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传统注册中心的Web服务发现只能基于关键字查询,不能搜索到用不同术语描述的相关信息,因此查准率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OWL-s(web服务本体语言)对Web服务进行逻辑化描述,使得可以基于Web服务的语义信息查找和匹配所需的Web服务。并提出一种基于OWL-s的语义web服务发布原型系统以及相应的语义匹配策略。在系统中可以通过对Web服务的语义信息查找并匹配已发布的Web服务。最后通过一个实际项目——汽车终端管理系统检验和评估服务证明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面对Internet应用模式的变化和Web海量信息的冲击,Web信息个性化、智能化的研究不断深入.语义Web规划对当前的万维网进行扩展,期望用加入信息中的语义内容导航信息资源检索并提高网络服务的智能化,使机器自动与人协同工作.目前,虽然语义Web还是个理想模型,但将语义Web融入现有Web结构进行信息智能开发的初步努力已经展开.特别是随着对本体技术研究的日渐深入,OWL本体理论探索和应用开发逐渐受到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3.
整合现有土地信息资源,实现土地信息的交换与共享是当前国土资源数据交换中心(clearinghouse)建设的关键任务。本文以土地登记为例,探讨了本体技术在服务注册和服务请求上的领域知识表示问题,并在OWIL-S本体描述语言基础上结合WSDL,实现了对Web服务的检索、匹配和学习,有效地解决了UDDI土地信息资源的语义描述。最后,给出了基于本体的土地信息服务总体设计框架以及服务请求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物流空间信息Web服务所涉及的服务获取、集成和应用等主要问题,以OGC Web服务框架为基础,将空间信息服务延伸到物流领域,建立了物流空间信息服务集成体系结构和Web服务的集成模式,明确了物流空间信息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扩展和细化了物流空间信息的服务元素,设计了Petri 网的服务组合模...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目录服务的概念和特性,活动目录服务接口技术ADSI以及LDAP协议,提出一种基于Web和LDAP技术的商品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阐述并分析了该系统相关重要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澳门地图绘制暨地籍局尝试建立一基于Web Services的具有互操作性的地图分享框架,使其他部门无论使用何种应用平台(如Java或.NET,Unix、Linux或Windows),均可通过此框架提供的简易编程接口(API),快捷地将本局的地图加入到其系统当中——例如加入到政府的门户网站中,以显示各部门的办公地点。本文对这个框架的内容、设计及实现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前,GIS大部分空间数据的静态网络可视化共享及其服务器端数据集中管理提供底层数据服务的方式,不仅难以满足与日剧增的多源异构海量空间数据共享需求,同时从应用角度也难以满足对动态性较强的海洋环境信息进行实时可视化共享的需求。而网络Web服务和网格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与网络GIS的有机结合,使得分布式、一站式的空间数据实时动态网络可视化共享成为可能。因此,本文针对海洋矢量场信息,深入分析其网络实时动态可视化需求及相应的技术难点,并以Web服务为基础,探讨了在Web服务与网络GIS技术基础上建立一站式海洋环境矢量场网络动态可视化共享系统的技术方法和具体系统结构。文章最后以海洋流场数据为例,具体采用ArcGIS Server的网络服务技术,以及Arc Engine的高效可视化技术,具体实现海洋流场的网络动态可视化共享平台。实践证明,基于Web服务的海流网络可视化系统较好地满足了用户对矢量场数据网络共享与可视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Web服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Web服务得以开发并发布到网络上.由于网络上存在的Web服务相互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用户很难快速有效地获取和利用这些服务.本文设计了一种Web服务抓取解析器框架,包括URL抓取器、WSDL文档解析器和用于结构化存储Web服务信息的数据库等.该抓取解析器采用网络爬虫程序对互联网中的URL进行搜索,通过搜索发现分布在网络上的Web服务,并最终建立起一个关于Web服务的信息库,为共享Web服务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9.
