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研究了八面河油田低渗疏松砂岩油藏面14区沙四段主力含油层4,5,6砂组层间应力差,通过优化压裂规模和控制缝高沟通主力含油小层,提高水平井压后产能。针对面14区沙四段低渗疏松砂岩油藏特点,采用低交联度低温破胶压裂液体系,实现端部脱砂压裂,适当增加支撑剂用量减少因支撑剂嵌入对疏松砂岩人工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现场应用产液量和产油量显著增加,水平井压后产能是同区块定向井压后产能的3倍。  相似文献   

2.
低渗透砂岩油层水驱采收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重复压裂裂缝转向的扩展机理,利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对储层原始水平地应力差、初始人工裂缝缝长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储层水平地应力差越大,重复压裂新裂缝的转向距离及半径越小;初始人工裂缝缝长越大,产生的诱导应力对井筒周围应力场分布影响越强,重复压裂裂缝的转向半径越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天然低渗透砂岩微观模型,通过与实际地质状况较为相似条件下的油驱水实验,模拟石油在低渗透砂岩孔隙内的渗流,分析和探讨了低渗透砂岩孔隙介质中石油的微观渗流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石油在低渗透砂岩中渗流路径曲折复杂,运移渗流模式有稳定式、指进式和优势式3种;石油在低渗透砂岩中渗流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启动压力梯度与砂岩孔隙度关系复杂,而与砂岩渗透率有很好的相关性;石油的渗流速度与驱替压力呈很好的相关性,石油以相同速度在不同渗透率级别的砂岩内渗流时所需要的驱替压力随砂岩渗透率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采用岩石力学试验,可以求取拖市油田产层、隔层的物性参数,为压裂设计掌握基础资料。在生产中,用Kaiser效应测量对应地层的地应力大小,计算地应力剖面,是为了给压裂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同时,还要计算受地应力影响的近井摩阻、压裂液效率、裂缝闭合压力。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表明,拖市油田的水力裂缝在近井地带发生偏转,在这种情况下,裂缝的动态缝宽较小,水力压裂应以低砂比、长时间注入为原则,以便降低砂堵风险。  相似文献   

6.
水力压裂是开发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增产措施。桩74块低渗透,平面上相带和物性变化大,为了提高压裂效果和裂缝数值模拟的精确度,优选出合理的裂缝参数,压裂时需要充分考虑其非均质性。本文针对桩74块的特点,应用流动单元分析法,将储层分为四类流动单元,结合数值模拟方法,优选裂缝参数,现场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对于改善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特征及注水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低渗透砂岩油藏采收率的新思路、新途径.改变传统开发注水开发思维,发展注气采油、微生物采油、微波采油、超声波采油及各种新型采油技术,来指导我国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8.
低渗透砂岩储层低伤害缓速酸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煤层发育、软地层等原因使压裂技术尚未突破.针对宝浪油田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岩屑含量高、孔隙中充填物含量多、孔喉半径小、通道中杂质含量高的地质特点和对酸化技术要求,研究出了一种新型低伤害缓速酸实现深部酸化.该酸液具有对岩石溶蚀能力强、缓速性能好、表面张力低、防乳破乳率高、易返排的特点.在宝浪油田应用中取得好的增产效果,为低渗透砂岩油气藏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渗透油藏的渗流特点,综合运用Lord Kelvin点源解、叠加原理和镜像反应等方法建立低渗透油藏压裂井井底压力响应数学模型,求解其在拉普拉斯空间的解析解,并分析各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江汉油区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裂缝性油藏分为张性天然裂缝油藏、闭合裂缝油藏、复杂裂缝油藏,由于裂缝的发育程度、裂缝产状、裂缝力学性质、裂缝充填性的不同,在压裂施工中所采取的工艺手段也不相同。经过对江汉油区新沟嘴组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的两次压裂施工,为江汉油区提供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压裂增产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针对低孔低渗储层产能预测模型受敏感因素影响大,主次因素在低产情况下区别不明显,产能预测评价相对较困难等实际问题,以准噶尔盆地夏子街地区夏77井、夏79井为例,开展低孔低渗储层产能预测的前期试验研究,对多个产能预测模型及其适用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从Darcy模型、Jones(1976)模型、Vogel/Harrison(1968)模型、裂缝模型中进行优选和调试.通过分析产能预测模型结果与测试结果在产量上的相关性,表明基于测井资料的预测结果与试油测试结果相当吻合,从而确认产能预测模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低渗非达西渗流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及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有的相对渗流率计算公式是基于在西定的,而低渗油层渗流为非达西类型。闻低渗非达西渗流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导出了计算公式,并进行了非稳态流动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渗油藏相对渗透视经曲线中;来缚水和残余油饱和度较高,相渗流区范围较;随含水饱和度增大,油相对渗透率递减较快,水相对渗透率递增较慢;非达西渗流使油相相对渗透率增大,使水相相对渗透率减小,使产水率增大;油井见水后,产油量会迅速下降,水驱低渗油藏采  相似文献   

