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玻璃体积血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玻璃体积血58例(58眼)。分析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并观察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力变化和并发症。结果本组主要病因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和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力在0.01~0.05者术前为6眼(10.35%),术后1周为35眼(60.35%),随访2~4月的50例中为33眼(66.00%)。术中并发症有医源性裂孔和眼内出血;术后并发症有玻璃体再次积血,视网膜脱离,晶状体浑浊等。结论对药物治疗不能吸收的玻璃体积血施行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力可显著提高,术中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为对比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与其他非创伤性玻璃体积血的玻璃体手术疗效及手术并发症,为广泛开展糖尿病玻璃体手术提供依据。对行玻璃体手术治疗非创伤性玻璃体积血107例125眼(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22例32眼,老年性黄斑变性21例21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21例21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19例26眼,其他25例25眼),对其手术构成比,解剖、功能成功率,视力,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反应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Eales'病、AMD、静脉阻塞等是玻璃体手术治疗非创伤性玻璃体积血的主要指征,占手术的80%。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手术解剖成功率低于70%,功能成功率低于50%,均较Eales'病、AMD、静脉阻塞组低,其术后反应比Eales'病、AMD、静脉阻塞组重。结论: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玻璃体手术难度大,解剖及功能成功率低,术后反应重且有特点,应该提倡糖尿病早期的玻璃体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非穿孔性眼外伤玻璃体积血和相应的视网膜和脉络膜病变的特征,及玻璃体手术疗效。方法 玻璃体切除治疗91例(96眼)因碰撞伤、爆炸伤及Terson综合征等所致玻璃体积血。结果 83眼(86.5%)获得功能性成功,5眼(5.2%)获得解剖性成功、8眼(8.3%)失败;常见的眼部病变有视网膜、脉络膜破裂、青光眼、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结论外伤笥质和积血与预后密切相关。弹崩伤、爆炸伤后较差,Terso  相似文献   

4.
眼内激光在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论证眼内激光在玻璃体切除术中的用途及有效性。方法将眼内激光应用于40例(45只眼)玻璃体手术中。玻璃体切除术的适应证:玻璃体积血31只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3只眼,Eales病13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4只眼及巩膜穿孔伤、球内异物取出术后1只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12只眼;眼内非磁性异物和球内异物取出术后各1只眼。眼内光凝的方式包括全视网膜光凝7只眼;局限性光凝22只眼;原发性或医源性裂孔光凝14只眼;视网膜切开处光凝2只眼及环扎带形成的环形嵴上光凝3只眼。结果仅6只眼在封闭视网膜裂孔时因气-液交换不彻底而致光凝点反应不明显。术后随访2~18个月(平均9个月),5只眼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眼内激光是现代玻璃体手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它的应用明显减少了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魏文斌  何守志  翁乃清  段欣荣 《眼科学报》2003,19(4):215-217,223
目的:观察玻璃体积血后玻璃体的形态变化及玻璃体劈裂的影像特征。探讨玻璃体劈裂形成的机制及术前认识玻璃体劈裂的意义。方法:总结玻璃体积血88例(97只眼),其中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32例38只眼:视网膜血管炎28例30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28例29只眼。术前进行B型超声波检查,部分进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将超声图像与玻璃体切除术中所见相对比。结果:PDR组玻璃体劈裂发生率为18/38(47.4%),视网膜血管炎组为10/30(33%),视网膜静脉阻塞组为4/29(13.8%)。结论:不同原因所致的玻璃体积血均可能发生玻璃体劈裂,对玻璃体劈裂的认识有助于成功完成玻璃体切除术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自2004年以来收治的玻璃体积血患者25例(25眼),其中视网膜静脉阻塞(RVO)10例(10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8例(8眼),眼外伤5例(5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D)2例(2眼),全部患者均经睫状体平坦部行闭合式巩膜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其中20眼联合行视网膜光凝术,3眼联合硅油填充术,5眼行C3F8注气术,5眼联合巩膜外环扎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25例患者仅1例视力无提高,其余24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其中1例DR患者术后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二次玻切术网膜复位。2例DR患者发生视网膜再次出血,予药物治疗,出血渐吸收。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性玻璃体积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整理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玻璃体积血患者241例,其中RVO者28例(28只眼)(占11.6%)。随访6个月至2年观察患者的发病特点、视力预后、RVO相关并发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6例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占92.9%,2例术后视力保持不变,占7.1%。中央静脉阻塞11例,分支静脉阻塞17例。分支静脉阻塞术后视力好于中央静脉阻塞(P〈0.0235)。玻璃体积血时间小于2个月的患者(10例)视力预后好于2个月后手术者(18例)(P〈0.05)。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者较单纯玻璃体切除术者视力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RVO性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方法。手术时机一般选在经药物治疗2~3个月积血仍不吸收时进行。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RVO性玻璃体积血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玻璃体手术和眼内光凝治疗伴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膜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occlusion,RVO)的疗效。方法复习连续的37例RVO患者经玻璃体手术和眼内光凝治疗的38只眼临床资料。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retinalveinocclusion,BRVO)19例20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retinalveinocclusion,CRVO)18例18只眼。结果手术中确认27只眼有新生血管膜,23只眼有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34只眼视力改善,占89.5%,其中22只眼有0.1以上的视力。4只眼视力未变。CRVO组病史较长,手术后视力改善较少。结论玻璃体手术和眼内光凝能改善多数伴有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膜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RVO眼预后。  相似文献   

