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甘油为原料,氯化氢气体为氯化剂,分别在自制无机催化剂和有机酸的催化作用下制取了二氯丙醇.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对反应副产物进行了鉴别,分析了羧酸催化甘油氯化时副反应的反应历程,发现副产物主要包括羧酸甘油酯、羧酸自聚物、羧酸氯丙醇酯及甘油自聚物. 同时比较了有机酸与无机催化剂的优缺点,结果表明,无机催化剂催化下甘油氯化反应对一氯丙醇及二氯丙醇的总选择性可达99%以上,与有机酸催化相比,提高了4%.  相似文献   

2.
高晶岩  潘海霞  张爽 《辽宁化工》2004,33(5):307-308
采用SP - 5 0 2气相色谱仪 ,在GDX - 1 0 4填充柱上有效地分离异丙醇、乙醇、水 ,其它成分不干扰测定。以乙醇为内标物 ,测量峰高 ,内标法定量测定异丙醇含量 (异丙醇含量范围 2 %~ 1 0 0% ) ,2min完成一次测定过程 ,测定结果准确、快速。同时 ,对测定过程中 ,色谱柱、试样组成、测定温度等影响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以填充柱气相色谱对 3 氯 1 丙醇进行了分析研究 ,方法变异系数 0 .5 % ,回收率99.5 0 %~ 10 0 .6 7%  相似文献   

4.
甘油催化加氢的产物用醋酸酐进行乙酰化处理,采用HP-5(30 m×0.32 mm×0.25μm)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气相色谱分析。GC/MS定性鉴定,以苯甲酸甲酯为内标的内标定量法。1,2-丙二醇的回收率可达100.2%,1,3-丙二醇的回收率可达99.8%,甘油的回收率可达100.04%。  相似文献   

5.
氯丙醇类物质是国际公认的强致癌物之一,常见于用浓盐酸水解的蛋白质水解液中。近年的研究发现,油脂、面包等食品也存在脂肪酸脂形式的氯丙醇。为了解深圳市食用植物油中氯丙醇酯的污染水平,本文在深圳市的超市、农贸市场抽取了33个样品,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样品中的四类氯丙醇酯进行测定。检测结果表明:食用植物油受3-氯-1,2-丙二醇和2-氯-1,3-丙二醇污染的风险高于1,3-二氯-2-丙醇和2,3-二氯-2-丙醇。对不同种类和加工方式的食用植物油进行比较发现,采用压榨工艺制作的食用植物油更容易受氯丙醇酯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孙全 《精细化工》2011,28(4):406-409
以甘油为原料,经过氯代、氧化、克莱门森还原、水解4步反应,最终合成1,3-丙二醇,并用红外光谱仪和质谱仪对目标产物进行结构确定。从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溶剂等优化了反应条件。最优反应条件为:氯代反应:温度120℃;氧化反应:温度23~27℃,n(1,3-二氯-2-丙醇)∶n(重铬酸钠)=1.8∶1,反应溶剂用量:1 mL水溶解1.4 g 1,3-二氯-2-丙醇;克莱门森还原反应:n(1,3-二氯丙酮)∶n(锌)=1∶1.2,水作反应溶剂最佳,在该条件下,1,3-丙二醇总产率可达37.1%。  相似文献   

7.
甘油催化氯代法合成二氯丙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带羧基侧基的聚芳醚砜醚酮酮(PESEKK-A)为主催化剂,PCl3为助催化剂,考察了两者不同质量比对甘油氯代法合成二氯丙醇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当PESEKK-A和PCl3用量分别为甘油质量的4.0%和1.5%时,二氯丙醇的收率达89.8%。比较了甲苯带水、二氯乙烷(DCE)连续恒沸带水和二氯乙烷间歇带水3种工艺,实验表明:DCE间歇带水二氯丙醇的收率提高到92.4%,产物中1,3-二氯-2-丙醇的质量分数为96.9%,具有较高的催化氯代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徐利英  陆雍华 《化学试剂》1991,13(3):180-181,175
分别用填充柱和毛细管色谱柱分离了邻,间和对位硝基苯甲醛的混合物。用内标法,以对硝基甲苯为内标物,分别定量。讨论了色谱柱、溶剂和内标物的选择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用 OV-101熔融石英毛细管柱,不但分离效果好,且分析速度快,结果可靠。变异系数小于1%。回收率达99~101%。  相似文献   

9.
利用大口径毛细管色谱柱测定调味品中氯丙醇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业举  陈戈  夏春 《安徽化工》2002,28(3):48-49
探讨了利用大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电子捕获鉴定器同时测定调味品中1,3-二氯-2-丙醇(1,3DCP)、2,3-二氯-1-丙醇(2,3DCP)和3-氯-1,2-丙二醇(3MCPD)的含量.本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检出限为0.02mg/Kg,样品回收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氯化甘油制备的二氯丙醇粗产物为原料,直接进行皂化反应制备环氧氯丙烷。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aOH用量等对二氯丙醇与NaOH皂化反应的转化率与环氧氯丙烷的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NaOH过量理论量的30%~45%,反应温度30~60℃,反应时间30~60 min,二氯丙醇转化率高于96%,环氧氯丙烷选择性高于97%。二氯丙醇粗产物可直接皂化制备环氧氯丙烷,避免了传统方法中精馏精制二氯丙醇过程能耗。  相似文献   

