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对31个家系樟树优树子代测定林进行适应性和生长、形质性状差异及遗传变异的持续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成活率和保存率,树高、单株立木材积和冠幅、枝下高、树干数、通直度差异极显著;胸径差异显著。材积和通直度、树干数家系遗传力0.5371~0.6726。以12 a林龄单株立木材积生长性状和通直度、树干数形质性状为评价指标,初选优良家系6个和单株9个,优良家系平均树高9.22 m,胸径14.83 cm,单株立木材积0.0965m^(3)、遗传增益27.12%,树干较通直、分叉较少;优良单株平均树高11.44 m,胸径22.59 cm,单株立木材积0.2153 m^(3),遗传增益72.94%,树干通直、无分叉。  相似文献   

2.
欧美107杨伐根嫁接法造林技术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采伐迹地上,以意大利214杨的伐根做砧木,欧美107杨的1a生条做接穗,进行嫁接法造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该法造林具有成本低、适应性强、速生等特点。7a生的伐根嫁接法造林的树木平均胸径18.9cm,平均树高19m,单株立木材积为0.1562m3;而利用植苗法造林的同龄树木平均胸径为7.7cm,平均树高为8.4m,单株立木材积为0.0174m3,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1994年营建的杉木无性系测定林的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16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为13.19 m、14.59 cm、0.1339 m3;无性系树高、胸径、材积重复力达0.6873以上,生长性状受到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以16年生时材积为指标选出4个速生无性系,平均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14.30 m、16.30 cm、0.17696 m3,遗传增益均值分别为13.03%、12.26%、33.26%。  相似文献   

4.
对马尾松初级种子园自由授粉8年生子代测定林进行调查分析,在生长性状评价的基础上对优良种质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林分生长良好,8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7.12 m、10.44 cm、0.0353 m3,年均生长量分别达到0.89 m、1.31 cm、0.0044 m3;生长性状受到强度的遗传控制;各年度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介于6.27%~12.92%、11.35%~13.88%、25.69%~33.26%间,家系遗传力分别介于0.8066~0.891 6、0.847 5~0.859 0、0.859 2~0.872 8。并筛选出14个速生优良家系,其8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7.80 m、12.27 cm、0.049 895 m3,分别较群体均值大9.55%、17.53%、41.35%,遗传增益分别为7.67%、14.85%和35.53%。  相似文献   

5.
对 8 0个马尾松自由授粉子代进行了连续 13年的测定。其结果表明 ,马尾松自由授粉子代在树高、胸径、材积 3个主要生长性状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 ,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参试的自由授粉子代材积生长表现十分突出 ,所有的子代生长都好于对照 ;生长最好的子代单株材积高达 0 .0 584 1m3 ,为生长最差子代的 340 .8%。利用 13年生的材积、树高和胸径指标对参试的 80个马尾松自由授粉子代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从中选出表现最好的 12个。其单株树高平均值 7.0 7m、遗传增益平均值为 10 .3% ;单株胸径平均值 12 .7cm、遗传增益平均值 16 .7% ;单株材积平均值 0 .0 4 6 9m3 遗传增益平均值 4 6 .5% ,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6.
2012年在福建省泰宁县营造杉木不同良种生长对比试验林,分析了良种8年生的树高、胸径和单株立木材积.结果表明:第3代良种8 a林龄时树高、胸径及单株立木材积比第2.5代良种分别高出3.6%、9.1%和23.8%,比人工林混合种(CK)分别高出22.2%、44.8%和148.1%;第3代良种树高及胸径年均生长量最大,分别为1.03 m及1.50 cm,比人工林混合种分别高出22.6%和44.2%;第2.5代良种树高和胸径年均生长量分别为1.00 m和1.38 cm,比人工林混合种分别高出19.0%和32.7%;而第3代良种和第2.5代良种树高和胸径年均生长差异不显著.第3代良种树高、胸径及单株立木材积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8.74%、25.58%及57.05%,各性状变异系数均显著低于人工林混合种(CK),而第2.5代除树高变异系数显著低于人工林混合种(CK),其余性状变异系数与CK无显著明显差异.试验结果初步表明杉木第3代良种在泰宁地区有较好的生长表现和林分整齐性,为泰宁区域推广应用杉木第3代良种造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2011年4月,采用湖南省会同县第2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的1年生裸根苗进行造林,参试家系共35个,以种子园混合种为对照,2012-2015年连续4 a进行树高、胸径、球果质量测定,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早期选择。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在家系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6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为分别为4.17 m,5.02 cm,0.005 91 m~3;2012-2015年的树高遗传力为0.344~0.434;6年生时的胸径、材积遗传力分别为0.466,0.409。从参试的35个家系中选出9个优良家系,6年生时其平均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4.90 m,6.0 cm,0.008 41m~3,分别超出群体均值的18.2%,24.1%,42.3%,遗传增益分别为6.36%,8.95%和17.33%。综合考虑9个优良家系的无性系母株的结实性状,联合选出4个高产速生的无性系实生子代,单株平均球果重量达7.7 kg。  相似文献   

