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向永胜 《内科》2008,3(4):506-508
目的观察反应停联合三氧化二砷及维生素C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例,使用反应停联合三氧化二砷及维生素C的方案:持续口服小剂量反应停(100mg/d),第1周(d1—5)将As2O3 10mg加入液体静滴,后再以维生素C1000mg加入液体静滴;第2—12周,每周两次As2O3 10mg及维生素C1000mg如前使用。结果部分缓解6例(75%),进步1例(12.5%),总有效率87.5%(7/8)。不良反应有乏力,便秘,恶心、呕吐,肝功能受损,浮肿等。结论反应停联合三氧化二砷及维生素c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明显,患者耐受性可,特另Ⅱ适用于有多种并发症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2.
叶下珠片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2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叶下珠片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HB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口服拉米夫定,100m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叶下珠片,5片/次,3次/d。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AST改善、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叶下珠片联合拉米夫定治疗CHB可促进患者肝功能改善,增强抗HBV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3.
报道1988年4月~1995年8月10例QT间期延长综合征(LQTS)患者联合应用永久起搏及β-受体阻断剂治疗的结果及随访情况。10例LQTS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1±5.7(19~40)岁。有家族史者6例。平均症状出现年限5.1±5.4(1~18)年,平均晕厥次数4.3±2.5(2~10)次。均有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反复发作,平均频率为190.6±15.4(162~202)bpm,平均窦性心律频率65.8±3(62~72)bpm,有8例曾口服普萘洛尔30-40mg/d,为时12~215个月;另2例服苯妥英钠300mg/d12个月后加服普蒂洛尔40mg/d半个月。上述药物治疗不能控…  相似文献   

4.
该文探讨抗抑郁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3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A、B组,并设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照组103例,3组均给予氢氯噻嗪12.5mg/d和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口服,A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氟西汀(百优解)20mg/d口服,共12周;B组给予阿米三嗪(都可喜)1片和谷维素20mg,3次/d,共12周。结果:A组与治疗前及B组相比,其坐位血压、24h动态血压监测昼夜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抗抑郁治疗有利于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的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甘铋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方法]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给予复方甘铋镁片,2片/次,3次/d,餐前半小时服用。对照组44例给予西沙必利片,5mg/次,3次/d,餐前半小时服;必诺胶囊,1片/次,4次/d,3餐前及睡前服。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7例(32.7%),有效31例(59.6%),无效4例(7.7%),总有效率92.3%;对照组分别为10例(22.7%)、21例(47.7%)、13例(29.6%)、70.4%,2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结论]复方甘铋镁片使用方便,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熊脱氧胆酸(UDCA)、腺苷蛋氨酸(SAMe)、地塞米松(DEX)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ICP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采用UDCA 250mg/次,4次/d;B组采用SAMe 1.0g加5%葡萄糖溶液500ml静滴,1次/d;C组口服地塞米松10mg/次,1次/d,10d后减量,每2d减去原药量的1/3。3组患者均观察1个疗程(14d),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瘙痒症状评分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血清甘胆酸、ALT、TBiL、DBiL含量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妊娠结局:A组新生儿早产率、羊水粪染率与B组、C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UDCA是治疗ICP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改善妊娠预后。  相似文献   

7.
