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出现心排血量不足,组织的血液灌注减少,以及肺循环或体循环静脉系统淤血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死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心力衰竭各时期证候主要见于中医的"喘证"、"水肿"、"心悸"等病。现就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congestice heart failure)是以心悸、气促、肢体水肿为主症的一种病症[1],属于中医心悸、心痹、喘证、水肿、怔忡范畴[2]。近期内心衰的发病率将继续增长,正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3]。其防治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4]。现将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霍根红[5]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认为病机为阳虚及阴、阴阳两虚,血瘀水停。周亚南等[6]认为胸中大气下陷,胸中之气无力升举为根本病机,其气主宰心、肺的生理功能,脉道的畅通,及气血的运行。赵锡  相似文献   

3.
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外治法主要有穴位贴敷、三伏天灸、按摩疗法、耳穴压豆、中药沐足。对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结果显示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会呈现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中医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改善临床症状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上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从慢性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实验研究3个方面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力衰竭为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伴发病或终末期,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递增趋势,10年生存率低,威胁着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寿命。不少研究、医护工作者揭示了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学病因病机,对单味中药进行了研究、实验,并提供了一些新思路、配合辨证论治,结合临证所悟,创立了不少中医药如汤剂、专病专症专方等;同时充分利用中医其他治疗方法如针灸、穴位贴敷等,发挥了中医药的多靶点治疗作用,令患者的症状以及心功能等得到了改善。本研究对近年来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进行综述,为临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的文献梳理,综述近年的研究概况。认为西药综合治疗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在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合理的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的逐年升高,本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成为研究热点,按病程、病位及临床表现分类总结了当代知名医家在中医治疗慢性心衰中的经验,认为心衰病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阳)虚为主,标实为血瘀、痰浊、水饮。治疗上应辩证施治,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8.
韦斌  王强 《广西中医药》2017,40(4):39-41
<正>心力衰竭既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也是其他疾病可继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概要》指出:我国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至2012年已有450万例心力衰竭患者,且数据正逐年攀升,心力衰竭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当~([1]),发病率、再住院率、死亡率居高不下。心脏康复成为现代公共卫生问题的焦点。中医康复医学是指在中医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重大挑战,其患病率居高不下,越来越受到人类重视,其并发症也威胁着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药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上充当着重要角色,其临床疗效显著,但不良反应不容忽视.中医作为祖国传统医学,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上拥有独特疗法,尤其中...  相似文献   

10.
从病因病机、中医治疗等方面对慢性心力衰竭中医治疗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肯定了中医药疗效,同时提出了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高病死率,对生活、家庭及社会均造成严重负担,如何选择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案已成为广大临床医务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1]。本文围绕中医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展开综述,以期为今后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此病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现代医家对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病本虚标实,以阳气虚衰为主,以瘀血水饮为标,虚实夹杂贯穿于发病始终;其治疗以辨证分型论治为主,并结合临床单方验方、中成药制剂等,临床疗效较好。今后的研究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并重。  相似文献   

13.
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学惊悸、怔忡、喘证、痰饮、水肿等范畴,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整体把握慢性心力衰竭的发展转归,从中医学的角度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及药理学研究,对于优化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诊疗起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一种复杂临床综合症。CHF以其发病率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花费大,危害严重而成为世界性卫生健康的难题,对其研究引起了世界性的重视。本文从祖国医学对CHF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慢性心力衰竭病名首见于宋·赵佶编著的《圣济总录·心脏门》,其余论述多散见于“痰饮”“喘证”“水肿”“心悸”“怔忡”“心水”等病证中。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先提出了“心水”病证名称。历代先贤论述了心水的证候、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指出心阳虚损是心水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出心悸、短气、卧则喘、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由于心脏的泵血功能衰减,导致体循环(压力负荷)供血不足、肺循环(容量负荷)淤血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居高不下的致残率、死亡率、再住院率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进步,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己从经典的强心、利尿、扩血管这一短期的、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7.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振强  沈建平 《吉林中医药》2009,29(10):916-918
慢性心力衰竭病名首见于宋·赵佶编著的《圣济总录·心脏门》,其余论述多散见于“痰饮”“喘证”“水肿”“心悸”“怔忡”“心水”等病证中。《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则喘。”《素问·逆调论》云:“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客也。”宋·《三因方·水肿》谓:“短气,不得卧,为心水。”《证治准绳·杂病》谓:“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云:“心水者,其人身重而少气,  相似文献   

18.
19.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由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复杂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疾病终末阶段的临床表现。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取得了较快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由于长期负荷过重、心肌损害及收缩力减弱,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以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减少,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静脉瘀阻为特征.CHF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高,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仿 [1].西医运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CHF有一定效果,但有不良反应[2].近年来中医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较好,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