随着云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切资源皆服务"成为可能,"数字地球"的实现也不例外。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数据资源变得很丰富,但数据利用率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完成空间数据信息的再加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云时代,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服务是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如何描述、发现和集成数据处理服务,从云端服务池中发现最优的服务是其关键所在。为了提高服务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引入了本体的概念,服务的语义描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空间数据处理服务的应用范围,缓解了非专业用户和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障碍。本文分析了相关领域服务匹配算法的优缺点,结合GP服务自身的特点,提出了本体的GP服务的多层次发现算法:通过包含关系和线索关系完成服务间隐含关系的挖掘,主要是父子关系和前驱后继关系的表述;扩展传统本体表达模型,增加包含和线索关系,为服务的查找做准备;服务的多层次查找,第一次筛选主要针对服务预处理中包含和线索关系的表达查找,第二次筛选利用神经网络的突触原理,结合传统的服务匹配算法,完成服务的准确查找。经试验证明,此方法大大地提高了服务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Web服务的省级林业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平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计算机及网络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应用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如何在原有的建设基础上,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本文以福建省数字林业政务信息共享平台构建为例,在尽可能利用和保护原有投资存量的前提下,针对分布式异构环境中的林业数据和业务应用系统的信息共享要求,提出了基于.NET平台,运用先进的XML&Web Services/MS BizTalk Server2004核心技术的信息交换和共享的整体解决方案及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海洋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获取的海洋数据也快速增长,由于海洋流场是整个海洋系统物质流和能量流输送的主要渠道,基于这些观测数据进行海洋流场迁移变化规律分析及可视化表达研究,对所有涉海领域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海洋时空大数据集合的多源性和异构性等原因,至今尚未有令人满意的海洋流场数据集成共享和动态可视化分析工具,从而导致这些异源异构数据难以实现统一标准下的集成组织与语义共享。为了实现海洋流场语义层次上的统一描述,本文在分析了海洋流场多维特征、拓扑特征、模糊特征等基础上,基于本体论的语义构建思想,提出并构建了基于四元组O=(C,P,R,I)的本体组织基础结构,其中C表示概念集合、P表示属性集合、R表示概念间的关系集合、I表示实例集合,通过对概念、属性、关系结构的进一步定义,共同组合构成了海洋流场整体本体结构。为了给出清晰的本体语义建模过程,以海流现象局部本体构建为例,在对成因性、空间性、时间性、运动性等本体属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海流概念、本体属性、语义关系的描述和定义,从而为海洋流场组织提供一个规范性框架。进而借助OWL语言本体建模的优势,以地转流为例进行了其形式化表达和本体类构建。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本体的海洋流场语义分析方法能有效地解决传统海洋现象描述中的异构问题,可为海洋信息共享与集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对应用集成及其发展分析的基础上,将Web Services技术运用到空间信息应用集成,提出和建立了面向服务的空间信息应用集成框架,包括Web应用层、服务集成层、服务层和UDDI等4个组成部分。通过该框架,可以实现空间信息集成、服务集成和应用集成。论文解决了空间信息应用集成框架中的2个关键问题:(1)提出了分别从数据层次和业务层次对原有系统集成的解决方案,在数据层次上,提出了基于XML/GML的空间数据封装和基于Web服务接口的空间数据封装策略;在业务层次上,提出根据系统的功能模块和业务逻辑分别进行封装的策略;(2)提出了空间信息Web服务链接和服务组合的串联、并联和混联模式,通过三种模式服务链的设计,可以实现多个服务的链接和组合,从而完成空间信息以及应用集成。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地理数据深度、广度和复杂度的不断增加,如何集成这些在结构、语法及语义上高度异质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尽管XML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结构异质性问题,OGC标准规范解决了语法异质性问题,但语义异质性问题仍然成为分布式环境下地理空间数据集成与互操作的最大障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网络地理空间数据集成方法:以本体思想对数据进行语义组织;结合OGC网络服务标准规范对数据进行服务语义发布;利用支持双向映射的混合本体模式来解决全局本体与各应用本体之间的冲突,实现数据的语义集成。通过海洋海岸带土地利用数据集成试验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克服数据间语义异质性问题,并在很大程度上屏蔽了数据底层集成的复杂环节,使得数据集成过程简单、高效。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获得了越来越广泛与深入的应用.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是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特征之一,也是空间信息服务(如Web Feature Service)实现中的关键问题.如何在网络地图服务场景下提供高效能的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功能是网络地图服务器设计与实现中的...  相似文献   

15.
气象再分析在互联网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熟的系统体系及开发标准。为降低开发人员开发气象再分析产品的难度,提升开发效率,同时避免开发人员误解气象用户需求,论文总结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服务主系统功能完善项目的开发过程,基于经典的MVC三层模模型,提出面向气象领域的在线再分析平台通用架构,并将架构中数据过滤和数据显示封装为组件。工作以专业气象用户需求设计效果及习惯,以开发人员的开发模式开放配置接口,建立在线平台的开发基础。该成果用于洪水监测预警系统项目的需求分析,开发人员使用通用架构,再通过三步操作:匹配数据源、设计页面布局、配置组件,完成原型开发。以此优化系统架构过程,复用已有组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