8.
于2021年,在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对杉木人工林(1代)皆伐后更新的32年生的杉荷混交林和杉木纯林(2代)的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2年生的8杉2荷人工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树高20.1 m、胸径25.8 cm、单株立木材积0.4727 m3,林分蓄积量425.43 m3·hm-2,达到杉木最适宜区Ⅰ级立地速生丰产林大径材生长量指标;比前茬相同林龄的杉木纯林平均树高(20.5 m)、平均胸径(26.1 cm)和单株立木材积(0.4923 m3),分别减少2.0%、1.1%和4.0%,但二者间差异不显著;比连栽杉木(2代)纯林平均树高(18.0 m)、平均胸径(23.6 cm)、单株立木材积(0.3628 m3)和林分蓄积量(392.89 m3·hm-2),分别增加11.7%、9.3%、30.3%和8.3%,二者间差异达极显著;杉木大径木占51.7%,比杉木纯林(2代)增加17.0%。表明杉木皆伐更新杉荷混交林有利于杉木大径材培育,...  相似文献   

9.
在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福建柏优树子代试验林8、11、16、20 a林龄时分别进行每木调查,分析福建柏优树生长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并筛选优树家系和优良单株。结果表明:随着林龄增加,树高、胸径及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力均随着林龄的增长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林龄20 a时,试验林平均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10.65 m、16.75 cm、0.12236 m3,变异系数分别为2.07%、3.60%、8.79%,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3109、0.3990、0.4729,狭义遗传力值分别为0.1313、0.1641、0.2245;以单株立木材积育种值为指标,筛选出8个优良家系和59株优良单株。入选优良家系平均单株立木材积达0.19952 m3,平均育种值和遗传增益分别为0.01745 m3和12.20%;入选单株平均单株立木材积达0.27709 m3,平均增益达20.89%。  相似文献   

10.
对建立在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的闽楠10个种源41个家系优树子代测定林进行生长性状持续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5 a林龄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和冠幅平均值分别为8.7 m、11.6 cm、0.051268 m^(3)和2.2 m,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8631、0.8226、0.8991和0.7340。以单株立木材积为选择指标,复选出Np607等8个速生优良家系,其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和冠幅平均值分别为10.2 m、14.4 cm、0.085598 m^(3)和3.0 m,遗传增益分别为14.88%、19.86%、60.21%和23.35%。这些优良家系具有较高稳定性,可作为闽楠良种造林和育种材料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2018年对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5个种源31个家系的樟树试验林生长性状及遗传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家系10年生保存率、树高、单株材积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存在显著差异。以单株材积为依据,初选出永安、南平等2个速生优良种源,平均树高7.62 m、胸径11.56 cm,平均单株材积0.057116 m~3,遗传增益30.54%;初选出Ya-2、Np-4、Np-5、Yp-24等4个速生优良家系,平均树高7.72 m、胸径12.69 cm,平均单株材积0.059841 m~3,遗传增益38.38%。  相似文献   

12.
杉木迹地连栽(二栽)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22年试验,选育适宜杉木迹地连栽的无性系造林,从75个杉木无性系中选出开天13、B23-6、B44等6个杉木无性系,其中B23-6无性系造林8年生时,平均树高6.9 m,胸径9.3 cm,平均单株材积0.028 23 m3,比CK1(优良家系混合)平均树高增高32.6%,平均胸径增粗38.8%,单株材积增加121.6%。杉木伐桩贮藏大量养分,用于嫁接开天13杉木无性系,8年生时平均树高9.3 m,胸径11.4 cm,平均单株材积0.052 7 m3,比伐桩萌芽林平均树高增加17.7%,平均胸径增粗11.7%,平均单株材积增加41.2%,比开化二代种子园的种苗造林,平均树高增高12.0%,平均胸径增粗9.6%,平均单株材积增加31%。单位面积造林成本降低29.6%。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修枝强度下杉木林的生长及其与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修枝后4a,杉木林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以及平均单株材积均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大而下降,枝下高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大而升高,修枝后7a至13 a ,杉木林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以及平均单株材积均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大先升高后下降,13年后,修枝强度为1/2的处理,平均树高为14.733±0.208 m ,平均胸径为17.733±0.289 cm ,平均单株材积为0.178±0.008 cm3,为最佳修枝强度;其平均树高与时间的相关模型为 y=0.0142 x-0.0171,R2=0.9465,平均胸径与时间的相关模型为 y=1.1387 x+3.8167,R2=0.9672,平均单株材积与时间的相关模型为 y=0.8489 x+4.0991,R2=0.9707,平均枝下高与时间的相关模型为 y=0.5308 x+0.7522,R2=0.9751;各项指标与处理时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选择出适宜于川中丘陵区的红椿及毛红椿优良家系,为速生珍贵用材树种造林提供优良家系。【方法】对来自4个省的18个红椿与毛红椿家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四川蓬溪开展了造林对比试验。通过对不同家系3年生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进行分析比较,开展了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结果】造林3 a的结果表明:18个半同胞家系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在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3个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均在0.85以上;18个家系中,以SC-307生长最好,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为7.65 cm、6.52 m和0.016 0 m~3,遗传增益分别为49.76%、31.96%和139.53%,变异系数均在15%以内,家系生长均匀一致;其次是SC-214和SC-361家系,胸径分别为7.23和7.18 cm,树高分别为6.27和5.81 m,单株材积分别为0.013 9和0.012 7 m~3,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在40%、19%和90%以上,平均变异系数小于15%,家系总体生长较为均匀一致。【结论】以3年生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为依据,选择出SC-347、SC-214和SC-361 3个来源于四川种源的优良家系,造林3 a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为7.35 cm、6.20 m和0.014 2 m~3,年均胸径生长量在2.39 cm以上,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44.41%、26.25%和113.62%,生长优势显著,遗传增益高,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比较,可为川中丘陵区红椿及毛红椿造林提供优良的家系。  相似文献   