13.
聚合物HPAM驱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油田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低渗油藏对聚合物驱的适应性正处于探索阶段,开展低渗油藏注聚可行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采用德国RS-600流变仪双狭缝DG41Ti测量系统,针对低渗油藏聚合物驱的HPAM流变性进行了研究,根据注入不同浓度的聚合物和后续注水压差的变化,测定了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研究了低渗油藏注聚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HPAM溶液阳离子屏蔽效应会降低溶液视粘度,减小溶液剪切稀释特性.随着HPAM溶液注入速度升高,岩心的注入压力很快上升并达到稳定,压力随流速呈非线性关系;HPAM长链分子被剪断,粘度降低,阻力系数逐渐下降.对低渗透率岩心,HPAM浓度750mg/L的残余阻力系数高于浓度1000mg/L.  相似文献   

14.
安棚低渗裂缝性储层高温压裂液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安棚低孔、低渗裂缝性储层对压裂液的基本要求,确定了评价压裂液性能的实验温度,优化了稠化剂、胶联剂、破胶剂、助排剂等添加剂,形成了适宜于安棚油田的压裂液体系,该压裂液具有良好的耐温、耐剪切和延迟交联特性,携砂能力强、破胶彻底、伤害低,能够满足90~140℃温度地层压裂施工的需要.提出了变浓度压裂液优化设计技术,现场实施49井次,成功率91.3%,有效解决了高温裂缝性储层压裂易砂堵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压裂改造提高低渗透油气藏开采效果的关键问题,以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从砂岩强度的本质分析出发,研究了砂岩典型单矿物与酸液体系的反应过程和机理;利用矿物结构分析、离子浓度测定、衍射、能谱分析等实验研究手段,研究了砂岩酸损伤通过改变砂岩矿物成分、晶体结构,降低岩石强度的机理.为酸损伤降低砂岩储层破裂压力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注入率对低渗油田开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油田注水开发理论基于达西定律,而对低渗油层的渗流规律研究及开发实践表明其渗流不符合达西定律,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的问题,研究了具有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透油田在等流量条件下的注水开发指标计算方法,导出了井排见水前后开发指标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实例分析,讨论了注入率对低渗油田开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入率对低渗油田开发指标影响较大,并且存在一最佳注入率,在此注入率时可获得最经济的开发指标,这为低渗非达西渗流油田注水开发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宾厄姆型稠油油田注水开发的理论及计算的研究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白马庙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马庙蓬莱镇气藏属构造背景上的岩性气藏,也是以次生溶孔为主的致密砂岩体次生气藏.气藏具有近常规孔隙型和非常规裂缝-孔隙型两类储层,总体上具孔径小、喉道小、孔喉配位数小、宏观缝少、微裂缝发育、孔隙结构复杂、连通性差的特征.从砂岩储集特征的研究入手,分析了气井产能差异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提高气井产能的相应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气藏砂体规模小但砂体多且相互叠置;单层产能低但多层射开可积少成多.因此在精细地质评价基础上,采取多气层打开、分层压裂改造、分层测试和多层合采的方法可提高气井产能.  相似文献   

18.
低渗透储层研究出现的许多错误认识,是由于实验手段的不正确和缺少理性的科研方法所致.低渗透储层发育一些微裂缝,但裂缝开度小,连续性差,在地下被迫闭合(地下没有张开的缝),因此,渗透率极低.低渗透储层的微裂缝与粒间孔隙相当,因此,为单一介质,而不能称作双重介质.低渗透储层的岩石高压缩性和强应力敏感是由实验的系统误差所致,根本不是岩石自身的性质.滑脱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属于实验假象,其实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19.
核磁共振T_2分布和压汞毛管压力分析数据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的孔隙结构,理论分析表明,这两组数据具有相关性.通过对大庆外围油田10块低渗透岩样核磁共振T_2分布和压汞毛管压力曲线的分析研究,提出同时考虑非线性和压汞进汞饱和度不足100%进行拟合的方法,将T_2分布转化为孔隙分布,并且得到转化系数的经验公式.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明显提高毛管压力曲线的构造精度,并且经该方法转化后的岩芯中值半径和分选系数与压汞结果非常接近,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为核磁共振T_2分布研究孔隙结构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