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负性情绪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FD的发病与精神因素和应激因素有密切关系,病人个性异常、焦虑、抑郁积分显著高于正常人.因此,对FD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杨玉  陈建权 《临床荟萃》2011,26(16):1435-1436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一组消化不良症候群,是常见的上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精神因素和应激因素一直被认为与FD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有研究发现,FD患者存在个性异常,焦虑、抑郁积分显著于高于正常人,但精神因素的确切致病机制尚未阐明[1-2]。本研究通过对确诊为FD的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调查及治疗策略干预,旨在了解FD与精神因素和应激因素相关性,为提高躯体疾病的治疗效果提供一定的理论及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因素引起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导致消化不良症状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轻中度抑郁(≥8且≤35分)的4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为病例组,同期HAMD评分显示没有抑郁症状(8分)的40例FD患者为对照组。测定所有患者血清IL-6水平,进行消化不良症状评分。结果病例组血清IL-6水平、消化不良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水平与HAMD评分、消化不良症状评分呈正相关(P0.01);消化不良症状评分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精神心理因素在F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患者抑郁程度越重,其血清IL-6水平越高,消化不良症状也越重。  相似文献   

4.
陈春芳 《全科护理》2014,12(6):561-563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精神社会方面的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RomeⅢ诊断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采用症状90自评量表(SCL-90)、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D)、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治疗前后问卷测试及评价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治疗前在躯体化症状、抑郁、焦虑、敌意和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治疗后(P0.05,P0.01),其抑郁标准功能性消化不良在正性刺激、负性刺激和总刺激量治疗前高于治疗后(P0.01),且负性刺激量高于正性刺激量(P0.01),社会支持等方面治疗前与治疗后有明显差异。[结论]精神、社会因素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白晓黎 《临床医学》2007,27(3):87-87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sia,FD)有相当一部分合并明显的情感障碍,治疗棘手。我们将20例伴有抑郁、焦虑的FD患者,在抗消化不良治疗的同时加用抗抑郁药物,旨在观察综合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滑霏  陈海花  赵毅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3):976-977,980
目的探讨西北寒冷地区军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西北寒冷地区某部队1009名军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一般资料、FD症状自评问卷、训练耐受程度、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结果官兵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为6.34%;不同发病程度的FD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完成作训任务的耐受程度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及作训任务耐受不良可能引发或加重FD。军队有关部门应重视提高西北寒冷地区军人的心理耐受力,调整军人体能训练强度,以降低FD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该病病程长,迁延难愈,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笔者对80例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 ,F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多认为与心理障碍、人格特征及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等密切相关。我们用多虑平、四磨汤联合治疗2 2例伴抑郁障碍的FD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病例选择:FD患者16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调查表明,FD患者存在个性异常,有明显的精神心理障碍,焦虑、抑郁积分显著高于正常人和十二指肠溃疡组。2004-09~2006-12 FD患者60例中的30例加服阿米替林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外文献报道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病率为20~40%,但F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精神紧张和心理异常是其重要成因,所以单纯药物治疗难以奏效。我们对61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内科最常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上腹痛、上腹胀、上腹烧灼感、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有报道称,心理和精神因素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临床上联用小剂量抗抑郁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吗丁啉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顺风  张若萍  薛丽秀 《临床荟萃》2004,19(10):574-57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病症,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文献报道FD常伴有明显的精神心理障碍,与抑郁、焦虑等有密切关系。1999年8月至2002年8月,对资料详细的80例FD患者中的40例,加服帕罗西汀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抑郁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可有上腹部不适、上腹痛、腹胀、恶心、嗳气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症状,且发病率高.但其病因及发病机理较复杂,目前认为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密切.本文对门诊FD患者伴发的抑郁障碍进行评价以探讨两者关系,并应用抗抑郁药中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盐酸氟西汀(百忧解)和三环类的多虑平治疗,以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存在胃肠动力障碍。经胃肠动力药物治疗仅部分病人症状得到控制或者缓解,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许多学者认为,部分FD患者与精神状态(焦虑或者抑郁)或心理因素有关^[1]。本文主要观察盐酸伊托必利与盐酸多虑平联合治疗FD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及抗抑郁治疗对其的疗效。方法:对100名正常人和100例FD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Zung)评分;将伴有抑郁症状的F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9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抗消化不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抗抑郁治疗。治疗6~8周,两组治疗后再行量表评分。结果:Zung量表评分显示39%的FD患者有抑郁情绪,正常人及FD患者的量表评分(19.25±5.67和53.91±11.3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759,P<0.01);对照组和实验组消化不良控制总有效率分别是45%,84%,差异有显著性(χ2=6.39,P<0.01)。结论:FD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密切,抗抑郁药治疗能有效地改善FD患者的抑郁和消化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据国内统计约占专科门诊患者的1/3,在西方国家发病率高达20%~40%,且严重程度轻重不一。关于F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许多学者认为FD与精神状态(焦虑与抑郁)及心理因素有关。我们应用莫沙利片联合多虑平治疗FD60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曲美布汀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症候群,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未完全明确,也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法。约50%的病人有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经常规胃肠动力药物治疗仅部分病人症状得到控制或缓解。大量资料表明,FD常常伴有明显的精神心理障碍,与抑郁、焦虑有密切关系[1]。基于此,我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胃的容量感知功能及胃动力异常、交感神经系统机能亢进密切相关.目前治疗主要以促胃肠动力药、抑酸药、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治疗为主,并且获得一定疗效[1-2],近年有报道电刺激治疗FD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临床治疗FD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对F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抑郁症,为心理治疗FD提供依据。方法:以DSM-Ⅳ为标准诊断抑郁症,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其严重程度。将伴抑郁的FD分为3组:对照(常规内科治疗)、氟西汀、多虑平组,随访12周,以FD症状计分及Zung积分减少50%或以上为治疗有效。结果:1.158例FD中43例诊断为抑郁症,其发生率为27.22%,2.氟西汀和多虑平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78.5%(11/14)和72.33%(8/11),其FD症状分和Zung积分明显下降,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FD伴随的抑郁症发生率高,抗抑郁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抑郁和消化不良症状,治疗首选SSRIs。  相似文献   

20.
行为护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行为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例住院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给予松弛训练及行为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改善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病人消化不良症状、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松弛训练、行为护理措施能舒缓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精神压力,减轻病人自觉症状,有效改善其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