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 I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生存率较差,有必要进行辅助治疗.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可有效诱导静止T细胞增殖和应答,促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生成,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启动者和参与者.本研究仞步探讨DC联合化疗治疗根治性术后IB期NSCLC患者的生存率.方法:选择根治性手术IB期NSCLC患者66例,按照1:2随机分为DC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对照组,研究组22例,采用体外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及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IK)后同输患者体内,同时联合化疗.对照组44例,接受单纯化疗.结果: DC联合化疗组22例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87.50%.4年生存率为77.78%;对照组分别为85.10%和61.2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419),提示DC联合化疗有延长IB期NSCLC术后患者生存时间的趋势.DC联合化疗组毒副反应轻微.结论: DC生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可使术后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干扰素与化疗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5年1月可供分析的Ⅰ期NSCLC术后干扰素治疗患者106例及ⅠB期NSCLC术后化疗病例74例为研究组,同时随机抽取单独手术病例112例为对照组,行对照研究。结果Ⅰ期NSCLC患者干扰素组和对照组1~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106/106),97.8%(87/89),93.4%(57/61),83.3%(25/30),76.2%(16/21)和88.4%(99/112),79.3%(73/92),71.9%(41/57),66.7%(28/42),59.3%(16/27)。显示两组患者1~3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4~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B期NSCLC患者干扰素组1~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化疗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3~5年生存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B期NSCLC患者化疗组与对照组1~5年生存率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扰素组主要毒副反应是注射部位不同程度的红肿和疼痛,化疗组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结论干扰素可以提高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1~3年生存率,但对长期生存率无影响,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化疗不利于提高生存率。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单独应用干扰素短期疗效强于单独应用化疗。  相似文献   

3.
曾媛  刘琳  胡楠  于雁 《现代肿瘤医学》2021,(17):3125-3128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球癌症之首,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组织病理学分类可将其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75%-80%。I期NSCLC,手术是治疗的标准方式,尽管接受了根治性手术,Ⅰb期术后5年生存率约60%,主要的失败原因为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虽诸多研究证明Ⅱ、Ⅲ期NSCLC术后辅助化疗可使患者生存获益,但Ⅰb期NSCLC患者术后是否化疗尚存在争议,本文对Ⅰb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进展期胃癌术后用CIK细胞联合树突状细胞(DC)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10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细胞免疫治疗组52例:常规诱导培养患者自身CIK和DC,再将培养的自身CIK细胞回输,DC给予患者腹股沟、腋下浅表淋巴结内和淋巴结附近皮下注射以及静脉回输 患者1个疗程接受CIK细胞总数在1.1~8.0×10^10之间,DC总数在3~7×10^7之间.每周回输CIK细胞2次,8~12次为1个疗程,3~6个月后行第2次治疗 每例患者每个疗程接受3~5次成熟DC注射.2)化疗组58例:全部采用CF+5-FU+ADM+DDP方案,3例治疗2个周期,6例治疗3个周期,49例治疗4个周期以上.结果:细胞免疫治疗组(Ⅰ b、Ⅱ和Ⅲa)中,3年生存率为86.8%(33/38),5年生存率为78.9%(30/38),化疗组分别为65.1%(28/43)、53.5%(23/43),细胞免疫治疗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化疗组.细胞免疫治疗后患者食欲增加、疼痛减轻、睡眠改善、体重增加较化疗组明显.CEA增高患者治疗后恢复正常高于化疗组.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后的自身CI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联合治疗组(Ⅰ b、Ⅱ和Ⅲa)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化疗组,细胞免疫治疗能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临床体征,无不良反应,对进展期胃癌术后防止复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低氧标记物CA-9、肿瘤侵袭相关的EGFR表达、与肿瘤免疫功能有关的DC,T淋巴细胞浸润、以及肿瘤坏死程度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和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9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A-9、CD1a、CD3和ECFR的表达.结果:CD1a、CD3和EGFR在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鳞癌(P<0.05);CA-9高表达和肿瘤高坏死者,其肿瘤中的CD1a浸润低(火0.05);肿瘤高坏死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坏死者(P<0.05);术后化疗组与未化疗组在生存率上未发现有显著性差异,但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在CA-9阳性表达和CD1a阴性的患者中,术后化疗组的生存率明显短于未行化疗组(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即有免疫细胞的浸润,肿瘤低氧、不同病理学类型和肿瘤的坏死程度可能影响免疫细胞的浸润;肿瘤的坏死程度影响患者的生存率;检测CA-9和CD1a的表达可能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是否应该化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6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NP方案化疗联合DC-CIK细胞治疗,对照组采用NP方案化疗,观察两组近期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免疫功能、3年生存率及安全性等。结果两组间客观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分层研究肺腺癌,研究组客观缓解率52.6%,对照组42.1%;研究组KPS评分总提高率93.8%,对照组78.8%;研究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和CD56+的阳性率及rDNA转录活性分析(Ag-NORs)IS值显著上升;研究组3年生存率25.0%,对照组15.2%;研究组对外周血常规及心、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结论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提高肿瘤综合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7.