彭评志  李璐 《内科》2009,4(4):539-540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在人院时即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400nag,1次/d,3~5d后给予莫西沙星片剂口服400mg,1次/d继续治疗。B组给予头孢呋辛静脉点滴1500mg,2次/d,治疗3~5d后改121服500mg,2次/d继续治疗;阿奇霉素静脉点滴500mg,1次/d。治疗3d后改口服500mg,1次/d继续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细菌学检测结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分别为93.3%和82.2%。A组的住院天数和治疗天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1或P〈0.05)。结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并可缩短住院和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91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65例)给予普罗帕酮片150mg口服,1次/8h。B组(68例)给予胺碘酮200mg口服,3次/d,1周后改为200mg口服,2次/d,再1周后改为200mg口服,1次/d。C组(68例)开始给予胺碘酮200mg口服,3次/d,普罗帕酮片150mg口服,1次/8h,治疗1周后,停用普罗帕酮片,同时胺碘酮改成200mg口服,2次/d,再1周后,胺碘酮改为200mg口服,1次/d。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结果住院期间,c组在控制室性期前收缩的时间上明显短于B组;出院后,c组在停药后的3个月里室性期前收缩复发率远低于A组。结论联合使用胺碘酮及普罗帕酮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用不同剂量吡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病患者150例。A组总量150mg/kg,2d分服,日服3次;B组总量225mg/kg,3d分眼,日服3次;C组总量10mg/kg,1d分服,日服3次。A组治后1,3和6个月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93.9%,97.5%和100.0%;B组分别为95.9%,98.0%和100%;C组分别为92.0%、94.0%和96.0%。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的药物副反应率低于其它两组(P<0.01)。认为150mg/kg,2d分服疗法是治疗华支睾吸虫病的较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法莫替丁三联疗法对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60例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服法莫替丁20mg,2次/d,阿莫西林500mg,3次/d,甲硝唑200mg,3次/d,2wk,再继服法莫替丁20mg,2次/d,2wk.B组服硫糖铝1000mg,4次/d,4wk.两组停药4wk后复查内镜.结果A组和B组溃疡愈合率为87.5%和57.14%(P<0.01);Hp根除率为90.63%和46.43%(P<0.01),两组差异显著.结论法莫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联合疗法有较理想的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292例室性早搏(PVCs)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阴虚火旺证)患者,采用双盲双模拟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46例。试验组口服快律宁(KLN)胶囊(0.3g/粒,3粒/次,3次/d)加普罗帕酮片(Pr)安慰剂(150mg/片,1片/次、2次/d),对照组服相同剂量的Pr片加KLN胶囊安慰剂,最终形成每例患者每次均服用片剂1片和胶囊3粒,疗程8周,随访期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动态心电图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指促心律失常作用)。结果两组间的动态心电图疗效、PVCs数量在治疗8周时和随访3个月后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治疗期间的心律失常恶化率、进人随访期后PVCs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致心律失常作用发生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认为K12q治疗室性心律失常(阴虚火旺证)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停药后心律失常复发率较低,明显优于Pr。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个体化序贯性治疗方法,提高长期缓解率。方法对2002~2005年住院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病因及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A组:(1)酚妥拉明10-20mg+5%葡萄糖溶液250ml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2)奥扎格雷40~80mg静脉滴注,1次/d,或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d。B组:(1)酚妥拉明10—20mg+5%葡萄糖溶液250ml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2)丹参注射液20—30ml(或川芎80mg)+三磷酸腺苷40mg+辅酶A100U+5%葡萄糖溶液250ml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10—14d后两组患者均转入口服序贯用药。小剂量地高辛0.125—0.250mg,1次/d,螺内酯20—40mg,1—2次/d,两药均服用3d停4d,持续服用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主肺动脉宽度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mPAP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序贯性用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刚刚起步,平均肺动脉压和左室射血分数前、后改善不明显,可能与我们观察病例较少有关,还有待于增加观察例数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该文探讨咪达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高血压患者307例,分3组:A组(61例)用吲哒帕胺2.5mg,1次/d;B组(118例)用吲哒帕胺2.5mg,1次/d,加美托洛尔25mg,2次/d;C组(128例)用吲哒帕胺2.5mg,1次/d,加咪达普利5mg,1次/d。疗程均为8周。各组治疗2周后若偶测血压仍〉140/90mmHg(1mmHg=0.133kPa)则药物剂量加倍(联合用药组吲哒帕胺剂量不变)。结果:3组高血压患者治疗8周后动态血压监测显示,除A组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相似文献   

14.
