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TCD诊断颅内脑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0例确诊为颅内脑动脉狭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3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对象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进行TCD检查后行MRA检查,比较其诊断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平均血管流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CD检出率与MRA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可准确诊断颅内脑动脉狭窄,可作为临床辅助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经颅多普勒评价动脉硬化患者行颈椎旋转手法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8例动脉硬化患者纳入动脉硬化组,同期选取50例经检查无明显动脉狭窄、硬化斑块及高血压病史的志愿者纳入对照组。分别采用经颅多普勒测定2组患者颈椎中立位、左右旋转45°时椎动脉、基底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流速及搏动指数等参数。结果:颈椎中立位时2组患者双侧椎动脉血流参数、左旋颈时右侧椎动脉血流参数、右旋颈时左侧椎动脉血流参数及颈椎中立位和左右旋颈时基底动脉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旋颈时对照组左侧椎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流速大于动脉硬化组(t=5.944,P=0.000;t=6.571,P=0.000;t=6.665,P=0.000),搏动指数小于动脉硬化组(t=4.802,P=0.001);右侧旋颈时对照组右侧椎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平均流速大于动脉硬化组(t=4.122,P=0.001;t=4.221,P=0.000;t=11.320,P=0.000),搏动指数小于动脉硬化组(t=2.249,P=0.001)。结论:颈椎旋转手法能改变动脉硬化患者椎动脉的血流参数,而经颅多普勒能够准确反映这些变化,因而可用于颈椎手法前对伴有动脉硬化的患者进行筛查,以减少由于椎动脉血流改变而引起的临床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3.
王桂萍 《中医药研究》2013,(11):1407-1408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对头晕或眩晕患者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检测水平改变.方法 运用TCD对98例患有头晕或眩晕患者进行检测,并将结果与脑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98例患者TCD示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方向正常为43例(与正常对照组平均血流速度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52例流速异常,其中血流增快21例,减慢 31例.1例未测得多普勒血流信号,1例基底动脉多普勒血流方向逆转,1例表现双向血流.脑血管造影55例无病变,20例后循环病变(基底动脉、椎动脉或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23例前循环病变(颈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狭窄或闭塞).结论 应用TCD监测基底动脉流速成为观察后循环的有效方法,也可作为后交通侧支循环代偿功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针手厥阴心包经穴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心包经组27例、Sham组27例。心包经组电针心包经穴(天泉、曲泽、内关、大陵),Sham组电针同节段非经非穴点,以电针前后大脑各动脉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参数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心包经组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较电针前增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在改善MCA的Vp方面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Vp、Vm、Vd、PI、RI及S/D各指标前后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心包经穴可促进MCA的血流速度,改善脑部供血。  相似文献   

5.
唐祖军  林卫 《中医药研究》2011,(8):1002-1003
目的探讨持续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对红花注射液药物作用的影响。方法将61例脑血流评分(TIBI)为Ⅳ级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使用红花注射液治疗。治疗组使用持续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联合使用红花注射治疗。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检查,统计治疗前后的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收缩期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及S/D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对红花注射液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均行TCD检查,观察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结果:观察组TCD检测异常率为96.0%,其中高速血流者49例,频谱形态正常者41例,低速血流者46例,频谱形态正常者39例;高速血流患者其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低速血流患者其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论:TCD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对老年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检测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老年眩晕患者,利用德国EME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查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观察收缩期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的变化。结果:在60例中老年眩晕患者中TCD检测均以低流速为主,Vp(38cm/s,为主要探讨对象。结论:TCD具有准确、安全、无创性、可重复性强等特点,TCD仪频谱图像清晰而实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脉软膏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40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常规予针刺、按摩、止痛对症治疗,治疗组除常规予针刺、按摩、止痛对症治疗外,使用白脉软膏对颅周肌筋膜压痛点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血流速改变。结果:各组VAS评分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的测定在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第3周后,治疗组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说明治疗组在缓解紧张型头痛患者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上优于对照组。结论:白脉软膏治疗紧张型头痛效果良好,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4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实验组,按照病情分为轻度和中重度;3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测量其出生48h后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以及中动脉搏动指数(PI),对两组新生儿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轻度实验组新生儿出生48h后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以及中动脉搏动指数(PI)均接近于对照组,而中重度组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阻力指数以及中动脉搏动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新生儿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慢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经DSA或MRA确诊的30例MCA闭塞患者,其中26例为TCD确诊、4例为TCD漏诊,将2组患者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MCA闭塞时TCD可表现患侧MCA低速低搏动,与对侧大脑中动脉频谱相比收缩期峰流速相差20%,血流顺序变化及侧支循环的开放;而在漏诊病例中未发现患侧MCA明显减慢低平血流频谱,但血流次序发生变化。结论:TCD在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技术对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技术确诊的颈内动脉狭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300例健康对象为对照组,将实验组根据颈内动脉直径狭窄率是否大于50%分为轻度颈内动脉狭窄组和中重度颈内动脉狭窄组,分别观察舒张期末流速(Vd)、血管阻力指数(RI)和收缩期峰值流速(Vs)情况。