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药物联合内镜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289例确诊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活动性出血或有新近出血征象患者,内镜下进行药物联合套扎、硬化治疗,术后观察疗效及随访.结果 289例患者最初均止血成功,急症止血率达100%,早期再发生出血26例,再出血率为8.9%.曲张静脉消失率87.5%.曲张静脉复发时间多在曲张静脉根除后5月-18月,复发率14.5%.结论 药物联合内镜治疗是治疗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长期药物治疗可降低再出血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 评价急诊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②方法 2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接受急诊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EVL)联合胃底曲张静脉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③结果 25例患者的急诊止血有效率96%(24/25),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④结论 急诊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林买洁 《吉林医学》2009,30(2):101-102
目的:探讨经内镜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和临床护理要点。方法:84例肝硬化并发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内镜下套扎。2组均观察治疗后止血率、止血时间、再出血率、住院天数等。结果:内镜套扎治疗组止血效果快、再出血率明显减少、住院天数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内镜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不仅止血成功率高,而且多次治疗后可使曲张静脉消失。护士掌握内镜套扎治疗配合和护理的各种技能的熟练程度,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内镜下硬化治疗与经皮经肝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硬化治疗和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丛栓塞(介入治疗)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比较和对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为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丛栓塞组和内镜下硬化治疗两组,治疗后内镜随访1年,了解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有效率、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消失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介入组和内镜下硬化组止血成功率分别是87.09%(27/31)和95.35%(41/43),内镜下硬化治疗组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介入组;再出血率为35.48%(11/31)和7.69%(3/43),内镜下硬化治疗组再出血率显著低于介入组;内镜下硬化治疗组随访内镜下观察有效率、消失率显著高于药物和介入治疗组。结论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疗效和介入治疗均为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内镜下硬化治疗远期效果优于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采用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生长抑素治疗)与观察组(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治疗),每组23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近期和远期的出血情况以及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1个月再出血率(5.22%)、3个月再出血率(3.48%)、止血率(74.78%)以及死亡率(5.65%)与对照组患者的1个月再出血率(30.00%)、3个月再出血率(35.22%)、止血率(46.65%)以及死亡率(25.2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52%)明显低于对照组(33.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采用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和生长抑素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出血情况,降低再出血的发生,提高静脉曲张消失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张焰平  程翠平  李敏 《安徽医学》2011,(9):1281-1282
目的评价急诊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间2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接受急诊内镜下胃底曲张静脉组织粘合剂注射联合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的急诊止血有效率96%,并发异位栓塞2例,发生率9%。结论急诊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疗效明显,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在接受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后注射奥曲肽预防曲张静脉早期再出血的疗效。方法:84例肝硬化伴活动性出血或具有最近出血征象的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单一治疗组4 2例,奥曲肽和套扎联合治疗组4 2例(奥曲肽50 μg静脉注射,随后2 5μg/h静脉点滴3d)。结果:30d内单一治疗组发生再出血1 7例,其中1 6例发生在4 8h内,再出血率为1 7/42 ( 4 0 % ) ,联合治疗组发生再出血4例,均在4 8h内,再出血率为1 0 % ( 4 /42 ) (P <0 . 0 5)。结论:奥曲肽可以显著减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方法 临床确诊为肝硬化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5例,于急性出血稳定后12h内采用胃底静脉三明治法组织胶注射后联合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分别于术后2周、3个月后行内镜随访观察.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止血.8例患者于术后2周,再次行食管套扎术.食管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组织胶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价值。方法:25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曲张静脉内组织胶注射治疗及预防再出血,随访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急诊注射9例均立刻止血,其中床旁操作5例,急诊止血率100%;16例择期注射预防再出血。其中1例由于术前失血过多而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术后24例出现排胶后溃疡,3月内镜复查组织胶完全排出,溃疡愈合。24例随访3-17月,再发出血1例,占4%。结论: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是一种止血效果确切、安全的方法,尤其适用于急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经内镜下技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2月-2008年4月采用EVL、EVS、EVS与EVL联合疗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共104例。结果104例活动性出血套扎治疗32例,硬化注射治疗34例,联合治疗38例,合计止血成功率88.5%;套扎或硬化注射方法治疗66例,食管曲张静脉根除率66.7%;套扎及硬化注射联合疗法治疗38例,食管静脉曲张根除率73.7%;所有治疗生存率96.2%,并发症15%。