9.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激光治疗玻璃体积血临床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激光治疗视网膜静疾患所患所致的玻璃体积血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1999年8月玻璃体切除加眼内激光术的34例(34眼)患者,并对25例进行了一年以上随诊,结果:术后视力提高24眼(70.5%)不变4眼(11.7%),下降3眼(8.8%)。术中并行眼内激光治疗的患者,玻璃体再出血发生率低,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眼内激光是治疗视网膜静脉疾患者致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外伤性玻璃体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92例外伤性玻璃体病变应用玻璃体切除治疗的结果。其中玻璃体出血性混浊16眼;外伤增殖性玻璃体病变9眼;增殖性玻璃体病变伴牵引性视网膜脱离51眼;增殖性玻璃体病变伴眼内异物13眼;外伤性眼内炎3眼。手术方法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环扎、外加压、玻璃体条索剪断、冷凝、气液交换等。术后玻璃体清亮者86眼,占93.5%;视力增加者71眼,占77.2%;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复位33眼,占64.7%。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T2DM)玻璃体积血合并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因玻璃体积血在我院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T2DM 228例(289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观察,其中16例(17只眼)的玻璃体积血由BRVO引起.玻璃体切除手术前视力手动~0.04.随访时间9~60个月,平均(32.80±16.70)月.结果 T2DM玻璃体积血合并BRVO的发生率为5.9%;玻璃体切除手术后视力0.01~1.0,颞上分支静脉阻塞者术后视力较差;手术时机≥6个月者易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且术后视力较差.结论 颞上分支静脉阻塞、手术迟于6个月者术后视力较差.  相似文献   

12.
严重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切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严重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效果。方法 对37例(37眼)严重外伤性玻璃体积血不同时期的玻璃体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玻璃体积血37例中积血和视网膜粘连者共有13例,这是主要并发症。行单纯玻璃体切除13例,联合手术24例。术后视力下降2眼,占5.40%,无变化3眼,占8.11%,其余32眼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占86.49%。结论 玻璃体切除是治疗严重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方法,伤后应根据积血和网膜情况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对35例(36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36眼经1次或2次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术,总有效者32眼(88.9%)。术后随访31眼,平均随访时间10.4月,视网膜复位27眼(87.1%),视网膜再脱离4眼(12.9%),其中视力提高22眼(71%),不变5眼(16.1%),下降4眼(12.9%)。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乳化摘除,睫状体平坦部下班体切割及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联合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玻璃体视网膜病普合并白内障18例(18眼)施行该联合手术。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出血伴白内障10例;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玻璃体出血伴白内障4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玻璃体出血伴白内障3例及特发性视网膜1例,术后随访2~13个月(平均9月)。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12眼(67%)术后  相似文献   

