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卡替诺尔和氟西汀对映体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考察了以羧甲基-β-(环糊精-β-CD)、β-环糊清(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为手性选择剂,在50mmol/L醋酸三乙胺缓冲溶液中分离卡替诺尔和氟西汀对映体。该文还通过考察手性选择剂的浓度、背景电解质的酸度、背景电解质的类型等因素对映体手性分离的影响,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初步探讨了手性识别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用约4mmol/L的CM-β-CD分离氟西汀和卡替诺尔对映体,能使对映体达到良好分离,不仅节约了分析成本,也简化了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顺丁烯二酸酐-β-环糊精(MAH-β-CD),并通过红外光谱、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20 mmol/L乙酸铵为缓冲溶液,MAH-β-CD作为手性选择剂,利用毛细管电泳对氨基酸和手性药物对映体进行拆分研究。考察了缓冲溶液pH、分离电压和手性选择剂浓度等对拆分效果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成功拆分了3种氨基酸(DL-甲硫氨酸、DL-精氨酸、DL-赖氨酸)和两种手性药物(沙丁胺醇、氯美扎酮)对映体,分离度分别为5.11,5.55,2.99,2.33和1.64。  相似文献   

3.
以铜(Ⅱ)-L-谷氨酸络合物为手性分离选择剂,对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3种非衍生芳香族氨基酸的手性对映体拆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拆分未衍生化的氨基酸对映体的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方法。在使用10mmol/L NH4AC(pH5.0),5mmol/L CuSO4和10mmol/L L-谷氨酸的条件下,成功地拆分了苯丙氨酸、酪氨酸手性对映体;色氨酸手性对映体也得到部分分离;考察了电泳缓冲液组成、pH值等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使用二元环糊精体系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手性药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分别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和高磺化-β-环糊精(HS-β-CD)及二者混合物为手性选择剂,研究了5种药物的对映体分离,并取得很好的对映体分离结果。比较了HP-β-CD和HS-β-CD手性识别能力,分析了二元环糊精体系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在毛细管电泳中,采用β-环糊精(β-CD)及其衍生物为手性选择剂对扑尔敏、异丙嗪、二氧异丙嗪和氧氟沙星对映体进行了分离。优化了分离条件;讨论了环糊精空腔边缘与溶.质分子作用的基团的种类和分离效果的联系,通过计算手性分离的热力学常数比较了不同手性选择剂对扑尔敏对映体的分离能力。最后,讨论了乙腈在手性分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方  王小文 《分析化学》1997,25(6):644-647
在毛细管电泳中,采用β-环糊精(β-CD)及其衍生物为手性选择剂对扑尔敏、异丙嗪、二氧异丙嗪和氧氟沙星对映体进行了分离。优化了分离条件;讨论了环糊精空腔边缘与溶质分子作用的基团的种类和分离效果的联系,通过计算手性分离的热力学常数比较了不同手性选择剂对扑尔敏对映体的分离能力。最后,讨论了乙腈在手性分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非衍生芳香族蛋白氨基酸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羟丙基—α—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对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3种非衍生芳香族蛋白氨基酸的毛细管电泳分离和对映体手性拆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背景电解质的pH值、手性选择剂的浓度和柱温对分离效果影响较大;经过一系列实验优化,在选定的条件下,3种未衍生氨基酸混合物,不仅达到了相互之间的完全分离,而且每种氨基酸对映体均达到了完全手性拆分。  相似文献   

8.
西布曲明对映体的非手性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尚友  刘毅  陈华  陈志涛  夏之宁 《分析化学》2005,33(12):1761-1763
采用非手性的C18色谱柱,通过在流动相中加入手性选择剂β-环糊精的方法实现西布曲明对映体的拆分。流动相组成为含β-环糊精的甲醇-水(10:90,V/V,pH3.6)。当手性选择剂β-环糊精的浓度为0.8mmol/L时,西布曲明对映体在进样后的5min内得到了基线分离,分离度Rs达到3.2。对流动相中加入手性选择剂进行手性拆分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β-氨基酸对映体在键合型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上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瑞芬  万谦宏 《分析化学》2006,34(5):683-686
制备了以L-α-氨基酸为手性配体和球型多孔硅胶为基质的键合型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固定相,用于β-氨基酸对映体的拆分。考察了硅胶基质、配体、流动相pH值、中心金属离子浓度和流动相阴离子等因素对5种β-苯丙氨酸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由此确立最佳色谱分离条件为以BaseLine硅胶为基质键合L-羟脯氨酸的手性固定相,5.0mmol/L和pH4.6的CuSO4溶液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54nm。在此条件下5种β-氨基酸对映体均可在35min内得到分离,分离因子在1.49~1.77之间。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可用于β-氨基酸对映体的分离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史雪岩  梁沛  宋敦伦  高希武  傅若农 《分析化学》2004,32(11):1421-1425
以聚合-β-环糊精作为毛细管区带电泳手性选择剂,成功分离了2-苯氧丙酸(PPA)、顺式-功夫菊酸(cis-PA)、1-苯基-2-(对甲苯基)乙胺(PTE)和1-苯基-2-(对甲氧基苯基)乙胺(PME)4种光学活性农药中间体的对映体。考察了不同手性选择剂及其浓度、背景电解质的pH等操作条件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kV操作电压下、30mmol/Ltris-HCl背景电解质中,用14g/L聚合-β-CD作为手性选择剂,PPA和cis-PA对映体在pH6.0时,PIE和PME对映体分别在pH2.5和pH3.0时可以被较好分离。在优化的分离条件下,用聚合-β-CD作毛细管区带电泳手性选择剂分离PIE对映体的分离度为1.513,成功测定了两种旋光性PIE的对映体过量值。  相似文献   