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DC+CIK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晚期NSCLC患者进行研究,采用DC+CIK与常规化疗间隔进行的方案(生物治疗联合化疗组),对其进行生存分析;同时,对生物治疗联合化疗组、单纯常规化疗组同期配对NSCLC患者各61例,比较生物治疗联合化疗组与常规化疗对照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生物治疗联合常规化疗组患者预期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9.6%、29.6%、21.8%.生物治疗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常规化疗组比较1年生存率分别为57.2%和37.3%,2年生存率分别为27.0%和10.1%(P<0.05).结论:临床研究证实了DC+CIK联合常规化疗能够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效果。方法:113例Ⅲ~Ⅳ期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NSCLC的初治或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7例)采用香菇多糖加TP方案(多西他赛+顺铂)化疗,B组(56例)采用单纯TP方案化疗。对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评价。结果:A、B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3.85%和37.50%(P>0.05); B组的Ⅱ~Ⅳ度白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和32例)明显高于A组(分别为20和17例)( P<0.05)。A组T淋巴细胞中CD3、CD4 、CD4/CD8及NK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单纯化疗相比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轻、免疫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化疗药物对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集60例肺癌术后患者化疗前1天及化疗后第10天外周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Treg细胞以及CD3+、CD4+、CD8+T、NK细胞占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CD8+T比值。结果化疗前NSCLC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T细胞比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Ⅳ期患者调节T细胞比率明显高于Ⅲ期患者(P〈0.05)。化疗后NSCLC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T细胞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化疗前后不同病理分型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细胞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CD8+T细胞占T淋巴细胞比例(28.129±10.900)%较化疗前(24.876±6.631)%升高(P〈0.05)。化疗后CD4+/CD8+(1.506±0.691)较化疗前(1.680±0.704)降低(P〈0.05)。结论肿瘤负荷可显著促进肺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分化,化疗后肺癌患者Treg细胞比例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总结及评价手术后确诊的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44例联合放化疗治疗的疗效。方法44例SCLC患者中,Ⅰ期15例(34.1%),Ⅱ期13例(29.6%),Ⅲ期12例(27.3%),Ⅳ期4例(9.1%),除肺段切除1例外均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后均用"依托泊苷+顺铂或卡铂"或"紫杉醇+顺铂或卡铂"方案化疗4~8个疗程,分别随访1,3,5年生存率。结果44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1,3,5年总的生存率分别为84.3%、48.2%和18.1%。Ⅰ期、Ⅱ期患者采用术后联合放、化疗,可以获得较好疗效,Ⅲ期、Ⅳ期患者首选手术对生存率无益。结论手术后联合放、化疗对Ⅰ~II期的SCLC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在完全性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仅占半数,远处转移在复发病例中占大多数,总体疗效难以令人满意;而Ⅲ期NSCLC为局部晚期肺癌,其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如何延长患者的长期生存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是目前的热门课题。本研究对Ⅰ~Ⅲ期术前行诱导化疗即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的NSCLC患者与术后辅助化疗(手术+术后化疗)患者进行随访并比较,以探讨新辅助化疗对NSCLC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最新的研究发现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因此通过预后分层筛选高危患者给予辅助治疗,既可改善Ⅰ期NSCLC患者的整体预后,又可避免因过度治疗对低危患者造成损害,是目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肿瘤血管生成和血管浸润(BVI)对Ⅰ期NSCLC预后的影响,建立Ⅰ期NSCLC预后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Ⅰ期NSCLC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计算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以CD34标记的血管腔内瘤细胞的存在判定为BVI。结果肺癌组织VEGF低表达44例(37.3%),高表达74例(62.7%)。VEGF高表达组MVD显著高于低表达组(33.4±17.8vs24.7±14.8,P=0.010),VEGF与MVD间存在正相关(r=0.216,P=0.019)。VEGF高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者(36.48% vs 72.20%,P=0.003)。无BVI者86例(72.9%),BVI者32例(27.1%),后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前者(34.38% vs 60.47%,P=0.018)。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VEGF高表达(RR=2.96,P=0.001)和BVI(RR=1.95,P=0.020)为Ⅰ期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进一步根据VEGF表达及BVI情况,将患者分为低度危险组:VEGF低表达+BVI(-);中度危险组:VEGF高表达或BVI(+);高度危险组:VEGF高表达+BVI(+)。三组间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28% vs 52.63% vs 28.00%,P=0.001)。结论VEGF表达与BVI的联合检测可能实现对Ⅰ期NSCLC进行预后分层,为术后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潘敏  赵爽  彭雪梅  王梅 《癌症进展》2016,14(6):587-590
目的:探讨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86例中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88例给予单纯化疗,观察组98例给予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远期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临床有效率及受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观察组患者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化疗效果及免疫功能,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熊梦婷  倪健 《中国肿瘤临床》2020,47(21):1131-1134