15.
2018年,在福建省邵武卫闽国有林场开展11个杉木种子园良种造林对比试验,对不同杉木良种3 a林龄的试验林生长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 a林龄时,各参试良种间生长性状差异较大,重复、品种、重复×品种在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树高生长表现最优的是将乐3代和卫闽3代,均达到4.54 m,高于总体水平8.75%;胸径生长表现最优的是尤溪3代,达7.52 cm,高于总体水平16.20%;单株立木材积表现最优的是将乐3代,达0.0142 m3,高于总体水平37.51%。参试良种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变异系数分别在17.56%~32.27%、25.55%~47.49%、52.03%~98.17%之间。选取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表现最优和变异系数最小的前5个参试良种,只有尤溪3代、永安3代入选,说明这2个良种在邵武当地表现良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品种分化程度小,林分整齐度好,适应当地立地条件及气候,可作为当地重点推广应用良种参考。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巨桉种源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巨桉是一种速生高产、生产周期短的造纸工业原料林树种。从澳大利亚引进巨桉 32个种源、139个家系种子进行试验 ,造林成活率达 96 4% ,4年生保存率达 89% ,平均树高 12 6 9m ,平均胸径 12 8cm ,最好单株树高 2 0 6m ,胸径2 1 4cm。 32个种源中 31个年均高生长超 3m ,30个种源年平均胸径生长超 3cm。 139个家系中 134个家系平均高生长超3m ,占总家系的 96 4% ,133个家系年均胸径生长超 3cm ,占总家系的 95 7%。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自由授粉子代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0个马尾松自由授粉子代进行了连续13年的测定。其结果表明,马尾松自由授粉子代在树高、胸径、材积3个主要生长性状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参试的自由授粉子代材积生长表现十分突出,所有的子代生长都好于对照;生长最好的子代单株材积高达0.05841m^3,为生长最差子代的340.8%。利用13年生的材积、树高和胸径指标对参试的80个马尾松自由授粉子代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中选出表现最好的12个。其单株树同平均值7.07m、遗传增益平均值为10.3%;单株胸径平均值12.7cm、遗传增益平均值16.7%;单株材积平均值0.0469m^3遗传增益平均值46.5%,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8.
杉木种子园良种与优良无性系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营造3个杉木良种试验林,并逐年调查和分析生长量性状。结果表明,造林6a后,3个良种均生长良好,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均超过1.3 cm,树高年平均生长量均超过1.1 m。单株立木材积生长量大小顺序为:第3代种子园良种>红心杉良种>洋020无性系。洋020无性系的树高和高径比显著较大,而胸径显著较小。  相似文献   

19.
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杉木优良种源的基础上,选育出一批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通过13 a的研究表明,各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差异极显著,且具有较大的广义遗传力。根据杉木无性系培育目标,选育出18个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入选12 a生无性系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11.03 m、16.98 cm和0.135 6 m3,与对照相比,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依次为10.71%、37.97%和113.08%;现实增益分别为14.25%、47.61%和140.01%。  相似文献   

20.
对闽南山地3年生大花序桉10个家系的生长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花序桉不同家系的林分保存率差异显著,1202和1212号家系保存率超过90%;不同家系间的胸径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单株立木材积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其中1202、1212号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立木材积生长量均最高.采用隶属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