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雪飞 《吉林医学》2014,(3):626-626
目的:总结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8例各科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护理差错率、护理操作准确率、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操作准确率、护理差错率、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能有效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提升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和工作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韩纪平 《吉林医学》2013,(36):7753-7753
目的:分析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女性医护人员36名,随即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8名,对照组的护理人员采用传统常规的人员管理模式管理,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则是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管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人员的不同管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过程中的差错率、护理人员基础护理工作的完成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价。结果:经过不同方法的管理模式管理之后,观察组的医护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基础护理工作的完成率以及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评价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医护人员,观察组医护人员护理过程中的护理差错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医院的医护人员使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加其护理质量、基础护理工作的完成情况,还能够显著增加患者对于医院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评价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现代医院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我院自2012年起开始实施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将2012年至2015年间的300份护理资料作为观察组,2009年至2012年间的300份护理资料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技术能力、病情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护理质量及临床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技术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情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沟通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现代医院中应用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护理质量,使患者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骨科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性化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0.0%低于对照组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97.7%高于对照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骨科病房管理中,能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层级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人员护理能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任职的82名临床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名临床护理人员。给予观察组临床护理人员实施层级管理模式,给予对照组临床护理人员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对比两组临床护理人员在接受管理之后的护理能力与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人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为8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临床护理人员实施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其工作质量,并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对医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何雪玲 《吉林医学》2013,34(4):750-75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胃癌患者共90例,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实施胃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胃癌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胃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合格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胃癌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郑州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诊治的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模式,对护理人员工作情况进行评判,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医生对护理人员总体评价、工作胜任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质量的病房管理、危重患者、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耳鼻喉科护理中,能更好地提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工作的质量,可在其他科室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护理流程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收治时间先后顺序将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30例患者为观察组进行护理流程管理,对比两种护理管理方式下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方式下护理人员操作和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室护理时采用护理流程管理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VIP2病房2013年1~6月收治的160例患者为常规护理管理组,选择2013年7~12月收治的160例患者为人性化护理管理组。同时将我院VIP2病房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关护理措施的护理工作人员30名作为考察对象。常规护理管理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护理管理模式,人性化护理管理组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干预措施。比较两个时间段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两组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1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后护理质量评价在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性、护患交流沟通能力、处理医疗险情能力、护理的责任心等项目得分均明显高于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后的护理工作人员在工作环境、护理纠纷、人际关系、知识技能等项目的调查满意度均显著高于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人性化护理管理组患者在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技能、护理服务质量等项目调查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实践中,可明显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96.67%(29/30)]高于对照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升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提升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DMQLS)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对于血糖的控制、预后的改善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胸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于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3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接受人性化护理模式。护理结束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68±2.87)d]短于对照组[(13.15±2.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胸外科手术护理中,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护理人员为主导的疼痛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6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以护理人员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比较两组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VAS、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2%,比对照组的83.33%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护理人员为主导的疼痛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5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25名护理人员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设为对照组:25名护理人员采取层级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设为观察组,调查研究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前后护理质量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综合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工作总满意率为96.0%,对照组为78.0%,观察组护理人员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x2=18.06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管理,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人员综合水平与临床护理质量,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感染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南阳市中心医院制定的人性化护理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的改善程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致力于改善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心理应激反应,纠正对疾病知识及治疗的认知,提高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护士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孟州市中医院妇产科的90名女性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开展护士分层管理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接受护士分层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知识知晓、特一级护理、基础护理、文书记录、安全管理、感染管理、急救物品管理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更利于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在帕金森病(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P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日常行为管理得分、认知症状管理得分、疾病管理得分高于同组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日常行为管理得分、认知症状管理得分、疾病管理得分分别与同组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疾病知识介绍和护理态度的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病房环境和护理水平满意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提高PD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管理模式对急诊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厦门长庚医院急诊科2010年1月-2013年6月行传统管理模式的全体护理人员为对照组,纳入2013年7月-2015年12月开始实施"零缺陷"管理的全体护理人员为观察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差错事件及投诉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护理服务能力考核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投诉事件发生率为0.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等护理服务能力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零缺陷"管理的运用能降低差错事件与投诉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临床科室护理工作人员5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2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层次护理管理模式.1年后分别对2组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行比较,并调查记录其工作积极性,医生、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及操作考核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医生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层次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管理水平,使得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提升,工作积极性提高,显著改善了与医生的配合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根据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人性化护理,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93.48%(43/46)]高于对照组[76.09%(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6.96%(40/46)]高于对照组[63.04%(2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