26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n=13)和预混胰岛素组(n=13)。原口服药不变,每晚10点注射甘精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组采用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胰岛素,停服原有口服降糖药,若餐后血糖高,加用阿卡波糖片用量(150mg/d)。两组治疗目标为空腹血糖≤6.8mmol/L和餐后2h血糖≤10.0mmol/L。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均良好下降,但甘精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预混组。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可以良好地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验证奥美拉唑三联合用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经内镜确诊为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5).治疗组服用奥美拉唑(阿斯特拉公司生产)20mg,每天睡前一次,服4wk后改用雷尼替丁150mg,每天睡前一次,服1wk,羟氨苄青霉素500mg,3次/d,替硝唑1.0,2次/d,服2wk;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阿斯特拉公司生产)20mg,每天早晨一次,服4wk,羟氨苄青霉素500mg,3次/d,替硝唑1.0,2次/d,服2wk.治疗后记录腹痛消失时间及副作用,疗程结束后4wk做内镜,判断溃疡愈合情况,并对患者进行1a的追踪.结果消化性溃疡一疗程的愈合率和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4.4%和97.2%,对照组分别为91.4%和97.1%,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期溃疡愈合率治疗组(61.1%)明显高于对照组(37.1%,P<0.05);疼痛消失率分别为97%和96.9%,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3d内疼痛消失率治疗组为78.8%.对照组为53.1%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年溃疡复发率分别为8.8%和12.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副作用.结论奥美拉唑合用雷尼替丁并采用睡前服药能提高其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分为联合组53例和对照组47例,联合组应用α-干扰素300万U,隔日1次肌注,连用6个月;苦参碱150mg静滴,1次/d,3个月。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滴.1次/d,3个月后改为复方丹参片口服,3片/次,3次/d。连用3个月。结果治疗结束时,联合组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HBV—DNA转阴率(41.5%)高于对照组(2.1%),P〈0.001.肝功能指标、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认为α-干扰素联合苦参素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番石榴叶与米炒黄煎剂治疗轮状病毒肠炎6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番石榴叶与米炒黄煎剂对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观察组68例应用番石榴叶与大米炒黄煎剂(1岁以内服15mL,3~4次/d,1岁~2岁服25mL,3次/d),对照组40例给予口服思密达(1岁以内服1袋/d,分3次服,1岁~2岁服2袋/d,分3次服).两组疗程均为3d两组对患儿的病程、病情轻重疗效作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显效为服药1d~3d,大便次数减少至≤2次/d或恢复正常次数,大便性状好转,水分明显减少,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为服药2d~3d大便次数才减至≤2次/d大便性状好转,水分明显减少,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为服药3d腹泻次数仍>2次/d或性状无明显好转.观察组显效42例;有效22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6例,无效13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6.5%),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分别,1.5±0.1及2.1±0.3.平均止泻时间分别2.1±0.9及5.3±3.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番石榴叶与米炒黄煎剂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不仅使近期疗效高,而且缩短了病程.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71岁。因头痛、头晕于2006年5月4日来我院就诊。查体:BP110/70mmHg.心屯图示窦性心律。腹部B超阴性。眼底检查:视网膜小动脉轻度硬化。临床拟诊;原发性高血压(1期)。给予非洛地平5mg、2次/d口服。3d后再诊,患者诉小腿局部痛痒。查见双小腿皮肤红肿。并有小块剥脱。给予西替利嗪、皮炎平软膏局部涂抹,2h后症状减轻。继服非洛地平,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且加重。继服西替利嗪2d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23岁,因左乳浸润性导管癌于2005年7月5日行保乳术。术后用CAF方案化疗3个周期:即环磷酰胺0.8g.第1、8天;表柔吡星80mg、第1天,70mg、第8天;氟尿嘧啶0.75g,第1、8天;21d为1个周期。随后放疗。全乳切线野肿瘤剂量(DT)5000cGy后,局部病灶加量1000cGy,内乳+锁骨上野DT5000cGy。考虑到表柔吡星及左侧乳腺区放疗对心脏有影响,给予果糖二磷酸钠(FDP)10g静滴,滴注约5min时患者全身瘙痒,并出现大片鲜红色皮疹,以面部及躯干部明显,无呼吸困难、心慌等不适.BP120/70mmHg,心率84次/min。立即停用FDP,给予非那根25mg肌注.约10min后皮疹逐渐消退,瘙痒消失。  相似文献   

20.
赵蕊  陈茂伟  蒋珊珊 《山东医药》2014,(47):107-108
患者男,54岁。以确诊Castleman病( CD )2年余,咳嗽、咳痰7天余为主诉入院。2011年,患者因“颈部肿物”在外院行纵膈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提示CD,当时无咳嗽、发热及其他不适,未经治疗,即转入我院,会诊外院病理片,诊断为透明血管型CD。肺部CT检查:①右肺上叶后段、中叶内侧段及左肺下叶后基底段炎症(轻度);②纵膈多发淋巴结肿大(最大者4.8 cm×2.9 cm)。 B超检查:①左颈部及右锁骨上多发淋巴结肿大;②双侧腋窝、腹股沟区多发低回声团(淋巴结声像)。2011年11月~2012年4月,先后给予患者3次CHOP方案( CTX,1.2 g,第1天;THP,70 mg,第1天;长春新碱,10 mg,第1天;Pred,60 mg,第1~5天)化疗,2次FCD方案(氟达拉滨,50 mg,第1~3天;CTX,1.2 g,第1~3天, DXM,10 mg,第1~3天)化疗,化疗顺利,无不良反应,后出院。2013年1月开始出现口腔溃疡,无牙龈及口腔黏膜出血,诊断为“天疱疮”,予以复方氢化可的松2粒,3次/d,口腔溃疡改善不明显,于2013年11月停用激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