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正国  田斌  郑攀 《中国医药导刊》2013,(6):939-940,943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312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6例,分别给予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及术后相关并发症作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以皮下气肿、高碳酸血症为主,并发症发生率为3.8%;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以疼痛或麻木、术后出血为主,并发症发生率为21.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有显著差异。随访6~12个月,观察组复发7例,复发率为4.5%;对照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3.2%。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效果理想,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围术期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40例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围术期常规方案护理(对照组,n=20)与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组,n=20)效果展开比较。结果:两组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焦虑评分在干预前无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下降幅度(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5.2±1.7)d,明显少于对照组(8.2±1.4)d,观察组感染、出血并发症率为4%,对照组为14%,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在围术期加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质量,缩短病程,确保临床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肾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开放手术,观察组则行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开放手术,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肾囊肿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张铁辉 《中外医疗》2013,32(13):59-59,6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109例为观察组,选取该院同期行开放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10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征、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是一种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肾囊肿患者时使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手术的效果。方法收集肾囊肿患者共112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接受开放性手术,观察组接受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手术,将两组患者术后止痛药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止痛药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肾囊肿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手术能够促进患者更快康复,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赖颖 《基层医学论坛》2016,(8):1112-1113
目的 对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将48例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实施综合护理与传统护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超过60min、术中失血量超过45 mL以及有术后并发症的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用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0月50例腹腔镜下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的肾囊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和术后康复状况。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h、12h、24h VAS评分比较,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改善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肾周脂肪填塞固定技术在降低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术后复发率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肾囊肿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治疗组43例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脂肪瓣填塞固定术,对照组45例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 8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无开放手术患者,治疗组无复发患者,对照组复发率7.14%。两组无迟发型出血、尿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下肾周脂肪填塞固定最大程度消除了肾囊肿复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尹芬 《大家健康》2014,(8):68-6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围术期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40例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围术期常规方案护理(对照组,n=20)与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组,n=20)效果展开比较。结果:两组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焦虑评分在干预前无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下降幅度(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5.2±1.7)d,明显少于对照组(8.2±1.4)d,观察组感染、出血并发症率为4%,对照组为14%,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在围术期加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质量,缩短病程,确保临床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腔、后腹腔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90例肾囊肿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3组,每组各30例。A组行经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B组行经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C组行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对3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C组(P<0.01)。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亦明显少于B组(P<0.01)。A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B组和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和26.67%;3组患者肠梗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感染和尿潴留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经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相对于经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手术耗时更短,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究后腹腔镜行肾上腺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以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期间收治的12例肾上腺囊肿利用后腹腔镜进行肾上腺囊肿去顶减压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配合,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利用后腹腔镜进行肾上腺囊肿去顶减压术的患者优质护理配合干预能够提高手术效果,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廖丽宁 《右江医学》2012,40(6):850-85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6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干预;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实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可以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48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4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临床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干预,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临床普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7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围手术期实施ERAS护理,观察两组术后康复情况、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24、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ERAS护理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轻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讨采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肾囊肿与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对于肾囊肿伴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从本源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选取,选取肾结石合并肾囊肿患者73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36例(传统开腹手术)和治疗组37例(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与经皮肾穿刺碎石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也较对照组少,术后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并且治疗组结石清除率较对照组高,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少,复发率较对照组低,以上差异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联合经皮肾穿刺碎石术对于肾结石合并肾囊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且结石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创伤小,还能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平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肾囊肿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的效果确切,有助于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带蒂脂肪瓣填塞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减少术后肾囊肿复发,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肾囊肿患者,根据治疗不同分为:治疗组41例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残腔带蒂脂肪瓣填塞术,对照组43例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残腔碘酊烧灼术。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本组84例肾囊肿均成功实施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无中转开腹手术患者。治疗组手术时间(34.6±3.8)min,术中出血量(24.6±5.4)ml,住院时间(5.2±1.6)d;对照组手术时间(31.6±2.6)min,术中出血量(21.4±4.7)ml,住院时间(5.3±1.5)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78、1.311和0.215,P>0.05)。两组均无迟发型出血、尿漏和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1~6年,平均(3.7±1.5)年,治疗组未见肾囊肿复发,对照组4例复发,复发率为9.3%。结论相比传统的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应用带蒂脂肪瓣填塞残腔的技术方法易掌握,术后复发率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00例于我妇科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切口疼痛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切口疼痛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腹腔镜治疗宫外孕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疼痛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