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阶段,学生接受的教育对于一个人整个人生的成长都非常关键。小学体育教学不仅应重视对学生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的教授,还应借助体育文化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高尚品德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活动各个环节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道德水平。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一是小学体育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知不足;二是小学体育教师德育教学方法还不合理;三是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教育内容容量不多。从四个方面探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德育渗透的途径:一是设计教学内容,融合德育教育;二是注重言传身教,落实德育渗透;三是加强情感交流,落实德育融合;四是运用体育史料,实现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教学内容是指教学过程中传递的主要信息,是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思想的总和,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人们对教学内容有了新的理解:教学内容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对教学内容的确定和选取,可以是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改编乃至增删,也可以是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以及创生,还可以是师生共同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以核心素养视角选取教学内容,就要求所选教学内容符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便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帮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的确定和选择上下功夫,认真选择并有效重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3.
初中体育是较为重要的一门户外课程,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学习体育技能,锻炼身体,提高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从而促进全面发展。当前大多数体育教师都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只是粗略地向学生讲解体育竞技知识,而忽视了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这样的教育理念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应当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这也是初中体育教学任务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4.
高光 《信息技术教育》2014,(19):143-143
小学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加下,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对学生进行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过程。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最大的不同点是体育教学是通过各种身体锻炼来进行。学生要在反复的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把握体育的知识、技术与技能,并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在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成为小学体育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一个基本的任务,也是影响学生们学习效果的关键,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创新,可以吸引学生们的关注和积极的参与学习。在学习兴趣的培养当中,教师要更多的了解学生们以往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积累,了解他们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的需要,从而更好地调整课程的内容,满足学生们的各种需求。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的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锻炼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就需要对我们的教师对教学方式不断的进行发掘和创新,创建学生喜爱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正确的学习体育课程。接下来本篇文章将基于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的教育教学方式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全面发展,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时期,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师重点培养的目标。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期间,合理融入核心素养教学渗透方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思维模式,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知识学习的趣味性与实际作用。通过教师的不断教学改良与完善,建立学生清晰的生物知识体系,在有效提升学生思维理解能力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提升生物学习水平与综合学习素养。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即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以生为本,建立多元化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文章以美术鉴赏教学为基础,探讨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初中物理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都更强的学科,对学生而言学习压力也更大。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背景下,还需对初中物理知识进行优化,选择学生能接受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兴趣,挖掘学生潜力,从而使学生能顺利掌握物理知识。基于此,本文研究分析了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希望能以此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有利于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来说,虽然学生需要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但也不能只是关注英语成绩的提高。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通过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方式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高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要根据阅读内容特征适当的导入文化,还应该拓展课外阅读学习,丰富文化层面,从而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围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导入策略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教授一个体育技能,学生自由地进行反复的练习和提高。这种教学方法呆板,教学内容枯燥,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并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而合理地采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授"跑"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展示关于赛跑的视频,包括短跑、跨栏、长跑、马拉松等。还可以展示一些赛跑名将的比赛视频来引导学生了解各种赛跑的不同姿势、需要注意的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对学生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积极意义,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使其成为学生内化吸收的人文素养,对教师职业道德与能力水平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要加强实践经验总结,在教学理念与方式等方面加强创新,深入挖掘课内外的人文素养教育素材,以培养更多有智慧、有修养的人,切实发挥数学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发展和自己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养和主要能力,是学生体育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中学生中培养体育核心素养具有很实际的意义。作者研究了如何在中学生的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重点分析了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化学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上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掌握适应社会的能力。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支架式教学阐述一些交流与经验。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教学技术正在改变着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传统体育课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把教学内容传递给或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与技能。而现代教学手段下的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学”为中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励学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地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由此,我们进行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体育教学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指出信息科技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明确信息科技课程对学生科学精神、科技伦理、自主可控意识等素养的培养具有基础性和实践性特点,然后对《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整体框架进行了分析,最后强调信息科技教师需要终身学习和不断改进教学实践,并提供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技能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历久弥新,这些从古至今的文明精华,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让人惊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需要的也是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地培养,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将妥协伦理观融入课堂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计算机应用技能通识教育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目标中处于核心基础地位,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同时也要重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文章结合课程实际阐述了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中进行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路线,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多媒体技术发展与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教学技术正在改变着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传统体育课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把教学内容传递给或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与技能,传统的体育理论教学已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而多媒体技术与体育教学相结合,是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作为首要任务。而其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许多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为此,本文先简单阐述了地理实践力的内涵及意义,并分析了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培养策略,希望可以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