老年性便秘病位在肠,主病之脏为脾肾,与肺、肝、心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脏腑功能失司、气血阴阳虚损所致大肠传导失常。并在此理论指导下运用健脾益胃、温肾益精、补肺降气、疏肝养血、养心安神等五法从五脏论治老年性便秘,取得较好的疗效。附验案1例。  相似文献   

3.
便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脑髓性便秘是其一种特殊类型。赵宝明教授将由于中风、脊髓损伤、帕金森病、焦虑抑郁等脑性疾病引起的便秘称之为脑髓性便秘。赵宝明教授认为此类便秘的病机之根本在于脑神紊乱,气机升降失常,大肠传导失司,糟粕内停,临床常以温胆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调畅气机探寻功能性便秘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认为功能性便秘责之周身气机不畅,气滞致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治疗上以调畅气机为原则,采用复脾胃升降之序、肝肺左升右降之法。  相似文献   

5.
简版:[摘要]人身无处不中气,中气如轴,四维如轮,其气为人身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阳明燥金、太阴湿土均为中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和合互济则中气旺盛;反之,则升降出入失常而易出现阳明燥热与太阴寒湿太过并存的病机。李可老中医从“凡病皆为本气自病”出发,提出“阳明之燥热永不敌太阴之寒湿”的观点,对于个体体质表现为阳明太阴燥湿不济之患者,其临证的指导意义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便秘病因病机虽多,但脾虚气滞、肠燥失润、传导失常是各型便秘的共同点。党中勤教授在临床中总结各型便秘共性,创立"行气润肠方",并在此基础上加减运用,用于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老年性便秘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病.中医认为,老年人机体衰弱、气血两虚、阴虚肠燥导致肠蠕动功能下降,肠内血液循环较差,分泌液减少,造成大便干结.故老年性便秘多属虚秘,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分.根据老年性便秘的病机特点,治疗上应辨证施治,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气升降理论,认为阳虚水湿、中气失常是银屑病的核心病因病机;木郁血滞、肺金津枯为银屑病常见病机演变;银屑病后期常呈现虚实兼挟、寒热错杂的病机特点。治疗予温阳化湿以复升降,根据病性及病位择方选用甘姜苓术汤、泽泻汤、真武汤、苓桂术甘汤等;泄肝理肺以畅气机,常以小柴胡汤、丹栀逍遥散为基础加减;清心补肾以调阴阳,方用自拟畅中汤。以中气升降理论为指导,平调寒热、斡旋中土,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四维周转,可为银屑病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传统观点认为老年性便秘多由于气血渐衰、津亏肠燥、肾阳不足、肠失温润、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多从脾胃论治、从肝论治、从瘀论治、从气血阴阳论治等。我们认为本病主要以肾阴虚为主,肾阴虚为关键点,故本文从肾阴虚对便秘成因进行辨析,本病病机为肾阴亏虚、阴亏血少、肠燥气机不降。亦与肺、肝、脾、胃等脏器有关,治疗以滋肾润肠通便为主。  相似文献   

10.
甘考  刘厚强  蔡彦 《新中医》2023,55(14):220-224
清·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基于“一气周流”气机运动理论,认为咳嗽的根源在肺胃,中气不 足、其根阳虚是咳嗽的主要病机。依据此病机将咳嗽分为湿嗽与燥咳,治疗上主张重用辛温补中之品,配合解 表、清肺、降气诸法,随症加减,其学术思想对后世研究和治疗咳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四圣心源》为清代名医黄元御所著,全书以中气理论为核心,以注重顾护阳气、调理中气的思想为线索,对疾病的病机及治疗思路进行了详细阐述。淋证是以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疾病。黄元御将淋证的病机概括为"乙木陷于壬水",治疗当以燥土疏木为法,土燥木达而疏泄之令畅则淋沥可愈。  相似文献   

12.
疏肝润肠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潘志恒  杨跃武 《新中医》1998,30(11):12-14
以自拟疏肝润肠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46例,采用量化评分法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显效19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87%。认为便秘型IBS病机与单纯性便秘不同,肝郁气滞为本,肝郁化热、阴亏肠燥为其病机主要转归,夹湿势者常见。  相似文献   

13.
干燥综合征属中医“内燥”范畴,吴生元认为,阴血津液亏虚虽为其基本病机,下焦阳虚不化,津液不能上承亦能导致本病.同时认为温肾阳、化津液之法的灵活应用,能够提高远期疗效;解燥毒贯穿始终,又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4.
杜晓妹  黄韬 《河南中医》2022,(8):1186-1189
黄韬老师认为,汗出病机为卫气失于固护、开阖失常、腠理疏松、营阴外泄。营卫根于中气,中焦脾胃之气(中气)是托举五脏不陷之气,治疗应注重中气和机体枢机。黄老师采用补中益气汤补中升清,并加用风药增强祛风胜湿、发散郁热、开腠通络之效,临证多选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独活、白芷、藁本、薄荷、葛根等,使卫阳复职,营阴内守,营卫调和,汗出自愈。  相似文献   

15.
黄元御《四圣心源》提出“中气脾胃论”,认为惊悸总由中气亏虚,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所致,精神不交为直接病因,胆胃之气不降乃基本病机,分为心火上炎、心虚胆怯、脾虚湿困、肾虚水寒四种证型,辨治从脾胃入手,调理人体气机,降心火、顺胆气、除脾湿、温肾寒,以达到治疗惊悸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党中勤教授治疗便秘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分析病例,进行总结。结果:党师指出魄门亦为五脏使,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失常,但与脾、肺、肝、肾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便秘之病不可一概用大黄、芒硝之属,应究其源而辨证论治。结论:党师提出的培中土补益气血、开肺金通腑行便、解肝郁复木疏泄、温肾水开窍后阴等治疗便秘的思路及经验方药,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全书中与"便秘"相关的条文论述及医话医案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分析张锡纯临床诊治便秘的学术思想。张锡纯认为造成便秘的根本病机是胃气不降,病位主要在胃和大肠,并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密切相关。张锡纯根据便秘发生的病机、病位提出了"补心、平肝、升脾、宁肺、温肾"五大治则以降胃气。在便秘的治疗上张锡纯多采用重镇之性的石类药物、活用白虎汤类方以及数种外治法来通便导下。张锡纯认为便秘亦有寒热虚实之分,不可一味以攻下药通便,需明确患病因由并结合患者的舌脉来予以辨证施治方可获效。  相似文献   

18.
升提固本法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运用升提固本法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的经验。认为中气下陷、肾气不固为直肠前突型便秘的核心病机,治疗应以升阳举陷,补益肾气,即升提固本为法。其中补益肾气甚为重要,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的关键。治疗中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抓住主证,兼顾其标,分阶段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9.
余在先主任医师在3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提出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多以脾肾虚衰为本,肠燥津枯为标,治疗以温肾健脾为主,佐以养血润肠,调畅气机,应慎用苦寒泻下之品。  相似文献   

20.
金元名医李东垣立足于脾胃气机升降学说,从内伤热中立论治疗便秘。李氏认为,便秘之病因可归为饮食失宜、劳役过度、年老气虚以及风热外乘,核心病机为气火失调、升降失常。治疗方面,李氏反对单纯使用泻下药通便,主张对证使用辛润、苦泄、温通以及补中诸法,以益中州之政,复脾运之常,除便秘之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