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含水混合溶剂中醋酸离解常数的SPT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Reiss等人于1960年前后创立了定标粒子液体理论以后,首先被Pierotti用来估算非极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并将其逐渐发展成为我们今天的定标粒子溶液理论;1969年,Shoor-Gubbins应用Pierotti的上述理论模型来解决一系列非极性气体在不同浓度的KOH溶液中的溶解度问题,结果相当成功;此后,Masterton-Lee等人进一步发展这个理论并将其用来解决任意物质体系的溶解度和盐效应常数等问题,均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在我国,继黄子卿先生将定标粒子理论用于解决气体溶解度问题之后,该理论引起了  相似文献   

2.
高分子的聚合、加工成形以及性能和反应的研究,往往都需要在惰性气氛或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在一般所用的惰性气体和某些气态单体里,常含有少量的氧,均需设法除去或测定它的含量。气体中氧的清除,通常都是使气体通过某种固体或液体除氧剂,使氧产生反应而除去。使用固体除氧剂时,一般都需在较高温度进行,很不方便,对在高温下容易变化的气体言,还根本无法使  相似文献   

3.
在有固体参加的反应中,由于反应是在固体和液体或固体和气体的界面处发生的,所以如果能够增加固液或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反应速度就会加快,即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4.
液体弹珠是粒子包裹液体形成的不粘湿液滴。由于液体弹珠表面粒子阻止了内部液滴与外部基底的直接接触,使其能在固体和液体表面稳定存在,显示出独特的性能,在微反应器、传感器、生物医药和微流控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液体弹珠的壳层粒子来源丰富,且不同粒子构筑的液体弹珠具有不同的性能和应用领域。本文综述了二氧化硅(SiO2)、四氧化三铁(Fe3O4)、石松、聚四氟乙烯(PTFE)和纤维素等壳层粒子衍生出的液体弹珠,并展望了液体弹珠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结构化液体是近年来基于二元流体体系,利用固体粒子液/液界面自组装和堵塞相变构筑的一类非平衡态软物质材料,兼具固体的结构稳定性和液体的流动性.然而,受限于组装基元和成型方法,制备具有精准结构的智能结构化液体及衍生功能材料仍面临挑战.我们课题组在该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在发展界面调控新机制,制备液体/固体新材料,以及实现材料器件新突破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本专论从固体粒子界面自组装机制出发,重点阐述了一种利用纳米粒子和聚合物液/液界面共组装制备纳米粒子表面活性剂,进而构筑结构化液体的普适策略;总结归纳了结构化液体在响应性调控、高效精准构筑以及功能材料制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接触角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液体-固体-气体(或另一液体)相接触时,由它们三相界面交点处向液体-气体(或另一液体)界面做切线经过液体与固体表面的夹角,叫做该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图1)。  相似文献   

7.
何法信  王至堂 《化学通报》1997,(5):61-64,47
气体研究在化学理论发展史中的作用何法信王至堂(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系273165)(内蒙古大学化学系呼和浩特010021)在化学发展的早期,人类曾被朴朔迷离的气体困扰了数千年。由于气体具有不同于液体和固体的诸多特性,如明显的可压缩性、扩散性、稀薄性、大多...  相似文献   

8.
使有磁性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全部液体就像磁铁那样发挥作用。在这个实验中,要研究不容易凝聚的稳定胶体的制作方法及其性质。这种磁性液体(通常叫做磁性流体)有用水作介质的,也有用有机液体做介质的,是很有趣的新物质之一,将来会有很大的用途。  相似文献   

9.
粘度和导热系数是石油、化工等工业过程设计中必需的两种主要传递性质,对它们的实验测定和理论预测或关联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传递性质的研究有以下特点:在理论上,对气体,尤其是稀薄气体有较成功的动力学理论,但对稠密流体,尤其是液体,尚无严格的理论方法,实用中多为经验或半经验的模型;在实验测定方面,对液体的测定相对容易,已积累了大量数据,尤其是液体的粘度和导热系数.另外,在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往往处理呈平衡(饱和)的汽、液两相。质,需要知道各种操作条件下两相工质的传递性质,因此,研究汽(气)、液…  相似文献   

10.
纳米通道内混合气体流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 模拟了混合气体在纳米通道中的Poiseuille流动. 结果显示气体混合物的化学成分与物理结构不再均匀一致, 随着亲水性气体粒子的减少, 亲水性粒子逐渐被吸附于壁面, 而疏水性粒子主要分布于通道中间. 当亲水性粒子为10%时, 混合气体在壁面处形成有序的“类固体”. 在本文的模拟条件下, 流体速度分布显示混合气体流动速度随着疏水性粒子比例的增加而升高; 同时, 混合气体滑移速度也从负滑移速度逐渐转变为正滑移速度.  相似文献   

