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20世纪法国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罗兰.巴特在上世纪80年代初通过译介始为中国知识界知晓。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至今已历20余年。中国知识界最为熟悉的是他在广义理解的文论方面提出的某些真知灼见。面对巴特文论在中文语境下的引用率居高不下这一现象,实有必要关注巴特著作汉译过程中某些具有“误导”作用的译介环节和中国学者研究与运用巴特文论过程中某些特殊的接受现象,以正视其文论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具有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影响接受理论不仅仅指比较文学研究中单向和双向的对应关系 ,而且揭示影响与接受之间的多层次、多方位的作用、回应以及转换、再生成的关系。而转换、再生成既是影响接受理论的过程也是它的终极目的。本文旨在通过观察影响的建构和作用以及接受的转换和再生成 ,研究在中国古代意识形态、教育方式、文学作品的影响下 ,越南诗赋、小说、文论著作转换、再生成的特质 ,以及它们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文学成之为文学是因其具有审美功能,在读者脑海中激起鲜明的艺术形象,评价文学翻译时应考虑作者和译文及读者的能动接受。本文从接受美学角度探析读者接受对评价诗歌、散文及小说等文学翻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读者接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学翻译是译者在理解、解释原文基础上的创造性叛逆与读者对译文创造性叛逆的理解和反应的过程。文学翻译活动中的创造性叛逆的程度与可接受性必须以如下标准为依据:符合知识的客观性,符合理解的合理性、解释的普遍有效性,符合原文文本的定向性。  相似文献   

5.
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的接受动机和心理是多种多样的,张爱玲在几十年的文学接受过程中,在传统心理与现代心理、娱乐心理与探求心理、跟从心理与逆反心理、借鉴心理与补偿心理等阅读接受心理动机下被各个层次的读者所吸引所关注。在一定程度上说,不同接受心理和动机的读者阅读丰富了张爱玲的接受视域,也说明了张爱玲作品的丰富性内涵及多重阐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生存论哲学是通过实践观来阐释的,在生存论视域中,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要观点有: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存在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能动的、批判的表现方式;文学艺术是一种艺术生产;人应该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文学艺术的价值指向与人的审美生存和自由解放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80年代初 ,中国学者开始以西方接受美学为参照 ,重新审视中国文论中有关读者的审美接受思想。2 0年来 ,其研究经过移植、尝试、系统探讨三个阶段 ;研究体现了作者、作品、读者三个不同的层面 ;研究方法上历史与逻辑相结合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中西比较寻同存异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接受美学的读者接受理论常被用来分析翻译过程。兹就读者接受因素在译文生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微观角度分析译者在处理词语、句子、段落的过程中应考虑的读者接受因素。译者应通过有意识地利用读者接受因素、关照译文读者的需求来提高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中西读者论的相同点在于读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鉴赏都带有某种先见。中西读者论的差异表现在于:前者认为描述是读者的鉴赏过程,后者认为读者的目的是挖掘作品的意义;前者的欣赏方式多是直观领悟式,后者的欣赏方式是探究式。另一方面由于各自审美标准的差异,中国读者论认为作为读者要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地位做出客观的评价,西方读者论认为文学作品的客观性只是一种虚拟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开创了读者研究的先河,在阐述读者地位和"隐含的读者"这一概念的同时也将研究的焦点落实到具体的阅读活动上,他们将读者的阅读活动视为文学文本生命实现的过程,这一过程是读者由审美感知到意义反思再到意义融合的过程,是读者期待视野的对象化的过程,是读者在视点的游移转换中"被动综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华美食也逐渐走向世界。为推动我国美食文化名扬海内外,中式菜名的英译成为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概述关联理论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关联理论对不同中式菜名翻译方法在具体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并结合例子加以探讨,以便人们进一步了解菜名翻译的要点,从而深化在目的语中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考察艾青的诗歌创作实践,对其诗歌意象理论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从关联理论入手,首先阐述了关联理论与课堂委婉语之间的关系,进而对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使用的指令性和评价性委婉语进行分析,着重强调课堂委婉语受众的认知与理解机制,提出课堂委婉语的使用能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认知和推理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课堂语言交际的效率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深化以及中国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品被译成外语。典籍英译便是这种译介活动的一种,旨在将中国的典籍作品翻译成英文,以弘扬中国文化。关联翻译理论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进而找到最佳关联并形成译文。因此,在关联理论视角下,译者在典籍英译的过程中,需要正确理解原文,寻找最佳关联并形成正确的译文。  相似文献   

15.
从系统论视角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论是20世纪上半叶随着人类文化的整体发展,特别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横断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世界上各种事物。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看,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中又包含诸多子系统:课堂教学、教学环境、教学评价、教学主体、学习主体、现有教材等。分析这些子系统的现状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对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公示语英译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本文分析了公示语的语言特征及当前公示语英译的现状,并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使公示语英译规范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17.
翻译学研究的推进得益于众多毗邻学科的蓬勃发展。这些学科对作为接受客体的读者的关注对翻译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尤其以哲学解释学、现代语言学、文学批评学、美学等学科对翻译学研究影响最大。文章通过对上述学科理论成果的借鉴,指出译文读者在翻译中的地位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矛盾统一。同时,通过深层翻译理论的构建,使译文读者的诸多影响因素科学化、合理化,以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18.
维索尔伦将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的思想推广到语用学领域,以语言选择与适应为中心构建了语言适应论。CAS理论视域下,语言适应论是以语言与语境相互作用的选择-适应机制为核心,其内在结构是以"因果性与偶然性的相互联合机制"为基础,以适应性造就语言使用的复杂性为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从读者反应理论看大学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阅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掌握一定的当代西方文论知识对阅读英美文学作品颇有益处。在评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建议教师借鉴沃尔夫冈.伊瑟和斯坦利.费希等人提出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教材所选作品进行讲解分析,培养学生新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模式,进而系统构建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自主性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双关"话语的突出特点是"一音/形二义"。Sperber&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为分析双关解读中的心理机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利用关联理论中的认知努力和语境效果两个重要概念,来考察英语双关所兼顾的双重含义被激活的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双关解读的心理机制,并发现存在四种双关解读类型:一石两鸟型、花园路径型、化整为零型和跳出圈外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