结论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单环套扎术及硬化治疗术,具有创伤小、止血效果好、预防反复出血及使食管曲张静脉消失或曲张静脉程度减轻的治疗作用,单环套扎及硬化注射联合治疗方法,食管曲张静脉消失效果最佳。内镜下硬化注射方法治疗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效果优于套扎方法,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套管辅助内镜下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5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外套管辅助内镜下硬化剂治疗组(外套管+EVS组)49例,内镜下套扎术组(EVL组)4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曲张静脉消失率,曲张静脉基本消失率,3个月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曲张静脉消失和基本消失率、3个月生存率及并发症(胸痛、发热、食管狭窄、吞咽困难、吸入性肺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套管辅助内镜下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建议此方法在临床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技术及硬化剂治疗的护理.方法:对2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饮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止血成功率达100%.结论:加强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亚  王欣  李方  孙历艳  张静 《中外医疗》2013,32(20):66-67
目的探讨研究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套扎止血治疗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总结2007年11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治及内镜下套扎治疗经过等进行分析。结果该组86例患者71例行急诊内镜套扎治疗,15例行择期内镜套扎治疗,近期再出血4例行再次内镜治疗,急诊止血率达100%。8例重复内镜治疗进行二级预防,结扎完所有的曲张静脉。结论内镜下套扎术是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该法适应证广、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可作为食管静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按常规胃镜检查准备,选择5%鱼肝油酸钠为硬化剂。急诊内镜检查明确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以后即行注射,采用静脉内注射法,先在曲张静脉出血点的下方静脉内注射硬化剂2~5mL,观察数秒后,再在该静脉上选择第二个注射点进行注射。结果急诊止血:急诊硬化注射治疗19例,有效17例,无效2例。近期疗效(曲张静脉改善情况):有效19例,改善39例。结论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无论急诊止血还是改善静脉曲张,防治再出血,其疗效均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随访单纯内镜治疗或联合药物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转归.方法回顾总结近四年来收治的18例经内镜治疗的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联合心得安治疗,了解其具体治疗方法和目前转归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未按规范内镜治疗直至曲张静脉消除,但内镜治疗后有11例联合心得安治疗,随访至今无再出血相关死亡,7例行单纯内镜治疗患者中3例死于再出血.结论非规范的内镜治疗后序贯予以心得安治疗也可降低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观察中西医结合防治门脉高压症食管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将入选36例患者,分为两组均行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观察组加小剂量善宁合并止血降压汤19例,对照组小剂量善宁17例.结果 两组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观察组的止血率96.1%,无再出血;对照组止血率80%,再出血率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加小剂量善宁合并止血降压汤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率高、再出血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将136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进行急诊或择期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非套扎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套扎组的急诊止血率100%,再出血率9.6%,止血成功率95.4%,静脉曲张消失率40%,红色征阳性消失率63%,疗效优于内科药物治疗,P0.05,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疗效优于内科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8.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套扎术治疗效果。方法:对8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常规的胃镜检查,确诊食管静脉曲张,随后在内镜下对曲张静脉进行急诊、择期单次或多次套扎,其中4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及急诊内镜下套扎术,46例进行择期内镜下套扎术。结果:8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有80例(90.91%)在套扎术后(2~3)周复查内镜,静脉曲张程度均明显减轻,部分患者静脉曲张完全消失,急诊抢救止血成功率为95.23%,择期内镜下套扎术成功率100%。结论: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不仅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止血方法,同时也是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陈万宁  林丽立 《四川医学》2010,31(8):1100-1102
目的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8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EVS治疗组(n=29)、EVL治疗组(n=39)及二者联合治疗组(n=30)。通过观察食管曲张静脉消失率、EV复发率及再出血率等指标,比较三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EVS、EVL组和联合治疗组的EV消失率分别为86.2%、87.1%和90%;EV复发率分别为37.9%、35.9%和16.7%;随访3年再出血率为44.8%、35.9%和22.2%(P〈0.05)。结论 EVS、EVL均为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但二者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套扎术和硬化治疗。  相似文献   

20.
赵建红  程相超 《中国医疗前沿》2011,6(6):61+77-61,77
目的探讨内科药物结合内镜下止血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6例经我科治疗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结果 86例患者中经内科药物或配合应用内镜下止血治疗,出血停止,治愈78例,其中内镜下成功止血23例,成功率90.7%,经内科治疗后止血效果差或再出血6例,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因肝功差、出血多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内科药物结合内镜下止血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花费低,创伤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