11.
稀土在氯化物熔盐中液体铝阴极上的去极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液体阴极从熔盐中电解制备稀土合金,由于液体阴极上的会极化作用,比在固体阴极上析出要容易的多,电流效率也高得多,成为很有意义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测定固体比表面的方法很多,应用最广的是对气体或蒸气的吸附方法。而吸附法又可分为两种:静态吸附法和动态吸附法。静态吸附法是在低温(液体氮的温度)、高真空(10~(-4)—10~(-5)毫米汞柱)条件下吸附气体的方法,这个方法在目前是测量比表面较准确的方法之一,但因设备和技术上的困难在国内尚未获得广泛的应用;动态吸附法是在常温常压流动体系下测量吸附剂对气体的吸附重量法,此法设备较简单  相似文献   

13.
以下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可自动地操作同时避免了启普发生器的某些缺点,即;仅需较少的液体试剂;粉状的固体试剂也能适用;必要时它还可设计为在加热或冷却装置下操作。仪器的装备示如图1和图2。仪器的容积大小由所需用气体的量决定。  相似文献   

14.
在线采样技术能实时采样,满足在线监测的采样要求。按照采样进样介质的不同分为气体、液体、固体三类。对气体中有毒气体、大气颗粒物、VOCs,液体中水样、原油,固体中煤的机械化采样技术进行了概述,旨在帮助了解在线采样技术在国内矿业、环境行业的发展和应用。随着5G时代的到来,在线采样技术一定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线采样技术能实时采样,满足在线监测的采样要求。按照采样进样介质的不同分为气体、液体、固体三类。对气体中有毒气体、大气颗粒物、VOCs,液体中水样、原油,固体中煤的机械化采样技术进行了概述,旨在帮助了解在线采样技术在国内矿业、环境行业的发展和应用。随着5G时代的到来,在线采样技术一定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利用气体膨胀液体的相行为已经开发了许多气体膨胀液体微粒制备方法,并已在制备无机、有机材料、有机金属固体、医药、电子等方面的微细颗粒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气体膨胀液体制备纳米颗粒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由James定义的多孔液体的概念.多孔液体,即具有永久孔洞的液体,通过刚性的主体分子和合适的窗口结构,把不需要的占据物阻止在孔洞外,因而保持孔洞空置使其它物质可以进入.动态多孑L液体足指空腔被占据但仍具有多孔液体性质的液相物质.多孔液体结合了微孔固体的大小、形状选择性、吸附等特性和液体的快速传质性、流动性和稳定的动力学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细妹  郑柳萍 《化学教育》2013,34(11):81-81
滤纸的表面有无数小孔可供液体粒子通过,而体积较大的固体粒子则不能通过。这种性质容许混合在一起的液态及固态物质分离。因此,滤纸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用于过滤的一种工具。近年来,随着“微型实验”、“绿色化学”等环保的实验教学方法、理念的提出,滤纸也常被用来作为实验的载体(实验是在滤纸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19.
课时计划: Ⅰ、本课教材: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Ⅱ、教学目的:认识一种物质溶解时同时产生两种热效应及其原因,并从而树立溶液的正确概念。Ⅲ、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席情况并安定秩序。 (2)提问:1.辨认分子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并解释三者的区别。2.怎样使两种固体物质的反应速度加快?为什么?3.制水其凌时为什么在水上撒些食盐? (3) 新课:由食盐溶解温度下降引出新课题, 实验:硝酸铵溶解时的温度降低(和纯水比较),有何感觉。提出:为什么物质溶解时往往会使溶液的温度降低呢?(板书:吸热的原因)。说明: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且作下面的实验。实验:滴酒精于手背有何感觉。问:手背上的液体酒精哪里去了呢? 由液体变为气体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为什么液体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说明:懂得了这个道理,那末上面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大家考虑一下,固体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分子间  相似文献   

20.
乔金锁  张向忠 《化学教育》2016,37(22):77-78
利用实验、文献对挥发性液体形成雾的条件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挥发性液体形成雾需要的条件为湿空气环境,溶液浓度大,挥发性强,挥发出的气体易溶于水,溶于水后的生成物易电离,形成的水合物能与水分子作用凝结成的粒子线性大小在10-3~10-7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