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曙光油田沙三段发育大凌河、莲花两套含油层系,属浊流沉积体系,由于其分布主要受构造和物源双重因素控制,油藏呈零散状分布,且规模大小相差悬殊,勘探难度较大。随着勘探开发进程的不断深入,油田动静态资料的丰富,开展“三老”资料复查和储层特征再认识,结合“四性”关系研究,能够有效地提高老井试油试采成功率,为曙光油田老区滚动勘探工作开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曙光油田沙三段发育大凌河、莲花两套含油层系属浊流沉积体系,由于其分布主要受构造和物源双重因素控制,油藏呈零散状分布,且规模大小相差悬殊,勘探难度较大。随着勘探开发进程的不断深入,油田动静态资料的丰富,开展“三老”资料复查和对储层特征的再认识,结合“四性”关系研究,能够有效地提高老井试油试采成功率,为曙光油田老区滚动勘探工作开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复杂断块油田滚动勘探开发的做法。确立滚动勘探开发总体思路之后,加强基础研究,精细地震资料解释。正确认识构造特征,开展目标评价是滚动勘探成功的基础。钻探垒块,小构造是濮城油田滚动勘探开发中扩边增储的重要做法。在复杂断块油田滚动勘探开发中,打多靶客向井,老井侧钻是见效快,成本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三维地震勘探对油气藏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落实油气储量、储量升级、滚动评价勘探和后续油气开发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LH油田研究院积极探索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开展油气评价,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油气藏评价地球物理技术系列,配合油区内新老区块评价和滚动扩边取得了良好的评价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富民油田油源充足、构造发育早,隆起时间长,形成的圈闭较多.但是由于构造活动性太强,尤其是富南地区断层发育,构造破碎,导致油气分布复杂,勘探开发程度不是很高.本文主要依据该油田已发现的含油带窄,含油面积小,含油层系多、含油井段长,单井产能相对较高等油藏特点,借助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多方法挖潜地震资料包含的信息,在“地质模式十地震解释十经验”的指导下,结合老井复查,采取“沿断、占高、立体”的评价思路,实施富民油田的精细滚动开发.  相似文献   

6.
随着油田勘探的不断深入,准确识别低序级断层对于提高老油田滚动勘探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几种低序级断层识别技术,包括水平切片分析、相干分析、常规地震剖面叠合处理等技术,为老油田高效滚动勘探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在胜利油田老油区滚动勘探开发过程中,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占有很大比例,其中浊积岩油藏越来越受到勘探人员的重视。在浊积岩油藏勘探中,应用倾角测井资料判断地层的构造倾向、倾角、古水流方向及物源等方面效果较好,表明倾角测井资料在油田滚动勘探开发中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秘鲁六、七区为开发百余年的老油田,地质条件复杂,地震及测井资料缺乏,构造解释及储层研究难度大,钻井风险大。项目人员以滚动勘探开发为思路,加强综合研究,深化地质认识,开展老井挖潜,优化措施结构。同时,加强油井现场管理,深入挖掘上产措施,充分发挥油井潜力。有效地遏制了百年老油田在开发末期的产量递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石油地质地震资料解释是借助计算机技术综合分析地下地质特征,主要是运用在测井、地质等方面信息,对地下地质构造进行直观的分析,获取更科学的资料.石油地质地震资料解释可以提高油田勘探开发经济效益,对新区新领域勘探和老油田挖掘等工作提供更多物探支持,本文对石油地质地震资料解释分析.  相似文献   