15.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40例42眼做了玻璃体切割术,中共伤性玻璃体出血与机化21眼,眼底病合并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6眼,其它原因引直怕玻璃体病变5眼。术后视力0.5以上者8眼(19.0%),视力有增进者32眼(76.2%)。本文着重叙述了我们的经验体会,并对手术适应症,手术进机和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C2级以上PVR合并视网膜脱离21眼,特发性PVR14眼,外伤性PVR7组,C级9眼,D级12眼,均作常规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环扎、膜剥离、视网膜切开、气体或硅油填充等附加术式。结果随访2~9个月,视网膜复位15眼(78.9%),视力提高20眼(95.2%)。4眼手术失败,均系PVR再次复发所致。结论 现代玻璃体手术是治疗严重PVR的理想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非外伤性严重玻璃体积血患者的病因构成及变化趋势。方法 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非外伤性严重玻璃体积血患者1107例1202只眼纳入研究。按收治时间对患者进行分组,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为A组,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为B组。A组患者415例444只眼;B组患者692例758只眼。回顾分析引起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构成及变化趋势。结果 A组444只眼中,视网膜静脉阻塞(RVO)156只眼、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117只眼、视网膜裂孔或脱离(RH/RD)61只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Eales 病)42只眼、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EAMD)20只眼,占同期玻璃体积血患眼的89.19%;RVO患者比例最多。B 组758只眼中,PDR 347只眼、RH/RD 135只眼、RVO 133只眼、Eales病 29只眼、EAMD 22只眼,占同期玻璃体积血患眼的87.87%;PDR患者比例最多,RVO次之。PDR引起的玻璃体积血构成比逐年增加。结论 PDR、RVO、RH/RD、Eales 病、EAMD是非外伤性严重玻璃体积血的常见原因;PDR引起的玻璃体积血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原因导致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切割的疗效及年龄等相关因素对玻璃体切割手术疗效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通过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玻璃体积血患者76眼的资料,按玻璃体积血原因、发病年龄和玻璃体积血时间分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在导致玻璃体积血原因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生性)患者31例(41%),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4例(32%),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10例(13%),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3例(4%)。视网膜血管炎2例(3%),眼球钝挫伤2例(3%),单纯玻璃体积血2例(3%),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例(1%),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1例(1%)。各年龄组病因构成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1.89,P<0.01)。年龄<45岁的青年组中,有26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导致玻璃体积血患者最多,共11例,占42%。年龄在45~59的中年组中,有19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导致玻璃体积血患者最多,共9例,占47%。年龄>60的老年组中,有31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生性)导致玻璃体积血患者最多,共24例,占77%。在玻璃体积血时间分组中,各时间组术后视力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037,P<001)。1mo组共26例,术后视力主要为>0.3,共13例,占50%。2mo组共24例,术后视力主要为0.1~0.3,共10例,占42%。3mo组共11例,术后视力主要为0.01~0.09,共5例,占45%。>3mo组共15例,术后视力0.01~0.09和0.1~0.3,各6例,分别占40%。 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生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是导致玻璃体积血的主要原因。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玻璃体积血安全有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视力。玻璃体积血患者在1~2mo内手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疗效。方法 C2级以上PVR合并视网膜脱离21眼,其中特发性PVR14眼,外伤性PVR7眼;C级9眼,D级12眼,均作常规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巩膜环扎、膜剥离、松解性视网膜切开、气体或硅油填充等附加术式。结果 出院时21眼视网膜全部复位(100%),19眼随访2~9个月,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为78.9%(15/19)、术后视力提高95.2%(20/  相似文献   

20.
玻璃体积血患者247例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特点。方法:对2000/2008年在我院就诊的247例255眼玻璃体积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47例255眼玻璃体积血患者中,外伤79例(32.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7例(27.1%);视网膜静脉阻塞34例(13.8%)。结论:外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引起玻璃体积血的最常见原因,外伤、糖尿病、高血压是玻璃体积血的危险因素。早期预防可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