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超声引导多点扇形立体定位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肝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多点扇形立体定位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效果. 方法 对96例肝癌患者的112个肿瘤,采用多点扇形立体定位法施行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治疗后15 min行超声造影(CEUS),判断肿瘤是否完全灭活,如灭活不完全则进行重复治疗,治疗后1个月行增强CT(CECT)或CEUS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结果 112个肿瘤共穿刺293次,成功穿刺269次,穿刺成功率91.81%.治疗后15 min,CEUS示肿瘤无增强.治疗后1个月CT复查,肿瘤体积缩小;89.29%肿瘤CECT无强化,10.71%存在部分强化;CEUS示87.38%肿瘤内无增强,12.62%存在部分增强. 结论 超声引导多点扇形立体定位单极冷循环RFA治疗肝癌疗效可靠,可提高消融治疗对较大肝癌的灭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eal-time elastography,RTE)观察离体及活体肝脏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术后消融灶的弹性变化,探讨RTE评估RFA消融范围的价值。方法:离体实验选取新鲜离体猪肝5个,活体实验选取新西兰大白兔20只。在超声引导下将射频针置于猪肝及兔肝内进行消融,分别得到消融灶20个。RFA结束后采用RTE观察消融灶,测量消融灶最大切面的左右径及前后径并计算面积,与大体标本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消融结束后RTE图像显示离体猪肝及活体兔肝消融灶呈均匀蓝色,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离体猪肝RFA术后RTE测量消融灶面积与大体标本测量结果呈显著相关(r=0.91,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活体兔肝RFA术后RTE测量消融灶面积与大体标本测量结果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49,P<0.05)。结论:RTE可清晰显示肝脏RFA灶的范围,有望成为评价RFA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中二维声像图所见强回声区大小与消融范围的相关性.方法 对新鲜离体牛肝组织及肝癌患者的病灶进行冷循环射频消融,测量声像图中强回声区大小、凝固灶大小和术后超声造影无增强区域大小,并分析其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 离体实验中声像图强回声区大小与凝固灶范围呈高度线性相关并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临床研究中声像图强回声区大小与超声造影无增强区域大小高度线性相关并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射频消融过程中对强回声区大小的观察有助于预测消融范围,避免损伤邻近重要脏器.  相似文献   

4.
运用Cool-tip射频电极肝脏复合消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在使用Cool-tip射频电极下肝组织的复合消融特点,为临床制定肝癌消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采用裸露端3cm的单束和裸露端2.5cm集束Cool-tip射频电极对离体新鲜猪肝行多针多点复合射频消融,能量输出0~200W,单次消融时间12min,观察不同针距及布针数所造成的组织凝固范围和形态.结果 单束电极复合消融针距2cm,而集束电极针距3cm,所获得的凝固区重叠好,横向2针2点和不同深度1针2点消融所获得的凝固范围(深径×横径×前后径)分别约为4.0cm×4.5cm×3.0cm、5.8cm×3.5cm×3.0cm;4.7cm×6.5em×4.5cm、6.5cm×4.5cm×4.3cm.集束电极3针3点,呈等边三角形布针,针距3cm,获得凝固范围约为4.8cm×6.4cm×6.8cm.集束电极4针4点,呈菱形布针,针距3cm,所获得的组织凝固范围约为5.0cm× 6.6cm×8.2cm.同针距呈正方形布针,所获得的组织凝固范围约为5.2cm×6.5cm×6.8cm.结论 设计合理的复合消融方案既可以提高消融效率、避免过度消融,又可以获得足够的凝固重叠范围.集束电极复合消融可使射频消融适应症扩大到6cm肿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极无水乙醇注射(QEA)与射频消融(RFA)联合应用和消融过程中生理盐水(NS)注射能否提高单针消融范同.方法 应用离体猪肝分别采用RITA和Cool-tip系统进行RFA、QEA+RFA、QEA+RFA+NS,每组实验3次,比较各组消融灶的体积、能量及效能.结果 QEA+RFA+NS组的消融体积明显大于单独RFA组,而QEA+RFA组的消融体积则与消融方式有关.QEA+RFA组和QEA+RFA+NS组的效能均比单独RFA组要低,都能增加RFA的能量输出.结论 联合消融可以提高单针消融体积、减少效能.