11.
成琳  粟晶 《应用化工》2007,36(12):1247-1248,1254
研究了抗氧剂264的烷基化产物的气相色谱分析,对不同类型的色谱柱进行了筛选,全面考察色谱分析的各种条件及影响因素,建立了OV-1毛细管柱分离,以内标法定量的分析法,结果准确,对甲酚回收率为99.1%~103%,2,4酚回收率为98.5%~100%,264回收率为97.2%~99.5%。  相似文献   

12.
段文胜  干丽君 《浙江化工》2010,41(11):23-25
用乙醇对草酰氯进行柱前衍生化,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草酰氯的含量。以苯甲酸乙酯为内标物,OV-225毛细管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衍生物、内标物及杂质能得到有效分离,并能获得较好的检测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草酰氯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8,回收率为99.1%~100.9%,变异系数为0.52%。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用毛细管色谱柱气相色谱内标法分析测定3,3-二甲基丁醛的方法,选用Hp-225毛细管柱,目标组分的分离效果良好。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利用内标法分析测定了3,3.二甲基丁醛的含量。结果表明,内标法测定3,3-二甲基丁醛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2%,回收率在96.96%-100.87%之间。该方法为3,3.二甲基丁醛生产企业分析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内标法 ,利用填充柱测定了由异丁烯和一氧化碳经加压催化合成三甲基乙酸工艺的合成液中的三甲基乙酸。对三甲基乙酸合成液中的复杂组分进行了讨论 ,对几种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 ,解决了有机酸拖尾问题 ,选择了较适合的内标物。相对标准偏差为 0 .5% ,回收率为 1 0 8%。  相似文献   

15.
二苯并呋喃加氢产物有环己基苯、联苯、邻苯基苯酚,建立四种组分含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内标法分析组分。毛细管柱为HP-5、氢火焰离子化验检测器和程序升温,以环己烷为溶剂,萘为内标物对上述组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加氢产物中各组分能很好的分离并且分析时间不超过15 min。这种方法更加精准、操作简便,相对标准偏差为0.57%~2.82%。  相似文献   

16.
以聚甲基硅橡胶毛细管柱为色谱柱 ,乙醇为溶剂 ,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检测 ,分别对工业三乙醇胺中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进行分离 ,进而测出其含量。并对色谱柱、载气流速、柱温溶剂、进样量等色谱条件的选择 ,以及试样与溶剂的体积比的选择进行了实验。利用保留时间定性 ,对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进行了对比实验 ,结果归一化法快速可行。在选定的最佳色谱条件下 ,三乙醇胺样品回收率的测定结果在 98.72 %~ 1 0 3.2 %之间。精密度为 CV=0 .40 3%。对实际样品测试结果 ,色谱法相对标准偏差 CV=0 .1 35% ,化学法相对标准偏差 CV=1 .81 % ,而色谱法不用对分析样品处理 ,操作简单、快速 ,便于工业实际生产监测。  相似文献   

17.
聚氨酯涂料中游离TDI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聚氨酯涂料中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含量的方法。采用DB-5毛细管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在分流比为40:1、气化温度、柱温和检测器温度都为150%的条件下,溶剂、内标物、游离TDI的峰形和分离效果好,分析时间短。采用内标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对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7.2%~100.7%,相对标准偏差为1.6%-2.5%,且该方法快速、精确,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气相色谱同时测定缩合反应液中二苯基二氯硅烷和三苯基氯硅烷的方法。该方法以甲苯为内标物,在迪马DIKMA DM-5毛细管色谱柱上进行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方法的回收率98.5%~10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化妆品中甲醇和乙醇的方法。通过考察稀释液、内标物和气相色谱柱等条件,以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稀释液,异丙醇作为内标物,选用DB-FFAP毛细管柱进行色谱分离,保留时间定性,内标法定量,并与《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中气相色谱顶空外标法测定甲醇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化妆品中甲醇和乙醇的含量,在0.8 mg/L~5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甲醇=0.999 8和R2乙醇=0.999 7),相对误差<2.4%,回收率为92.7%~104.7%(n=6)。  相似文献   

20.
陈光  曹军 《当代化工》2005,34(6):430-432
建立了异辛酸合成过程中异辛醇、异辛酸和酯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以10 %改性聚乙二醇20M为固定液,苯乙酮为内标物,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内标法定量分析异辛酸.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测得异辛酸的相对重量校正因子为1.305,相对误差<2.0 %.同时,通过与化学法对照结果显示,合成液用内标法测定较好,而精产品用带校正因子的归一化法测定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