11.
以铜(Ⅱ)-L-谷氨酸络合物为手性分离选择剂,对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3种非衍生芳香族氨基酸的手性对映体拆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拆分未衍生化的氨基酸对映体的配体交换毛细管电泳方法.在使用10 mmol/L NH4AC(pH 5.0),5 mmol/L CuSO4和10 mmol/L L-谷氨酸的条件下,成功地拆分了苯丙氨酸、酪氨酸手性对映体;色氨酸手性对映体也得到部分分离;考察了电泳缓冲液组成、pH值等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以高磺化-β-环糊精为毛细管电泳手性选择剂,建立了有效分离7种手性芳香仲醇对映体的方法.在20 mmol/L H3PO4-三乙醇胺为背景电解质(pH 2.5),6%(m/V) 高磺化-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S-β-CD),柱温20 ℃,操作电压-15 kV,检测波长214 nm等优化条件下,所有芳香仲醇对映体均实现基线分离.以本方法测定了7种芳香酮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产物7种手性芳香仲醇的百分对映体过量值(% ee),其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测定结果完全一致.本方法可以用于手性芳香仲醇光学纯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用毛细管电泳拆分3种未衍生化的氨基酸对映体(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和一种手性药物(芬氟拉明)的方法.以水溶性羧甲基聚合-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荆,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考察了手性选择剂浓度、缓冲溶液pH值、柱温及电压对分离的影响.4种手性化合物在各自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均达到基线分离.此法操作简单,可用于这4种手性化合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毛细管电动色谱带电环糊精拆分N—FMOC氨基酸对映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阮宗琴  李菊白 《色谱》2000,18(2):149-151
将负电性磺丁基-β-环糊精手性添加剂应用于毛细管电泳氨基酸对映体的拆分研究中,对8种氨基酸对映体与9-芴甲基氧基甲酰氯(FMOC-Cl)生成的衍生物进行了分离,其中5种得到了基线分离。考察了背景电解质pH值及磺丁基-β-环糊精的浓度对N-FMOC氨基酸对映体拆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毛果芸香碱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作为手性选择剂对毛果芸香碱对映体进行了分离,研究了环糊精类型和浓度对分离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背景电解质pH、操作电压和温度等因素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可以使毛果芸香碱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优化条件下手性分离度可达2.79,为此类药物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氨氯地平对映体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氨氯地平对映体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方法。考察了背景电解质的PH值和浓度,手性选择剂浓度,有机改性剂种类及浓度对分离的影响,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含30mg/mL羟丙基-β-CD(HP-β-CD)和10%甲醇的40mmol/L Tris-H3PO4(pH2.5)体系中,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Rs)为3.4。  相似文献   

17.
手性氨基酸的毛细管电泳拆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咔唑-9-乙基氯甲酸酯(CEOC)作柱前荧光衍生试剂,在毛细管区带电泳和胶束电动色谱条件下,以不同配比的β-环糊精(β-CD)和脱氧胆酸钠(SDC)作手性选择剂,在两种不同分离模式下,对氨基酸衍生物进行了手性分离,同时对分离过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分别实现了8种和10种氨基酸的快速手性分离。  相似文献   

18.
采用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以羟丙基-β-环糊精作为手性选择剂,对美西律对映体进行手性分离。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16 g·L~(-1)羟丙基-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pH 2.5的乙腈与10 mmol·L~(-1)磷酸盐缓冲溶液以体积比1比1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运行电压10 kV,毛细管柱温20℃,美西律对映体在4 min内成功分离,分离度为1.51。  相似文献   

19.
采用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以羟丙基-β-环糊精作为手性选择剂,对盐酸奥昔布宁对映体进行手性分离。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16g·L-1羟丙基-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pH 2.8的乙腈-5mmol·L-1磷酸盐缓冲溶液以体积比60比40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运行电压18kV,毛细管柱温度18℃,盐酸奥昔布宁对映体在14min内成功分离。  相似文献   

20.
张春雨  李英杰  郝秀菊  高晴 《应用化学》2011,28(11):1340-1342
以双(6-氧-β-羧甲基-1,4-丁烯二酸单酯)-β-环糊精(DOCB-β-CD)作为手性添加剂,利用毛细管电泳对氨基酸和手性药物对映体进行拆分研究。 以20 mmol/L磷酸盐为缓冲溶液,考察了手性添加剂的浓度及缓冲溶液的pH值与分离电压等对拆分效果的影响,并在其优化条件下,实现了4种DL-氨基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和组氨酸)以及手性药物(罗格列酮和酮洛芬)对映体的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