肺癌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患者的80%以上。Ⅰ期NSCLC(ⅠA、ⅠB期)占NSCLC患者的15%~20%,手术切除是Ⅰ期NSCLC的主要治疗方案,但ⅠA、ⅠB期NSCLC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仅83%和71%。对于无法耐受手术或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放疗可能达到与手术切除术相同的治疗效果,目前也有许多新型的治疗方法出现,如消融、粒子放疗等。本文将对Ⅰ期NSCLC的治疗方法及其预后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DC调节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 activated and 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D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 方法: 武警总医院2005年9月至2007年10月DCIK联合化疗的21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联合治疗组,单纯化疗的20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患者化疗前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将PBMC体外培养制备DCIK。联合治疗组患者2周期全身化疗结束后回输DCIK,单纯化疗组仅进行2周期全身化疗,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免疫指标及生存率。 结果: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相似,治疗有效率为42.9%和 40.0%,疾病控制率为66.7%和600%。联合治疗组KP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单纯化疗组KPS评分较治疗前无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3+CD18+、CD3+CD56+细胞的比例大幅升高(P<0.01);而单纯化疗组无明显变化(P>005)。联合治疗组1年和2年生存率均高于单纯化疗组(57.1% vs 50.0%,P<0.05;28.6% vs 15.0%,P<0.01)。 结论: D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具有更好的疗效,其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和生存率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T4分期放化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T4患者手术切除后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为T4,术后14例未接受放疗或化疗(S组),37例患者接受了辅助化疗(POCT组),37例患者接受了联合放化疗(POCRT组)。我们回顾性分析了他们的临床转归。结果:随访时间为52个月~124个月(中位时间83个月)。总体5年生存率为15.7%,S组、POCT组、POCRT组患者分别为0%,10.8%,26.8%(P=0.000)。总体5年无进展生存率12.7%,S组、POCT组、POCRT组患者分别为0%,8.5%和21.6%(P=0.008)。对于病理证实无癌残留的患者,S组、POCT组、POCRT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0%、11.8%、50%(P=0.01),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0%、6.5%、42.9%(P=0.012)。结论:非小细胞肺癌T4术后联合放化疗可以明显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dendritic cells and cytotoxic lymphocytes,DC-CTL)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住院病理确诊为Ⅰb(具有高危因素)、Ⅱa、Ⅱb、Ⅲa、Ⅲb、Ⅳ期的NSCLC患者114例,其中接受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术后化疗联合DC-CTL组20例和术后化疗组32例,未行手术患者分为化疗联合DC-CTL组23例和化疗组39例.回顾分析了114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中位无疾病生存期(median-disease free survival,M-DF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M-PFS)、副作用等资料.随访截止至2016年11月.结果:1年DCR:术后化疗联合DC-CTL组(75.0%)vs术后化疗组(43.8%)(P=0.044).M-DFS:术后化疗联合DC-CTL组(19.5个月)与术后化疗组(11.5个月)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25 5).化疗联合DC-CTL治疗与化疗组相比,DCR及M-PFS不具有统计学差异.DC-CTL治疗的副作用显著低于化疗.结论:术后化疗联合DC-CTL治疗可显著提高DCR及延缓NSCLC患者的疾病进展,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同步放化疗(TP方案)联合恩度治疗ⅢB和ⅠV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可行性。方法:60例ⅢB及Ⅰ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观察组)给予顺铂(25mg/m2/d,d1~d3)和紫杉醇(135mg/m2,d1)联合化疗,化疗同时使用恩度(15mg/d,d1~d14)持续泵入,共四个周期。肺部原发灶及远处转移灶进行图像引导下的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纵隔病灶照射剂量65~70Gy,胸部非纵隔病灶照射剂量66~90Gy,淋巴结照射剂量65~70Gy。远处转移病灶进行累及野照射,颅内转移灶照射剂量70~90Gy,骨转移灶照射剂量40~55Gy,其他转移灶40~60Gy。B组(对照组)除不使用恩度外,其余治疗均与A组相同。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计划。A组:放射性食管炎13%(4例),放射性肺炎3%(1例),中性粒细胞下降67%(20例),1年生存率为50%,局部复发率为23%(7例),远处转移率为37%(11例)。B组:放射性食管炎17%(5例),放射性肺炎3%(1例),中性粒细胞下降83%(25例),1年生存率为67%,局部复发率为20%(6例),远处转移率为47%(14例)。远处转移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恩度治疗ⅢB期和ⅠV期NSCLC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毒性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3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GP方案(吉西他宾、顺铂)加艾迪注射液或单纯GP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部分缓解率44.1%,对照组40.3%(P〉0.05),中位缓解期分别为5.8个月和5~3个月。化疗后治疗组T淋巴细胞及T辅助细胞(T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毒性反应与对照组基本相同。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仍应采取以全身化疗为主的联合方案,艾迪注射液通过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有20%~25%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可手术治疗,但5年生存率也只有40%左右。辅助化疗是部分早期可切除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可使4%~15%的患者生存获益。但是,ⅠB期NSCLC是否能从辅助化疗中获益仍存在争议。近年来,多个临床研究评价了ⅠB期NSCLC辅助化疗的疗效,我们通过分析这些临床研究,寻找ⅠB期NSCLC的高危人群和辅助化疗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