提高消融效率,对大小相同的肿瘤,应用较低功率就可以取得相同的消融凝固范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作为治疗肝脏肿瘤的微创方法被广泛重视和研究[1-4].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过程中,声像图上射频电极针尖周围会产生强回声反射,对于该强回声范围能否代表病灶的实际消融范围尚有不同观点[5,6].本实验通过对离体牛肝射频消融,探讨冷循环射频消融术中二维声像图强回声表现与凝固灶大小的相关性.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评价不同消融条件下离体猪肝组织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灶硬度变化和消融气体对弹性成像的影响.方法 新鲜离体猪肝12只共24块,随机分为4组,每组6块.分别予以RFA 6 min、12 min、无水酒精15 ml注射联合RFA 6 min、无水酒精15 ml注射联合RFA 12 min,测定并比较消融前、消融后气体未消除时、消融后气体消除时猪肝消融区杨氏模量.结果 SWE图清晰显示消融区域硬度变化范围,且二维声像图中强回声气体后方声衰减部分得到显示.消融前、消融后气体未消除时、消融后气体消除时的杨氏模量分别为(14.90±4.04) kPa、(94.31±23.03) kPa、(89.32±20.77) kPa,消融后气体未消除时、消融后气体消除时杨氏模量分别与消融前杨氏模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P<0.001),消融后气体未消除时杨氏模量与消融后气体消除时杨氏模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5).RFA 6 min、12 min、无水酒精15 ml注射联合RFA 6 min、无水酒精15 ml注射联合RFA 12 min消融前后杨氏模量改变分别为(81.29±9.19)kPa、(84.88±9.89)kPa、(97.27±16.20)kPa、(103.82±22.04)kPa,是否联合无水酒精注射对射频消融前后杨氏模量变化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9),而射频消融持续时间的不同对消融前后杨氏模量变化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结论 SWE几乎能够不受气体影响定量分析离体猪肝射频消融灶硬度变化,且不同消融条件的杨氏模量变化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多电极射频体外肝消融热场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肝组织多电极射频的消融范围和热场分布情况.方法使用国产WE-7568射频消融仪和14G多电极射频针,对16块体外新鲜猪肝和牛肝组织消融,设置中心温度70°~80℃,持续10分钟,消融中测量电极针两旁4cm范围内的温度变化,随后观测肝组织凝固形态和范围.结果以电极针母针为中心6cm×6cm类圆形范围内平均温度可达50℃以上,4cm×3cm类圆形范围内可超过70℃,最高温度区在针尖前1cm,平均温度达99℃.消融凝固区为横椭圆形,猪肝凝固范围的平均大小5.1cm×3.9cm,牛肝的平均大小6.6cm×4.6cm,凝固体的中心位于针尖前0.5~1.0cm处.消融中升温速度快者凝固范围小,反之则大.结论使用本装置在体外肝可获得较大的组织凝固范围,最高温度区和凝固体中心点在针尖前方,消融中升温速度与凝固范围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离体肝脏射频消融(RFA)实验,评价高渗盐水、冰醋酸以及冰醋酸和高渗盐水混合溶液(AAHS)对RFA的增效作用。方法:取厚度和大小近似的新鲜猪肝12块,每3块肝脏作为一组进行射频消融实验。A组:单纯RFA,B组:36% NaCl+RFA,C组:50%冰醋酸+RFA,D组:50%冰醋酸+36% NaCl+RFA。每组猪肝上选取12个点,每个点注射1ml上述试剂后即进行射频消融。记录最低阻抗、消融持续时间并测量消融区的深径及横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最低阻抗值最高,同其它组最低阻抗间具有显著差别;B、D组最低阻抗值明显低于A、C组;B、D组间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射频消融持续的时间也存在差别,其中A组消融持续时间最短,B组持续时间最长。各组消融区最大面积的平均值中D组的面积值最大,A组消融最大切面的面积最小,B组的消融最大切面面积仅次于D组,两者具有显著差别,B组同其它组亦具有显著差别。结论:将射频消融同50% AAHS溶液注射联合比单纯射频消融能获得更大的射频毁损区,其对肝脏射频消融的增效作用大于单一溶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7例肝癌患者,共83个肿瘤结节(直径1.9~6.2cm),采用Lee Veen针(3.5cm/15G十电极),术中定位、穿刺采用超声引导,≤2.0cm结节单点消融,>2.0cm结节采用多点消融,每个肿瘤结节治疗1~3针,每3~6个月CT复查,对新出现的结节再次行RFA治疗.结果 RFA术后3~7d肿瘤完全消融率93.1%(78/83),术后3、6、12、24个月CT检查,肿瘤完全坏死分别为86%、81%、72%、65%,患者存活率分别为96%、91%、84%、67%.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具有创伤小、见效快,并可多次进行、患者痛苦小、体质恢复快,无需输血等优点,是治疗肝癌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