10.
油田开发初期井资料相对丰富,该阶段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进行储层展布研究具有可信度高的特点,同时可以更有效的指导油田的滚动勘探开发工作。青南油田莱87断块目前完钻24口井,以井资料为基础,借助属性提取、属性优选及实钻井资料参与属性计算等技术得出储层的展布规律,取得了良好的识别效果,为区块滚动井位的确定及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原油田是我国典型的复杂断块油气田,目的层埋藏深,断裂复杂,多断块,这使得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信噪比和成像精度比较低,常常不能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勘探的精度。为实现老油田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中原油田目前已整体进入“三高”开发阶段,为满足勘探开发的实际需要,提高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迫在眉睫,叠前时间偏移是在此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一项成像技术。实践表明叠前时间偏移是目前解决中原油田复杂地质结构成像最有效的方案,文中针对马厂、白庙地区进行了叠前时间偏移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马厂油田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南部,区域构造面积131.94km2,资源量1850×104t。截止2005年,累计探明含油面积22.74km2,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473.5×104t,动用石油地质储量871×104t,标定采收率33.75%,可采储量294×104t,其中外围块探明未动用储量602.5×104t,占马厂油田探明储量的40.89%。该区储层平均孔隙度18.6%,渗透率31.6mD,主要含油层系为沙三上中下亚段,埋深2600-3400m,属中低渗极复杂断块油藏。经过近20年的开发,原有地震资料已不能满足极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滚动勘探开发的需要,马厂油田周边断块储量动用程度低,老区又进入了开发后期,油田开发效果逐步变差,为提高地震资料的品质,更好地指导油田滚动开发研究,2005年对马厂地区进行了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采集,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和应用,滚动勘探开发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全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 ,稳产难度较大。 2 0 0 0年局里要求三厂 72 .5×1 0 4 t硬稳定 ,开发形势比较紧张。我们对文卫马油田开发中存在问题及潜力进行了分析 ,对老井进行了复查。我们对文卫马古油田交界处老井 ,结合地质构造 ,邻近油水井情况 ,井距 ,以及完井试油措施过程中每一点细节进行深入分析 ,以便找出试油结果不理想真正原因 ,以求获得滚动勘探新突破。油田滚动开发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4.
自1997年板桥油气田板64块东营油组含油系被发现以来,随着滚动勘探开发工作的深入,含油气有连片之势。本文根据板桥油气田断块油气藏特点,对全区进行了精细地层对比与划分,应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构造精细解释,并进行了沉积相、砂体展布、油气藏分布及控制因素研究,优选有利圈闭目标,围绕出油井点进行滚动扩边工作,达到了增储上产的目的,为老油田产量接替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5.
滚动勘探是开发进入中后期的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方式。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勘探空间日益狭小,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生产的需要,造成滚动建产成功率偏低,精细化高效勘探已迫在眉睫。立足于东营凹陷东辛油田的地质特点及勘探实践,分析了复杂断块油藏滚动勘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进而在实际工作基础上总结出“精细刻画做基础—总结规律成认识—细致评价定目标—综合部署降风险”的一套适合复杂断块油藏滚动勘探的技术流程,该思路实用性强,可以应用到具有相同地质特点及开发阶段的油田滚动勘探中,具有较好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文南油田滚动勘探工作为例 ,详细论述了在极复杂断块油田中提高滚动勘探开发效率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做法 ,介绍了多种提高滚动勘探井位成功率的设计方法 ,最后提出在滚动勘探工作中必须遵循科学的运行程序 ,依靠科技进步 ,才能有效提高滚动勘探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南阳凹陷自1993年转入滚动勘探开发阶段,随着滚动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东部老区滚动增储与稳产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通过开展地震地质综合研究工作,结合油气勘探成果,以油气成藏理论为指导,分析油气藏的分布规律、成藏模式与主控因素等,在滚动勘探中取得了新突破。通过深入研究,总结出滚动勘探潜力四个方向,主要为构造主体及周缘空白带、拓展出油层系、寻找断层+岩性油气藏、老井复查。  相似文献   

18.
文79块沙三上早在1983年就已经开始结果,但由于构造位置低、物性差、埋藏深而未引起重视。经过大量资料的收藏和三维地震技术的应用,采用一种新的滚动勘探方法对构造储层进行研究,获得了认识上的突破,走出了一条滚动与开发相结合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临盘油田滚动勘探的实践,系统总结了复杂断块滚动勘探的特色做法,对其它复杂断块油田的滚动勘探开发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采油30队管理着具有38年开发历史的老油田,由于我队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制约着滚动勘探开发的投入,依靠新井提高储量动用困难重重,面对综合含水为95.0%的高含水开发单元,以“3371”工作思路为指导思想,以降低自然递减率为主线、控水稳油、控制自然递减率、减缓老井产量递减速度,是2012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