结果轻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颈内动脉Vd、RI及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Vs、Vd、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技术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可以及时反映患者颈内动脉狭窄情况,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评价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项丛刺疗法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将82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按治疗方法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项丛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经颅多普勒(TCD)血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口唇运动、舌运动、喉提升、流涎、咳嗽、饮水试验、CNSAT总分等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流速(Vs)和平均峰流速(Vm)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项丛刺疗法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有良好疗效,能明显改善吞咽功能,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提高神经修复能力,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均进行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检测,比较不同种检测方式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颈动脉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阳性率76%(38/50),联合诊断组为90%(4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多普勒颅内动脉流速阳性率78%(39/50),联合诊断为62%(31/50),两组比较P0.05;联合检测敏感度为97%,均高于单一检测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测敏感度高,提高了疾病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的肾脏形态、肾血流各指标。结果:观察组肾脏长径、厚径、宽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肾主肾动脉、肾窦部段动脉、肾锥体叶间动脉的收缩期最大流速、舒张期最低流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而阻力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反映肾脏形态和肾血流参数变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15.
200例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超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利亚  李彦平 《河北中医》2008,30(9):917-918
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血流参数值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TCD检测200例中医4型高血压病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及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血管搏动指数(PI),并与30例正常血压者对照观察.结果: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痛MCV、ACA的Vm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n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阴阳两虚型的PCA、痰湿壅盛型的MCV、ACA及PCA的Vm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P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CD血流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32-134
目的:观察枢经推拿疗法对脑梗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脑梗塞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枢经推拿疗法。分别于治疗前24 h内、治疗4周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探测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值和动脉指数(PI)值。结果:1经治疗后,两组患侧MCA的Vm均上升(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上升幅度更大(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患侧MCA的PI值均下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枢经推拿法可以使脑梗塞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增大、动脉指数值下降,表明枢经推拿法可以增加脑梗塞患者脑血管血流的供应、改善脑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老年肾动脉狭窄患者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台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肾动脉狭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肾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确诊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肾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分析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下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肾动脉狭窄患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78例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74例,诊断符合率为94.87 %,与肾动脉造影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中,轻度狭窄35例,中度狭窄30例,重度狭窄9例;轻度狭窄患者肾动脉肾动脉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PSV)、肾动脉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肾动脉与腹主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AR)、肾动脉与叶间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IR)及叶间动脉中收缩早期加速时间(AT)均小于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患者;叶间动脉PSV、收缩早期加速度(AC)均高于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中度狭窄患者肾动脉PSV、EDV、RAR、RIR及叶间动脉中AT均小于重度狭窄患者;叶间动脉PSV、AC均高于重度狭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曲线结果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性肾动脉狭窄患者中ROC曲线面积(AUC)值为0.89,诊断灵敏度为0.895 %,特异度为0.746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老年肾动脉狭窄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8.
葛根素对犬脑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4  
应用脉冲式超声多普勒及经颅超声多普勒对麻醉犬颅内、外血管血流动力学进行了同步测定,观察到小剂量葛根素不降低脑血流灌注压,但可减慢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流速,增加脑血流量。脑血流的增加由颅内动脉扩张引起。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经验方培元化瘀方对脑积水患儿脑血流阻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脑积水诊断标准的患儿24例(治疗组)、同时选择同龄健康儿童自愿者24例(对照组),通过经颅多普勒检测大脑前、大脑中、大脑后动脉进行平均血流速度(Vm)与阻力指数(RI)对脑供血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后治疗组给予培元化瘀方加减进行治疗,每日1剂,治疗30天后采用上述方法对脑供血情况进行在评价,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综合分析培元化瘀方对脑积水患儿脑血流阻力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除过大脑前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P0.05)以外,治疗组和对照组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均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大脑前、大脑中、大脑后动脉血管阻力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以大脑前、大脑后动脉降低最为明显(P0.01);大脑前和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无明显变化(P0.05),大脑后动脉平均血流量明显改善(P0.05)。结论:培元化瘀方对小儿脑积水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明显降低脑积水患儿脑血流阻力,改善大脑供血,从而减轻脑积水引起的脑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6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组,49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超声下颈部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内-中膜厚度增加的发生率、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颈总动脉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以及颈总动脉阻力指数(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颈总动脉内径值及收缩期的最大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能够较为理想的掌握患者颈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表明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